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1:11:09 AM
我的研究生招生一概不要學生乾部。――張鳴教授
考研初試成績公布之後,不少看到滿意分數的學生也開始準備復試。
按說復試過程是一個雙選的過程,隻有獲得導師的青睞纔能順利上岸,許多人也是拿齣自己的最佳錶現來麵對復試,像是一些過往的榮耀還有證書,都會為學生的晉升提供加持幫助。
不過有些導師的招生原則卻不走尋常路,在考研復試競爭中, 擁有學生乾部的身份,反倒成瞭劣勢,被導師直接淘汰,這又是怎麼一迴事呢?
考研復試競爭,“學生乾部”反倒成瞭劣勢
每名研究生導師都會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招生原則,而有些原則卻很難被大眾理解, 就像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生導師張鳴教授,他就有著“不要學生乾部”這一特殊招生原則。
大學的學生會乾部,其實都是學生中的佼佼者,也是群體實力的象徵,這一身份本就有特殊意義。
有很多大學生都爭先恐後去競爭學生乾部,不單單為瞭鍛煉自己,也能作為一種功勛章加持在身, 可沒想到在知名導師的心中,學生會乾部反倒成瞭劣勢,直接慘遭淘汰。
一時之間竟讓許多有意進學生會的人手足無措, 這乾部到底該不該爭取呢?
招生標準引發不滿爭議,導師給齣的迴答很現實
學生乾部的身份不再吃香,這引起瞭一部分學生群體的不滿,學生會乾部本就是實力的證明,怎麼能因為這一條件就被刷掉,優秀的人反倒有罪瞭?
張鳴教授的招生標準也是引發瞭諸多不滿的爭議,不過這位導師的立場很明確。
他錶示一概不要學生乾部,不是因為自己對學生會有看法,學生乾部裏確實有很多優秀的人纔,但是術業有專攻,學術研究需要專心緻誌的人。
如果是學生會乾部需要兼顧的事情很多,無法一心專攻學術, 全部心思不在研究上,做不好學問,這是導師的考量 。
並且張鳴教授還認為, 有些學生為瞭爭取學生會乾部的名額,做瞭一些很違反底綫的事情,當乾部的時間長瞭,很容易變得為人處世圓滑,更會為瞭保研、升值變得極具功利性。
自己曾經接觸過這樣的學生,讓他倍感失望,因此這也是如今他對於學生乾部身份的考生,産生“一刀切”態度的原因。
張鳴教授作齣這樣特殊的招生標準, 本意上也是為瞭想樹立良好的學術風氣,搞學術研究其實最忌諱功利心嚴重 。
所以希望招收的研究生們都能心無旁騖,而往往學生會乾部的身份勢必會分心到研究進展,甚至還有可能齣現一些錯誤,因此導師給齣的理由也是非常現實。
“學生乾部身份”在考研復試中,真的成為劣勢瞭嗎?
張鳴教授的一番迴答解釋,讓眾多之前不太理解的網友錶示認可, 一些企業的應聘者們也錶示贊同看法 。
在用人單位麵試的過程中,很多學生乾部容易齣現自我感覺膨脹,認為自己比他人優秀,總有一種領導思維齣現,在團隊建設中很不利於成員發展,所以有很多企業也開始迴避學生乾部。
不過大傢不要擔心,用人者都有其自身的考量,並不是說學生會乾部都是這樣,也有很多優秀的學生會乾部在本職工作上錶現齣色, 完全不會趨炎附勢,並且進取心十足,這樣的人纔也是科研中需要的。
張鳴教授的看法不代錶所有導師的心理,也有很多青睞學生乾部的導師,畢竟能成為乾部,這也是一種能力優勢。
進入學生會,可以得到很多社會化的鍛煉
學生會作為大學裏的重要組織,每年都會招新,大批學生也是想爭取這其中一席之地, 要知道成為學生會乾部還是很鍛煉人的 。
雖然有時候不被理解,但是真正去認真做事情後,你就會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成為學生會乾部有壓力是正常的, 但是這也是讓你成長最快的一個階段,與指導老師還有上級打交道也會讓你溝通技巧增加,是鍛煉情商的好機會。
在大學這個“小社會”中,進入到學生會也算是豐富大學生活的一種方式,學生工作看似簡單,實際上背後需要付齣很多汗水與努力。
任何的成長都會給你積極的反饋,大學生們可以多多鍛煉自己,為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今日話題】
你認為學生會乾部的身份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