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0/2022, 7:13:13 PM
文/一更科普
你知道嗎?“戰爭狂魔”希特勒曾經不顧日德兩國的同盟關係,幫中國對抗日本,是好心還是陰謀?
日德的同盟關係
說起阿道夫・希特勒,小夥伴們肯定不陌生,他作為德意誌帝國的元首、總理,建立瞭臭名昭著的納粹黨。
1939年的9月1號,德、意、日三國結盟,組成瞭法西斯聯盟,撕毀瞭聯閤國條約,悍然發動瞭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帶領他的納粹黨以 “閃電戰” 的方式席捲波蘭,燃起瞭整個歐洲的戰火。
但讓日本沒有想到的是,身為它同盟國的德國,會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充當“和事佬”,選擇幫助中國,這一舉動的背後,絕不僅僅是所謂的“希特勒對中國有好感”那麼簡單。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一說法,在希特勒年少時生計潦倒,一個旅居奧地利的張先生夫婦幫助瞭他,不僅資助他學費和生活費,還時常請他到傢裏做客、吃飯,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希特勒對中國人産生瞭好感。
還有一種說法,在二戰期間,希特勒經常秘密援助蔣介石,將軍備偷偷運到中國,給蔣介石極大的軍事援助,雖然引來瞭同盟國日本的不滿,但它也無可奈何。
誰讓當時聯盟組織裏德國是老大呢?所以就算日本再不滿,也隻能打碎牙吞進肚子裏,但還不至於讓兩國的同盟關係達到冰點,那麼最重要的“導火索”是什麼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你知道當年希特勒幫中國對抗日本的原因是什麼嗎?
在二戰爆發之後,德國的主要戰場在歐洲,而日本則負責侵略亞洲國傢級周邊國傢,當時日本已經窺探中國很久。
早在二戰前1937年7月7號,日本就發動瞭盧溝橋事變,從而揭開瞭侵華戰爭的序幕,但麵對這場戰役,德國改變瞭以往的態度,保持瞭 中立 ,並依舊和中國進行軍火貿易往來。
可能有人認為這是希特勒對中國的好感,但實際上,這是希特勒的一場陰謀,首先是因為日本遲遲不能拿下中國,這將會影響德國在歐洲的戰局,最後讓蘇聯投入戰場,這是希特勒最不想看到的。
其次,德國也不願意和日本發生衝突,畢竟是盟友,可能你會問,既然是盟友,那發生衝突的不就是中國嗎?但另一方麵,希特勒也不想過早失去在中國的利益。
再者,發生盧溝橋事變時,希特勒還沒有完全拿定主意要怎麼做,他在考慮,應該選誰作為盟友,去負責牽製蘇聯的發展。
還有一點,希特勒也是擔心日本的野心太大,一旦日本占領中國,不僅經濟得到迅猛發展,軍事實力也會大增,這將來會成為德國的一個威脅。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都知道德國最大的敵人是蘇聯,而當時蘇聯執政黨是共産黨,蔣介石就是返蘇代錶,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希特勒將軍備賣給蔣介石,希望能增強他返蘇的能力,簡直一舉兩得。
最後為什麼希特勒與中國“決裂”?卻又沒攻打中國呢?
你知道二戰時,中國與德國斷交後,為什麼德國沒有攻打中國嗎?
最初,在日本侵華的戰爭中,德國一直處於中立,扮演著和事佬的角色,但希特勒沒有想到中國的抗日會如此堅定。
曾經希特勒也試圖停止中德之間的軍火交易,想要藉此威脅中國宣布停戰,但最後都是徒勞,後來,它又以這種方式讓日本停戰,結果也失敗瞭。
當時德國在歐洲戰場的消耗已經非常大,所以為瞭利益,希特勒再一次打起瞭中國的主意,意圖挽迴當初“曖昧”的局麵。
巧的是這時候的中國正需要一批武器彈藥,所以再一次和希特勒進行瞭軍火上的交易,有瞭德國的幫助之後,日本攻占中國的難度再次升級,在日本極力的反對下,德國最終還是做齣瞭決斷,停止瞭與中國的軍火貿易。
1941年,德國發動瞭對蘇聯的戰爭,派齣190個師的兵力兵分三路嚮蘇聯進發,意圖模仿閃電戰占領荷蘭的策略攻陷蘇聯。
但當時的蘇聯並不是“軟柿子”,蘇聯人為瞭捍衛領土,與德軍展開瞭殊死搏鬥,這也是二戰中規模最大、戰況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結果誰能想到,都這個時候瞭,希特勒也沒忘記在中國實時策略,想要通過承認汪精衛建立的國民政府,意圖讓中國內耗。
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7月1號德國剛剛宣布成人國民政府,2號中國就宣布瞭與德國斷絕交往,我覺得此處應該有掌聲。
其實從希特勒在二戰中的曆程來看,闆闆正正驗證瞭一個韆年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在正義麵前,一切邪惡的勢力都將破滅,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