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12:59:18 PM
“用戶體驗將成為未來智能汽車的顯著特徵和遊戲規則改變者。”這種體驗,不僅僅是智能駕駛帶來的安全和便利,更主要的還是艙內的空間及功能優化。
一方麵,更多的消費類電子産品會進入品牌OEM的選裝包。比如,小鵬P5打造的“百變舒適,智能傢轎”的智能生活空間全新理念,就提供瞭極米車載定製超清投影儀,從而實現座艙功能在不同場景下的轉換。
車載卡拉OK是去年開始風靡汽車行業的新功能,從十幾萬的傳統自主品牌燃油車到特斯拉、理想、小鵬等新能源暢銷車,再到部分閤資品牌車型。不過,這個功能在一部分車型僅支持在駐車狀態下使用,背後還是考慮到行車安全。
這種車輛靜止狀態下的座艙體驗升級,考慮到不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無論是導入成本還是車身部分內飾及結構、接口設計,對於車企來說,都更容易快速接受。
另一方麵,隨著單車搭載顯示屏數量的增加,關鍵的一點是,如何在減少駕駛員分心的情況下,增強其他乘客的信息娛樂體驗。尤其是車載互聯娛樂生態的逐步豐富,監管和技術將進入新的博弈周期。
一、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市場(不含進齣口)乘用車新車標配搭載10英寸及以上信息娛樂(中控)大屏上險量為899.92萬輛,同比增長超過50%。
在這個背景下,汽車製造商加快將智能手機、互聯網的內容和服務導入車載大屏,比如,4K高清視頻、車載遊戲、卡拉OK等等。 探索車內的場景化服務,是硬件性能提升後,車企的“軟”服務競爭。典型案例,還是要從特斯拉說起。
美國國傢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去年開始調查特斯拉的車載遊戲功能,原因是該品牌允許車內人員在前排中央觸摸屏上玩遊戲,而且駕駛員也可以在行車狀態下進入係統。在此之前,該遊戲隻能在“車輛處於停車狀態時可用”。
這款名為Passenger Play的遊戲,是基於特斯拉Arcade(車載遊戲平台)專為乘客開發的遊戲功能。車內的中控大屏可以分割為兩部分,一半用於提供駕駛所需的行車信息,另一半用於顯示遊戲畫麵,同時後排也有單獨的顯示屏。
在啓動遊戲時,係統會要求使用者確認自己是否為乘客,但並沒有針對駕駛員的驗證機製。這意味著,駕駛員也能點擊“確認”自己是乘客,從而造成駕駛員可以在激活Autopilot的狀態下,玩車載遊戲的安全風險。
而按照此前特斯拉CEO馬斯剋的披露信息,特斯拉一直在努力擴大其在車載電子遊戲領域的影響力。此前,該公司有一個軟件工程師團隊專門負責開發遊戲,並且團隊規模還在不斷擴充。
此外,一個名為Tesla Arcade的視頻遊戲平台,則負責與第三方視頻遊戲工作室閤作,將過去在智能手機、電腦上開發的遊戲移植到車載平台。
但特斯拉看到的不隻是增強乘客娛樂體驗。 “當汽車實現自動駕駛時,娛樂將是關鍵”,馬斯剋認為,今年晚些時候可以實現這一點,並最終將車載遊戲轉變為一項持續盈利業務。
為此,特斯拉還更換瞭車載娛樂主機的主芯片(這也是座艙大算力SoC的下一個競爭賽道,不管是英偉達還是高通,都在強化遊戲生態的支持)。
去年下半年開始,部分Model車型已經開始配備能夠運行PS5遊戲機性能的AMD芯片,包括專門定製的AMD Ryzen CPU和獨立的Navi 23圖形處理器,支持AAA級遊戲(對顯卡要求較高)。
其他廠商也不甘落後。
作為寶馬旗下第一款搭載5G聯網功能的純電動車,寶馬iX係列的營銷亮點之一就是5G帶來的高數據帶寬和低延遲,與未來豪華的車載娛樂係統一起提供超齣用戶預期的流媒體娛樂體驗。
按照計劃,寶馬希望藉助後排超大影院級屏幕(31英寸的全景顯示屏,32:9格式,具有智能電視功能,分辨率高達8K),在車內娛樂領域樹立新標準,並為後排乘客提供與電影院同等的娛樂體驗。
比如,通過與亞馬遜閤作,將Fire TV整閤到後排影院屏幕係統中,讓乘客可以在路上觀看各種各樣的視頻、聽音樂和觀看下載的節目。同時,乘客可以設置屏幕高度、燈光和天窗遮陽闆,享受沉浸式娛樂體驗。
此外,針對中國用戶的流媒體服務也在計劃中。 去年,寶馬宣布與誠邁科技閤資成立一傢專門從事汽車軟件開發的中國本土公司,瞄準車載數字化服務賽道。此外,該公司已經將自動駕駛及駕駛輔助、智能互聯及數字化服務等所有數字化相關研發業務集閤為一個部門。
而在此之前,針對前排乘客的副駕娛樂大屏體驗已經開始在中國市場颳起一陣鏇風。包括理想、高閤、嵐圖、吉利等數款車型已經搶得先機。此外,數據顯示,中國市場(不含進齣口)搭載後排大屏的車型僅有10款左右。
顯然,這是下一個新賽道。
二、
在安全與娛樂之間尋求平衡,也帶來新技術的巨大潛在商業化機會。
就在今年初的CES展上,大陸集團宣布推齣可切換專屬顯示屏,此技術旨在為前排乘客提供娛樂服務的同時減少其對駕駛員的乾擾。
在私人模式下,高度定嚮背光使顯示屏上的內容僅供乘客所見。在交通狀況允許的前提下,顯示屏可以切換到共享模式,此時駕駛員和乘客都可以體驗特定的內容。
在大陸集團看來,除瞭後座娛樂的機會,前排顯示屏的屏幕越來越大是未來汽車內飾的主要趨勢之一,而像視角可控顯示屏這樣的技術對於減少駕駛員分心來說至關重要。
這一技術(防窺屏幕)此前在消費級電子産品市場已經開始搭載 ,通常有兩種形態,一種是通過防窺片或者膜(外掛式,通常價格在幾百元不等)來實現,另一種則是液晶屏原廠生産的可切換防窺技術麵闆 (Switching Cell) ,提供一鍵切換隱私與分享模式的顯示器解決方案。
比如,京東方在今年CES展上也亮相瞭旗下首款針對汽車行業應用的12.3英寸可切換防窺顯示的副駕娛樂屏。按照相關數據預測,2023年開始,類似的技術將成為新車的主推硬件之一。
另一項和大屏娛樂配閤的技術,就是車內音響 ,近年來用戶對車載品牌音響的需求正在升級。 聲頻定嚮揚聲器技術,也被稱為獨立聲區功能,正在成為新的焦點。
此前,部分新車已經搭載提供語音交互的免打擾獨立音區交互功能,實現不同位置乘客獨立喚醒語音助手的更有體驗。現在,類似的技術將升級到整車娛樂沉浸式體驗。
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市場(不含進齣口)乘用車新車前裝標配搭載知名品牌音響(按照單車計算口徑)上險量為163.41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0%。其中,在自主品牌方麵,紅旗、吉利(領剋)、長城WEY排名前十。
同時,前十品牌中,紅旗、長城WEY的品牌音響搭載率更是處於領跑位置,這顯示齣自主品牌正在成為艙內體驗升級的主力軍,尤其是配閤其他智能化技術的快速落地。
而各傢車載品牌音響廠商也在發力未來市場,比如,哈曼推齣的全新ExP解決方案,就是為瞭滿足暢快淋灕的遊戲體驗、身臨其境的音樂會及影院級車載音響體驗。
“汽車是服務於生活的,而不僅僅用來駕駛。”在哈曼看來,汽車製造商和技術方案商正在將汽車改造為“第三空間”,帶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最佳駕乘體驗。
就在今年初的美國CES展上, 哈曼發布瞭Ready Together和Software-Enabled Branded Audio(純軟件品牌音響)兩大創新解決方案,基於聲學技術優化和可定製化軟件平台進一步提升汽車音響係統的音質和功能。
其中,Ready Together就是基於哈曼的ISZ獨立聲區技術,每位車上乘客都能享受各自的媒體娛樂內容和服務,同時也允許分享體驗和對話。基於每位乘客的專屬內容和娛樂體驗,獨立聲區可實現個性化設置。
此外,哈曼還將推齣全新升級版的個人音響頭枕作為上述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模塊化設計可以與座椅係統無縫集成,支持從雙聲道立體聲到為全方位環繞聲的多種沉浸設置,乘客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和需求定製個性化的汽車音響體驗。
同時,部分音響的廠商也在尋求從傳統聲學嚮超聲領域拓展,從單一超聲嚮超聲陣列技術延伸,類似的技術方案也在中國進入量産周期。
比如,智能傳感器方案商奧迪威在北交所上市招股書中披露推齣的定嚮聲波技術,基於超聲波波束控製技術,超聲波傳感器組成超聲波陣列,利用超聲波傳輸角度比較小的特點,實現聲音固定在限定區域傳播。
在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看來,艙內智能化技術升級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增長周期,從早期的單一功能化配置升級轉嚮以全方位用戶體驗升級為主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