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4/2022, 11:37:51 PM
自古以來,各個朝代皆在亂世時四處徵戰。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為瞭更好地調控國傢整體經濟,減少消耗,自然便會削弱軍隊編製。我國解放之後多次裁軍,連彭德懷、林彪的手下都有波動,卻唯有他指揮的部隊一個都沒動,現在的軍中全都是他的精銳王牌。此人是何等的厲害?
一、神奇人物的經曆
此人乃是大名鼎鼎的陳賡。他當年麾下的部隊,如今仍然在軍中重要位置,也成為瞭我國的精銳王牌,被大傢贊賞。為何他如此厲害?想要瞭解他的輝煌,就不得不瞭解他早年的經曆。
陳賡於1903年2月27日,齣生於湖南湘鄉市龍洞鄉泉湖村。他從小就在村裏的私塾讀書,之後又輾轉多地,一直不願意放棄念書。他從小便睿智明理,腹有詩書,而且性格極其堅韌,想來,早年這段啓濛的時光給瞭他很多力量。
因為時代動蕩,許多人不得不四處奔波。陳賡1916年也投筆從軍,編進湘軍魯滌平部第6團2營當兵。
陳賡進入軍隊之後,積極參加討伐吳佩孚,更是不忘學習,於1922年進入毛主席倡導開辦的自修大學,和班級裏的諸多老師、同學,有瞭更深刻的精神交流,如此文武雙全的人物,自然也被上級賞識。所以在1922年12月,陳賡加入。
二、年輕氣盛
陳賡步入青年,逐漸增長瞭見識,卻仍然不忘記學習。加入瞭,輾轉到繁華的上海之後,再去大學校園旁聽,心性越發堅韌,年輕氣盛時曾參與過多次還有遊行活動,比如1923年2月,參加湖南“27”慘案的罷工和示威。
為此,陳賡也吃瞭不少苦頭,但是他一心堅持自己的理想,並不願意輕易放棄。1924年5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1期,繼續完成自己思想上的開發,和身體上的磨練學習。
如此堅韌不放棄學習,又頗有年輕人獨有氣質的優異學生,自然得到瞭重用。在1925年,他留校任黃埔軍校第2期入伍生連連長,討伐英法侵略國的迫害。
1926年3月2日,國民黨右派製造“中山艦事件”,在周總理領導下,陳賡充滿瞭為人民、為組織做齣一番事業的熱血,與蔣介石麵對麵地進行鬥爭,絲毫沒有畏懼退縮。
三、受傷中堅持工作
1926年5月,蔣介石提齣瞭更犀利的口號,國民黨和對共産黨的矛盾日益尖銳,有許多人中立的人因此改變立場,還有許多人因此發生瞭變故。
而陳賡卻沒有改變自己堅定的立場,沒有改變自己為瞭人民繼續奮鬥的熱血,隻不過人到中年,他也從年輕時候的衝動,漸漸磨礪得更加謹慎,加有頭腦。
在1927年8月1日,陳賡參加南昌起義,又在特務營中做齣瞭多項漂亮任務。鋼鐵打造的人,經過如此多磨練和多項驚險的任務也會受傷。1927年8月24日,陳賡在會昌戰鬥中左腿負傷。他不願意離開,傷口卻越加惡化,他無奈轉到上海養病。
這期間他雖然無法親自上戰場,再次熱血戰鬥,卻想齣瞭一個絕妙的主意――化名為王庸,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他利用自己聰明的頭腦,做特務的背後的隱秘工作,也為自組織和國傢貢獻一份力量。
1931年9月,他的傷稍微好一點,就自己請命主動參與戰爭工作。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他不斷領導部下作戰,也不斷被任命為各個團的團長,還被任命為學校的校長,一邊在前綫給隊友們支撐,一邊給孩子們傳播知識。
在此期間,陳賡還和魯迅先生有瞭多次交流,雙方都給彼此留下瞭很好的印象。在這個過程當中,陳賡的腿再次受傷,手指開始不靈便,他絲毫不畏懼,用更堅韌的心態麵對一切。
四、積極抗戰
盡管陳賡憑藉著自己堅韌的精神,和冷靜沉著的頭腦,在部隊當中幫助戰士贏得瞭勝利。但是,當時的時局越來越亂瞭,1937年,國內的抗戰狀態也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陳賡受重視,被派往延安抗日紅軍大學再次進行學習,並接任隊長,在之後,又作為總指揮率領針對日本侵略軍全麵對抗,1937年10月22日,他又率部夜襲井陘、舊關間的長生口,一戰而解舊關之危。
之後的戰況越加危險,同誌英雄們抱著決一死戰的決心紛紛投入前綫。陳賡指揮過該區的八路軍、敢死隊,更是直麵迎接各大侵略軍和的進攻。
他從思想上開發齣多種應急方案,從行動上勇往直前,給部下帶來無數激勵,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機當中率領部下獲得勝利,成為瞭許多人心目當中的英雄。
經過艱苦的奮戰後,戰爭逐漸平靜下來,陳賡開始進入延安中央黨校再次進行學習,又憑藉著齣色的影響力,作為代錶參與1945年4月舉辦的第7次全國代錶大會。
1949年11月,戰爭並未完全結束,兩黨之內的戰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陳賡其實已經不必再掙紮到如此危急的地方瞭,他已經滿身功勛,受人尊敬。但是陳賡仍親自到達至雷州半島,截斷敵人逃往海南島退路。
五、開國大將
我們新中國經過一步一步的抗戰,以及像陳賡這般堅韌不拔的人物奮鬥,終於建成瞭新的祖國,也終於一步一步的走嚮勝利。在中國成立之後,陳賡作為開國大將,被授予瞭多項榮譽。在1950年至1953年之間,又代錶中國齣席各個國傢,再次參與到戰爭之中。
如此一位滿身功勛的開國大將,卻一生都不放棄學習,滿心都掛念著我們的祖國和人民,堅韌不拔,奮起反抗。而且跟隨他部下的許多精銳,跟著他一起學習,個個都是精英。軍隊經過多次裁軍,這些人仍然留在隊伍中,受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