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5/2022, 5:23:10 PM
華夏傳承五韆年,自秦漢“厚葬之風”興起,後世墓葬多藏有奇珍異寶;如今,考古行業日漸流行,越來越多的古墓被“偶然”發現,這也引齣瞭一段“傳世寶玉”的故事。
1982年,山東的文物保護還處於宣傳階段,各地也派齣不少文管工作人員,專門下鄉收集、普查民間文物,老孫和幾個同事被派往瞭青州。
這天,老孫一行幾人來到一個村子,迎麵幾個孩子正在打鬧嬉戲;這場景本來沒什麼,但老孫卻急眼瞭,衝著一個孩子大吼道“站住!”
這一嗓子把幾個孩子嚇住瞭,就是隨行同事也被嚇瞭一跳,那年月交通還不是很便利,村裏少見外來人,因此孩子們都有點怯生,嚇得當場哭瞭起來。
就見老孫徑直走嚮孩子,但並沒有做齣什麼過激的舉動,隻是從孩子手裏接過一條繩子;原來孩子手裏還有一條繩子,繩子後麵托著一塊圓形的“石頭”。
孩子用繩子綁著“石頭”拖著跑,時不時還會發齣好聽的“叮當”聲;老孫為瞭保護這塊“石頭”,不讓孩子繼續拖著跑,情急之下,這纔發齣一聲力吼。
隨行同事也發現孩子後麵拖著一個東西,仔細一看都認瞭齣來,這哪是“石頭”,分明是一塊圓形的“玉璧”,老孫的舉動也就不奇怪瞭;
此時已經晚瞭,孩子傢“大人”及時趕到,幾步上前將孩子拉到身後,作勢就要開罵;老孫幾人頓覺尷尬,理是說不清瞭,隻好亮明身份,並一再道歉。大人一聽,眼前幾個人是城裏來的,又見都戴著眼鏡,而且一再說好話,似乎沒有惡意,心裏的怒氣這纔稍稍平復。
此時老孫拿著孩子的“玩具”湊瞭過來,將事情的緣由說瞭一遍,最後不忘強調一句“這是一塊‘玉璧’,可能是珍貴文物。”
“玉璧”是啥,對方不知道;但“珍貴文物”,村裏來過宣傳隊,倒是聽說過。為瞭不惹事,孩子的大人說“文物是啥俺不知道,你相中瞭,你拿走吧。”
哪有那麼簡單,老孫為的可不光是一塊玉璧,他們還要瞭解東西的齣處。
這傢人也不隱瞞,說村子東邊有個土崗,不知什麼時候齣現瞭許多又大又重的青磚;後來村裏修房壘圈都到那裏刨磚,他們也是在刨磚的時候,發現瞭那塊石頭,就給孩子當瞭玩具。
話雖然不多,但“老孫”還是敏感地察覺到瞭什麼,開始詢問“土崗”的信息;原來,這村子就叫“馬傢塚子”,中國地名很有講究,“塚”就是“墳”的意思,對於文管人來說,這名字幾乎就等同於發現瞭古墓。
此時門外有位老人插嘴說“那崗子就是一座大墳,你們問這乾啥?”
這下找到瞭“正主”,老孫趕緊把門外的老人請進屋,開始仔細詢問;可惜年代太過久遠,這位老人也說不清楚“土崗”究竟是怎麼迴事。
老孫幾人見沒什麼信息可問瞭,隻好起身告辭,拿著孩子的“玩具”,一溜煙迴到青州城,將事情嚮上級做瞭匯報,並將那塊“玉璧”交給專傢進行鑒定;“玉璧”雖然不是什麼特彆珍貴的文物,但年代頗為久遠,竟然是1700多年前,東漢時期的産物。
結果齣來後,一支考古隊也隨即成立,仍由老孫帶隊,再次趕往“馬傢塚子村”;這次動靜比較大,老孫先找到“孩子傢大人”,由他帶路前往當初挖到“玉璧”的地方。
果然,“馬傢塚子”東頭有一座土崗,考古專傢一眼就看齣這是一座墳塚的封土堆;如果真如鑒定結果,這座古墓也應該有韆年曆史瞭,直到今天還殘存15米高,直徑30米的規模,可見當初的規模將會更大。
根據暴露在外的青磚形製,隨行專傢判斷,這應該是一座東漢時期的大型磚石墓。搶救性發掘就此開始,但初期就不順利,因為考古隊發現,由於“土夫子”的多次破壞和村民長期到這裏刨磚,這座古墓的墓頂已經塌陷,甚至連“墓門”石闆也已經不知所蹤。
還不止,墓道僅剩4.5米,墓室幾乎暴露在外,棺槨已經不知所蹤,隻有漢代“地磚”還相對完整;這樣的場景,著實讓考古隊員們心情復雜,這麼大一座豪華古墓,如今竟然被破壞得這麼徹底,還有繼續發掘的必要嗎?
隨行專傢堅持發掘,理由很簡單,村民刨磚都能發現“玉璧”,這墓室中應該還有不少殘存的寶貝;果不其然,或許是墓室結構過於復雜,奇珍異寶太多的緣故 經考古隊清理,居然又發現瞭298件文物。
其中包括一塊帶有“韆鞦萬代”的漢磚、117件陶器、116件銅器、17件鐵器、9件玉器、1件金器、4件石器等。除此外,墓中東迴廊還發現瞭15枚五銖錢。
這些文物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仍是一塊“玉璧”,但這塊玉璧可不同於孩子的“玩具”,它可是目前僅存三塊的國寶級文物,如今青州博物館的“三大鎮館之寶”之一,“宜子孫”玉璧。
“齣廊”鏤雕,上有雙龍紐,中央有隸書“宜子孫”三字;“宜子孫”是古代吉祥用語,寓意“子子孫孫宜室宜傢”。
“宜子孫”是古人的一種美好願景,即:希望自己的財富、立業教誨能傳承給後世子孫,並希望子孫能“韆鞦萬代”的享受優越生活;“宜子孫”玉璧,目前考古中僅發現瞭三塊,青州這塊,無論玉質還是偌大的器型,都是“三塊”中最珍貴的一件。
單以價值而論,青州“宜子孫”玉璧,無論墨黑成色、玉質光澤,還是精美雕工,都可稱“玉器精品”;因此有人曾對其估價,“宜子孫”蒲紋玉璧的價值應在“2億至10億”。
當然,文物的價值不在於“一串數字”,這件文物堪稱“傳世寶玉”,更不能以金錢來衡量;如今的“宜子孫”玉璧就珍藏在青州博物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親自去一睹它的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