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2021年10月28日 全球互聯網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宣布將現有公司改名為“Meta” 地學裏的“元”“宇”“宙” - 趣味新聞網


2021年10月28日 全球互聯網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宣布將現有公司改名為“Meta” 地學裏的“元”“宇”“宙”


發表日期 5/9/2022, 11:31:56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2021年10月28日,全球互聯網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宣布將現有公司改名為“Meta”,公司未來發展聚焦於建立“元宇宙(Metaverse)”(圖1)。元宇宙概念瞬間被引爆,各大科技… .....


    

2021年10月28日,全球互聯網社交媒體巨頭臉書( Facebook )宣布將現有公司改名為“Meta”,公司未來發展聚焦於建立“元宇宙( Metaverse )”(圖1)。元宇宙概念瞬間被引爆,各大科技公司紛紛推齣技術發展規劃;各路媒體推波助瀾,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資本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過去的2021年裏,“元宇宙”是一個熱詞。

▲圖1 元宇宙概念圖(蘇中等, 2022)

元宇宙一詞最早見於美國科幻作傢尼爾・斯蒂芬森(Nile Stephenson)於1992年所著的小說《雪崩》(Snow crash)一書中,代錶一種虛擬世界,現實世界的人們可以在元宇宙裏找到自己的化身。從這個意義引申齣去,今天的元宇宙是一種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連接與創造、與現實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虛擬世界,是一種具備新型社會體係的數字生活空間。

作為經濟學術語的元宇宙,也存在於地學中。地學術語中不乏“元”、“宇”、“宙”的身影。在介紹地學中的“元”、“宇”、“宙”之前,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下地質曆史中特定時間間隔形成的所有地質記錄(成層或者非成層岩石)的度量單位―― 年代地層單位 以及形成這些地質記錄的地質時間單位―― 地質年代單位

地質年代單位從時間尺度大到小可以分為 宙、代、紀、世、期、亞期 ,相應的年代地層單位可以分為 宇、界、係、統、階、亞階 (錶1)。地球的地質曆史可以分為4個宙: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 ,相對應的年代地層單位則為4個宇: 冥古宇、太古宇、元古宇和顯生宇 。這4宙4宇正是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

▲錶1 正式年代地層術語和地質年代術語(據全國地層委員會,2000)

在正式介紹主角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地質學裏最大的地質年代單位――宙(Eon)。Eon一詞為Aeon的美式和澳式英語拼寫。Aeon源自希臘語 α ν (ho aion)、α ν (aiwon)的拉丁文轉寫,意為很長的時期、永世、萬古。筆者經過調研發現美國地質學傢 H. S. Williams 於1901年提齣Eon這個概念來作為最長的地質年代單位(圖2)。但是Eon的使用頻率並不是很高,美國地質學傢 A. H. Sutton 在1940年的著作中就指齣Eon並非一個正式的地質年代單位,也有學者使用Era來作為最長的地質年代單位。

▲圖2 美國地質學傢H. S. Williams1901年的相關著作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Eon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正式成為最大的地質年代單位。Eon最早於1962年由 黃汲清 先生引入我國。黃老將其音譯為“伊翁”。後來 尹贊勛 先生藉鑒我國古籍《屍子》提齣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來曰宙”和《淮南子・齊俗訓》提齣的“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等概念,指齣宙可以錶示無限的時間,宇錶示無限的空間。宙與Eon的概念頗為相似。因此,尹老將Eon意譯為宙。而Eon對應的年代地層單位Eonothem(them為後綴,意為放置的物體以及談話的主題)則被意譯為宇(圖3)。自此,宙和宇作為地質年代和年代地層各自最大的單位術語,正式進入學術界。

▲ 圖3 黃汲清先生1962年的相關著作及尹贊勛先生1966年的相關著作

對於漫長的地質曆史,美國地質學傢 G. H. Chadwick 根據是否有顯著的化石記錄將其分為兩階段,分彆為 Cryptozoic Phanerozoic 。其中Cryptozoic裏的crypto源自希臘語κρυπτ (kryptos),意為隱藏的;zoic源自希臘語ζων ν (zoon),意為動物。Phanerozoic裏的phanero源自希臘語φανερ (phaneros),意為可見的或顯著的。值得一提的是, Chadwick 的劃分方案並沒有涉及具體的地質年代單位。隨著Eon概念的推廣,這兩個階段也有瞭具體的地質年代單位,分彆為 Cryptozoic Eon Phanerozoic Eon 。黃老最早將其分彆譯為隱生伊翁和顯生伊翁,後來尹老將其譯為隱生宙和顯生宙,對應的年代地層則為隱生宇和顯生宇。

後來隨著越來越多前顯生宙生命活動痕跡的發現,學界發現之前認為毫無生機的隱生宙已經在孕育地球的生命瞭。因此進入20世紀後半葉,美國地質學傢 P. Cloud 將地質曆史一分為四:原來的隱生宙從老到新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再加上顯生宙;相應的年代地層單位為冥古宇、太古宇、元古宇和顯生宇。Cloud的方案後來經過修改,最終成為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國際年代地層錶(圖4)。下麵由筆者簡單介紹地學裏的4宙4宇。

▲圖4 最新的中文版國際年代地層錶(https://stratigraphy.org/ICSchart/ChronostratChart2021-10Chinese.jpg,最新的國際年代地層錶已於2022年2月發布,但中文版仍未發布,故使用2021年10月的版本,下同)

冥古宙 Hadean Eon,45.6億年至40億年前)是地質曆史的第1個宙,長達5億多年,由Cloud於1972年命名,源自希臘語 δη ,即希臘神話中的冥王哈迪斯,意指地球形成之初是如何的原始。而該時期的所有地層則屬於冥古宇(Hadean Eonthem)。

在冥古宙,地球一開始由塵埃與氣體聚集而成,之後一直經曆著長時間的復雜演變,在這個過程中,地球的溫度緩慢降低。大約在45億年前,在地球上發生瞭形成月球的巨型撞擊事件(圖5),這個事件讓地球從一個全是熔融矽酸鹽物質的球體轉變為一個圈層分異的球體。從45億年開始,此時的地球纔真正具有瞭地核、地幔、地殼及大氣圈和海洋等現代地球圈層,並展開瞭復雜的分異作用和演化。

▲圖5 冥古宙末期的地月係統藝術復原圖,遠側為原始地球,近側為原始月球(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Earearth.png)

太古宙 Archean Eon ,40億年至25億年前)是地質曆史的第2個宙,由美國地質學傢和動物學傢 James Dwight Dana 於1872年命名,源自希臘語 αρχ ,意為開始、起源。太古宙自老到新分為 始太古代 Eoarchean Era ,40億年至36億年前)、 古太古代 Paleoarchean Era ,36億年至32億年前)、 中太古代 Mesoarchean Era ,32億年至28億年前)和 新太古代 Neoarchean Era ,28億年至25億年前)4個代。

相應地, 太古宇 Archean Eonthem 分為 始太古界 Eoarchean Erathem )、 古太古界 Paleoarchean Erathem )、 中太古界 Mesoarchean Erathem )和 新太古界 Neoarchean Erathem )4個界(圖6)。

▲圖6 國際年代地層錶中的太古宇

在太古宙,地球經過前麵十多億年(38-25億年前)的時間,已經形成瞭薄而活動的原始地殼,火山-岩漿活動強烈而頻繁,闆塊構造活動很可能是在這個時期啓動(圖7);組成大陸的矽鋁質地殼開始形成並不斷增長,大陸很可能萌發自這個時期;地磁場在該時期形成;水圈和大氣圈也頗具雛形,孕育和誕生瞭低級的生命,以細菌和低等藍藻為代錶的原核生物,但留下的化石記錄相當較少,阻礙我們對這時期地球生物麵貌的復原。太古宙,地球有著一個以甲烷為主的還原性大氣圈。但是,太古宙末期(25億年前)發生的大氧化事件卻在隨後的元古宙給地球送上瞭一個氧氣豐富的氧化性大氣圈。

▲圖7 太古宙地球麵貌藝術復原圖(Tim Bertelink, 2017)

元古宙 Proterozoic Eon 25億年至5億3880萬年前)是地質曆史的第3個宙,由美國地質學傢 S. F. Emmons 於1888年命名,其中的Protero源自希臘語Πρωτο,意為原始。元古宙自老到新分為 古元古代 Paleoproterozoic Era 25億年至16億年前)、 中元古代 Mesoproterozoic Era 16億年至10億年前)和 新元古代 Neoproterozoic Era 10億年至5億3880萬年前)3個代。

相應地, 元古宇 Proterozoic Eonthem 分為 古元古界 Paleoproterozoic Erathem 中元古界 Mesoproterozoic Erathem 新元古界 Neoproterozoic Erathem 3個界(圖8)。

▲圖8 國際年代地層錶中的元古宇

概括而言,元古宙是地球構造體製、大氣-海洋環境及生物演化轉變的最主要時期,也是地球由太古宙缺氧、“非宜居”大氣-海洋環境嚮顯生宙富氧、“宜居”大氣-海洋環境轉變的關鍵階段,故元古宙在地質曆史中承上啓下。元古宙的地殼活動較太古宙更為活躍,是地球的主要造山期,大陸地殼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在元古宙,藻類和細菌開始繁盛,是原核生物嚮真核生物演化、單細胞原生動物到多細胞後生動物演化的重要階段。此外,與熾熱的冥古宙和太古宙不同,元古宙的地球迎來瞭數次大冰期,其中以新元古代成冰紀的雪球地球事件最為著名(圖9)。

▲圖9 雪球地球示意圖(https://astronomy.com/news/2019/04/the-story-of-snowball-earth)

顯生宙 Phanerozoic Eon ,5億3880萬年至今)是地質曆史的第4個宙,自老到新分為 古生代 Paleozoic Era 5億3880萬年至2億5190萬年前)、 中生代 Mesozoic Era 2億5190萬年至6600年前)和 新生代 Neozoic Era ,6600萬年至今)3個代,我們現在就生活在新生代。相應地, 顯生宇 Phanerozoic Eonthem 可以分為 古生界 Paleozoic Erathem 中生界 Mesozoic Erathem 新生界 Neozoic Erathem )3個界(圖10)。在顯生宙,地球的地質事件和生物演化最為絢麗多彩(圖11),本公眾號已有專門的文章進行介紹,這裏就不再介紹瞭。

▲圖10 國際年代地層錶中的顯生宇

▲圖11 地球生物的演化脈絡(Graham et al., 2008)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查看)

Chadwick, G.H. 1930. Subdivision of geologic tim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41(1): 47-48.

Cloud, P. 1972. A working model of the primitive earth.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272(6): 537-548.

Emmons, S. F. 1888. “American Committee Report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6: 71.

Joseph, Graham, William, Newman, John, Stacy. 2008, The geologic time spiral―A path to the past (ver. 1.1): U.S. Geological Survey General Information Product 58, poster, 1 sheet.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pubs.usgs.gov/gip/2008/58/

Dana, J.D. 1872. Green Mountain geology. On the quartzite.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3(16): 250-257.

Tim, Bertelink. 2017. Own wor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chean#/media/File:Archean.png.

Williams, H.S. 1901. The discrimination of time value in geology. The Journal of Geology, 9(7): 570-585.

杜新貴. 1982. 闆塊構造與元古宙. 地震地質譯叢, (03): 59+33.

黃汲清, 薑春發. 1962. 從多鏇迴構造運動觀點初步探討地殼發展規律. 地質學報, 42(02): 105-152.

全國地層委員會. 2001. 中國地層指南及中國地層指南說明書(修訂版). 北京: 地質齣版社. 1-59.

蘇中, 安筱鵬, 高紅冰. 2022. 元宇宙是新技術還是新泡沫? 大數據時代, (02): 6-15.

尹贊勛. 1966. 地球曆史最大階段的劃分和命名. 地質論評, 24(01): 51-52.

美編:許若�H

校對:覃華清 江淑敏

轉載內容僅代錶作者觀點

不代錶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係原公眾號

來源: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編輯:樂子超人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中國氣象局啓動三級應急 江南華南等地部分地區將現大暴雨

中國氣象局啓動三級應急 江南華南等地部分地區將現大暴雨

    中國天氣網訊 據中央氣象颱預報,5月9日至13日,江南、華南及貴州、雲南等地有大到暴雨,江南南部、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預計大部纍計降水量50~70毫米,江南南部至華南大部100~200毫米,廣西中北部、廣東中北部和沿海地區局地超過300毫米。 經綜閤研判和應急會商,局領導於5月9日8時30分簽發命令,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減災司、預報司、觀測司,氣象中心、氣候中心、衛星中心、信息中心、數值預報中心、探測中心、公共服務中心、人影中心、宣傳科普中心(報社)、服務中心、華風集團立即進入Ⅲ級應.......


看瞭30年鍾錶,還不知道它是如何準確計時的?

看瞭30年鍾錶,還不知道它是如何準確計時的?

    前段時間歐米茄(omega)和斯沃琪(Swatch)的聯名款非常火爆,引發不少人搶購。盡管鍾錶已經淡齣瞭不少人的生活,平時看時間有手機就夠瞭,但還是有不少人需要鍾錶。 從個人佩戴的手錶到傢中牆上懸掛的石英錶,從廣場大屏幕上的電子錶到塔樓裏的機械鍾,鍾錶有著各式各樣的形態。 現代鍾錶的誕生高度依賴於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即使是最廉價、結構最簡陋的現代鍾錶,其內部結構之精巧,也足以令古代的能工巧匠嘆服。而在工業革命之前,計時裝置的發展經曆瞭一段漫長的歲月。 為瞭搞清楚鍾錶準確計時的原理,我們不妨.......


撒哈拉沙漠的麵積約940萬平方公裏,那深度呢?沙子下麵是什麼?

撒哈拉沙漠的麵積約940萬平方公裏,那深度呢?沙子下麵是什麼?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麵積達到瞭驚人的940萬平方公裏。 940萬平方公裏,這豈不是說整個北非都被沙漠所覆蓋瞭嗎?撒哈拉沙漠的確是幾乎占據瞭整個北非,但並不是說整個北非都被沙漠所覆蓋,因為撒哈拉沙漠的總麵積雖然很大,但沙丘覆蓋率並不是特彆高,大概隻有15%左右。也就是說在940萬平方公裏的範圍內大約隻有15%左右的區域覆蓋著沙丘。不過這些沙丘並不是固定的,它們的位置、高矮都會發生變化,一陣風吹過,一座數百米的沙丘就消失不見瞭,而在另一個地方,一座新的沙丘又.......


太陽有多“燙”?這個探測器已經“觸摸”到瞭它

太陽有多“燙”?這個探測器已經“觸摸”到瞭它

    齣品:科普中國 作者:錚錚有聲 監製:中國科普博覽 美蘇冷戰時期,美國人編造瞭大量抹黑蘇聯的“故事”,比如這則著名的“晚上去太陽”: 美國人登月成功後,勃列日涅夫當天就打電話給蘇聯宇航員…… “鑒於美國人已經在月球上登陸,現在蘇聯決定,馬上派你們去太陽登陸。”勃列日涅夫說。 “您不知道嗎,勃列日涅夫同誌,我們會被燒死的。”宇航員大驚,哽咽道。 勃列日涅夫生氣地說:“你以為政治局沒有考慮過嗎?我們已經決定,派你們晚上在太陽登陸!” 在“蘇聯笑話”裏經常被黑的老幾位(圖片來源:IMRussia) .......


南京大學等發現有望藉助月壤生産氧氣和燃料

南京大學等發現有望藉助月壤生産氧氣和燃料

    【南京大學等發現有望藉助月壤生産氧氣和燃料】人類遨遊太空,水、氧氣和能源不可或缺。記者8日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鄒誌剛院士、姚穎方教授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閤作,發現嫦娥五號帶迴的月壤樣本中,一些成分可以作為催化劑,在太陽光作用下,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氫氣、甲烷和甲醇。基於這一發現,研究人員提齣,未來可以利用月球自身資源建設月球基地,支持深空探測、研究和旅行。 (新華社) .......


全球在2030年消除經狗傳播的狂犬病:現狀和前景(7)

全球在2030年消除經狗傳播的狂犬病:現狀和前景(7)

    前言:由來自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尼日利亞和秘魯的7位作者於3月28日在專業雜誌《Current Tropical Medicine Reports(最新熱帶醫學報告)》上在綫發錶瞭綜述論文:Rabies in the Tropics( 熱帶地區的狂犬病)(見參考文獻)。該文全麵深入分析瞭全球在2030年消除經狗傳播的狂犬病計劃執行的現狀和前景。本博客將分數次介紹該文的主要內容。 熱帶地區的狂犬病 (Rabies in the Tropics) 本文目錄: 摘要 1.前言 2.非洲的狂犬病 2.......


當年聽王亞平太空授課的小學生,如今迎接航天員迴傢

當年聽王亞平太空授課的小學生,如今迎接航天員迴傢

    逐夢飛天徵程,彰顯青年力量。從第一枚地地導彈到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到空間站,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如今,一批批青年航天科技人員堪當大任,肩負偉大使命奔赴星辰大海。 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乘組平安返迴東風著陸場,那一刻,官燦輝格外興奮,作為東風著陸場的一名航天搜救隊員圓滿完成航天員艙落機臨、安全齣艙、健康迴京的指示要求,為建設“三最”航天港貢獻力量。 2000年齣生的官燦輝是湖南嶽陽人,22歲的他,已經是第四次參加大型搜救迴收任務。為.......


浙江舟山現“血魔大陣”?夜空通紅如火燒,搞怪的卻隻是一盞漁燈

浙江舟山現“血魔大陣”?夜空通紅如火燒,搞怪的卻隻是一盞漁燈

    天空晴朗時是藍色的,霧霾和陰天時是灰濛濛的,但是在5月7日晚8時前後,浙江舟山一帶的人們發現天空突然變成瞭紅色的,十分罕見。先來看看當時的天空什麼樣,如下圖: 當時傍晚已過,天幕已經變黑,天空不應該是這個顔色,當地很多人都十分詫異,錶示沒見過這種現象,有人稱仿佛是齣現瞭影視作品中的“血魔大陣”,整個天空就像是燒紅瞭一般。 有人拍攝視頻發到瞭網上,或有人聯係氣象局問怎麼迴事,舟山市氣象局工作人員迴應稱7日當天多雲有霧,齣現紅色天空應該是光的一種摺射現象,屬於大氣光學現象,但是光.......


抬頭,望天,看每一朵不期而遇的雲

抬頭,望天,看每一朵不期而遇的雲

    所有生靈都俯視地麵, 唯有人類被賦予瞭一張可以仰望星辰、凝視天空的臉。 ――《變形記》,羅馬詩人奧維德 看雲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實現的樂趣之一,因為你需要做的事情隻有:抬頭,望天。 今天會有一朵什麼樣的雲在等我呢? 這是作為朝陽群眾的書評君近日拍攝到的一些雲(安也/攝) 在豆瓣上,有一些每天隻是簡單地盯著雲彩看的小群體,比如“雲的賞味期限”、“畫雲小分隊”、“每天拍多雲”等,所做的事情,就是隨時通過攝影和繪畫來捕捉自己所見到雲彩的瞬息變化。 這種對天空和雲彩的嚮往,可能是作為人類.......


僅隔10天!美國第2艘龍飛船撤離國際空間站,但這一點不如我國

僅隔10天!美國第2艘龍飛船撤離國際空間站,但這一點不如我國

    就在前不久的5月6日,美國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耐力號”龍飛船濺落在羅裏達坦帕海岸附近的預定海域中,成功將4名宇航員從國際空間站載迴瞭地球。 這一次龍飛船撤離國際空間站,是把執行“Crew3”任務的三名美國宇航和一名歐空局的德國宇航員帶迴地球。這4名宇航員是在2021年11月進入國際空間站的,他們已經在太空中待瞭將近半年時間。 這次返迴任務,“耐力號”龍飛船大約耗時24個小時,纔將這4名宇航員安全帶迴瞭地球。 (Ax-1任務中公理太空公司的四名乘客) 此次任務之所以引人注.......


Epic 宣布與 NASA 閤作開展火星題材的“元宇宙”項目

Epic 宣布與 NASA 閤作開展火星題材的“元宇宙”項目

    IT之傢 5 月 9 日消息,虛擬現實技術在遊戲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這也為其他行業帶來瞭大量的機遇。例如最近興起的“元宇宙”,甚至美國宇航局也承認這種潛力。 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NASA 宣布將與 Epic Games 閤作,為遊戲開發者提供“挑戰”。據介紹,這種“挑戰”旨在締造一種基於火星的虛擬現實資産和生活體驗,可以為人類最終的火星之旅做準備。這項挑戰將通過 HeroX 平颱發布。 據悉,該平颱允許組織為獨特的項目提供眾包解決方案。這項 NASA 的挑戰主要針對遊戲開發者,這也是它與 Epi.......


從一頂帳篷起傢,中科院珠峰站“成長記”

從一頂帳篷起傢,中科院珠峰站“成長記”

    新華社拉薩5月9日電(記者白少波、田金文、李鍵)如今,中國科學院珠穆朗瑪峰大氣與環境綜閤觀測研究站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中科院珠峰站位於西藏自治區定日縣紮西宗鄉絨布河河榖中,距離珠峰登山大本營30公裏,建站17年來,從一頂帳篷逐漸成為設施完備、儀器齊全的綜閤觀測研究站。 17年前,現在中科院珠峰站所在的位置還是一片遍布礫石的荒灘。2005年,第四次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啓動,中科院珠峰站首任站長馬耀明說,齣於科研需要,在珠峰北坡建設觀測站的任務提上瞭日程。 中科院珠峰站全景。(中科院珠峰站.......


研究人員首次在南極冰下沉積物中發現地下水

研究人員首次在南極冰下沉積物中發現地下水

    稿源:cnBeta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瞭南極冰流下的地下水。這一發現證實瞭科學傢們已經懷疑但直到現在還無法驗證的事實。科學傢們需要來自南極冰蓋所有部分的數據以瞭解該係統如何運作以及它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氣候作齣反應而變化。 這項研究讓人們看到瞭南極冰蓋中一個以前無法進入和未被探索的部分,並且還提高瞭科學傢對它可能影響海平麵的理解。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斯剋裏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Chloe Gustafson指齣:“冰流非常重要,因為它們將南極洲約90%的冰從內部輸送到邊緣。這些冰流.......


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海拔8000米,珠峰的高度是如何測量的?

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海拔8000米,珠峰的高度是如何測量的?

    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將一麵五星紅旗帶上瞭珠穆朗瑪峰峰頂,創造瞭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曆史;2022年5月4日,13名珠峰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62年間,我們一次一次登上這座高峰,希望能瞭解其中的奧秘――不斷更新測量珠峰高度,成功架設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惡劣糟糕的環境,齣乎意料的危險,每一次攀登都是一場賭博。 那些年,為瞭得齣珠峰最精確的高度,我們如何測量?當科考隊突破8000.......


剛剛!科學傢在38億年前隕石中發現遺傳物質,生命可能來自太空?

剛剛!科學傢在38億年前隕石中發現遺傳物質,生命可能來自太空?

    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種生物?飛鳥、鯨魚、蜥蜴、猴子……相信絕大部分人究其一生也無法統計完所有物種,據科學傢統計,目前我們登記在冊的物種已經高達233萬種,而地球上真正存在的物種,數量可能在1000萬種以上。 地球物種韆韆萬,他們最初來自哪裏?又是怎麼齣現的?這個問題一直睏擾著古生物學傢們。近日,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一項新研究發現,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物種,都或將追溯到數十億年前落在地球上的三塊隕石上,這是真的嗎? 一、地球生命源自“天外來客”? 據悉,這三塊隕石分彆在1950年墜落在美國肯塔基.......


我在MIT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工作一年學到的 5 件事

我在MIT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工作一年學到的 5 件事

    隻要稍加實踐,科學就能深刻地影響一個人的世界觀。 ” 作者 | 劉冰一、Ailleurs 編輯 | 陳彩嫻 Mike Ferguson ,麻省理工學院大腦和認知科學係 (MIT BCS) 擔任研究軟件工程師/ML工程師。專門研究 Brain-Score(一種衡量類腦 AI 的工具)。他於 2021 年春季畢業於弗吉尼亞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和應用數學學士學位,以及認知科學和哲學學士學位。 圖注:Mike Ferguson 在本文中,Mike分享瞭在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一年中學到的 .......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閆湞課題組(膜蛋白結構與功能實驗室)招聘博士後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閆湞課題組(膜蛋白結構與功能實驗室)招聘博士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實驗室研究方嚮 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組成單元,細胞膜將細胞的內部與外界隔開,保障細胞內部生命活動的運行。在真核細胞中,細胞膜進一步在細胞內部界定瞭細胞器,使多種化學反應有序進行。細胞膜保護著細胞,但也阻礙瞭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位於細胞膜上的跨膜轉運蛋白則承擔著物質、能量與信息交換的重要任務。 跨膜轉運蛋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異常與多種疾病相關。 本實驗室研究方嚮包括: 1. 與人類重大疾病相關的通道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研究,並基於結構進一步篩選、設計並優化潛在的藥物.......


4月航天大事記『迴顧2022』

4月航天大事記『迴顧2022』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77期】 嫦娥四號第二十五批科學數據發布 2022年4月6日,月球探測工程地麵應用係統公開發布嫦娥四號第二十五批科學數據。本次發布的數據由地麵應用係統提供,包括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所搭載的4颱科學載荷在第二十九月晝(2021.04.04~2021.04.19)期間獲取的科學數據,共計493個數據文件,數據總量2796.56MB。 嫦娥四號第十三批國際閤作載荷科學數據發布 2022年4月6日,月球探測工程地麵應用係統公開發布嫦娥四號第十三批國.......


收藏!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大閤集,你的最愛是哪個?

收藏!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大閤集,你的最愛是哪個?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77期】 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射在即 新的任務標識也加入瞭 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大傢庭” 作為骨灰級“航天粉” 小太私藏瞭一整套 我國曆次載人航天飛行的任務標識 現在,小太把它們整理分享給大傢 (誇我!) 快來看看哪個是你的“心中最愛”~ 神舟五號:飛天圓夢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 航天員:楊利偉 神舟五號任務是我國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標誌著我國成為繼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獨立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傢。 從神舟一號無人飛船到神舟五號載人飛行.......


《自然》:最短一天,塑料徹底降解!塑料汙染難題迎重大突破

《自然》:最短一天,塑料徹底降解!塑料汙染難題迎重大突破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視頻展示瞭藉助最新的酶,塑料在48小時內發生的變化(視頻來源: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 COCKRELL SCHOOL OF ENGINEERING) 每一年,全球生産的塑料達到驚人的3億噸,但當它們結束使命,如何處理這些穩定的聚閤物成為一道難題。在全球各地,數十億噸塑料垃圾埋藏在垃圾填埋場裏,汙染著當地土壤與水源,還能以微塑料的形式齣現在人體的血液、糞便甚至是胎盤中…… 如何緩解日益嚴峻的塑料危機,成為當下極其緊迫的.......


我們的現實,隻是一對相互作用的世界中的一半?

我們的現實,隻是一對相互作用的世界中的一半?

    物理學傢有時會想齣一些瘋狂的故事,它們聽起來可能就像科幻小說。有些被證明是真的,比如愛因斯坦描述的時空彎麯已經被天文觀測證實,但還有一些仍屬於理論範疇。 在《物理評論研究》的一篇新論文中,兩位物理學傢探索瞭一種富有想象力的可能性,那就是,我們的現實隻是一對相互作用的世界中的一半。他們的數學模型可能為研究現實的基本特徵提供瞭一種新的視角,比如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宇宙會以這樣的方式膨脹,以及那與量子力學中允許存在的最小長度極限有什麼關係。 這些問題對於理解我們的宇宙至關重要,甚至有望幫助揭開現代物.......


挨餓能讓壽命翻倍?北大美女科學傢:少吃是“抗衰關鍵”

挨餓能讓壽命翻倍?北大美女科學傢:少吃是“抗衰關鍵”

    “過飽傷人,餓治百病”是明初醫學傢的智慧,“闢榖”是道傢最基礎的修行方法,“過午不食”是佛傢遵循的戒律。事實上,這一係列古老的養生方式在現代社會中展現齣其科學性。 近日,一段北大生命科學教授劉穎的演講視頻登上熱搜榜。在演講中她興奮地公開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少吃能夠延緩衰老,飢餓能改寫基因! 據媒體報道,這項研究於今年年初獲得重大突破。劉穎教授介紹,團隊長期研究綫蟲的飲食和壽命的聯係。為阻斷其進食,團隊通過特殊的化學試劑乾擾綫蟲eat-2基因,控製對照組的飢餓狀態。 最終多組數據證實,長期處於.......


暴雨來瞭怎麼辦?這9張圖告訴你!

暴雨來瞭怎麼辦?這9張圖告訴你!

    來源:中國氣象局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影 .......


《你好!火星》今晚開播!再現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曆程

《你好!火星》今晚開播!再現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曆程

    來源:學習軍團・中國軍號 作者:安普忠 王淩碩 為紀念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成功著陸火星一周年 由國傢航天局和中央廣播電視總颱 聯閤齣品的大型科學紀錄片《你好!火星》 自5月18日至22日每晚22點36分 在央視一套正式播齣 5月19日至23日每晚20點10分 在央視科教頻道重復播齣 紀錄片共分5集,每集30分鍾,將為廣大觀眾真實呈現人類探索火星所麵臨的巨大技術挑戰,全景式迴顧天問一號任務的全過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完美展現新時代中國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挑戰自我的精神風貌。 紀錄片共曆時三年攝.......


神秘文明的最古老曆法記錄

神秘文明的最古老曆法記錄

    我們已經很習慣一年365/366天的日曆,或許很難想象,許多不同文明都曾有過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曆法。其中,帶有一絲神秘色彩的瑪雅文明和它的曆法就是典型的代錶之一。 瑪雅曆法主要基於一個長260天的儀式周期,直到今天,墨西哥和中美洲部分地區的一些人仍在使用這種占蔔日曆,再加上一年365天的周期。兩者加在一起,就構成瞭一個長達18980天(52年)的超長曆法循環。這種復雜而古老的係統被北美洲和中美洲的原住民使用瞭數韆年。 盡管考古學傢已經從保存完好的文字記錄、紀念碑和繪畫中,推斷齣瞭許多關於這.......


230億公裏外,旅行者1號傳迴奇怪信號

230億公裏外,旅行者1號傳迴奇怪信號

    1977年,美國宇航局先後發射瞭兩個星際探測器,它們分彆被稱為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探測器的任務是對太陽係的主要行星進行科學研究,由於在完成這項任務之後,探測器所使用的核動力電池仍然電力充沛,因此,NASA科學傢決定調轉探測器的飛行方嚮,嚮太陽係外邊緣飛去,到2012年的時候,根據探測器傳迴的數據,科學傢認為,這兩艘探測器可能已經飛離瞭太陽係,進入瞭星際空間,到目前為止,兩艘探測器都在持續嚮地球傳迴寶貴的科學數據。 不過,遠在2333億公裏之外的旅行者1號的狀況似乎有些不同尋常,因.......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已確定!任務最艱巨,女航天員會是誰?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已確定!任務最艱巨,女航天員會是誰?

    隨著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的正式發射入軌,也宣告著中國空間站的建設正式開啓,該階段將進行6次發射任務,這開頭第一炮打響至關重要! 中國空間站組閤體,目前階段是“一艙兩船”結構,艙是天和核心艙,它是整個空間站的基礎核心,兩船是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和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前者對接在天和核心艙的前嚮對接口,後者對接在天和核心艙的後嚮對接口,整體呈現“一字形”構型。 糧草已到,兵馬即將齣發,按照機會會在6月中上旬進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消息,三名航天員乘組早都已經確定,目前正在.......


印度齣現近50℃酷熱後又爆發大洪水!66萬人受災,火車被洪水推倒

印度齣現近50℃酷熱後又爆發大洪水!66萬人受災,火車被洪水推倒

    從今年4月開始,印度多個地區高溫不斷,尤其是印度首都德裏,最高氣溫多次逼近50℃,讓人酷熱難耐,上韆萬人在高溫炙烤中飽受煎熬,就在德裏居民用水成倍增加的時候,亞穆納河乾涸瞭,德裏因此而齣現瞭嚴重的用水危機。 幸好前幾天,印度旁遮普邦和哈裏亞納邦上空的氣鏇環流引發瞭很強的季風活動,阿薩尼鏇風的到來暫時緩解瞭酷熱天氣,拉賈斯坦邦、旁遮普邦、哈裏亞納邦、德裏和中央邦平均氣溫都下降瞭3~5℃,最高氣溫降到瞭40℃左右。 好不容易擺脫瞭酷熱的天氣,齣現瞭較為舒服的天氣,但誰也沒有料到,這個時候印度又.......


“這屆NASA局長水平實在一般”

“這屆NASA局長水平實在一般”

    NASA局長妄稱中國擅長“偷竊”美國技術,專傢:這屆局長水平一般,格局更低。 多傢美國媒體18日報道稱,在17日舉行的一場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聽證會上,要錢心切的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尼爾森再度對中國大放厥詞,聲稱中美已進入太空競賽時代,中國很擅長“偷竊”美國的航天技術。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個月前,比爾・尼爾森纔在一場記者會上上演“苦情戲”,稱美國想要和中國開展太空閤作,但中方“愛理不理”。 對於NASA局長上演的“新戲”,航天領域專傢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錶示,這屆美國航.......


“喀納斯湖水怪”又現身瞭?湖麵突現巨大黑影,哲羅鮭在前麵遊動

“喀納斯湖水怪”又現身瞭?湖麵突現巨大黑影,哲羅鮭在前麵遊動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尼斯湖水怪”,是指在英國北部一個叫尼斯湖的湖泊中有一種體型碩大的神秘水中生物,至今也不知道它是什麼?但其實在我國新疆的喀納斯湖中也早有傳言說有一種水怪,即“喀納斯湖水怪”,也是至今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 就在今年的5月19日央視新聞等媒體又報道瞭“喀納斯湖水怪”被拍到的視頻,畫麵顯示齣一條巨大的黑影,像是一隻長條狀“水下生物”,恒星宛如在水中遊動一般,十分逼真,央視都來曝光這事,難道喀納斯湖水怪這迴真的現身瞭?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條帶魚或鰻魚狀的”生物“可不是一般的.......


大山深處有這樣一群人在“追星”

大山深處有這樣一群人在“追星”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87期】 北地春光晚,邊城氣候寒。 往來花不發,新舊雪仍殘。 水作琴中聽,山疑畫裏看。 自驚牽遠役,艱險促徵鞍。 高原深處,山連著山、溝跨著溝。在這順溝而建、四麵環山的晉西北航天城中,有這樣一群人,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裏投身到祖國的航天事業。他們既有堅守在調度颱前的係統指揮,又有火箭動力係統三級指揮;既有身處測量崗位的遠程監測員,又有紮根山頭點號的技師負責人......他們秉承“兩彈一星”精神和新時代岢嵐精神,紮根西北高原,用青春、汗水從圪梁梁裏闢齣一條問天之.......


美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將退役,已探測到1300多起火星地震

美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將退役,已探測到1300多起火星地震

    當地時間5月17日,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將在今年夏季晚些時候結束科學操作,預計到12月著陸器將失效。“洞察”號已探測到1300多起火星地震,最近一次是5月4日發生的5級地震。 “洞察”號2018年11月26日登陸火星,配備瞭一對約2.2米寬的太陽能電池闆,旨在在第一個火星年(近兩個地球年)完成任務的主要科學目標。 完成這些任務後現在進入延長任務,由於太陽能闆在積灰,産生的能量越來越少。“洞察”號著陸火星時,太陽能電池闆在火星上每天産生約5000瓦時能源,相當.......


厚植科學文化 中國科學院第十八屆公眾科學日將綫上開啓

厚植科學文化 中國科學院第十八屆公眾科學日將綫上開啓

    記者5月19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第十八屆公眾科學日將於5月21日至22日在中科院百餘個院屬單位舉辦,將以綫上活動的方式嚮社會公眾全麵展示中科院近年來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展現科學研究在國傢重大戰略中的關鍵作用,弘揚科學精神,營造科學氛圍,厚植科學文化,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 本屆公眾科學日著力打造“雲上科學日”,包括“雲遊中科院”“大咖講科學”“科普閱讀會”“科學影音廳”等多種形式的綫上活動,為公眾帶來更多的科學思考和樂趣。與此同時,天文颱站、植物園、博物館、野外颱站.......


《科學》:迄今為止樣本規模最大的癌癥全基因組測序研究成果發布!

《科學》:迄今為止樣本規模最大的癌癥全基因組測序研究成果發布!

    腫瘤細胞的基因組是高度變異的,自癌癥發生以來,各種環境因素均會對其基因組産生直接影響。如今,全基因組測序(WGS)技術日趨成熟,這為癌癥基因組信息的分析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除瞭能對少數的腫瘤驅動基因突變進行檢測外,WGS還能提供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各種“乘客突變”(passenger mutations)的全局景觀(“乘客突變”指的是癌癥基因組中存在的諸多非驅動突變,乘客突變中的許多突變對癌癥發展不起主導作用,但積纍起來卻能産生顯著影響[1])。 不同突變類型(既包括驅動基因突變也包括乘客突變)經.......


劍橋大學最新研究:簡單一步,能讓皮膚年輕30歲?

劍橋大學最新研究:簡單一步,能讓皮膚年輕30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每個人有朝一日都難免衰老,但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傢們正在開發各種全新的技術,來延緩衰老進程,甚至是逆轉衰老。最近,由知名學府劍橋大學的科學傢們領銜的一項研究,就找到瞭讓皮膚返老還童的奧秘。根據他們的估算,這一技術能讓皮膚細胞年輕30歲! 要看懂這項研究,就不得不提曾經斬獲諾貝爾奬的乾細胞技術瞭。我們知道,細胞的發育通常是一條綫性不可逆的過程――從具有多種分化潛能的乾細胞齣發,隨著時間推移,細胞會逐步具有特定功能,形態上也齣現明顯的變化,最終形成各式各樣的細胞,.......


日本研究團隊首次閤成“莫比烏斯環”形狀碳分子

日本研究團隊首次閤成“莫比烏斯環”形狀碳分子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名古屋大學和北海道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19日齣版的英國科學雜誌上發布成果稱,在世界首次閤成瞭“莫比烏斯環”形狀的碳分子,並將其命名為“莫比烏斯碳納米帶”。 資料圖:“莫比烏斯碳納米帶”示意圖。 據介紹,這一“莫比烏斯碳納米帶”的大小為3.5納米(1納米為十億分之一米),扭麯的位置可以在整個分子上靈活移動,當紫外綫照射時會發齣熒光。據稱,它可能具有迄今為止的碳物質所沒有的新特性。 名古屋大學教授伊丹健一郎錶示,“希望能探索碳的新用法”。 .......


馬斯剋的星鏈計劃,到底是科技的進步還是炒作的“未來”

馬斯剋的星鏈計劃,到底是科技的進步還是炒作的“未來”

    最近幾年,想必大傢都能聽說過這樣一個人物,他被認為是“鋼鐵俠”的原型,身價頗豐且在諸多領域有所創新,而且更是一種操縱輿論的高手,發錶過很多引發巨大的爭議的言論,特彆是其熱衷的要移民火星的計劃,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 不過在輿論炒作之餘,馬斯剋的公司也確實拿齣過不少成績,比如說大傢都耳熟能詳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特斯拉,還是在民營航天領域大放異彩的SpaceX公司,但是在這些成績中,卻又有一個項目飽受爭議,這就是星鏈計劃,那麼星鏈計劃到底是科技的進步,還是炒作齣來的未來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傢分析一下。 .......


俄官員:美國在烏剋蘭建立瞭電子生物監測係統

俄官員:美國在烏剋蘭建立瞭電子生物監測係統

    5月20日,俄羅斯國傢杜馬副主席、美在烏生物實驗室活動調查委員會聯閤主席伊琳娜・亞羅瓦婭錶示,美國五角大樓和北約在烏剋蘭逐步建立瞭電子生物監測係統,所有搜集到的信息則被送往瞭美國國防部的國傢醫療情報中心。 她指齣,美國高級彆生物安全實驗室數量已經大幅度增加,這意味著美國在保護計劃的幌子下積極地從事研究極度危險病原體的工作。美國的立法也允許進行此類活動。亞羅瓦婭強調,美國在烏剋蘭進行瞭埃博拉和天花病毒的研究,而在其本土也齣現過多個涉及危險病原體泄漏的事件。 亞羅瓦婭錶示,由於俄羅斯在烏剋蘭的特彆.......


承認中國航天優秀很難嗎?NASA局長又汙衊我國,事實卻嚴重打臉

承認中國航天優秀很難嗎?NASA局長又汙衊我國,事實卻嚴重打臉

    NASA局長尼爾森又對我國航天大放厥詞,聲稱我國“偷竊”美國的航天技術: “你注意到他們(中國)的很多空間係統看起來和其他國傢的空間係統很相像,是的,他們總是很擅長偷竊。” 當然瞭,明眼人一眼就看齣這屆NASA局長水平不行,格局更低,稍微有點常識的就知道,憑藉著主觀的“兩者很相似”就汙衊彆人偷竊,根本站不住腳。事實上,我國在航天領域有許多自主研發的科技,甚至許多科技美國根本就美國。 而且,能說齣這種話的人,可以說是對我國航天沒有絲毫清晰的認知。 因為我國航天自發展之初就受到瞭以美國為代錶的.......


馬斯剋的星鏈剛完成20%,華為突然宣布,馬斯剋的衛星還發嗎?

馬斯剋的星鏈剛完成20%,華為突然宣布,馬斯剋的衛星還發嗎?

    說到星鏈,大傢應該都有所瞭解瞭,這是馬斯剋創建的太空探索公司所發起的項目,計劃利用5年時間,在近地軌道發射12000顆通信衛星,實現對全球的網絡覆蓋,目標通信延遲是20微秒。 星鏈計劃由於其一箭多星和火箭重復利用技術而備受關注,但是目前來看,距離星鏈的最初目標,距離還比較遙遠。 例如在通信延遲上,目前最好成績也隻是42微秒,距離目標20微秒還有較大差距。 在衛星的數量上,星鏈計劃5年發射1.2萬顆,目前時間已經過去瞭3年時間裏,衛星發射數量剛剛超過20%。 不僅如此,已經發射的衛星還存在一.......




一位地學科普人推薦的地學科普圖書

巴基斯坦外海 6.3地震來襲

史上第27次閏秒 元旦齣現

為什麼說地質年代劃分是冷知識中的熱門考點


前一篇新聞
健康時報:把新冠感染者稱作“羊”,是歧視的次生傷害
后一篇新聞
三環外小區天價停車費,市場監督所協調降價80元,一周後又不承認降過價!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