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2:48:27 AM
中央紅軍被迫於1934年10月10日開始長徵後,蔣介石派遣數十萬人馬對中央紅軍進行圍殺,試圖將其消滅在湘江東岸,雙方在湘江展開瞭你死我活的殊死戰鬥。由於決策錯誤和實力的差彆,中央紅軍損失慘重。
一時間,生存或是死亡的陰影籠罩在紅軍根據地,各地的反動武裝也加緊瞭對蘇區的進攻。撤齣敵人的包圍圈,保存有生力量,實施戰略轉移,成為其它根據地紅軍的首要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1935年11月19日,位於湘鄂川黔蘇區的紅二方麵軍17000餘人,在總指揮賀龍,政委任弼時的率領下,由湖南桑植劉傢坪等地齣發,開始與中央紅軍一樣,走上瞭漫漫長徵路。
第二方麵軍進行長徵時,有21紅軍女戰士隨軍行動。
她們之間關係畢竟復雜,既有姐妹,還有母女、婆媳,因為那個時候許多一傢人都是紅軍,這種情況就很正常瞭。但她們並沒有被編入一個單獨的隊伍,而是依然按照齣發前崗位,各司其職,隨軍行動。
這些紅軍女戰士,有的犧牲在瞭長徵的路上,有幸運地走完瞭長徵路。在這漫長的兩萬五韆裏長徵中,她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屬於那個時代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我們今天要講的唯一開國女將軍李貞,就是這21名紅軍女戰士中順利走完長徵的一員。
1955年9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給李貞授少將軍銜時,握著她的手說:“李貞同誌,你是我們中國第一位女將軍,祝賀你啊!”
作為走完充滿艱難險阻的長徵路的女性,本就十分不容易,能夠在建國後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唯一女性,就更顯得不同尋常瞭。
紅二方麵軍由二、六軍團和第32軍組成,紅六軍團軍團長是肖剋,政委是王震。李貞就是隨第六軍團,作為中央紅軍長徵先遣隊,1934年8月開始自江西遂川突圍西徵,一路長途跋涉,一路衝破敵軍的圍睏,行程2500韆米,於10月24日在黔東地區與紅二軍團會師,開始長徵。
李貞所在的紅六軍團一共有9758人,女紅軍除瞭李貞,還有政委任弼時的夫人陳琮英,肖剋夫人蹇先佛等十幾人。
長徵時的李貞,任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身上的擔子還是很重的。
那麼,李貞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共和國唯一位開國女將軍的呢?我們循著老前輩的人生軌跡,去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裏追尋吧。
不甘命運的擺布,童養媳走進新天地
李貞將軍,乳名旦娃子,1908年2月齣生湖南瀏陽縣永和區小闆橋鄉李傢屋場的一個貧苦農民傢庭。
當時,李貞傢裏僅有兩畝薄田,幾間草房,日子相當艱難。李貞父母一連生瞭6個孩子,本來這在講究多子多福的中國,應該是很高興的事情,但對李貞傢來說,則是個要命的負擔,因為這6孩子都是女娃。這在重男輕女的農村來說,傢裏沒有男丁,是很不幸的事情。更不得瞭的是,最小的妹妹齣生沒多久,父親就因病去世瞭。
傢裏少瞭頂梁柱,隻有母親和6個嗷嗷待哺的女孩子,那睏難可想而知。
為瞭改善傢裏的狀況,1914年,母親不得不咬牙把李貞送到瞭鄰村一戶古姓人傢,錶麵上說是那傢沒有女兒,實際上李貞就是被作為童養媳交易的,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李貞,也不過纔是個6歲的小姑娘而已。6歲,這放到當時的大戶人傢或者現在,纔開始讀小學吧。
而李貞,隻能去給彆人傢當童養媳,這就是那個時代窮苦人傢的無奈,也是李貞淒慘命運的寫照。
時間到瞭1926年的春天,此時的李貞,早已經從童養媳成為瞭古傢的兒媳婦。第一任丈夫是比李貞大4歲古天順,在李貞16歲時二人成親,但婚後李貞的日子並不好過。年少的李貞還曾欲投塘自殺,幸好被鄰居救瞭迴來。
如果她就這樣和其她大部分這個中國一樣,屈從於傢庭與命運的安排,這個世界隻會有一個不可能在曆史上留下絲毫痕跡的普通傢庭婦女,而且在1955年共和國授銜的時候,那些將星閃耀的將軍們中,根本不會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唯一女將軍瞭。
但李貞就是李貞,她顯然不滿足於命運的擺布,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打破世俗牢籠的禁錮,拋棄已經擁有的一切,衝齣瞭古傢的大門,報名參加瞭當地的婦女解放協會。並且把自己的名字由僅有的乳名旦娃子改成“李貞”,義無反顧地走上瞭革命道路,走進瞭那個充滿激情的波瀾壯闊的新天地。
馬日事變後,李貞也被國民黨反動派列入通緝名單,李貞則被膽小怕事的婆傢所休,結束瞭讓她痛苦不堪的第一次婚姻。
加入遊擊隊,相遇張啓龍,開啓自己的第二次婚姻生活。
經過近一年的革命生涯的鍛煉與考驗,逐漸成長起來的李貞,也於1927年3月成為一名黨員。
當年9月,李貞參加瞭瀏東遊擊隊。說起來,李貞參加瀏東遊擊隊的時間,比同為瀏東遊擊隊齣身、在湘江戰役中因為不當俘虜而自殺犧牲的紅軍英雄、紅2師5團政委易蕩平還早瞭半年。
李貞在遊擊隊,可不是為瞭花架子好看,而是實實在在的鬧革命。
1928年,李貞任瀏東遊擊隊士兵委員會委員長。同年,李貞扮裝成新娘,參加攻打瀏陽張傢坊。
而李貞的第二段婚姻,就是源自這次攻打張傢坊團防局的戰鬥。
這次戰鬥的攻打對象張傢坊團防局是個難啃的骨頭,防範十分嚴格,必須采取智取的辦法,給敵人一個猝不及防。
當時,張啓龍是瀏東遊擊隊的政委,彆看隻是個遊擊隊的政委,張啓龍這個政委的來曆那是非同小可。
晚年張啓龍
張啓龍可是個不摺不扣的老革命,1925年就已經參加革命工作,1926年就擔任湖南瀏陽永和區委書記。
1927年9月9日爆發鞦收起義時,張啓龍擔任毛主席創建的第一師三團組織委員。一師一共三個團,張啓龍能擔任團組織委員,可見其資曆與能力那是相當不錯的,所以能夠被毛主席重用。
但可惜的是,在準備隨毛主席上井岡山時,張啓龍卻突然患上重病,留下來養病的張啓龍,病愈後便迴到老傢瀏陽縣,繼續開展革命活動。同樣的,李貞也隨遊擊隊參加瞭當年的湘贛邊界鞦收起義。
攻打張傢坊的戰鬥,極具戲劇性,又頗有浪漫色彩。為瞭便於混入張傢坊,遊擊隊讓李貞裝扮成新娘子的模樣,由喬裝打扮的遊擊隊員們,抬著大花轎子順利地進入瞭張傢坊。
結果可想而知,在敵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遊擊隊員突然采取行動,打瞭敵人已經措手不及,團防局被遊擊隊來瞭個一鍋端。
張啓龍也因此戰的緣故,和李貞結下瞭良緣。張啓龍也很關心李貞的傢人,經常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圖為1937年4月26日,陝西富平縣,右3張啓龍
瀏東遊擊隊在1928年10月改組為紅五軍二縱隊,張啓龍則任湘東特委書記等一係列重要職務。李貞則先後擔任平江、吉安縣委軍事部部長。
1932年1月底,湘贛軍區成立,張啓龍擔任總指揮。這裏需要提前說明的是,湘贛軍區的政委正是甘泗淇,李貞的第三任丈夫。
不久,組織上也批準瞭李貞與張啓龍的婚事,李貞也由“假新娘子”成為真真正正的“新娘子”,張啓龍成為李貞的第二任丈夫,二人開始瞭一段艱苦而心心相印的革命夫妻生涯。
但是到瞭1933年,由於肅反擴大化,張啓龍在肅反中受到錯誤的批判,險些被執行槍決。後來在王震等同誌們的堅持下,張啓龍被改判開除黨籍,撤銷一切職務,還有一年零五個月的有期徒刑。
為瞭不牽連李貞,張啓龍主動提齣與她離婚,並在政治保衛局事先準備好的“離婚申請書”上簽瞭字。
李貞接到判離通知後,非常震驚與傷心,據理力爭要求和張啓龍保持婚姻關係,但遭到瞭保衛部無情地拒絕。
李貞的第二段婚姻,就這樣不幸地結束瞭,這讓她很是痛苦,但又無可奈何。
此前,在一次與敵人的遭遇戰中,由於寡不敵眾,李貞和4名遊擊隊員寜死不降,選擇瞭跳崖。李貞恰好被卡在瞭懸崖上的樹枝上而得以逃生,但十分不幸的是,此時已經懷有身孕的她,卻因為劇烈的衝擊,導緻瞭胎兒流産,沒能保住自己與張啓龍的愛情結晶,甚為遺憾。
長徵路上的特殊婚禮,李貞的最後一次婚姻,賀龍介紹、任弼時主婚
1933年6月中旬,李貞所在湘贛蘇區和湘鄂贛蘇區的紅軍改編為紅軍第6軍團,李貞擔任紅六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的重任。而此時的甘泗淇,則任第6軍團政治部主任,是李貞的直接上級。
當年8月,甘泗淇調任為紅6軍團18師政委。
1934年11月,紅二方麵軍長徵前夕,總指揮賀龍見李貞此時還是孤身一人,就想把她與當時也是單身的甘泗淇撮閤到一起,平時生活上可以有個照應。於是,賀龍便委托任弼時的夫人陳琮英去做李貞的工作,畢竟女同誌之間好交流。
二人先是拉瞭會兒傢常,然後陳琮英就把話題轉到瞭婚姻問題上瞭。她說李貞啊你現在還是孤單一個人,給你介紹個伴侶吧,你看甘主任如何?她說的甘主任,就是指甘泗淇。
這讓李貞吃瞭一驚,沒有想到陳琮英是來為自己介紹對象的。當得知是介紹給甘泗淇的時候,又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為什麼呢?因為她覺得甘泗淇在蘇聯深造過,學問大,自己有點配不上。原來,她說的深造,是指1927年甘泗淇曾經在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的事情。
但甘泗淇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平時很平易近人,待人處事也是非常的和氣,李貞自然對他也很有好感,但從來沒有想過婚姻這一層。
加上自己以前又是童養媳,還和張啓龍離過婚,李貞就有點打退堂鼓。
但陳琮英卻堅決地鼓勵她,說自己以前不也是童養媳嗎?怕什麼!再說瞭,聽說甘泗淇對你的印象也特彆好,說你潑辣能乾,作風紮實,是個瞭不起的女同誌。
聽瞭陳琮英的話,李貞心裏一下子變得如小鹿亂撞,臉也一下子紅瞭。
陳琮英從李貞的錶情變化裏看齣來有戲,就把李貞與甘泗淇聯係在一起,二人也開始談起瞭戀愛。
二人確立關係後不久,長徵就開始瞭,李貞隨大部隊一路徵戰,爬雪山過草地,條件雖然艱苦,但她都用自己堅強的意誌和驚人的毅力堅持瞭下來。
當時李貞還是紅二方麵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工作任務也是很重的。
1935年元旦,由任弼時主婚,李貞和甘泗淇舉行瞭一場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婚禮。他們的婚姻,也成為紅二方麵軍在長徵途中的一段佳話。
這也是李貞的第三次婚姻,也是最後一次。在以後的革命生涯裏,她和甘泗淇相濡以沫,過著忙碌而又相親相愛的日子。
肖華、鄧華、甘泗淇、李貞閤影
婚後不久,李貞再次懷孕瞭。但長徵中不僅要麵對敵人的圍追堵截,而且生活條件也十分惡劣,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荒無人煙的地區四處轉戰。
由於過度勞纍,李貞在懷孕七個月後,胎兒早産瞭。由於沒有足夠的營養,這個可憐的孩子,還沒有看到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就於十幾天後不幸夭摺瞭。
這對李貞的打擊非常大,加上不能得到休息,身體受到很大的影響,永遠地失去瞭生育能力。
失去瞭孩子,沒有打垮李貞的意誌,她依然堅持奮戰在長徵路上。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麵軍勝利完成瞭萬裏長徵,達到陝北。
紅二方麵軍也是紅軍長徵過程中,損失最小的一支紅軍,隨軍的21名女戰士,大都順利達到瞭陝北。
積極投身偉大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李貞被授少將軍銜,軍中唯一女將軍。
經過長徵的鍛煉和考驗,李貞更加成熟瞭。抗戰期間,李貞先在冀中八路軍部隊工作,後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擔任瞭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此後,李貞先後在120師和陝甘寜晉綏聯防軍等部隊擔任重要職務。
在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期間,李貞更是被委以重任,先後在西北野戰軍、西北軍區等擔任重要職務。
1951年,李貞以中國人民誌願軍政治部秘書長身份,入朝參戰。朝鮮戰爭結束後,李貞曆任軍事檢察院副檢察長等一係列職務。
1955年,對那些戎馬半生的軍人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值得懷念的日子。這年的9月27日下午,開國將帥授銜儀式在的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
當毛主席把少將軍銜的證書送到李貞手裏的時候,她流下來激動的淚水,李貞也成為新中國的唯一一位開國女將軍。
攝影師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瞭李貞一生中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
李貞的丈夫甘泗淇,則被授予上將軍銜,李貞也從當年的童養媳,變成為上將夫人,一對將軍夫妻,著實羨煞旁人。
收養烈士孤兒,一生簡樸,臨終遺言感人至深
李貞雖然不能再生育,和甘泗淇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但他們卻收養瞭20多個烈士遺孤,還辛辛苦苦地把他們撫養成人。
1964年2月5日,剛過60的甘泗淇,因長期積勞成疾,在辦公室工作時,突發心髒病,不幸逝世,離開瞭相濡以沫30年的李貞。
甘泗淇走後,麵對還要撫養的這20多位子女,李貞都是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著,並沒有嚮組織上要過任何應有的待遇。
後來,因為工作的需要,李貞先後在政協和人大工作,晚年被選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0年3月11日,李貞在北京逝世,終年82歲。
同誌們在清理李貞的遺物時,發現這革命一生的女將軍,隻有4枚代錶其榮譽的勛章,11000元人民幣、2500元國庫券和戰爭年代留下的兩根小金條。
按照李貞將軍的遺囑,這兩根小金條也被捐獻李貞和甘泗淇的老傢,用於發展教育事業;存款則被捐給瞭少年宮和交作黨費。
革命老人的崇高情懷,真的是世人的楷模啊!在他們的心裏,永遠裝的都是人民的利益。
她既是一位偉大的戰士,更是一位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