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1:05:36 PM
2月23日,教育部召開2022年第三場教育新春係列發布會,介紹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情況。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齣席。
會上重點強調,2022年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改革攻堅的關鍵年。 要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麵上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閤,聚焦“提高質量、提升形象”這兩大任務,落實好“三個文件”,突破“五大重點”,努力把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殷切期待轉化為職教戰綫“大有作為”的生動實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情況。(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鬆/攝)
在突破“五大重點”方麵,陳子季司長介紹:
1、推動職業本科教育穩中有進。 今年,我們將落實好總書記“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指示和孫春蘭副總理的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要求,重點抓三件事。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 製定指導意見,明確職業本科教育的辦學定位、發展路徑、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辦學體製,引導學校在內涵上下功夫,提升辦學質量。 二是科學設置。 完善職業本科學校設置標準和專業設置辦法,支持符閤條件的國傢“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獨立升格為職業本科學校,支持符閤産教深度融閤、辦學特色鮮明、培養質量較高的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升級部分專科專業,試辦職業本科教育。 三是打造示範標杆。 以部省閤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選建設10所左右高水平職業本科教育示範學校,打造標杆、提振信心、改變形象、趟齣路子。目前全國專升本的比例已達20%,下一步我們將力爭讓更多的職業學校畢業生接受高質量的職業本科教育。
2、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多樣化發展。 今年我們 著重抓四件事。 一是調整定位。 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起點而不是終點,推動中職學校多樣化發展,從單純“以就業為導嚮”轉變為“就業與升學並重”,抓好符閤職業教育特點的升學教育,在保障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的基礎上,加強文化基礎教育,擴大貫通培養規模,打開中職學生的成長空間,讓中職學生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優勢、發展有通道,這既是黨和政府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期望,更是産業發展對人纔層次高移的現實需要。 二是優化布局。 通過撤銷、閤並、轉型、托管、土地置換、集團辦學等措施,整閤“空、小、散、弱”學校,優化中職教育的布局結構。 三是落實達標。 會同相關部門實施“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全麵核查中職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實現2023年學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 四是培育示範。 會同相關部門實施“優質中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優質中等職業學校和品牌專業,示範帶動中職教育質量總體提升。我們想通過這些工作,用3到5年時間,建成1000所左右的國傢級優質中職學校,示範帶動中職教育整體管理規範、質量閤格,引導學生傢長理性選擇。
3、使“職教高考”成為高職招生主渠道。 重點做好三件事:一是 加強考試製度和標準建設,確保考試嚴謹有序、安全規範、公平公正。 二是 優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結構比例和組織方式,為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多種入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三是 擴大職業本科、職業專科學校通過“職教高考”招錄學生比例,使“職教高考”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招生,特彆是職業本科學校招生的主渠道。推動建立省級統籌、綜閤評價、多元錄取的“職教高考”製度,改善學生通過普通高考“韆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問題,中考分流壓力和“教育焦慮”得到有效緩解,職業教育中高本一體化培養模式基本形成。
4、推動職業教育數字化升級。 一是 建設職業教育數字化“1+5”體係,即職業教育決策大腦係統和決策支持中心、專業教學資源中心、精品在綫開放課程中心、虛擬仿真實習實訓中心、職業學校治理能力提升中心,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教學模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二是 持續開發優質數字教學資源,構建國傢、省、校三級資源庫互為補充、使用廣泛的應用體係,繼續麵嚮量大麵廣的專業課分級遴選一批在綫開放課程,推動建設數字化、融媒體教材,加快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啓動職業學校信息化標杆學校建設試點,不斷夯實職業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礎,服務高質量發展。
5、打造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工作閉環。 今年重點抓四件事:一是 加強標準建設,發布《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配套的專業簡介、教學標準、公共基礎課程標準、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和崗位實習標準,指導學校創新德技並修育人機製,落實好立德樹人任務。 二是 優化專業布局,指導各地製訂本區域“十四五”期間職業院校專業布局結構優化調整方案,擴大製造業等重點領域,傢政、養老、托育等民生緊缺專業設置及人纔培養規模。 三是 健全質量保障體係,引導和支持學校全麵建立常態化的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製度,完善政府督導評估製度,在評估指標上突齣職業教育特色,在評估結論上強化職業教育社會貢獻。 四是 深入落實《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指導各地製訂具體實施方案,開展實習專項治理,提高實習管理信息化水平,對違規行為嚴肅處理。
可以說,2022年將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從本次發布會對今年職業教育發展方嚮的重點部署來看,未來的職業教育必將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以下為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關於2022年職業教育重點工作”的主要內容:
過去的2021年,是職業教育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年,主要標誌是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瞭全國職業教育大會。這次大會,立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點,高度評價瞭我國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全麵總結瞭我國職業教育的重大成就,係統梳理瞭我國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科學分析瞭我國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曆史機遇,全麵部署瞭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政策舉措。讓我們倍感振奮的是,總書記在對大會的重要指示中,充分肯定職業教育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新徵程中“前途廣闊、大有可為”,要求我們深化産教融閤、校企閤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製、保障機製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纔、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極大鼓舞瞭各地和職教戰綫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直麵挑戰、剋難奮進的決心和信心。全國18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相繼召開職業教育大會,結閤各地實際對新階段工作作齣部署。可以說,職業教育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局麵已經形成,穩步發展的良好態勢逐漸呈現。
2022年,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改革攻堅的關鍵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麵上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閤,聚焦“提高質量、提升形象”這兩大任務,落實好“三個文件”,突破“五大重點”,努力把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大有可為”的殷切期待轉化為職教戰綫“大有作為”的生動實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關於兩大任務
第一大任務:提高質量。 改革開放40多年來,職業教育沿著規模與內涵兩個維度同時發展,走過瞭三個階段,也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中等職業教育恢復與發展階段、上世紀90年代的規模穩定與內涵初建階段、21世紀以來的體係初步形成與內涵全麵深化階段。在“十四五”時期國傢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的進程中,職業教育是短闆,更是關鍵。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齣的重要指示,已經明確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方嚮和行動指南。孫春蘭副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近40次提到“質量”一詞,強調要“牢牢把握教育質量生命綫”“牢牢把住質量關”“提升人纔培養質量”。我們要從類型特色、産教融閤、校企閤作、教學改革、打造品牌等方麵,抓實抓好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
第二大任務:提升形象。 形象是職業教育綜閤發展的外在顯示,是職業教育自身發展水平以及社會對職業教育認可度的集中反映。“提升形象”就是要在提高質量的基礎上,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刻闆印象,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讓學生傢長選擇職業教育,讓用人單位依靠職業教育,逐步形成“上學選職業學校、技能提升找職業學校”的社會氛圍,樹立職業教育的好口碑。
總之,就是一句話,要讓職業教育“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
二、關於“三個文件”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推齣瞭一係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主要集中在三個文件裏。 一是《國傢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二是《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三是《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這三個文件的內在邏輯,就是從深化改革到提質培優,再到高質量發展,既相互銜接,又逐級遞進,明確瞭“十四五”期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政策框架。今年,我們把狠抓落實作為頭等大事,一方麵,健全部、省、校協同推進機製,細化分工、建好台賬,將責任傳導到職教戰綫的“神經末梢”,把改革任務落細落小落地;另一方麵,加強激勵引導、強化製度保障,充分調動各方麵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擴大發展職業教育的總體效應。
一是堅持不懈抓好《國傢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落實。 這個文件是由國務院印發,主要提齣瞭一係列解決長期製約職業教育發展體製機製難題的政策措施,明確瞭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路綫圖。我們將堅持加強部門溝通、加大製度供給,逐個疏通製約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層次障礙,逐項落實“職教20條”提齣的各項任務。
二是強力推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落細落小。 這個文件由國務院職業教育部際聯席會議九部門聯閤印發。我們將壓實地方和學校主體責任,指導各地各校落實好承接的任務和項目,對執行情況進行績效評價,並作為考核省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和遴選職業教育領域新一輪重大改革試點項目的重要參考。
三是創新機製推動《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落地生根。 這個文件是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全國職教大會配套文件,主要從鞏固職業教育類型定位齣發,對接教育強國建設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總要求,對建設高質量職業教育體係作齣總體安排。我們將一方麵壓實地方主責,提齣定量定性相結閤指標,確保國傢職業教育改革精神不衰減、不走樣;另一方麵,深化和擴大部省共建職教高地,激發地方改革活力,逐步形成“一省一策”“一市一策”“一縣一策”“一校一策”的工作格局,並及時把地方齣台的好政策、形成的好經驗,提煉轉化為製度規範。
三、關於“五大突破”
第一項突破:推動職業本科教育穩中有進。 全國職教大會後,職業本科教育“是什麼”“怎麼辦”“辦成什麼樣”成為職教戰綫和全社會關注的熱點。我們認為,發展職業本科教育是教育外部需求和內部需要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既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纔的需要,又是迴應廣大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就業和教育的需求,也是順應世界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今年,我們將落實好總書記“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的指示和孫春蘭副總理的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要求,重點抓三件事。一是強化頂層設計。製定指導意見,明確職業本科教育的辦學定位、發展路徑、培養目標、培養方式、辦學體製,引導學校在內涵上下功夫,提升辦學質量。二是科學設置。完善職業本科學校設置標準和專業設置辦法,支持符閤條件的國傢“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獨立升格為職業本科學校,支持符閤産教深度融閤、辦學特色鮮明、培養質量較高的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升級部分專科專業,試辦職業本科教育。三是打造示範標杆。以部省閤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選建設10所左右高水平職業本科教育示範學校,打造標杆、提振信心、改變形象、趟齣路子。目前全國專升本的比例已達20%,下一步我們將力爭讓更多的職業學校畢業生接受高質量的職業本科教育。
第二項突破: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多樣化發展。 教育服務産業鏈全鏈條離不開中等職業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體係建設,需要中等職業教育更好地發揮基礎性作用。沒有哪個國傢,沒有中職就能發展好高職的。當前,中職教育主要存在辦學定位不適配,辦學規模大而不強,辦學條件缺口大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今年我們著重抓四件事。一是調整定位。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起點而不是終點,推動中職學校多樣化發展,從單純“以就業為導嚮”轉變為“就業與升學並重”,抓好符閤職業教育特點的升學教育,在保障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的基礎上,加強文化基礎教育,擴大貫通培養規模,打開中職學生的成長空間,讓中職學生就業有能力、升學有優勢、發展有通道,這既是黨和政府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期望,更是産業發展對人纔層次高移的現實需要。二是優化布局。通過撤銷、閤並、轉型、托管、土地置換、集團辦學等措施,整閤“空、小、散、弱”學校,優化中職教育的布局結構。三是落實達標。會同相關部門實施“中職學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全麵核查中職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實現2023年學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四是培育示範。會同相關部門實施“優質中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優質中等職業學校和品牌專業,示範帶動中職教育質量總體提升。我們想通過這些工作,用3到5年時間,建成1000所左右的國傢級優質中職學校,示範帶動中職教育整體管理規範、質量閤格,引導學生傢長理性選擇。
第三項突破:使“職教高考”成為高職招生主渠道。 考試招生是牽動職業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是優化類型定位、暢通學生升學通道的關鍵。自2013年教育部印發《關於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來,山東、江蘇、江西、四川、重慶、福建、安徽等地已經對“職教高考”進行瞭試點,取得瞭良好的效果和經驗。今年,我們將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基礎上,完善“職教高考”的頂層設計,更好地發揮“指揮棒”的作用。重點做好三件事:一是加強考試製度和標準建設,確保考試嚴謹有序、安全規範、公平公正。二是優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結構比例和組織方式,為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多種入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三是擴大職業本科、職業專科學校通過“職教高考”招錄學生比例,使“職教高考”成為高等職業教育招生,特彆是職業本科學校招生的主渠道。推動建立省級統籌、綜閤評價、多元錄取的“職教高考”製度,改善學生通過普通高考“韆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問題,中考分流壓力和“教育焦慮”得到有效緩解,職業教育中高本一體化培養模式基本形成。
第四項突破:推動職業教育數字化升級。 教育數字化既是大勢所趨,又是當務之急,給職業教育的變軌超車帶來瞭曆史機遇。我們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在教育部總體布局下,按照“需求牽引、應用為王、成熟先上、技術保障”工作原則,以平台升級、資源開發為內容,以條件硬化、應用優化、質量強化為目標,促進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整體躍升。一是建設職業教育數字化“1+5”體係,即職業教育決策大腦係統和決策支持中心、專業教學資源中心、精品在綫開放課程中心、虛擬仿真實習實訓中心、職業學校治理能力提升中心,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教學模式和治理方式變革。二是持續開發優質數字教學資源,構建國傢、省、校三級資源庫互為補充、使用廣泛的應用體係,繼續麵嚮量大麵廣的專業課分級遴選一批在綫開放課程,推動建設數字化、融媒體教材,加快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建設,啓動職業學校信息化標杆學校建設試點,不斷夯實職業教育信息化工作基礎,服務高質量發展。
第五項突破:打造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工作閉環。 內涵建設是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路徑,今年重點抓四件事:一是加強標準建設,發布《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配套的專業簡介、教學標準、公共基礎課程標準、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和崗位實習標準,指導學校創新德技並修育人機製,落實好立德樹人任務。二是優化專業布局,指導各地製訂本區域“十四五”期間職業院校專業布局結構優化調整方案,擴大製造業等重點領域,傢政、養老、托育等民生緊缺專業設置及人纔培養規模。三是健全質量保障體係,引導和支持學校全麵建立常態化的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製度,完善政府督導評估製度,在評估指標上突齣職業教育特色,在評估結論上強化職業教育社會貢獻。四是深入落實《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指導各地製訂具體實施方案,開展實習專項治理,提高實習管理信息化水平,對違規行為嚴肅處理。
來源:體教聯盟C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