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3/2022, 8:40:59 AM
相信很多人對於《三國演義》這本名著都拜讀過,這裏麵湧現瞭很多曆史上有名的武將和留下瞭很多至今廣為傳承的故事,而其中關於張飛的形容關羽是這樣說的“弟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耳”。
一句話將張飛的英武霸氣體現得淋灕盡緻,而一個人從成韆上萬的軍隊中衝殺到將軍麵前將其斬於馬下,這樣的說法想來有些誇張,而且至於張飛是否真正能做到這一點也無從考證。
但是近代史上還真有一個人差點完成這樣的壯舉,不過他不是從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而是一個人拿著一顆手榴彈從三韆敵人的包圍中平安無事地跑瞭齣來,而且還完好無損地逃迴瞭陣地。
聽起來是不是很荒唐,而且這件事就發生在抗美援朝期間,這件事情的主角就是誌願軍的一員―張金龍。
張金龍
01 事件發生陷入絕境
前段時間有一部戰爭紀實電影《長津湖》的上映讓很多中國人民再次從側麵看到瞭我們強大的誌願軍的戰鬥實力,而電影所描述的很多場麵也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比如最令人心痛的一幕就是美國將領逃跑過程中看到瞭我們很多打伏擊的戰士因為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加上衣著單薄而被活活凍死,這一幕讓很多在場的觀影人員無不潸然淚下。
而張金龍身上的荒唐事正是在長津湖戰役中發生的,當年誌願軍雄赳赳地跨過鴨綠江,而張金龍跟隨部隊成為瞭誌願軍第二十軍59師的其中一員,所以他是最早入朝作戰的解放軍戰士。
1950年11月爆發瞭曆史上赫赫有名堪稱絞肉機的長津湖戰役,我方由第九兵團的20軍、26軍和27軍共計十五萬人投入瞭戰場,而美國則是派遣瞭陸戰隊中的“王炸”簡稱陸戰一師共計十萬人投入戰鬥。
當年第九兵團結閤實際情況後決定采取“迂迴切斷和包圍殲滅”的策略要從敵人的戰綫中穿插齣去截斷他們,而執行結果也非常有效,十萬誌願軍曆經飢寒,剋服種種睏難把陸戰一師和步兵七師成功分割成瞭五段。
而我們都知道在包圍的過程中最難的是殲滅,不但要防止敵人的殊死一搏還要警惕敵人部隊之間的靠攏,所以阻擊戰非常重要,這關乎誌願軍能不能把敵人一個個成功殲滅掉。
而張金龍所在的20軍59師就奉命執行阻擊戰,他們需要切斷柳譚裏的敵人和下碣隅敵人之間的聯係並且阻止敵人增援,任務馬上開始下分,張金龍所在的177團2營負責在西興裏一綫執行任務。
凍死戰士懷裏的信
但是張金龍不知道的是他們這支部隊要對美軍中的精銳部隊―騎1師進行攔截,當他們就位後耳邊隻有呼嘯的風聲,颳在臉上就像是小刀在切割,抱著怎麼都捂不熱的長槍,張金龍一直努力控製自己打顫的牙齒。
11月28日炮火瞬間打響,張金龍所在的五連頂在陣地最前方,一時間整個地區如同雷聲轟鳴,張金龍耳朵裏的棉花根本不知道去哪裏瞭,看著身邊一個個倒下去又補上來的戰士他也開始瘋狂地開槍掃射。
這片陣地反復四次易主,但是每次都被張金龍他們用很短的時間再次奪迴來,隨著戰爭的白熱化,槍聲再也不像最開始那樣密集瞭,而敵人的坦剋和裝甲車又再次攻擊瞭上來。
張金龍眼看瞭對自己照顧有加的指導員硃良玉死在和美軍拼刺刀之下,整個二班除瞭張金龍之外隻剩下三個人瞭,而任務達成後連長馬上下令讓他們退齣陣地,可是敵人的馬上進行火力壓製。
為瞭保護其他三名隊友的撤退,張金龍決定吸引火力掩護他們撤離,但是自己卻不幸被逐漸摸上來的七名敵軍包圍。
02 離奇逃跑迴到營地
從人數上看,三韆多敵軍現在也被打得喪失瞭大量戰鬥力,但是他們的任務是阻擊不是殲滅,所以敵人數量還是具有明顯的優勢,張金龍喘著粗氣聽著七個敵人的腳步聲從四麵八方齣來。
他知道逃肯定逃不掉,隻能想辦法拉上幾個墊背的瞭,正當他邊遊走邊反擊時竟然被他無意間發現瞭一個山洞,張金龍迅速意識到這裏不但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還可以有效地拖延敵人的時間。
來不及細細思考的他馬上滾進瞭山洞,在他翻滾後原位置馬上就留下瞭一排子彈坑,張金龍決定在這裏死守,因為這個山洞隻有一個齣口所以他也知道自己肯定齣不去瞭。
可是他並不打算坐以待斃,做好殊死一搏的張金龍要把剩下的幾十發子彈打完,可是他發現外麵的敵人也沒有貿然進攻,雖然一直試探但是也沒有直接往山洞中丟炸藥。
這讓張金龍心裏稍微有點慌,因為他怕自己被活捉,所以當時他就下定決心給自己留一發子彈,戰士可以戰死但是絕不能被俘虜,而這七個敵軍牢牢地守著這個山洞就像是獵人守住瞭獵物。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獵物獵人的轉換隻在一瞬之間,最終還是有人按捺不住立功的機會試探性地嚮山洞走去,可是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張金龍一槍給打死瞭,這下子包圍他的敵人還在做著“立功”的春鞦大夢。
一個個試探中張金龍擊斃瞭很多不斷包圍上來的敵人,但是更多人還是非常謹慎地守在洞口邊等待張金龍“彈盡糧絕”,從對方的腳步和驚呼聲中張金龍大概聽瞭齣來子彈有沒有打中敵人。
長津湖戰役中的美軍
可是敵人的火力太猛,每次開槍都要冒著被亂槍掃射的危險,可是張金龍已經存瞭必死之誌也就沒什麼好怕的瞭,抱著這樣的勇氣再次精準開槍打中瞭敵人,現在圍著他的七個人隻剩下三個人瞭。
張金龍此時身上就隻剩下一顆手榴彈和一發子彈瞭,拖著疲憊的身體張金龍心想這迴可能要交代在這裏瞭,不過他還是覺得用最後一顆手榴彈和三個敵人同歸於盡。
外麵的三個敵人發現張金龍的槍聲頻率越來越低,直到現在沒有槍聲傳來,他們知道張金龍應該是彈盡糧絕瞭,但是他們仍然不敢貿然衝進去,因為擔心張金龍是在誘騙他們。
一屁股坐在地上的張金龍休息得差不多瞭,起身拿起那顆手榴彈一邊大喊一邊衝瞭齣去,外麵的三個敵人本來就被張金龍打得有點懵,這會看到張金龍視死如歸地往外衝,竟然一時間忘記瞭開槍。
而張金龍本來都打算拉開保險瞭,可是他發現那幾個敵人竟然沒開槍打他,來不及思考的張金龍就這樣繼續往外跑,一邊跑一邊看哪邊敵人最多就把手榴彈投到哪裏。
沒成想,跑著跑著張金龍突然發現迴到陣地上的距離越來越近,而很多敵人看著張金龍手裏的手榴彈都有點六神無主,張金龍的求生欲突然就爆發齣來,他把手榴彈往後一扔,撒開長腿就死命往陣地上衝。
那個幾百米應該是張金龍這輩子跑過速度最快的,敵人看到手榴彈紛紛找掩體,竟然無人對張金龍開槍,張金龍也趁著這個時間成功地跑迴瞭陣地上。
03 無人相信開齣證明
彆說你們不信,就連後來張金龍的同事都不相信,可這還真的是個真事,後來因為證實集團軍20軍政治部還專門給張金龍開瞭介紹信,當時張金龍雖然成功的逃瞭迴來。
但是也因此受到瞭重傷,幾乎所有治療他的醫生聽過他的事跡後都說他“福大命大”,張金龍自己也覺得這故事有些玄乎,因為負傷的原因張金龍就迴國瞭,後來他就轉業去瞭湖北的第二汽車製造廠。
第二汽車製造廠
由於軍人齣身的性格,豪爽的張金龍認識瞭很多新朋友,平時吃飯喝酒的時候張金龍經常提起自己這段輝煌的過去,大傢聽瞭都連連稱贊,但是都以為是張金龍喝多瞭吹牛的,不好意思駁瞭他的麵子。
可是沒有一個人相信這段事實,後來張金龍因為業務能力好被組織考察提拔,就在民主評議的環節中考核人員多次發現有人形容張金龍“政治覺悟不高,愛吹牛”,當考核人員瞭解完來龍去脈之後同樣也不相信。
於是張金龍的提乾一直沒有得到真正落實,同樣的張金龍的待遇都慢慢落後於彆人,他還專門找到瞭相關領導瞭解問題原因,結果領導耐心地勸誡他“要改正吹牛的毛病,不然群眾評議上過不去”。
這下子張金龍非常鬱悶,明明是一件真實經曆怎麼就沒人信呢,他開始打聽曾經的老戰友並且希望齣麵為自己作證,直到他打聽到自己當年的營指導員周文江現在在浙江嘉興的退休所時他馬上動身前去。
周文江是全軍著名戰鬥英雄,早期還是河南省南陽軍區的副司令員,多次被國傢領導人接見,他的事跡還被收錄到《開國將士風雲錄》一書當中,兩位老兵相聚自然是有很多話想說,激動不已的張金龍看到周文江就想起來當年在戰場上的事情。
當張金龍說明瞭來意後,周文江馬上找到20軍的政治部給他開介紹信和立功證明,因為從長津湖戰役後很多老兵都沒能迴到戰場,能夠僥幸活下來的那都是我們國傢的功臣。
政治部證實瞭張金龍的身份後不但寫瞭一封介紹信還給張金龍頒發瞭一等功奬章,張金龍把這些帶到廠裏後廠長和眾多同事這纔相信張金龍的荒唐經曆竟然是真的。
張金龍馬上恢復瞭應該有的待遇並且他的事跡也在當時的廠裏傳開瞭,每個老兵都是國傢的財富,因為我們這些後輩就是希望他們能看到如今的盛世,在90年代誰傢裏有個老兵村支書逢年過節都要去探望。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上過戰場殺過敵人的老兵隻要能活著迴來基本都非常長壽,有人說是老天保佑還有人說是做齣瞭貢獻得到瞭認可,不管是怎樣吧,張金龍的嚮死而生讓他活瞭下來。
或許是因為張金龍的為國為民得到瞭人民的祈禱,也祝願所有健在的老兵們長命百歲,因為他們曾是我們的保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