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9:04:05 PM
目前應對奧密剋戎綜閤性、社會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
▲5月1日,景山公園西門,工作人員和誌願者查看遊客核酸檢測證明。圖/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
文 | 辛誌
近日,知名投行高盛集團的研究團隊發布研究報告錶示,常態化核酸檢測有助於平衡動態清零經濟成本。這一研究引起廣泛關注。
常態化核酸檢測機製近期已在多地實施。
自5月5日起,北京市民已開始進行每周一次的常態化核酸檢測,部分情況要求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值得一提的是,5月3日起,北京市核酸檢測對市民免費,所需費用由財政資金和醫保基金共同負擔。5月12日起,北京市公共場所將查驗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近期,閤肥、太原、大連等地也已實行每周一次或數次的常態化核酸檢測措施。
常態化核酸檢測的經濟賬,應該怎麼算?
1
積極有效的應時之舉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5月5日召開會議,分析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研究部署抓緊抓實疫情防控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處置,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協調聯動核酸檢測、流調、隔離轉運和社區管控等重點環節,確保感染者和風險人群及時排查齣、管控住。
今年2月底以來,具有強傳染性的奧密剋戎變異株迅速蔓延,疫情防控麵臨嚴峻考驗。之前的一些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措施,也需要根據新的形勢及時做齣相應調整。
今年以來,武漢等地齣現散發疫情後,迅速開展瞭全民常態化核酸檢測,這幾個城市的疫情隨後得到及時控製。實踐證明,這種常態化核酸檢測發揮瞭積極作用。
近期,北京齣現新一波疫情後,市民開始進行每周一次的常態化核酸檢測,也是疫情防控的一種新的應對舉措。
▲5月8日,北京海澱中關村街道融科資訊中心核酸檢測點,核酸檢測點的安全“兩米綫”寫上瞭防詐騙標語。圖/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2
社會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
近日,高盛發布研究報告錶示,常態化核酸檢測有助於平衡動態清零經濟成本。
該研究報告認為,如有更多城市采取類似常態化核酸檢測措施,且這一常態化機製能夠有效遏製病毒早期快速傳播,將有助於中國的防疫措施過渡到更短、更具針對性的封控管理方式。常態化的核酸檢測可以在早期發現和隔離感染病例,顯著降低全市範圍內嚴格封控的經濟成本,因此或將成為一個有效的摺中方案。定期檢測或將是未來數月在延續“動態清零” 政策的同時,有效降低相關經濟成本的關鍵舉措。
高盛研究部分析,假設中國前30大城市及部分財政狀況允許的二綫城市都采取常態化全民核酸檢測,那麼其將覆蓋全國約30%的人口及45%的GDP。如此措施雖然並非能成為完全遏製疫情的萬靈丹,但可以在一定期間內緩解並製約疫情或大規模封控措施對製造業及整體經濟帶來的擾亂和衝擊。
實際上,不僅僅是高盛研究部認識到瞭常態化核酸檢測有助降低經濟成本的積極作用,其他的一些研究者也認識到瞭常態化核酸檢測機製的積極作用。
根據東吳證券研究所研報引用的估算,從武漢疫情結束後國內的曆次封控經驗來看,全麵封控兩周造成的(本地)經濟損失為該城市當月GDP的32%左右,約為該城市全年GDP的2.7%。而局部封控的損失要小得多。
該研報認為,至少在成本方麵,大規模常態化核酸檢測的防控措施可能要優於定點式、高強度的封控措施。
關於常態化核酸檢測,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錶示,“這是目前應對奧密剋戎綜閤性、中長期社會成本最小的防疫方式。”
此外,曹和平錶示,積極應對疫情,客觀上為一部分新經濟帶來機會,數字和醫療等抗疫措施帶來的新經濟能夠帶迴0.2-0.3百分點的增量。
武漢大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授宇傳華則在接受采訪時錶示,“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開展關鍵是要把握一個度,在疫情傳播風險大的情況下,常態化檢測是一種非常經濟、快速、且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但如果疫情風險不高時,齣現有些問題也是值得考慮的。”
▲5月9日,朝陽區廣百西路社區核酸檢測點,居民核酸采樣前進行個人信息登記。圖/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3
保供應鏈産業鏈安全,降低民眾和企業經濟負擔
疫情防控兩年多來,核酸檢測費用從起初每份200元左右,逐漸下降到數十元、數元,乃至如今不少城市對市民免費,經曆瞭顯著的降價過程。
4月初,國傢醫療保障局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價格管理的通知》,下調公立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政府指導價。各省份要將單人單檢降至不高於每人份28元;多人混檢統一降至每人份不高於8元。
5月2日,北京市醫保局發布《關於進一步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項目價格的通知》,將單樣本核酸檢測價格由原來的每人份24.9元降至19.7元;混閤檢測的價格由5.9元降至3.4元,降幅近50%。
對於核酸檢測價格一降再降,國傢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司長丁一磊在接受采訪時錶示,國傢醫保局一方麵降低核酸檢測耗材的價格,另一方麵降低瞭醫療服務中的人工成本。而且,核酸檢測的儀器在經過更大範圍應用後也相應地降低瞭成本。
核酸檢測儀器經過大範圍應用後降低瞭成本,這實際上正是體現瞭大規模常態化核酸檢測的規模效應。
而經過多輪降低價格之後,無論是政府財政還是醫保基金,以及民眾個人的經濟負擔,都會有顯著下降。
其實,除瞭大幅度降價帶來的直接成本顯而易見的減少,常態化核酸檢測的更大作用,還在於有效降低瞭疫情防控中社會運行的“信任成本”。這對確保生産與消費持續運轉,從而保障供應鏈、産業鏈安全具有顯著的積極意義。
不久前,受疫情影響,多個疫情地區的公路物流齣現“腸梗阻”,不僅僅影響到貨運企業和從業人員,還影響到多個産業的鏈條,造成生産、生活物資供應短缺乃至一度中斷。這種“腸梗阻”正是源於相關地區在疫情防控中的“信任問題”。
對供應鏈、産業鏈上的企業而言,僅靠自身難以解決這些核酸檢測成本,常態化的核酸檢測實際上也幫助企業降低瞭這些成本,為企業復工復産提供瞭基礎保障。
這些,應該是高盛等機構得齣常態化核酸檢測有助於平衡動態清零經濟成本結論的關鍵邏輯。
文|辛誌(媒體人)
編輯|李瀟瀟
校對|王心
實習生|金思含
聯係我們:
郵箱 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微信 jimi906
新京智庫
新京智庫是依托於新京報平台成立的新型媒體智庫,我們著眼於自身立足北京的區位優勢,服務北京、麵嚮全國、放眼世界。在國傢政策解讀、政商學媒“四維一體”資源對接、城市案例研究和品牌傳播等方麵,生産具有高度專業化、全球廣泛影響力的作品與研究成果,為政府、企業和行業機構提供一流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