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9/2022, 10:36:20 PM
美對俄能源禁令,不僅嚴重破壞著國際能源的供需結構,還非常不利於世界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3月8日拍攝的視頻畫麵顯示,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白宮發錶講話,宣布美國將對俄實施能源禁運,停止從俄進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圖/新華社
文 | 邢躍帥 史澤華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8日,美國白宮在其網站上發錶聲明,稱美國總統拜登根據《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正式簽署瞭禁止美國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行政令,其內容包括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石油等油類蒸餾産品、液化天然氣及煤炭産品;禁止美國對俄羅斯能源部門的新投資;禁止美國公民資助或支持在俄羅斯投資能源公司等。
同時,拜登錶示,這個決定是在與美國的盟友和閤作夥伴密切協商後作齣的,美國正在與歐洲的閤作夥伴密切閤作,製定一項長期戰略,以減少其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美國利用能源禁令對俄施加談判壓力
俄烏談判第三輪剛剛結束,拜登即簽署對俄能源禁令。不難看齣,拜登政府試圖利用能源禁令,進一步對俄施加談判壓力。
▲3月7日,俄烏兩國代錶團在白俄羅斯境內的彆洛韋日森林開始第三輪談判。圖/新華社
來自北達科他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凱文・剋拉默認為,盡管俄羅斯的金融部門受到嚴重限製,但能源齣口幫助其保持著穩定的現金流入。
配閤俄羅斯主權債券交易禁令,以及將俄羅斯部分銀行移齣SWIFT係統等措施,拜登政府意圖通過全麵的經濟製裁措施對俄進行極限施壓。
而本次禁令必然會影響到俄羅斯的能源齣口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其外匯流失,盧布匯率在離岸交易中將至少下跌10%。
與主要石油和天然氣生産國美國不同,受影響更大的是歐洲。據新華社報道,在歐盟國傢一次能源結構中,石油和天然氣占比約為60%,且主要依賴進口。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天然氣和原油供應國,供應其40%的天然氣和30%的石油。
雖然歐盟承諾盡快降低對俄羅斯能源三分之二的需求,英國也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前逐步淘汰俄羅斯的石油及附屬産品,但國際能源價格近期因俄烏戰爭高漲,禁令的實施無疑使歐洲能源緊缺問題雪上加霜。
此前,拜登緊急宣布,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5000萬桶石油以抑製油價。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儲備釋放,試圖對抗飆升的能源價格,與歐洲盟友一道推進能源結構轉型。
禁令將威脅美國自身能源安全
其實,拜登政府本次禁令不僅對歐洲影響巨大,甚至直接威脅美國自身能源安全,造成能源市場供需失衡。
就在禁令簽署之前,白宮拉美事務高級顧問鬍安・岡薩雷斯於3月5日前往委內瑞拉,就可能允許委內瑞拉在國際市場上齣售其石油進行瞭充分討論。
另據CNN報道,拜登也即將前往沙特阿拉伯,意圖增加對美石油輸送産量。可見拜登政府正在迅速尋找替代俄羅斯原油的對象國,以期平穩度過能源市場的波動期。
除此之外,本次禁令還可能破壞美國能源市場的供需結構。
根據美國石油價格信息服務公司的數據,3月6日,每加侖汽油和每加侖天然氣的價格分彆升至4.01美元和4.14美元,突破瞭2008年7月以來的紀錄;3月9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同期上漲4.2%,開盤價已至124.66美元。
▲美國相關機構3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天全美平均汽油價格升至每加侖4.01美元,為2008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圖為車輛經過美國舊金山灣區米爾布雷一傢加油站。圖/新華社
上述種種跡象說明,對俄能源禁令正破壞著美國國內能源市場的供需平衡。能源失衡和新冠疫情,將對正經曆通貨膨脹的美國經濟造成雙重打擊,而美國經濟的動蕩將直接通過各類跨國企業與國際機製放大至國際能源市場,可能引發世界範圍內的能源經濟危機。
國際能源市場失衡潛藏巨大金融風險
目前俄羅斯能源類商品齣口中,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占全球比重分彆達到27%和8.1%,原油齣口占比12%,煤炭齣口占比也超過瞭15%。
可以預見,對俄能源禁令將直接導緻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嚴重破壞國際能源市場的供給模式。國際能源交易商和生産商正在被逼嚮流動性陷阱,勢必將進一步引發國際範圍內的能源儲備恐慌,造成虛假的能源危機泡沫,從而加速國際原油版“雷曼時刻”來臨。
這就要求國際社會必須及時作齣預警,尤其要嚴格控製國際資本在能源領域的投資動嚮,閤理調控國傢能源儲備,共享國際能源供給信息,避免在能源領域爆發新的經濟危機。
總的來說,美國對俄能源禁令的消極影響,將迅速以市場高價和供需失衡的形式凸顯齣來,而能源結構轉型的積極效應,卻在長時間過渡後纔可能有所錶徵。
此外,雖然對俄能源禁令已簽署施行,但本身的落實程度、有效時限、尤其是盟友跟進程度都尚未可知。
拜登政府的對俄能源禁令,其目的無非是在強化對俄施壓的同時,減輕國傢能源的國際依賴,並且拉攏其歐洲盟友保持在能源結構轉型中的領先地位。但美國卻忽視瞭國際能源市場失衡帶來的巨大金融風險。
長期來看,此舉不僅嚴重破壞著國際能源的供需結構,還非常不利於世界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邢躍帥 史澤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編輯 | 徐鞦穎
校對 | 李立軍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精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