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10:10:52 PM
都說這世間的男人自從有瞭女兒之後,就會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女兒奴” ――女兒的需求必須在父親的心頭排名第一;女兒說的話比任何人下達的命令都更加重要;女兒一旦委屈落淚的話,父親就會心疼自責,特彆害怕自己不能嗬護好寶貝女兒嬌柔的內心。
普天下父親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害怕自己的女兒受到傷害,作為男人他可以櫛風沐雨、披荊斬棘,做到鐵骨錚錚、天不怕地不怕,可一旦男人有瞭女兒,就相當於這一生擁有瞭軟肋。
因此,中國曆史上無論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會多多少少“懼怕”自己的女兒。
而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民國時期有著“東北王”之稱的大軍閥張作霖―― 盡管張作霖一生威風八麵、霸氣驍勇,但他卻獨獨懼怕他的長女張首芳。
看來,鐵漢也會有柔情的一麵, 一代梟雄張作霖惟獨將內心為數不多的父性柔情都傾注給瞭自己的長女張首芳。
而曾經有人也提齣過這樣一個疑問: 張作霖膝下共有6個女兒,可他卻為何獨獨懼怕並無限寬縱他的長女張首芳呢?
同甘共苦的原配助夫立業崛起,賢妻人老珠黃後卻仍遭冷落和忽視
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北洋軍奉係首領張作霖就是民國時期在東北地區呼風喚雨的“東北王”。
他一生之中戎馬徵戰、殺伐果決,鼎盛時期兵力一度超過35萬,能控製北方七個省份,實力一度強大到在各係軍閥之中無人可敵。
而實際上,齣身貧農的張作霖起傢之時一點都不夠威風顯赫,他年輕時做過土匪、當過清軍小卒,還做過一段時間的獸醫。
而熟悉張作霖的人都知道,“結交貴人”乃是他發傢起步的人生信條。
張作霖之所以在亂世草莽之中得以崛起,最初還是藉助瞭他的原配夫人、地主傢二小姐趙春桂的財力及協助,也可以說,原配夫人趙春桂是張作霖人生之中的第一位貴人 。
1875年3月19日,張作霖齣生在奉天省海城縣北小窪村的一戶貧苦人傢之中。
因為張作霖年幼喪父,所以他兒時幾乎沒有受過什麼正統的教育,為瞭能夠吃到一口飽飯,他曾投入清軍的部隊,做過一陣士兵小卒。
後來,清軍解散,張作霖便落草為寇,整日靠著豪橫搶奪來糊口度日。
時間長瞭,張作霖不願此生就這樣一直渾渾噩噩、蹉跎時光,於是他就到瞭外祖父所居住的趙傢廟村去尋找新齣路。
在趙傢廟村,張作霖通過拜師而學得瞭一手當獸醫的好手藝,1895年,張作霖無意中結識瞭趙傢廟村的地主趙占元,因為二人十分投緣,於是後來張作霖就成瞭趙占元傢的常客之一。
進齣趙占元傢次數多瞭,張作霖就看好瞭性格端穩、頗為能乾的趙傢二小姐趙春桂。
1895年春,21歲的趙春桂便嫁給瞭張作霖為妻,而那個時候,一無所有的張作霖相當於做瞭趙傢的上門女婿 。
嶽父趙占元看得齣女婿張作霖絕不是個安分的莊稼漢,而是一個有想法有野心、希望成就一番事業的年輕人。
婚後不久,張作霖便有瞭拉隊伍以求自力更生的想法,在嶽父的鼎力支持下,張作霖便在趙傢廟村組織瞭一支可以保護周邊村屯百姓平安的“保險隊” 。
盡管一開始這支保險隊僅有20餘人,但張作霖就是靠著這支隊伍起傢,繼而逐步開啓瞭他非同尋常、波瀾壯闊的人生 。
不得不說,發妻趙春桂實乃是張作霖起傢之時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起初,張作霖帶著自己的隊伍四處闖蕩,趙春桂就負責掌管保險隊的錢財物資,讓跟著丈夫闖蕩的弟兄們吃飽穿暖、生活無憂。
而隨著張作霖的勢力擴張得越來越大,一些不懷好意的敵對勢力也逐漸多瞭起來,很多土匪、響馬都曾偷襲過趙傢廟村,以為能藉此來要挾張作霖擴張的速度。
然而 聰明的趙春桂早就做好瞭應對各類危機的準備,她在鬥爭的歲月裏逐漸成長成熟,即便是吃盡各種苦頭也堅持跟隨著丈夫在各地輾轉、堅持與對手周鏇作戰 。
1898年,趙春桂懷胎十月後臨盆,為張作霖生下瞭他們的 長女張首芳 。後來,趙春桂還陸續給張作霖生下瞭2個兒子,分彆是 張學良、張學銘 。
後來,張作霖的隊伍因兵強馬壯而被收編成瞭正規軍,張作霖也由此而成瞭一名月月領取官傢俸祿的營長。
其後,趙春桂就帶著3個孩子隨軍,與張作霖一起長期居住在新民縣的一處民宅之中。
病重之際趙春桂渴求張作霖前去相見,被拒後38歲便氣絕身亡
隨著官職的接連晉升、勢力的逐步強大,頻頻齣入交際場閤的張作霖便生齣瞭慕女色、納妾室的想法。
因為身邊時常環繞著一群鶯鶯燕燕,故張作霖的心便逐漸開始“外移”,不但漸漸冷落起原配夫人趙春桂,而且對幾個孩子也從一開始的關心備至慢慢變成瞭最終的不聞不問。
眼見著曾經溫馨的5口之傢變得不再充斥著歡聲笑語,身為長女的張首芳也開始對父親産生瞭不滿之意 。
發跡之後,張作霖接二連三地娶迴瞭幾房年輕漂亮的妾室,並帶著各房傢眷於1916年正式入住瞭新建好的奉天“大帥府”。
原本以為丈夫有兩三房小妾就會安生下來,卻沒想到妾室一再進門、張作霖對趙春桂在日常生活中幾乎再無關愛和交心。
1909年,趙春桂因為一些生活瑣事而與張作霖大吵起來,兩個人其後一連幾天都沒說過一句話,都在暗自賭氣。
麵對著長期的冷遇和漠視,自知已人老珠黃的趙春桂,一氣之下便帶著3個孩子搬迴到新民縣杏核鬍同的舊宅裏生活。
自此這母子4人便遠離瞭張作霖,並對大帥府中的事情一概不予乾涉過問 。
那樣的年月裏,在沒有其他親人幫助的情況下,一個女人要帶著3個孩子生活的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雖說趙春桂搬離大帥府的時候極為果決硬氣,但當她真正去麵對生活中種種挑戰的時候,便時常覺得疲勞不堪、力難從心、心情鬱悶。
從1910年年初開始,趙春桂就因心理和身體的雙重過勞而逐漸臥病在床,無奈之下, 身為長姐的張首芳隻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瞭生活的重擔。
她一邊照顧著長期患病的母親,一邊要負責2個弟弟的飲食起居、傢常瑣事,也時常感到孤單無助、焦躁煩憂。也就是在那段時期裏, 張首芳對父親的不滿情愈加多瞭。
1912年4月,自覺已經時日無多的趙春桂托人捎信給張作霖,希望張作霖能到新民來同她見上一麵,以便能夠把自己的身後事以及幾個孩子嚮丈夫進行一下交代。
然而,張作霖當時隻是認為趙春桂在騙他,根本不相信正當盛年的趙春桂會病入膏肓。所以,張作霖根本沒有動身前去探望趙春桂。
1912年4月15日,羸弱至極的趙春桂在女兒張首芳的懷裏咽下瞭最後一口氣, 終年纔38歲。
而 最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一生操勞的趙春桂至死都沒能與張作霖再見上一麵 。
一物降一物,張作霖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卻唯獨懼怕長女張首芳
趙春桂去世後,張作霖這纔匆匆趕到新民縣,然而,這對結發夫妻此生已經再無機會閑談共敘瞭。
葬禮結束後,張首芳和2個弟弟被張作霖接迴瞭奉天大帥府撫養照顧。
雖說大帥府裏舒適熱鬧、錦衣玉食,但 張首芳卻一直不能忘記母親患病臥床那幾年所遭受的痛苦和摺磨 。
她知道母親的委屈和不幸都是父親一手造成的,所以她對張作霖總是非常冷淡,即便日日相見也很難擁有親密的父女之情 。
一次,張學良因為調皮不聽話而惹怒瞭張作霖,張作霖不願寵溺孩子,氣急之下就揚起瞭皮鞭準備好好教訓張學良。
年幼的張學良嚇得大聲呼喊姐姐張首芳,張首芳看到此情此景,立刻到廚房拿瞭一把菜刀,然後舉著刀就衝到瞭弟弟麵前,並大聲地對父親喊道: 你要是敢再打他,我就用刀跟你拼命!
說罷,張首芳衝著天空哭喊道: 娘!你看到瞭嗎?今天我和小六子都要挨打啦!
張作霖望著眼前這雙兒女,立刻就迴想起瞭趙春桂生前那即便整日操勞卻又滿麵笑容的模樣。
他知道自己以往對已逝的原配夫人以及張首芳姐弟3人虧欠不少,就停止瞭對孩子的斥罵和責罰。
此後,張作霖對張首芳姐弟3人始終都厚愛三分,而且在張作霖的6個女兒之中,唯有張首芳可以說一不二、要啥有啥 。
受幼年經曆的影響,倍受張作霖寬容驕縱的張首芳,逐漸養成瞭 潑辣隨性、剛硬強勢 的性格。
彆看她平日裏總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樣, 每當張首芳與張作霖鬧矛盾、吵架,張作霖總是懷著三分怯懦之意,而張首芳則總是據理力爭、格外強勢蠻橫 。
據說,父女二人每次爭吵,最終的勝利者也總是張首芳。 也許,張作霖對長女百般的退讓順從不僅僅是在釋放著父親的融融關愛,更是他對亡妻趙春桂的一種變相補償 。
趙春桂操勞瞭一生,還沒怎麼享受到安逸和幸福就早早過世瞭,這成瞭張作霖心中永遠的痛,因此,他對趙春桂永遠懷有一份愧疚之情。
因為張作霖著實虧欠自己的原配夫人和他們的3個孩子,所以他纔懼怕總會激起他愧疚之心的長女張首芳。
也許在張作霖看來,唯有把更多的關愛施加到長女張首芳身上,纔能稍稍彌補一個不閤格的丈夫對抱憾離世的亡妻所欠下的感情債。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東北王張作霖和他的太太們;吳強稼;吳祥;章迴小說;200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