發表日期 4/1/2022, 7:08:06 AM
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房地産總結與展望:本文主要從“政策篇、行業篇、土地篇、城市篇、營銷篇、業績篇、投資篇、融資篇”等8個方麵進行分析,看完你就對中國一季度的房地産市場有所瞭解瞭,篇幅比較長,可以保存一下慢慢看哦。
4月1日 星期五
天氣
陰轉多雲 7~19 ℃
限行
限行尾號:5和0
專車免費接送,專傢指導買房
政策篇、行業篇、土地篇
1
政策篇
中央密集穩地産,地方多樣鬆綁托市
2022年一季度,中央多部委密集錶態穩地産,財政部明確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産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兩會定調探索行業新發展模式,支持新市民等三類購房需求。房企融資、預售資金監管適度鬆綁,並購貸不計入“三道紅綫”、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不計入“兩道紅綫”、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齣台。居民按揭貸款政策邊際改善,各地放寬公積金貸款、下調首付比例、局部放鬆限貸、下調房貸利率。15城齣台新政刺激購房需求,重點涉及鬆綁限購、取消限售、發布購房補貼、棚改貨幣化安置等。
展望二季度,政策基調維持房住不炒,維持穩定但不會全麵刺激。信貸層麵,一是支持房企的閤理融資需求,支持優質企業開展並購貸款融資,二是支持閤理住房消費,降低居民按揭貸款成本,保障剛需、滿足改善,給予新市民購房相應信貸支持。地方繼續因城施策,核心一、二綫城市調控政策仍將從緊執行,弱二綫和三四綫城市或將分類放鬆,壓力城市有望通過棚改、財稅托市等刺激居民購房消費。
中長期來說,首次明確提齣探索建立行業新發展模式。完善住房市場和保障體係,加快構建高端有市場、低端有保障的住房製度,引導住房結構由“重購輕租”嚮“租購並舉”轉變,挖潛增量與盤活存量並重,推動城市有機更新。
總結
01
中央密集錶態穩地産,房地産稅年內暫不擴大試點
2022年一季度,房地産行業仍處在深度調整期,樓市持續低迷,房企麵臨危機。中央各部委就房地産行業密集錶態,釋放強烈維穩信號。
1月17日,發改委發文,提齣 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閤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1月19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錶示, 當前重點的目標是穩,政策的要求是發力。要充足發力,、精準發力、靠前發力。
3月4日,銀保監會發文,提齣要 滿足新市民閤理購房信貸需求, 閤理確定符閤購房條件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貸款的標準,提升藉款和還款便利度。
3月5日,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定調: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堅持租購並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閤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錶示, 短期內貨幣政策重點在穩房地産, 重點支持城市化和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住房建設資金需求,房地産行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是産業鏈最長、産業帶動能力最強的行業之一。
3月16日, 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強調要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 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關於房地産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齣有力有效的防範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齣嚮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 ,積極齣台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齣台收縮性政策。
隨即,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財政部等五部委迅速錶態,釋放強烈“穩地産”信號。 其中,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錶示,房地産稅改革試點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進行,一些城市開展瞭調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綜閤考慮各方麵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産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02
房企融資、預售資金監管適度鬆綁,利好央企、國企和優質民企
03
居民按揭政策邊際改善,涉及降首付、降利率、放寬公積金
居民按揭貸款政策邊際改善,主要涉及放寬公積金貸款、下調首付比例、局部放鬆限貸、下調房貸利率。
第一,濟南、北海、自貢、福州等18城放寬公積金貸款。馬鞍山、衢州、南寜、晉中、東莞、唐山、南昌、中山、宣城、貴州、達州等11城調升公積金貸款額度, 譬如南寜,首套最高貸款額度從60萬元提升至70萬元,二套從50萬元提升至60萬元。 自貢實行公積金認貸不認房, 既無公積金貸款記錄又無尚未完清的商貸,按首套房貸款政策執行,有一筆已結清的公積金貸款記錄或一筆尚未完清的商貸,按二套房貸款政策執行。 北海、南寜、晉中、福州下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 北海購買二套房或申請第二次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 60%下調至 40%,福州、南寜、晉中二套房公積金最低首付比例分彆調整至40%、30%、20%。 濟南、青島、福州放寬公積金異地貸款政策, 濟南取消公積金異地貸款戶籍限製,福州規定外地繳存公積金可以在福州申請公積金買房,青島同膠東四市實現公積金轉移接續同城化待遇,異地公積金貸款最高次數由一次調整為兩次。
第二,重慶、菏澤、南寜等9市下調首付比例。 重慶、贛州、菏澤、北海、防城港重啓首套房兩成首付,佛山、南通、蚌埠部分區域樓盤首套房首付比例按20%執行,南寜二套房首付比例由40%降為30%。
第三,鄭州局部放鬆限貸,實行認房不認貸。 鄭州對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傢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第四,廣州、南京、杭州、蘇州等多城下調房貸利率、縮短審批放貸周期,滿足居民閤理信貸需求。
1月20日,央行公布1年期LPR降低10BP至3.7% ,5年期及以上LPR降低5BP至4.60%, 這是5年期LPR自2020年4月來首次調整。
伴隨著LPR利率下調,各地房貸利率步入下降通道。 比如杭州房貸利率迎來三連降,首套房利率降至5.3%,二套房利率降至5.5%,基本已迴到一年前水平,又比如蘇州主流銀行首套房貸利率降至4.6%,為近5年來新低。 與此同時,房貸放款速度明顯加快, 譬如上海,平均放款周期縮短至1個月左右,個彆銀行僅需2-3周,而去年動輒4個月到半年纔能放款。
04
13城財稅托市刺激購房消費,鄭州“救市19條”最具示範效應
2022年一季度,房地産市場繼續走弱,成交量價處在持續下行通道。受此影響, 全國15城齣台新政刺激購房需求,重點涉及鬆綁限購、取消限售、發布購房補貼、棚改貨幣化安置等。
第一,南昌、鄭州變相放鬆限購。 南昌大專以上學曆人員可以不遷戶口,提供租賃和學曆證明即可購房,夫妻雙方不管多少套住房都可以辦理夫妻財産約定。鄭州鼓勵老年人來鄭投親養老,允許其投靠傢庭新購一套住房。
第二,哈爾濱取消限售。 哈爾濱2018年5月開始實施區域性限售,在道裏、南崗等主城六區內購房自閤同簽訂起滿三年方可上市交易,據悉,區域性限售政策即將到期廢止。
第三,昆明、玉林、延吉等13個市(區縣)財稅托市,發布購房補貼刺激住房消費。 比如延吉對農民購房所繳納的契稅給予全額補貼,又比如保定,對在保定市落戶的非保定籍高校畢業生,在中心城區購買傢庭首套住房,享受博士15萬元、碩士6萬元、本科2萬元購房補貼。
第四,鄭州重啓棚改貨幣化安置,助力樓市去庫存。 鄭州堅持以貨幣化安置為主,推進棚戶區改造,同時促進安置房轉化,對已建安置房中群眾自住以外房屋, 采取政府迴購、迴租等方式,盤活轉化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産權住房。
值得一提的是,3月2日鄭州19條樓市新政最具示範意義, 作為新年以來首個下場“救市”的二綫城市,新政一舉鬆綁瞭限購、限貸,還重啓貨幣化安置,可謂條條重磅,且成效斐然,據瞭解,近期鄭州新房項目到訪量企穩迴升,二手房帶看量、成交量顯著提升。
展望
05
堅持房住不炒,中央政策維穩但不全麵刺激,支持閤理信貸需求
展望未來,中央政策將適度鬆綁,貨幣政策方麵,二季度有望繼續降準、降息,房地産行業也將從中受益。信貸政策層麵,繼續支持房企閤理融資需求,支持居民閤理按揭貸款需求,具體而言:
一方麵,支持房企的閤理融資需求,支持優質企業開展並購貸款融資,至少做到不抽貸、續作到期債務、發行並購票據等, 國企、央企及優質民企或將更為受益。問題房企則有序齣清,並給齣實際的解決方案,至少不能突破“保交樓”的政策底綫,最大程度維護住房消費者的閤法權益。 融資“三道紅綫”、房貸“兩道紅綫”適度放鬆,適度延長達標期限,給予企業緩衝期。
另一方麵,支持閤理住房消費, 二季度降準、降息,帶動作為房貸利率錨的5年期LPR報價下調,從而 降低居民按揭貸款成本, 執行好差彆化的住房信貸政策,保障剛需、滿足改善, 給予新市民購房相應信貸支持, 閤理評估新市民信用水平,製定閤理按揭貸款標準,優化藉貸流程。
需要說明的是,現階段中央政策也僅限於適度鬆綁,並不會走嚮全麵刺激樓市,類似於2008年“四萬億投資計劃”、2014年“930新政”之類的政策不會齣台。
06
地方分類放鬆調控甚至刺激需求,因城施策促進行業良性循環
一城一策框架下,地方政府仍需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從地方實際齣發,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核心一二綫城市房地産調控政策仍將從緊執行, 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鬆勁,限購等“四限”政策短期內較難退齣,同時,嚴堵監管漏洞。但考慮到房地産市場環境和宏觀經濟壓力,近期調控政策再加碼的頻率將明顯下降。
弱二綫和三四綫城市或將分類放鬆,一方麵,多措並舉助企紓睏,另一方麵,適度放鬆調控,以期穩定市場預期,壓力城市或將刺激居民購房消費。具體來說:
房企端,優化土地競拍、預售監管等規則,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多措並舉助企紓睏,緩解企業流動性壓力。 譬如適度降低土拍門檻、調整土拍保證金比例、允許分期延期繳納土地齣讓金。又比如在保證交付的前提下,因企施策,提高誠信企業預售資金支取比例。又或是適當調降商品房預售取證門檻,簡化行政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等。
居民端,適度鬆綁限購、限貸, 比如調降落戶門檻,中小型城市全麵放開落戶,齣台就業、租房補貼,吸引青年人纔落戶。又比如信貸層麵,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貸款比例,放開異地公積金貸款,降低商貸首付比例,取消認房又認貸,下調房貸利率。而 那些市場下行過大、庫存高企、去化承壓的城市,可以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財稅托市等方式來刺激居民購房消費, 譬如齣台購房補貼,鼓勵進城農民、大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等新市民群體購房,又或者推進棚戶區改造,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創造更多增量購房需求。
07
探索新發展模式,完善保障體係、推進租購並舉、盤活存量資源
2
行業篇
銷售投資增速6年次低,二季度仍將低位
2022年一季度行業繼續調整,前2月銷售和投資同比增速均為近6年次低,全國商品房銷售麵積、金額分彆同比下降10%和19%,銷售均價同比下降11%。土地購置麵積和房屋新開工、竣工麵積分彆同比下降42%、12%和10%,僅房屋施工麵積微增2%,受此影響下開發投資額僅同比微增4%。
預計二季度,全國銷售和投資規模將繼續維持較低水平。從中央到地方的調控寬鬆對市場信心的修正需要較長時間。東部地區和中高端市場預計將率先迴暖,但整體新房銷售將延續一季度“量價齊跌”的走勢。民營房企財務風險尚未化解,建安投資和土拓投資難以高規模放量,整體開發投資增速將進一步收窄。
總結
01
一季度銷售量價齊跌,金額同比降19%近6年次低、均價同比跌11%
據國傢統計局數據:1―2月,商品房銷售麵積1570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6%;商品房銷售額15459億元,下降19.3%。
1-2月商品房銷售均價為9845元/平方米,環比上升3%,同比下降11%。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升1.2%,其中三四綫城市同比下降0.1%。
“量價齊跌”的市場行情下房價增速也降至曆史低點。不難看齣在當前低迷市場環境下存在的兩個特徵:
一方麵,房價處於短期低點。全國商品房房價同比下降、70城商品住宅房價漲幅縮至新低、三四綫商品住宅房價同比下降。從CRIC統計數據來看,1-2月二綫城市瀋陽、鄭州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分彆同比降16%和10%;三四綫城市東莞、溫州則同比均降8%。“房住不炒”的方針和持續近6個月的行業下行使得全國城市房價已壓降至短期低點。
另一方麵,房價已下降至底部。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環比上升,2月起多數城市不再“以價換量”甚至收迴瞭特價房源。持續降價和零星的房企暴雷下購房者觀望心態濃厚,“隻看不買”下房企在新房銷售上已采取“躺平”策略。
02
新開工、竣工、土地購置均負增長,開發投資規模增速為6年次低
據國傢統計局數據:1―2月,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14499億元,同比增長3.7%。對比往年同期來看為近6年次低,僅高於2020年。
建安投資方麵,受到房地産業和建築業行業信心的影響,房屋新開工和竣工增速無力維持正增。一方麵,民營房企資金緊缺下項目新開工進度一再取消拖延,需集中力量於“保交付”任務;另一方麵建築業在難以收到足額工程款項的預估下,房屋竣工進度也曾一再延遲,延綿一年的“竣工牛”頃刻中止。
土拓投資方麵,房地産資金麵收到嚴控下,民營開發企業多已無力購置土地。加之1-2月並非22城集中供地節點,房企無購置土地動力。3月北京、上海、福州、廈門和閤肥等核心城市陸續開展瞭首輪集中土拍,雖在土拍規則和利潤空間上多有放寬,但從成交成果來看仍多以國企央企和本土城投為主。
03
待售庫存增量創新高緻總量增至5.7億平,商品住宅較去年末激增24%
國傢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月末,商品房待售麵積57026萬平方米,比2021年末增加6003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麵積增加5552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麵積增加104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麵積減少335萬平方米。
根據曆史規律,開年之初整體商品房待售麵積都會迎來一輪顯著跳增,今年也不例外,不過今年增量突破6000萬平方米,創曆史新高。究其原因,與樓市行情“急轉直下”和新冠疫情各地頻發密不可分。而這其中住宅待售麵積增加5552萬平方米,由此不難看齣,居民購房自住熱情迅速消退,觀望情緒持續加劇,即便中央到地方“托市”政策不斷,短期內仍難修復行業信心。
展望
04
高基數和信心博弈疊加,二季度銷售仍負增長但東部市場或將率先企穩
短期內,市場仍將處於調控信貸鬆綁和居民購房信心的博弈之中。新房銷售東部地區和中高端項目或將率先企穩,但全國整體仍將負增長。基於2021年上半年較高基數,二季度新房銷售錶現將維持負增長。
政策寬鬆最先刺激到高端購房者需求釋放,市場迴暖將率先齣現在東部地區核心城市,如蘇州、寜波、台州等已有明顯升溫;豪宅銷售迴暖將領先於其他産品(2月70個大中城市144�O以上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增1.4%)。
05
開發投資信心與融資資金短期尚難恢復,二季度投資增速再降
近期政策雖有一定利好,但傳導到市場、企業還需一定時間,尤其是經曆財務危機的房企則需要更長恢復期。房企拿地方麵,高流拍、國企央企托底仍將為土地市場常態。重點城市已經開始進一步完善優化土拍規則,如北京、福州和廈門均已完成2022年首輪集中土拍,在土拍規則基本保持不變的原則下調高瞭銷售指導價、降低限售期限等。雖然給予瞭參拍房企更多的利潤空間,但實際土拍結果收效一般。
房企資金鏈緊綳而新房銷售遇冷下,疊加保交付、促施工在建,房企將繼續對項目新開工保持謹慎態度,新開工規模或進一步縮減。房企暴雷引發的關聯行業波動下,施工強度的下降使得整體建安投資規模難以維持。土拓投資有限且建安投資乏力下開發投資規模失去有力支撐。疊加2021年上半年投資規模較高的因素。因此預計二季度投資增速將繼續收窄,並有負增長的可能。
3
土地篇
一季度成交建麵跌入榖底
供地門檻降低下市場熱度略有迴升
2022第一季度,受集中供地階段性“低榖”和樓市下行的影響,土地成交規模跌入榖底,同比降幅高達六成,成交均價也因此呈現齣同環比明顯下降趨勢。市場熱度方麵,受多城土拍降門檻影響,溢價率、流拍率等熱度指標錶現略好於去年年末,一季度市場熱度略有迴升。
接下來,在各地積極調整供地端策略應對市場變化及政策端利好消息的影響下,預計二季度少數重點城市土拍或將有所迴溫。但受製於多數房企資金壓力仍未得到實質性紓解,大部分城市的地市熱度仍將維持在低位,尤其是樓市持續下行的城市,土地流拍現象頻發仍難以避免。在此影響下,預計二季度整體市場熱度仍將維持中低位運行。
總結
01
一季度土地成交量價齊跌,多城土拍降門檻、溢價率得以環比微漲 (節選)
成交規模跌入榖底,同比降幅高達六成。 一季度,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成交建築麵積僅15771萬平方米,環比跌幅高達81%,同比來看,受集中供地階段性“低榖”和市場下行的影響,同比降幅高達60%。分月來看,在供地節奏變化及多地疫情反彈的影響下,1-3月的土地成交量均明顯不及去年同期,一季度土地成交規模也因此跌入榖底。
各能級城市錶現基本一緻,成交規模和成交金額同環比均大幅縮減。 一綫城市僅北京完成首輪集中供地,因此成交規模和成交金額同環比均明顯減少,尤其是成交麵積,環比降幅更是高達84%;二綫城市僅有寜波、福州、青島、閤肥等少數城市有集中土拍,因此成交規模和成交金額也大幅減少;三四綫城市受樓市下行的影響更為嚴重,土地市場更是低位運行,成交規模和成交金額環比降幅均超八成。
錶1 2022年一季度各能級城市經營性土地成交量價(略)
02
長三角成為供地主力,寜波、杭州、閤肥、台州等城市競拍熱度較高(節選)
從重點監測的城市來看, 長三角二三綫城市成為一季度土地市場的成交主力。 從成交建麵TOP20城市來看,有12個城市都是長三角城市,前5位城市均為長三角城市,其中寜波以380萬平方米的成交體量位居於首位,徐州、杭州、鹽城及淮安分列二、三、四、五位,成交量均超190萬平方米。排在第六位的是北京,成交建麵達188萬平方米,同時其也是一綫城市中唯一上榜的城市。二綫城市除上文提到的寜波和杭州外,還有閤肥、南昌、青島、西安、石傢莊和成都六個城市,成交建麵均超100萬平方米;三四綫城市則占據11席,除位於榜單前5位的徐州、鹽城、淮安外,大部分城市均位於榜單後半段,成交建麵也基本少於100萬平方米。
03
流拍現象較去年年末有所緩和,樓市萎靡緻弱二三綫地塊流拍現象頻發(略)
展望
04
二季度成交規模將周期性迴升但難追平去年同期,市場分化趨勢將更加凸顯(節選)
2021年一季度,受疫情反復及供地節奏變化影響,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規模同環比均呈現瞭大幅下降趨勢。接下來,隨著各城市供地計劃逐漸提上日程, 二季度成交規模也將迎來周期性迴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當前多數房企流動性仍存較大壓力,拿地態度仍舊謹慎;同時,為瞭減少流拍現象,以22城為代錶的重點城市多縮減瞭首輪集中供地規模,如重慶、武漢、青島等此前供地大戶的供應量基本在150萬平方米以下;由此來看, 二季度土地市場成交規模也仍難追平去年同期。
場熱度方麵。為瞭提振市場、穩定預期,自去年年末以來,市場利好消息不斷釋放,各地政府也在供地端主動調整,如閤肥、廈門加大中心城區優質地塊供應比例、減配建、降低迴爐地塊地價等,一季度成交溢價率、流拍率等熱度指標也因此較去年年末有所好轉。若二季度利好政策細則能落地實施,尤其是金融端,房企資金壓力得到實質性紓解,以重點城市市場將率先迴暖。但迴暖預期僅限於樓市韌性較強的一二綫及強三綫城市,購房需求萎縮、樓市成交疲軟的城市土地市場熱度仍將維持在低位,市場分化趨勢會更加凸顯。
城市篇、營銷篇
04
城市篇
二三綫同比跌43%加速下行
二季度料局部企穩
2022年一季度,整體樓市慘淡收場:受市場下行低迷行情影響,房企“躺平”心態嚴重,推盤積極性較低,整體推貨量高位迴落創3年同期新低;受此影響,成交整體延續下行,返鄉置業“爽約”,即便3月有“復蘇”跡象,環比持增,但單月和纍計同比仍為負值,從中央到地方政策“春風”的利好效應尚未在成交層麵有顯著體現。分能級來看,一綫供不應求,高熱延續,即便政策“高壓”也難抑居民購房熱情;二三綫穩中有降,分化加劇:西安、鄭州、成都和南京等一季度纍計同比降幅已收窄至20%以下,而武漢、廈門、南寜、徐州、寜波、長春、常州、東莞、杭州等一季度纍計仍同比下降超50%。
預判二季度,我們認為,隨著中央“兩會”定調,五部委發聲穩定房地産,到各級地方政府齣台包括降首付、擴大公積金、降房貸利率等一係列措施,預期部分城市成交有望企穩,同比降幅有進一步收窄,不過“強者恒強,弱者積弱”的分化格局不會發生根本性逆轉:核心一二綫、強三綫城市需求依舊堅挺,成交預期高位維持;相較而言,弱二綫和廣大缺乏基本麵支撐的三四綫下行壓力依舊較大,步履維艱。
總結
01
新房供應:高位迴落顯著不及去年同期,僅一綫相對“堅挺”(本節有刪減)
2022年一季度全國商品住宅供應疲軟,市場低迷行情疊加傳統春節營銷淡季使得房企推盤積極性較低,“躺平”心態嚴重。據CRIC監測,前2月133個重點城市新增供應350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8%,甚至較2020年(新冠疫情武漢爆發)同期降幅也達到瞭15%。不同能級城市呈現齣顯著的分化行情,僅一綫保持瞭良好的供貨節奏,雖然供應量不及2021年同期,但仍顯著好於2020年和2019年同期,二三綫穩步迴落,整體供應量降至曆史低位。
1 、前2月新增供應創3年同期新低,一綫推盤仍處曆史高位(本節有刪減)
前2月,4個一綫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麵積31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較2020年和2019年同期增幅分彆達到瞭107%和29%。上海迎來“供應大年”放量顯著,前2月新增供應191萬平方米,創2019年以來同期新高,甚至前2月月均較去年四季度月均增幅也達到瞭18%。
29個重點二綫城市前2月商品住宅供應量為1220萬平方米,較2021年和2019年同期均下降47%,較2020年同期也下降23%。供應縮量最為顯著,2022年前2月月均較2021年四季度月均降幅達71%,在不同能級中居首。
100個三四綫城市商品住宅供應麵積197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較2020年同期降幅也達到瞭17%。各城市同比跌多漲少,僅有漳州、安慶、汕頭、金華、桐廬、吉林、連江、濟寜、福清、貴港、海寜等11個城市同比持增,整體供應好於去年同期。
2、3月供應環比翻番但不及去年同期,一綫單月同比迴正
3月整體供應量有瞭穩步迴升,據CRIC監測,30個重點城市預估新增供應麵積1307萬平方米,環比翻倍增長172%,不過因去年基數較高,3月單月同比迴落45%,前3月纍計同比下降44%,整體供應錶現顯著不及去年同期。
分能級來看,4個一綫城市供應顯著放量。3月整體預計供應216萬平方米,環比增224%,同比增36%,前3月纍計同比與去年基本持平。分城市來看,上海本月迎來多盤集中加推,3月供應量達112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彆上升瞭831%和419%,前3月供應纍計同比較去年增幅達215%。北京、廣州、深圳3月供應環比均有不同程度迴升,不過仍不及去年同期,整體前3月供應纍計同比持降。
熱點二三綫城市供應量也有穩步迴升態勢,不過漲幅不及一綫,26個監測城市3月閤計供應1091萬平方米,環比增164%,同比“腰斬”,前3月纍計供應量較2021年同期下降49%。杭州、東莞、大連、海口供應迎來階段性放量,同環比齊增;相較而言西安、鄭州等因前2月放量顯著,3月迎來小幅迴調。總體來看,房企推盤積極性有穩步提升的跡象,但尚未恢復到預期水平。
02
新房成交:一季度纍計同比降42%,一綫熱度高於二三綫(本節有刪減)
2022年一季度全國商品住宅成交規模為近年來低點,僅一綫延續高熱,二三綫市場進一步下行。前2月133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麵積5490萬平方米,較2021年和2019年分彆同比下降42%和21%,月均較2021年四季度月均下降32%。新房供應同比腰斬後市場情緒受到嚴重打擊,新房成交難以放量;而政策寬鬆對樓市成交的提振需要一定時間。
1、前2月成交同比下降42%,一綫跌幅最小,二三綫迴落4成(本節有刪減)
前2月,一綫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麵積達4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0%,較2019年同期上漲56%。熱度上較2021年末有所下降,前2月月均成交麵積較2021年四季度下降25%。受供應顯著縮量影響,4個一綫城市中僅上海前2月成交規模同比微增1%。從供求比來看,4城均處於供不應求狀態,深圳前2月供求比僅0.2。
29個二綫城市前2月成交麵積閤計2270萬平方米,較2021年和2019年同期分彆下降39%和24%,月均成交麵積較2021年四季度下降38%。前2月整體呈供應短缺狀態,29個二綫城市供求比僅0.54,多數城市前2月成交纍計同比為負值,僅南京、鄭州和哈爾濱同比正增。
100個三四綫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麵積為2736萬平方米,較2021年和2019年同期分彆下降46%和28%。九成以上三四綫城市商品住宅成交規模同比下降,4成以上城市規模同比腰斬,僅梅州、梧州等地市維持同比正增。
2、3月成交環比微增同比近乎腰斬,一綫纍計同比降幅小於二三綫
3月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錶現較前2月有所迴暖,30個監測城市預計成交規模為1681萬平方米,環比較2月上漲48%,同比下降47%。一季度30個監測城市成交麵積纍計同比下降42%,較前2月(纍計同比下降39%)降幅擴大3pcts。
分能級來看,一綫城市3月預計整體成交新房200萬平方米,環比微增7%,同比降49%,纍計同比降37%。北京、廣州和深圳隨著新增供應入市成交開始放量,環比漲幅分彆為57%、27%和18%。上海3月多盤加推,疫情突發疊加外圍項目緩慢去化,使得成交環比迴落28%。
重點二三綫城市3月已開始成交迴暖,26個監測城市預計整體成交1481萬平方米,環比增長達56%,同比下降46%。一季度26個城市成交纍計同比下降43%,較前2月(纍計同比下降41%)降幅擴大2pcts。城市間分化持續加劇,西安、鄭州、成都和南京一季度纍計同比降幅已收窄至20%已下,而武漢、南寜、長春等一季度纍計仍同比下降超50%。
03
二手住房:3月加速下跌緻纍計同比銳減52%,深杭等跌幅顯著(本節有刪減)
相比新房市場而言,2022年一季度二手房市場成交情況更加嚴峻。受2021年多個城市齣台二手房指導價,一綫城市以及強二綫城市成交規模均收窄至曆史低點。疊加麵嚮二手房成交的息稅和信貸政策放寬幅度有限,二季度二手房市場將繼續下行,且後續迴暖速度慢於新房市場。
1、前2月二手房成交量同比“腰斬”,一綫高位迴調跌幅超平均(略)
2 、3月9城環比增46%但同比仍降60%,纍計同比跌幅達52%
一季度末二手房市場並未有好轉跡象,3月9個重點城市預計成交291萬平方米,環比雖增46%但同比仍下降60%,同比降幅較9城2月(同比下降48%)擴大12pcts。一季度9城二手房成交纍計同比下降52%。
從日成交數據來看,北京、杭州、蘇州和佛山環比有較大迴升,其中杭州環比上漲89%。上述4城市場有略微迴暖現象。但絕大多數城市當前二手房市場仍處於曆史規模底部,雖有政策利好頻齣但寬鬆有限,整體市場仍處於持續下行中。
04
房價:一綫漲幅保持、二綫分化迴落、三四綫普降(本節有刪減)
2022年一季度整體新房市場下行趨勢依舊延續,“量價齊跌”下全國房價同比增速持續收窄。從環比變化來看本輪房價已調整至底部,部分二三綫城市已降無可降。具體來看,一綫城市漲勢凸顯,高端住宅的集中備案使得全市均價結構性上升;二綫城市整體同比漲幅收窄,各城市間則漲跌分化;三四綫城市則普遍同環比齊降,經濟弱市在下行市場中房價存在較大下行壓力。
1、70城房價同比迴落、環比跌幅持穩,一綫房價環比率先迴升(略)
2、前2月房價同比增10%,泉州、義烏等部分強三綫漲幅超20%
從CRIC監測的2022年前2月133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統計均價看,全國整體房價保持增長但漲幅收窄,同比上漲10%。一綫樓市高熱房價領漲,同比上漲18%;二綫市場分化、漲跌不均下整體同比上漲7%;三四綫房價小幅迴調,同比下降5%。
民富基礎較強的三四綫城市市場價值凸顯,無論是房價絕對值及漲幅均是當前全國百城中最明顯的一類。前2月房價絕對值TOP10中,三四綫城市紹興、珠海和義烏超過蘇州、寜波等進榜。房價漲幅TOP10中,泉州同比上漲28%位列榜首,義烏、鹹寜、嘉興和嵊州同比漲幅也均超20%。可見經濟較強、民富較厚的強三四綫城市在下行市場中也具有極高抗跌性,房價漲幅超過全國均值。
從各能級城市來看,一綫城市房價普漲,雖有限價和限簽政策抑製房價虛高,但高檔住宅的集中備案仍使得北京、廣州和深圳前2月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分彆同比上漲15%、20%和26%。
二綫城市房價漲跌分化顯著。部分二綫城市房價具有較強抗跌性,疊加一季度市場熱度尚存,如長沙和南京前2月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分彆同比上漲28%和27%。而昆明、瀋陽和拉薩購房需求收縮明顯,房價同比降幅超10%。其餘城市如福州、天津、閤肥、武漢、鄭州、蘇州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以價換量”現象,疊加疫情反復房價同比小幅迴落。
三四綫城市房價普遍迴調,僅包括上述進榜城市在內16個城市前2月房價同比漲幅超10%,主要以東部地區長三角和粵港澳城市群內強三綫城市為主。弱三四綫城市房價齣現較大降幅,如韶關、南平、梧州、淮北等同比降幅超10%。
05
庫存:高位波動,三四綫漲幅擴大至20%且去化周期近2年(本節有刪減)
2022年2月,恰逢春節傳統假期,供需疲軟,同環比齊跌,不過整體成交跌幅不及供應,因而狹義庫存小幅微降至6.1億平,成交不濟帶動去化周期由2022年1月末的17.47個月跳增至19.53個月,顯著高於2021年同期水平。廣義庫存高位持穩,微降至38.5億平,潛在庫存風險依舊較大。
1、狹義庫存微降至6.1億平,一二綫持平去年、三四綫漲幅擴大
2021年2月,狹義庫存延續上月迴落態勢。據CRIC監測數據,2022年2月百城商品住宅庫存量達到瞭60874萬平方米,環比微降1%,同比增長5%。結閤樓市供求,2月恰逢傳統春節假期,疊加,疊加當前市場下行行情,房企多數處於“躺平”狀態,推盤積極性普遍不高,供應同環比齊降,降幅均超70%,成交如是,但迴落幅度不及供應,整體市場供求持穩,狹義庫存小幅微降至6.1億平高位持穩。
不同能級城市均保持環比迴落,同比上升態勢。不過環比變動不大,跌幅均在2%以內。同比來看,一二綫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漲幅分彆為1%和0.4%。三四綫庫存壓力穩步增長,同比上漲12%,在不同能級城市中居首,且漲幅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具體來看,一綫城市中僅上海一城狹義庫存保持同環比齊降,雖然供應顯著縮量,但居民成交熱情不減,新開盤項目平均去化率高位保持在80%附近,售價10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盤仍一房難求,上海院子、招商雲璽、蘇河望等開盤當天即售罄。北京供求疲軟,整體狹義庫存與上月基本持平,同比小幅微降3%。廣、深樓市延續低迷,不過得益於供應顯著縮量,狹義庫存環比均呈現迴落態勢,不過同比延續上揚,潛在庫存風險值得警惕。
二綫城市中,北部和內陸城市諸如青島、瀋陽、武漢2月末狹義庫存量均超2000萬平方米,位列本月末狹義庫存總量TOP3。多數城市庫存量與上月相比變動不大,漲跌幅均在5%以內,閤肥供不應求,狹義庫存環比迴落8%;同比來看,漲跌參半,杭州、閤肥等跌幅超40%,以閤肥為例,雖供需皆有迴調,但整體成交熱度延續,去化率高達69%,部分項目諸如蜀山意禾佶第,小戶型低總價,疊加學區(50中東校(西園校區)+安醫大附屬小學)優勢,去化率高達66%。包河區藍城濱河灣基於較高倒掛情況開盤去化錶現也名列前茅。而弱二綫城市哈爾濱、南昌等庫存積壓情況顯著,寜波等前期大熱城市迎來階段性迴調,同比漲幅也較大。
三四綫城市因供應縮量,狹義庫存環比小幅迴落,不同城市跌多漲少,但跌幅基本都在5%以內,同比則呈現漲多跌少,不同城市間分化持續加劇:臨沂、欽州、等城市主要源於曆史遺留問題,庫存基數較大,疊加成交轉淡,使得狹義庫存同比增幅均在25%以上;而汕頭、惠州、東莞等東南沿海城市則主要受到政策“調控”影響,成交被抑製,數據實難反映真實的市場需求。此外,少部分城市諸如太倉、三亞、東營等2月庫存同比跌幅均在35%以上,庫存風險相對較小。
2、庫存消化周期持續增至19.5個月,三四綫近2年壓力陡增
2022年開年,因整體成交轉淡,去化周期延續穩步上行趨勢,由2022年1月末的17.47個月跳增至19.53個月。不同能級城市皆保持上揚,一綫增至12.96個月,二綫增至18.05個月,同比漲幅均在40%以上,目前庫存風險基本可控,而三四綫去化周期已達到23.25個月,迫近疫情期高位(25.18個月),顯著高於百城平均,去化風險浮齣水麵,同比增83%,居不同能級之首。
具體來看,一綫城市分化加劇:北京去化周期超2年,廣州、深圳則處於10-15個月之間,上海不足5個月,庫存風險相對較小。變化趨勢來看,北京、廣州、深圳均呈現同環比齊增,主要是因成交熱度迴落影響。上海去化周期“一降再降”,已由5.35個月降至4.67個月,顯著低於去年同期,供應主導型市場下,居民購買力相對充裕,購房積極性依舊較高,加之本月供應縮量顯著,狹義庫存穩中有降,使得去化周期進一步縮短。
30個二綫城市中僅有哈爾濱、大連、長春、蘭州、呼和浩特、青島、鄭州等7個城市庫存消化周期超過2年,以北部內陸城市居多,成交相對慘淡;1/3共計9城去化周期在12個月以內。從變化情況來看,同環比均呈現齣漲多跌少,其中哈爾濱、大連、長春、蘭州、呼和浩特、青島等麵臨去化周期大於30個月且同環比齊增,整體庫存風險依舊較大。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石傢莊、成都等得益於成交熱度迴升,去化周期同環比齊降。
三四綫城市形勢更為嚴峻,去化周期高達23.25個月,已經逐步迫近2020年疫情期間水平,環比上月大幅上漲10%,而同比增幅在不同能級中居首,庫存壓力驟增,66城中36城去化周期已在20個月以上,其中防城港、煙台、淄博、臨沂等內陸三四綫主要是曆史遺留問題,庫存基數較大,整體成交轉淡下,去化周期保持同環比齊增,而惠州、金華、珠海、汕頭、泉州、東莞、麗水等則因前期需求透支疊加調控加碼等多重因素,去化周期拉長至20個月以上。而三亞等迎來此消彼長的輪動行情,去化周期不足10個月且低於去年同期,整體庫存風險相對較小。
3 、廣義庫存同比增3%至38.5億平,弱二三綫同比增幅超20%(略)
展望
06
供應:二季度預期迎來高峰,“以銷定産”核心一二綫或將放量
預判二季度,預期將迎來2022年首輪供應高峰。 一方麵,2021年22個核心一二綫城市推行集中供地,根據不同城市項目開工、開售周期,以及2021年集中供地地塊成交開工情況,第二季度將成為第一個集中入市的時間點。另一方麵,隨著3月兩會召開,從中央五部委發聲穩定房地産,到各級地方政府齣台包括降首付、擴大公積金、降房貸利率等一係列利好措施,都在為整體市場釋放積極信號,房企從推盤到開工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
分城市來看,一綫和短期內市場熱度較高的強二綫仍是房企推盤的重點區域。 “以銷定産”下加快新房銷售錶現較好城市貨量入市將成為房企的普遍決策之舉。
弱二三綫城市則麵臨供應持續縮量, 一方麵基於2021年二三綫城市經營性用地成交建麵分彆同比下降26%和22%,房企拿地積極性不高,待開發項目的減少製約新房供應麵積的放量;另一方麵,房企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更多強調集中力量辦大事,或將減少弱二三綫城市純新盤的入市,多以持銷項目的續推加推為主。
07
成交:二季度一綫和強二三綫將率先企穩,弱三四綫繼續盤整下行
考量到政策“春風”至,疊加供應放量, 預計二季度整體新房成交規模將有所迴升,環比上漲, 但考量到去年高基數原因, 同比仍會下降,降幅會有所收窄。 一綫城市市場持穩或小幅微增,熱度保持,二三綫樓市成交將隨著供應縮量而延續小幅迴落,市場重新迴到分化格局:強二三綫樓市率先迴暖,弱三四綫城市則將延續更長時間的成交下行。具體來看,
一綫城市二季度預計成交熱度延續,供應放量下,預期整體成交延續穩中有增。 各城市核心區域內新盤入市將帶動市場成交量穩步上行;外圍郊環項目“難以導客”的問題將有所改善,開盤去化率也將有所迴升。整體而言,二季度一綫城市新房市場將維持高熱的成交走勢。
3月深圳傳將適當上調二手房參考價。預期在二季度,核心城市實行的二手房指導價政策略有寬鬆。本輪寬鬆仍以“試水”為主,預期利好有限故難見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在二季度因此齣現顯著跳漲。因此我們 預計二季度整體二手房市場將延續一季度下行趨勢,同比降幅或有收窄但幅度有限。各能級二手房市場迴暖速度將顯著落後於新房市場。
二三綫樓市成交將隨著供應縮量而延續小幅迴落,重新迴歸分化行情。 中央及地方調控與信貸層麵的寬鬆政策將在二季度逐漸在新房成交中得到迴應。 本身民富基礎較強、此前被政策壓製的強二三綫城市將率先齣現樓市迴暖, 如蘇州、杭州、成都和南京等。 而需求透支嚴重的弱三四綫城市即使有層層利好政策支持,短期成交也難有起色, 如南充、駐馬店、菏澤等。
08
房價:一綫和強二綫房價穩中有升、弱二綫漲跌分化,三四綫迴調“未見底”
09
庫存:核心一二綫或將持穩微升,三四綫去化周期拉長風險加劇
05
營銷篇
摺扣讓利空間有限,渠道效果減弱
總結
01
營銷積極性不高,摺扣讓利空間有限
與2021年初房企積極的營銷態度形成對比, 今年一季度由集團層麵組織的大型營銷活動減少, 僅有富力、融創、榮盛等房企推齣瞭一些節日活動。就算在2月春節期間,房企藉助“返鄉置業”營銷策劃的熱情也在降低,樓盤廣告數量少,多數房企營銷積極性不高,活動規模和數量都有下滑,甚至部分售樓處直接閉門歇業。
讓利空間有限,一季度整體項目摺扣在9摺以上。 房企主要依托節日展開活動,市場低迷之下,消費者信心不強,房企也鮮有大規模促銷活動,普遍維持在9摺以上,摺扣力度不及2021年末。 即使部分房企有讓利意願,整體力度也十分有限。 主要是2021年底至今,市場的持續高壓之下,部分房企已經釋放瞭最大讓利幅度,摺扣觸底,難有再降價空間。且多個城市發布“限跌令”,地方政府仍然持續監控房價起伏,比如春節期間,青島郊區部分項目就因為降價幅度過大導緻被限製網簽。
02
渠道分銷效果減弱,傭金費率也有下降
03
活動多為摺扣降價,跨界、社群齣現新亮點
總體來看, 2022年第一季度內房企的營銷創新力度不高, 房企營銷形式多以摺扣降價、特價房為亮點,部分房企跨界營銷力度不減,時代中國創建“她時代”社群營銷品牌。
節日營銷:區域和項目組織為主,綠地、融創活動較多
每年一季度的營銷活動多以“春節”、“返鄉置業”、“元宵”等為主題,基本都為“到訪禮”、“推薦禮”、“購房禮”、“新年禮”等組閤禮遇。 根據CRIC統計的2022年重點房企營銷數據來看,從企業活動舉辦積極程度看,今年綠地控股和融創中國的營銷活動較多,綠地控股均為項目營銷,融創中國區域營銷更多,且針對不同區域項目的活動營銷力度差異明顯;從活動範圍看,廣東、湖南、湖北以及部分重點一二級城市活動更多。 在活動組織上,除雅居樂和中海地産為集團營銷外,其餘均為區域和項目營銷,主打摺扣降價、一口特價房等, 還有部分活動為業主購買車位和支付物業費方麵有優惠活動, 全民營銷和老帶新等活動基本與之前相同。
跨界營銷:賦能品牌形象,健康、居傢生活成新方嚮
從2020年前後開始,房企跨界營銷逐漸盛行。根據CRIC不完全統計,重點監測房企2020-2021年房企跨界聯名超80次,其中房企與文化影視、互聯網平台類公司跨界閤作更為頻繁; 2022年一季度房企跨界營銷15次,選擇跨界的行業更加多元化,開始與居民生活平台、時尚藝術類公司開展閤作。 浙江世茂×叮咚買菜開啓春日質誠陪伴季,即便在疫情反復的當下,也能為業主提供優質春日應季食品,保障業主生活需求;富力集團以“健康生活”為理念,與花樣滑冰女神李子君和咕咚開展公益跑步綫上打卡活動,同時在推齣新春一口價活動,是今年一季度秉持積極營銷態度的房企之一。
社群營銷:時代中國打入賽道,“她時代”獨闢蹊徑
展望
04
疫情反復加強綫上營銷,營銷需做好前置
一季度以來,我們關注到中央及地方政府連續發聲,支持房地産平穩發展。目前中央已經有降息、全國性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政策齣台,一些三四綫城市如晉中、德州等降低首付比例,鄭州放鬆限購、限貸,廣州、蘇州等諸多城市降低房貸利率,哈爾濱解除限售 。政策麵已經齣現明顯鬆動, 雖然我們預計政策的傳導需要一定的時間,短期內很難扭轉消費者信心,但是政策的放鬆對於市場會有修復作用。 房企可以結閤“暖春”等概念推齣一些造節活動,保持積極的營銷態度, 另外由於國內疫情有反復,企業可以推齣一些互動性較強的綫上營銷活動,如居傢運動打卡、小遊戲等。
地産全麵普漲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房企營銷也需要重新考量:
短期來看,在分化市場之下,熱點的優質項目仍去化無憂,而較為偏遠、商辦業態等隻能通過擴大摺扣,提高傭金點數以期去化庫存;
中期來看, 房企的營銷需要與投資等部門做好前置的協同工作,即拿地時就要更多考慮去化的問題, 不能單一依靠降價摺扣逆轉;
而從長期來看,未來競爭環境逐漸嚮規模、利潤、産品、服務平穩發展, 財務穩健、交付有保證的房企在營銷方麵也會更具優勢。而利用互聯網平台,通過營銷策劃和組織,提升産品、服務滿意度,搭建企業品牌形象,提升客戶黏性,從而實現持續交易的基礎,將是房地産營銷需要考慮的課題。
業績篇、投資篇、融資篇
06
業績篇
百強房企開局慘淡,2022年去化壓力較大
2022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産市場整體延續瞭2021年以來的下行壓力,市場整體的供求和成交都沒有明顯轉暖跡象。百強房企業績遠不及去年同期,行業TOP100房企1-2月纍計業績規模同比大幅降低43.2%,較2019年同期的降幅也達到10.6%,近九成企業纍計業績同比降低。
2022年規模房企整體的業績目標將更為謹慎,預期會有不少房企適度調降全年的銷售目標。雖然近期政策麵有緩和、好轉的趨勢,但當前行業整體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成交或將繼續下行,二季度市場能否迴暖尚有待觀望。企業仍需繼續加緊推盤供貨,積極營銷以盡可能提高去化率水平,盤活資金、改善現金流。
總結
01
業績:百強房企業績不及曆史同期,一季度開局慘淡
2022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産市場整體延續瞭2021年以來的下行壓力,百強房企業績遠不及去年同期。春節期間受疫情和行業信心不足影響,市場整體的供求和成交都沒有明顯轉暖跡象。具體來看,2022年1-2月行業TOP100房企纍計僅實現銷售操盤金額9266.5億元, 整體業績規模較去年1-2月同比大幅降低43.2%,較2019年同期的降幅也達到10.6%,一季度開局慘淡。
02
企業:近九成企業纍計業績同比降低,半數降幅高於40%
從企業錶現來看,一季度多數規模房企銷售錶現不佳。特彆是2月春節期間市場遇冷,企業推盤及營銷積極性普遍不高。 具體來看,1-2月百強房企中有近九成企業的纍計業績同比降低,其中近半數企業的降幅高於40%。 TOP10梯隊的所有房企纍計業績均齣現同比下滑,TOP11-30梯隊的房企業績降幅在各梯隊中相對明顯,20傢企業中有14傢的纍計業績降幅高於40%。TOP50房企中,一季度僅仁恒置地、星河灣、建業集團等少數房企實現瞭業績同比增長。
03
目標:多數房企2022年銷售目標將持平或調降
在行業下行調整的過程中,預計2022年規模房企整體的業績目標將更為謹慎。 一方麵,去年規模房企整體的目標完成情況遠不及曆史同期,有逾8成房企未完成全年業績目標,平均目標完成率不到90%。另一方麵,在行業整體規模增速放緩、市場持續降溫的背景下,大部分企業的業績實現和銷售去化壓力仍然較大。從目前部分企業已經披露的年度業績目標來看, 預計2022年會有多數企業保持去年的規模預期,也會有不少房企根據自身的貨值和去化率水平,適度調降全年的銷售目標。
展望
04
行業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二季度能否迴暖尚待觀望
從行業規模房企和各城市市場一季度的錶現來看,短期內房地産市場仍難言樂觀, 成交或將繼續下行。雖然近期政策麵有緩和、好轉的趨勢,但當前的政策放鬆力度尚不足以扭轉市場的頹勢,特彆是三四綫城市以及部分弱二綫城市的市場信心和預期仍較為低迷, 行業整體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二季度市場能否迴暖尚有待觀望。
從企業發展層麵來看,在行業監管收緊、市場降溫的背景下,多數房企項目去化率錶現不佳、銷售去化承壓。流動性壓力下,房企投資及擴張動能也顯著降低。 短期來看,2022年企業需繼續加緊推盤供貨,積極營銷以盡可能提高去化率水平, 進而促進迴款、盤活資金、改善現金流。但預計全年仍會有一定規模的房企麵臨負增長睏境。
長期來看,新常態下高杠杆、高負債運營模式無法持續。房企經營邏輯正加速嚮“以銷定投”轉變, 更好地平衡財務杠杆、提升運營管控效率, 整體戰略以謹慎經營、防範風險為主。同時,在目前行業盤整期,部分規模房企集中性地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如區域公司閤並、事業部整閤等。通過戰略精簡、堅持主業結閤精細化管理,“降本增效”嚮管理要效益,緩解流動性壓力、抵禦行業寒鼕。
此外,行業盤整期下,迴歸産品、加強産品力打造、關注産品升級迭代、提高産品適銷性,也是目前企業在日趨加劇的行業競爭中保持發展優勢的關鍵。 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規模房企開始重視自身“交付力”、“服務力”的提升。提升産品質量管控、完善客戶服務體係,打造更高標準的産品交付體驗,都有助於提升交付率和交付滿意度,樹立積極的企業品牌、口碑和公信力。
7
投資篇
近七成房企投資停滯
二季度或將迎來窗口期
受到春節假期和集中供地尚未全麵開啓的影響,2022年一季度企業投資仍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低迷的態勢,其中近七成百強房企未拿地,投資處於停滯狀態,銷售TOP50房企單月投資金額處在近兩年低位。一季度僅有頭部房企、規模化國/央企在核心城市率先拿地,其餘以項目開發商和地方平台公司為主。
隨著3月中旬多部委釋放利好、以及部分城市加速“自救”,我們認為,二季度隨著多城首輪集中供地開啓,或將迎來短暫的拿地“窗口期”,但整體謹慎的態度不會齣現大逆轉,市場抗壓性更強的長三角核心城市土地市場或將率先復蘇。
總結
01
投資集中度:僅頭部房企在拿地,銷售10強新增貨值占百強65%
截止到2022年2月,百強房企新增貨值總量僅為1911.3億元,較2021年同期下降79%。其中,有9傢房企新增土儲貨值超過100億元,綠城、華潤、萬科、金地、中海等龍頭房企排名靠前,在核心城市積極增儲。
新增貨值集中度來看,在雙集中供地模式和部分民企現金流極其緊張之下,頭部房企優勢被進一步放大。2022年1-2月,銷售10強房企新增貨值占百強比例達到64%,比2021年全年高齣30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在規模房企拿地中也存在一定分化,融創、綠地等並有新增土儲入賬。相比之下,50強房企受到集中供地和自身資金的影響,拿地積極性大幅減弱,集中度較2021年下降28個百分點。
02
投資意願:七成百強房企未拿地,銷售TOP50單月拿地金額仍處低位
進入2022年,房企土地投資整體較為謹慎與“冷淡”。2022年1-2月,銷售百強房企中尚有七成以上房企未拿地,投資處於停滯狀態。
從新增拿地金額、貨值、建麵TOP100門檻來看,截止至2月末,新增貨值百強門檻16.1億元,同比下降30%,新增拿地價值、建麵百強門檻3.1億元、14.7萬平方米,同比分彆減少56%和16%。
從單月銷售TOP50房企單月拿地金額看,銷售TOP50拿地金額在北京集中供地帶動下齣現小幅反彈,環比上漲99%,但依舊處於近一年低位,同比降幅達70%。
03
企業錶現:綠城、華潤等在核心城市率先拿地
03
雙集中供地:仍是國企、央企支撐,本土房企集中“爆發”
截止至3月25日,共有北京、福州、廈門、青島、閤肥5城進行瞭2022年首輪雙集中供地,共計成交930.35億元,從企業拿地積極性看,城市間差異顯著,北京、閤肥等城市相對較熱,土地市場有迴暖跡象,青島、福州、廈門則相對平淡。拿地企業看,國企、央企“托底”意味不減,閤肥、青島、廈門等本土房企相對強勢。
北京:銷售十強房企錶現亮眼
北京作為開啓2022年集中供地土拍的第一城,其土拍的錶現對於今年土地市場的信心的提振有一定作用。從北京土拍的情況來看,10強房企錶現搶眼,且國企、央企依然是土地市場主力軍。
10強房企中有5傢本次在北京拿地,其中綠城共計拿下3宗地塊,總成交金額98.4億元,成為本次土拍中的最大贏傢;國企央企錶現來看,中海、華潤各落2子,保利和金地也通過聯閤體的形式拿下2宗地塊。
此外規模房企旭輝、建發也有所斬獲,北京本土平台公司(興創、北京城建、北投、懷柔科學城)拿地占比約為三成左右(按幅數計算),可見品牌房企對北京的參拍意願仍然強烈。
青島:本地房企占主導
福州:本土國企托底的現象不減
廈門:八成地塊被本土房企所獲
閤肥:規模房企積極參拍,本土房企強勢拿地
本次閤肥土拍吸引瞭諸多房企積極參拍,不乏參拍瞭5宗地塊以上的房企:據不完全統計,華潤參與瞭10宗地塊的競拍,此外越秀、閤肥城建、偉星和招商都參拍瞭9宗地塊,本土房企中還有新華、徽創、安徽高速、安徽置地等參拍數量也在5宗以上。
從拿地結果來看,閤肥本土房企錶現強勢:在15宗競品質地塊中,本土民企拿下9宗,安徽邦泰、安徽天阜、安徽置地、偉星、尚澤等均有所斬獲,此外安徽高速也競得2宗濱湖科學城地塊,本土企業投資積極性復蘇,且整體錶現非常強勢,拿下六成競品質地塊。
其他房企則以10強規模房企、品牌房企為主,保利、龍湖等有所斬獲,值得一提的是,越秀通過競品質競得瑤海區01號地塊,首次進駐閤肥。
展望
展望二季度,我們認為當前政策麵利好的,二季度隨著多城集中供地進行,或將迎來一波拿地“窗口期”,但房企資金壓力並未真正得到緩解,因此整體拿地情緒仍然會偏謹慎。此外,市場嚮下情緒在減弱,但未來企業、城市間的分化會愈發嚴重。
3月,房地産市場迎來一係列利好聲音,首先是國傢金融專題會議定調,有關部門要積極齣台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齣台收縮性政策;然後財政部也錶態,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産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這兩個政策對市場打瞭一劑強心劑。若當前房企偏緊的現金流能夠得到實質性改善,信心提振下重點城市集中土拍的熱度有望觸底迴升,二季度或迎來拿地窗口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大部分企業償債高峰年份,資金麵仍偏緊,盡管政策頻發但實質性落地尚未明確,更多聚焦在保交付、短期資金麵扭轉難以支撐,謹慎投資仍是未來主鏇律。
這也意味著,一旦二季度疫情得到有效的控製和緩解,隨著市場的正常運轉,大概率房地産市場將迎來一波小陽春,但可以遇見的是,城市、企業的分化將愈發明顯。
從北京的首輪集中供地錶現來看,部分龍頭房企和國企、央企仍在持續逆勢拿地,導緻部分地塊呈現齣競拍激烈、達到最高限價的情況。以此來看,2022年投資仍將呈現齣“強者恒強”的格局,企業拿地積極性將繼續分化,財務穩健、資金充沛的企業仍是土地市場生力軍,發展優勢將進一步擴大;而城市層麵,從閤肥、青島等城市首輪集中供地熱度“冰火兩重天”,我們認為長三角部分抗壓性較強、穩定性高的市場如杭州、蘇州,以及上海、廣州等一綫城市,土拍熱度迴溫將領先其他城市,部分人口流齣、 經濟發展較差的三四綫城市土地市場或將齣現無人問津的局麵。
8
融資篇
政策迴暖加速,融資端仍需時間傳遞
總結:政策迴暖加速
但融資量未有明顯迴暖
01
政策基調穩步迴暖,從並購、租賃住房等多方麵齣台支持措施(部分略)
延續2021年底的政策基調,2022年初政府持續齣台維護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 支持房企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業務,針對齣險企業承債式收購,相關並購貸不計入“三條紅綫”相關指標;在保障性租賃住房方麵,項目發放的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産貸款集中度管理,有利於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在預售資金監管方麵,改為“重點額度監管”,有利於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同時多城市齣台政策維穩市場,下調首付比例、調降房貸利率等,政策穩中嚮暖。
3月以來,多部門針對房地産政策暖風頻吹。 3月5日,兩會關於房地産方麵指齣,房地産政策層麵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其中針對房地産企業,提齣 “要及時研究和提齣有力有效的防範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齣嚮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均在同日作齣錶態,防範化解房地産市場風險,積極推動房地産行業轉變發展方式,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02
一季度企業融資仍較難,融資總量同比大幅下降52.5%
據不完全統計, 2022年一季度100傢典型房企的融資額為2055.1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52.5%,環比2021年四季度微升1.8%。 同比降幅較大的原因在於2021年同期行業未爆發企業大規模違約事件,市場情況仍相對較好,融資基數相對較大。2021年底政策頻繁齣台以維穩市場,而後2022年一季度以來政策持續保持2021年底的基調,繼續釋放更多利於市場迴暖的信號,使得一季度融資較2021年底有所微升。
從單月融資情況來看, 2021年1月融資金額達到969億元,環比上升27%,漲幅較大,主要在於每年年初是企業的到期高峰,1月作為高點房企需藉新還舊償債,疊加年初機構額度相對寬鬆的原因導緻融資量環比增長較大。但1月融資額同比仍下降瞭54%,也反映齣當下房企危機仍未全麵解除的情況下,企業融資仍然比較難,金融機構放款較為謹慎。2、3月仍延續這種態勢,企業融資量仍相對較少,其中 2022年2月房企融資額403億元,創2017年3月以來單月融資額新低。
從各個企業錶現來看,2022年有約75%的房企融資規模同比有所減少, 規模減少的房企中有約39%的企業同比降幅超過50%。從梯隊上來看,四個規模梯隊的房企融資量均呈現同比下降,其中TOP11-30的房企下降幅度最大,同比減少66.4%至522億元,而TOP10規模的房企融資規模下降幅度為34.9%,降幅最小,該梯隊也是平均融資額最高的梯隊,主要由於該梯隊有較多較為穩健的民營企業以及國企央企,為各個金融機構的白名單企業,融資情況相對正常。
03
境內債權融資占比環比上升24百分點,企業融資主要集中在境內
04
房企債券發行轉嚮境內,結構性拉低整體融資成本
05
房企上市及分拆物業闆塊速度有所放緩
展望:市場各方觀望情緒仍重
融資量短期內保持緩慢恢復態勢
整體來看,一季度整體融資環境持續維持2021年底的基調,政策助力維穩房地産,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並在保障性租賃住房、並購融資、預售資金監管等多個層麵釋放積極信號,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以及地方政府等也幫助企業進行紓睏,積極維護企業的正常融資需求,1-2月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中以開發貸及並購貸、委托及信托貸等為主的國內貸款降幅有所收窄。
不過當前在行業風險未齣清,仍有房企持續爆發債務違約的情況下,市場的擔憂及觀望情緒使得整體融資仍未呈現大幅迴暖, 從房企一季度的融資情況來看,維持2021年底以來的態勢,同比2021年同期融資量下滑較大,特彆是境外融資量2、3月幾乎“停滯”;此外,對於一季度獲得大力支持的並購融資,雖較多企業獲得大額額度,但根據監測的情況來看,仍未有企業針對齣險企業有較大的並購動作,也側麵反映齣在政策執行未有較大落地及明顯迴暖之前,無論是市場投資者、購房者、開發企業各方的觀望情緒較濃。
展望二季度及今年下半場,由於當前政策暖風頻吹, 但行業“三條紅綫”調控的基調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政策迴暖的傳導落地仍然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並且在新的發展邏輯之下,即使是發展穩健的企業也較為謹慎,防範信用及流動性風險, 因而房企的融資量也將呈現緩慢恢復的態勢,整體短期內仍保持較低的融資量。 房企仍應加大企業銷售迴款,提高企業運營能力,並適時把握融資機會,在並購融資、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等多方麵進行嘗試。
來源:剋而瑞地産研究
-END-
提示:公眾號平台更改瞭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精彩文章,記得讀完點個“贊”、點個“在看”,這樣 每次新文章推送纔會第一時間齣現在你的訂閱列錶裏!
洛陽房團購 : 共有52個500人微信群,其中35個新房團購群,7個二手房群,6個裝修群,4個微信公眾號,2個門戶網站,每天活躍網友數萬人。
洛陽房團購: 洛陽專業的團購買房組織,從2007年組織團購一品公寓、2008年組織團購開元名郡、2009年組織團購東方今典觀瀾到現在,13年來已經組織瞭100多次新房團購,幫助瞭數韆網友團購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