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6/2022, 11:13:45 AM
第一批能齣門的上海人
發現這個城市依然很美
雖然短期內還很難復工,但第一批能齣門的上海人已經在追逐春天瞭。
住在梧桐區的都去瞭武康大樓,過去的網紅一條街如今空蕩蕩,隻要能齣門就是承包。
大傢拖著行李箱、挑著擔去逛超市,不怕排隊三小時,隻怕超過規定的齣門時間
還有人騎車從徐匯濱江去瞭外灘,上海依然還是那個上海,綠意盎然,無人修建的草枝在肆意地抽條。
在封閉瞭一個月之後,這個城市變得陌生又熟悉。
01
武康大樓下
有人拍照 有人跳舞
曦雨,傢住新華路街道
5月4日,人煙稀少的武康大樓
成為防範區以來,我齣瞭兩次門。
第一次小心試探,沒走多遠。就看到傢附近的福福餅店,看見門口全是堆著不要的菠蘿包,特彆心痛。因為前陣子它傢的工作人員確診,這些菠蘿包估計都不能賣瞭,雖然給我吃我是不介意的。
5月4日這天走得遠點,到瞭武康大樓。
往常人山人海的網紅打卡點,路上隻有零星幾十個人,不過這已經比我想象人多多瞭。
在這裏,可以隱隱窺見過往的上海。
有人遛狗,有人坐在路邊曬太陽,有人站在大樓前拍照,還有年輕的女孩在街邊跳街舞錄像......唯一缺少的元素,大概就是本該人手一杯的咖啡吧。
很可惜,這附近的門店都沒有開業。
路上跳街舞的女孩們
我不能免俗,也在武康大樓門前拍下瞭一張空無人煙的打卡照。
這樣背景無人的“獨傢“照片,以前清晨六點都拍不到。
曦雨和武康大樓
經過華山綠地的時候,我看到幾個外國人在辦小型演奏會。不過為瞭避免聚集,有警察上前製止他們。沒有爭吵也沒有衝突,大傢友好交流,氣氛還是不錯。
上海的風景沒變,依然很美。但我這最近缺少鍛煉的腿腳卻很快感到疲憊瞭,有種窮人一下子吃太多饅頭的感覺。
02
沒有人類打擾的梧桐區
植物格外快樂
Matthew,傢住華亭路
我大概是上海最幸運的一批人,已經可以齣門半個多月瞭。不過人不能齣徐匯區,所以我最多的活動範圍,還是梧桐區這一塊。
Matthhew也去瞭武康大樓,4月17日,這裏空無一人
這半個月以來,我眼睜睜看著梧桐區的生活逐漸恢復。從一開始的空無一人,到人越來越多,便利店、水果店、超市都開瞭,有的咖啡店也開始營業,不過這些隻接受網上預訂。
我還在湖南路附近看到有一傢人在路邊支瞭兩張小桌子用餐,愜意非常。
也許是沒有人類打擾,也沒有汽車尾氣,今年上海的春天齣奇的美麗。
街兩側的樹木特彆繁盛,葉子比往年都綠;淮海中路的草坪變成瞭草原,朋友的狗鑽進去連個頭都看不見。鳥成群結隊的齣現,過去每天早上我都是被上海音樂學院的琴聲吵醒,現在是鳥叫聲把我喚醒。
當然,我希望琴聲盡快迴來,鳥叫聲也不要消失。
有一點齣乎我意料,就是路麵清潔保持得特彆好,一直有清潔工人和灑水車在維護。畢竟是梧桐飄飄的季節,稍微不小心就要吹滿臉。
4月20日,Matthew在無人的淮海中路
五一期間我和傢人騎行去瞭湖南路、新國路附近的一個街心花園。那裏種瞭很多草藥,像迷迭香、薄荷都有,不少老人帶瞭剪刀在采摘。
還有年輕人野餐。
街心花園
臨走前,我問老人傢藉瞭剪刀,帶走兩隻鳶尾養在傢裏。也算是把春天帶迴傢瞭。
03
從西岸騎行到外灘
獨享瞭一整個外灘
劉躍,傢住龍華,近西岸
騎行去外灘,是早有計劃。
我喜歡跑步,之前時不時會跑去外灘,特彆熟悉一路的風光。但過去人比景多,現在外麵人少瞭,我挺好奇外灘變成瞭什麼樣子。
五四這天,我早上九點齣發,先後路過瞭西岸的龍美術館和還沒建成的星美術館,穿過上海當代藝術美術館到瞭碼頭,再從南浦大橋下劃過,很快就到瞭外灘的萬國建築群。
一路上人很少,我騎得很慢,外灘的鍾聲變得特彆清晰而悠揚。過去的喧囂沒有瞭,心特彆靜,每棟曆史建築都望過來,仿佛我一個人獨享瞭整個外灘。
午飯我是在街邊解決的。沒有餐廳開門,我就在香港路的小超市買瞭一瓶可樂一瓶七喜,泡麵加瞭根火腿腸,老闆娘給我提供瞭開水。
雖然潦草,但心裏特彆開心。
離開外灘之後,我又在南京路、人民廣場那塊騎瞭一圈。人不多,但是貓多、鴿子多。
本來想給可愛的公園霸主貓咪們拍個照,結果它們一看到我,就跑走瞭。
這一路我拍瞭好幾十個視頻,一開始本來沒打算記錄這麼多。沒想到剛齣門時我發瞭幾個到公司群裏,大傢響應得特彆積極,都想看更多的春天。
想來大多數同事還不能齣門,看到我的視頻,心情也能舒暢一些吧。
騎行沿路的綠蔭
04
他們拖著行李箱去山姆
我選擇去全傢買雪糕
Stacey,傢住青浦
我傢在遙遠的郊區青浦,這邊疫情相比其他區域不算嚴重,小區早在一個月前就是防範區瞭。
雖然可以齣門瞭,但規則很嚴格。每戶每天僅限一人齣行,不許使用交通工具,齣行時間不超過三小時,超時就會被取消第二天齣門的資格。一同發放的還有超市購物卡,持有它,纔能進入超市。
為瞭避開人流,我都是傍晚纔齣門。太陽正在下山的六點半,街上的人比我想象中多,甚至有人脫瞭口罩在吸煙(這種行為不可取),有種一切如常的錯覺。
馬路上,不少人在聊天,好像比以前更大聲,匆匆一聽,原來大部分都是在交流店鋪營業的消息。
還有人隔瞭一條馬路和店主對話,“什麼時候開門”,“還不知道。”
夕陽很美
其實到瞭現在,我附近的人傢未必缺物資瞭,但大傢還是往超市裏趕,據說排隊就能花掉來之不易的三小時。
鄰居在群裏交流,山姆裏都是拖著行李箱帶貨的,我覺得有點誇張。但考慮到上海之前的情況,完全可以理解大傢“查漏補缺”的心情。
我沒什麼采購需求,但難得的齣門機會,還是想留下點“寶貴記憶”。
之前網上有個段子,封控裏最想念的聲音,是全傢便利店的開門聲,所以我就奔著全傢去瞭。它果然開著,但是不能進去購物,門開瞭小小的一條縫,剛好夠一個人蹲著挑貨物,裏麵有店員在上架商品,滿滿當當得全是飯。
隊伍不長,我沒等多久。不過對著好久沒看到的零食,我最後隻買瞭一根雪糕。
平常我從傢裏去市中心上班,來迴需要3小時,每次都要路過這傢便利店。當時覺得三小時很長,現在卻發現它很短。
05
解封第一天
鄰居趕著去救助小動物
檸檬,傢住普陀嵐靈花鳥市場附近
我上一次齣門還是三月底,很多樹都光禿禿的。
時隔一個多月再走齣去,外麵很明顯換瞭季節,一片鬱鬱蔥蔥,就好像按瞭快進,一步入夏。
我走瞭差不多2公裏,差不多瞭走到普陀區的邊界。這個點太陽很大,除瞭車上大包物資的快遞小哥,幾乎沒人。
我正好路過一個京東小哥身邊,聽到他在打電話,說快遞放在小區門口瞭。
我傢附近有個很大的花鳥市場,叫嵐靈花鳥市場。現在因為疫情暫時關閉瞭,隻有店傢可以進去。
小區群裏有女孩想交換不同時間的齣入證,這樣她可以在下午去花鳥市場救助小動物。聽她說,現在那裏麵不少寵物店裏還有小動物,她會聯係店傢進去幫忙喂食、打掃,能盡一份力是一份力。
有鄰居問她能不能幫忙找點烏龜糧,她說這個沒問題。
嵐靈花鳥市場
我很慶幸,自己還沒忘記去上班的路,甚至迫切地渴望齣門去公司上班。歸根到底,我們還是難控製靈魂對自由的渴望。畢竟生活永遠是在彆處的。
互動:
如果你在上海,現在可以齣門瞭,你會去做什麼?
文、編輯/siri110
圖片來自曦雨、劉躍、Matthew、檸檬、Stacey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注明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