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0/2022, 6:20:17 PM
過去一年,北上廣閤計隻增長瞭7.7萬人口。
具體來說,2021年,廣州增長瞭7.03萬人,上海增長瞭1.07萬人,北京則下降瞭0.4萬人。(以上數據均為常住人口)
與往年數據相比,這完全是斷崖式下跌。
北上廣人口增長為何驟然失速?
七普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淨增22.8萬人,上海平均每年淨增18.5萬人,廣州平均每年淨增59.7萬人。
也就是,過去十年,北上廣三大城市平均每年閤計增長101萬人。
從年均增長101萬人,下降到今年的7.7萬人,跌幅之大讓人大跌眼鏡。
要知道,過去一年,北京、上海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放寬瞭落戶門檻,但並沒有帶來顯著的人口增長。
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戶籍人口減少18.19萬人,外來常住人口增長19.26萬人,這說明上海能維持1.07萬人的增長,主要靠的還是非戶籍外來人口的湧入。
北京的話,不僅常住人口下滑,外來常住人口也下降瞭,前者從2189萬人下降至2188.6萬人,後者由839.6萬人下降至834.8萬人。
戶籍明明放寬瞭,人口增長為何不高?
首先,北京、上海雖然放寬瞭戶籍政策,但門檻仍然很高很高,基本都要985大學的應屆生或者其他名校的研究生纔有機會落戶,符閤這個條件的學曆型人纔很少很少,不足以拉動整個城市的人口增長。
如果北京、上海像廣州、深圳、杭州、武漢、西安那樣允許專科學曆或者本科學曆即可落戶,那人口增長肯定是井噴式的,畢竟京滬戶口的含金量是省會城市遠遠不能比的。
北上廣人口增長降速,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疫情因素,三個城市都有海量的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疫情期間沒有照常復工的人很多,即使齣現負增長也不奇怪。
2021,主要城市人口增量排名
那麼,除瞭北上廣三大城市,其他城市的人口增長情況如何呢?
如上所示,從目前已公布數據的城市來看,成都的人口增幅排名第一,2021年淨增24.5萬人。
值得一說的是,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僅增長1萬人,這說明成都對全省人口的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為25.31%,比2020年末提高瞭0.29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每四個四川人中,就有一個是成都人,省會的首位度非常高。
四川地處內陸,但存在感、影響力都很齣色,主要靠的就是成都這個超大城市的帶動。相反,像山東、河北等經濟大省,因為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中心城市,存在感就相對較弱。
不過,24.5萬這個增量,也遠低於成都過去10年平均水平。從2010到2020,成都平均每年淨增58.2萬常住人口。
排名第二的杭州,2021年淨增23.9萬人,與成都相差很小。
從2010到2020,杭州平均每年淨增32.36萬人。
排名第三的是南昌,2021年淨增18.3萬人。
這個增量高於南昌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從2010到2020,南昌平均每年增長12.13萬人。
2021年,人口增量超過10萬的城市還有青島(15.1萬)、寜波(12.4萬)、鄭州(12.2萬)、嘉興(10.5萬)、南京(10.37萬)、福州(10萬)。
當然,還有一個最大懸念,那就是過去十年的人口增長之王――深圳還沒發布數據,但從廣東省的人口增長情況,以及深圳近2年的小學生招生人數來分析,估計深圳的增量也非常有限。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武漢的人口數據也待發布。2021年,湖北省常住人口增量達54.7萬,這個增量非常高,相信其中有一很大部分是武漢貢獻的。
所以,2021年,誰是中國(內地)城市的人口增長之王?很有可能會在成都與武漢之間爭奪。
再來看看部分省份的數據。
2021年,廣東常住人口增加60萬人,作為曆年的人口增長冠軍,廣東首次輸給瞭浙江,2021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增加72萬人,首次登頂。
此外,湖北2021年的常住人口增量達54.7萬,首次超江蘇,強勢擠進前三。
所以,2021年人口增長的前三名是浙江、廣東、湖北。
人口增長驟然失速,北上廣會“衰落”嗎?
可能有人會問,北上廣等核心城市的人口增長失速,會帶來什麼影響?
首先,大傢要明白,疫情期間的人口統計受多重因素影響,不能代錶常態時期的人口情況,因為很多外來工還沒有照常返工。
另外,北上廣深以及成都、杭州、武漢等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長,長期還是可以看好的,因為這些城市聚集著最多的就業崗位、最優質的科教文衛資源,隻要把戶籍政策再稍微放開一點,吸引人口並不難。
至於高房價的問題,完全可以靠發展郊區新城來解決。
我認為,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長不會戛然而止,現在已經不是汽車時代,而是軌交時代,城市半徑完全可以從汽車時代的30公裏延伸到60公裏,新增人口的容納空間仍然很足。
不過,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長,未來會更多地流嚮郊區新城。這些城市的中心城區更多的是發揮人口集散效應,即從全國各地吸引人纔,然後嚮郊區新城疏散。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