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1:22:00 AM
很多人都相信,名字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正如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寫下的一句話:“名,命也。”
名字並不隻是一個人的代號,它甚至還能夠影響一個人的姻緣,在中國古代就有這麼一個幸運的名字――麗華,叫此名的三位女子,最終都嫁給瞭皇帝。
娶妻當如陰麗華
陰麗華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皇後,同時也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賢後之一。
公元五年,陰麗華齣生於河南新野的一個富庶傢庭,她的祖先是“聖人之師”管仲的後代,被封為陰地大夫,從此便以“陰”為姓。
到瞭秦末漢初,陰傢舉傢搬到瞭新野,搬到新野後陰傢迅速積纍瞭大量的財富,富甲一方。雖然生活優渥,但陰麗華卻並不驕縱,在她七歲時,父親陰陸不幸去世,傢中重擔由長兄陰識一力承擔,為幫兄長解憂,陰麗華自小便非常善良懂事。
幾年之後,陰麗華齣落成瞭一位落落大方的大傢閨秀,十裏八鄉皆有她的美名。
陰麗華有一位錶哥,名叫鄧晨,是陰麗華生母鄧氏的侄兒,鄧氏迴娘傢時,常常會帶上女兒陰麗華。
而鄧晨的夫人名叫劉元,齣身南陽劉氏,也就是劉秀的姐姐。每次劉元迴鄉省親時,都是由劉秀護送迴新野,因此劉秀對新野十分熟悉,也聽說過陰麗華的美名,內心十分傾慕。
後來劉秀到京師長安求學時,看到執金吾(古代保衛京城的官員)齣行的盛況,心嚮往之,吐露齣“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心聲。
昆陽之戰後,劉秀聲名大噪,受封武信侯。迴到宛城後,劉秀便拜托鄧晨到陰傢嚮陰麗華提親。
陰傢雖然富庶,但近百年來卻沒有齣過高官名人,陰麗華的長兄陰識對手握重權的劉秀非常滿意,陰麗華本人也對“擊退百萬雄兵”的英雄劉秀充滿瞭傾慕之情,雙方一拍即閤。
更始元年(21年)六月,劉秀終於如願以償,與陰麗華喜結良緣。婚後不久,新莽王朝就覆滅瞭,但當時各地政權林立,沒有人依附更始政權。
更始帝劉玄見狀十分焦急,於是便派劉秀前往河北招安,此去前途未蔔,為瞭不牽連陰麗華,劉秀安排手下將陰麗華送迴瞭老傢新野。
更始三年(25年)劉秀在�z城韆鞦亭稱帝,繼續沿用國號“漢”,建立瞭東漢王朝,此時劉秀與陰麗華已經三年未見瞭,雖然中間因政治原因,劉秀娶瞭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為妻,但劉秀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結發妻子陰麗華,派人將她接進宮來,封為貴人。
劉秀稱帝後,並沒有立即立後,而是在選擇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議立皇後,立後之時,劉秀“力挺”陰麗華,認為她是皇後的不二人選。但陰麗華堅決辭讓,認為郭聖通齣身高貴且育有一子,理應由她擔任皇後,自己則退居貴人之位。
從“退位讓後”之事中可以看齣陰麗華胸懷寬闊且目光長遠,劉秀剛登基不久,政權還不穩固,郭聖通娘傢的勢力能夠幫助劉秀穩定人心,而這一決定也確實有助於劉秀統一大業的完成。
劉秀稱帝後東徵西討,迅速將關東、隴西等地區收入囊中,形成瞭大一統的局麵。
同時,因立後一事,劉秀對陰麗華心懷愧疚,所以恩寵愈盛,建武十七年,郭皇後因治理後宮不當被廢,劉秀下旨改立陰麗華為後。
自從以來,廢後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但郭聖通卻是一個例外。由於陰麗華的寬容,郭聖通非但沒有被打入冷宮,反而被送到小兒子中山王身邊居住,改稱中山王太後,同時郭傢也成為瞭曆史上唯一一個非但沒有慘遭株連反而飛黃騰達的傢族。
陰麗華不僅待人寬容,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絲毫沒有豪門貴女的嬌奢之氣,她不喜綾羅錦緞,在宮中隻穿一些普通的布衣,齣行也不講究排場,始終保持著勤奮、簡樸的作風。
永平七年(64年)正月二十日,時年60歲的陰麗華因病去世,死後與劉秀同葬原陵。
曆史上,帝後的婚姻中不幸居多,但是陰麗華和劉秀鸞鳳和鳴,可見她的智慧豁達為她幸福圓滿的婚姻起瞭不容忽視的作用。
“禍水誤國”張麗華
不同於傢境優渥的陰麗華,張麗華自小傢貧,父兄都已織草席為生,但容貌卻生得極好,十歲時便被傢人送進宮為婢。入宮後,張麗華成為瞭陳後主寵妃孔妃的一名貼身侍女,因為年紀尚小,所以並不怎麼起眼。
又過瞭幾年,張麗華漸漸齣落得亭亭玉立,有一次偶然被陳後主碰上瞭,陳後主一見張麗華就被她的美貌吸引瞭,於是跑到孔妃身邊質問道:“愛妃你身邊竟然有這樣的美人?為何要把她藏著呢?”孔妃連忙解釋稱張麗華身量雖大,但實際上年紀尚小,不宜納入後宮。
陳後主聽後決定默默等美人長大,同時,他還做瞭一首小詞送給張麗華。天資聰穎的張麗華當然明白陳後主的意思,於是也寫瞭一首詞迴給後主。
張麗華的文學造詣頗高,寫齣的詞深得熱愛詩詞的陳後主歡心,以為自己找到瞭靈魂的伴侶。
成年後的張麗華艷冠後宮,眉目如畫,一頭漆黑的頭發更是光可鑒人,後主即位後就封張麗華為貴婦,二人感情甚篤,很快張麗華就生下瞭兒子陳深,穩固瞭自己在後宮的地位。
與後宮那些隻會爭風吃醋的女人不同,張麗華博聞擅記,能言善辯,對處理政務更是在行。
陳後主是曆史上有名的昏君,不喜政務,當他發現自己的愛妃在處理政務上有極大的天份時,高興得不得瞭,把“後宮不得乾政”的祖訓拋擲腦後,乾脆直接讓張麗華陪他處理政務,到後來,幾乎所有國傢大事都是由張麗華做決斷。
擁有權力就是腐敗的開始,張麗華當權後,大臣們通過宦官與她相互勾結,從事買賣官爵與製造冤案等勾當。
朝廷腐敗、皇帝昏庸、後宮當政,陳朝政局混亂不堪,而與之並存的隋朝正虎視眈眈,準備發兵滅掉陳朝。
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隋文帝召集五十萬雄兵攻打陳朝都城建康,陳朝人心渙散,隋軍如入無人之地,很快就打到瞭建康。
此時的陳後主依舊與嬪妃們在後宮嬉戲作樂,聽到隋軍兵臨城下的消息後,他驚慌失措,連忙帶著張麗華和孔妃二人躲進宮中的一口枯井內。
隋軍入皇宮後發現宮殿中空空如也,一個人影也看不見,於是四處尋找陳後主的蹤影,到最後眾人將目光鎖定到瞭後花園的那口枯井中。一群士兵趴在井口拼命喊叫,但井下沒有絲毫反應,難道陳後主真的沒在這裏?就在眾人打算離開的時候,一個士兵提齣瞭一個建議――往井下砸大石頭。
石頭剛砸下去沒多久,井下就傳來瞭求救的聲音,隋軍於是用粗繩係一籮筐墜入井中,眾人往上拉時,隻覺得這籮筐異常沉重,拉上來之後發現筐中坐的不僅陳後主一人,還有張麗華和孔妃。
晉王楊廣早就聽說瞭張麗華的美名,大軍臨行前他特意叮囑將軍高頰,務必要找到張麗華,並且不要傷害她的性命。
高頰攻下建康後,想起瞭楊廣的囑托,遂召見張麗華,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美貌無雙。
但高頰卻不像楊廣那樣好色,他認為張麗華是“誤國禍水”,萬萬留不得,於是手起刀落,將張麗華斬殺瞭。可憐這位絕色美人,死時年僅三十歲。
超然物外楊麗華
楊麗華齣生於公元561年,是隋文帝楊堅和皇後獨孤氏的長女,身份貴重。楊傢和獨孤傢都是關隴貴族的核心代錶成員,為鞏固傢族勢力,周武帝很早就選中瞭楊麗華為自己兒子宇文�S的太子妃。
北周建德二年,北周太子宇文�S和楊麗華舉辦瞭盛大而隆重的婚禮,婚後不久,周武帝就因急病去世,宇文�S即位,封楊麗華為皇後。
宇文�S是曆史上著名的荒唐皇帝,行事乖張且沒有章法,立楊麗華為皇後之後,他又先後冊封瞭四位皇後,成為瞭曆史上唯一一位擁有五位皇後的皇帝。
照理來說,宇文�S先後立後五位,楊麗華應該十分生氣,但事實上楊麗華不僅坦然接受,並且對其他的四位皇後關愛有加,史書記載楊麗華性格十分溫婉嫻淑,很少動怒,遇事也十分淡定自如。
有一次,宇文�S和楊麗華吵架,宇文�S勃然大怒,而楊麗華卻是一副巋然不動的模樣,無論宇文�S怎麼說,楊麗華就是不服軟,到最後,宇文�S居然下旨令楊皇後立即自盡。
這個消息傳到楊府上,楊傢上下一片恐慌,楊麗華的母親獨孤氏聽聞這個消息後連夜進宮,跪在女婿的宮殿前不斷磕頭,直至額頭流血,宇文�S纔怒氣稍減,下令繞楊麗華一命。而聽到這個消息的楊麗華依舊波瀾不驚,仿佛這件事與她毫無關係。
當瞭皇帝沒多久,宇文�S再次突發奇想,他決定立自己的兒子宇文衍為皇帝,而自己則“榮升”為太上皇,繼續把持朝政。此時的宇文�S並不知道,這可能是他人生中做齣的唯一正確的決定,因為就在他立宇文衍為帝後沒多久,他就患急病去世瞭。
這一年宇文�S纔22歲,在齣宮南巡的路上他突發急病,隨行的太醫們全都束手無策,七手八腳地將他送迴瞭宮。此時的宇文�S已生命垂危,負責起早詔書的官員連忙召宰相楊堅入朝輔政。
宇文�S雖然已經立瞭兒子宇文衍為帝,但皇帝年紀尚小,不能主持朝政大局,五位皇太後分權製衡,齣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楊麗華對自己父親當輔政大臣一事也十分滿意。
楊麗華本以為父親可以幫助自己守住北周江山,但沒成想,楊堅很快萌生瞭自己當皇帝的想法。當楊麗華得知父親的真實意圖後,她十分憤怒,認為父親此舉是“謀權篡位”,導緻楊堅一直對女兒心懷愧疚。
但這一點點愧疚終究敵不過楊堅稱帝的野心,公元581年,楊堅在大興城稱帝,定國號為“隋”,封楊麗華為“樂平公主”。楊麗華沒有兒子,膝下隻有一個女兒,喚做宇文娥英,楊麗華對其十分寵愛。
到瞭宇文娥英談婚論嫁的年紀,楊麗華便光召京城貴族公子到她居住的寢宮中,親自考察這些人的纔藝,但一連看瞭幾百個都不滿意。正當楊麗華失望之時,一個人恰到好處地齣現瞭,這個人正是宇文娥英未來的夫婿――李敏。
李敏的爺爺和父親都戰死沙場,因此李敏從小就被楊堅收養在宮裏,他不僅容貌英俊,而且擅長騎射,身手不凡,楊麗華對這個女婿十分滿意。
隨後,楊麗華又利用父親對她的愧疚心理,為從未當過職的女婿李敏求得瞭柱國這一重要官職。
大業五年(609年)夏天,隋煬帝親率百官、嬪妃西巡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地區,楊麗華也隨行。
這一次旅程十分艱難,由於高原反應,大批的官兵葬身高原,楊麗華也因此去世,臨死前她嚮隋煬帝托孤,拜托他照顧自己的女兒和女婿。隋煬帝答應之後,楊麗華就安心地閉上瞭雙眼,享年49歲。
結束語
同樣都是叫麗華,同樣都在後宮生存,有的人能夠母儀天下,而有的卻命喪黃泉,“麗華”這個名字到底給她們帶來瞭什麼呢?是無上的地位,還是無奈的處境,是幸運,還是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