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12:59:55 AM
我們都知道,日本在1945年8月時,就已經宣布投降瞭,可是滯留在中國境內的日軍,並沒有被全部抓起來。
有一部分士兵甚至保留建製,繼續在中國境內耀武揚威。更加令人憤恨的是,這支日軍還在3年後跟徐嚮前元帥的部隊打瞭一場,這是為何?
1948年,解放軍在山西迎戰日軍後,最終結果怎樣?這些已經投降的日軍,之所以能夠成建製地保留下來,跟國民政府有很大關係。
1945年日軍剛投降時,身為日軍高層將領的岡村寜次,就暗中聯係國軍司令何應欽,希望他能保留一部分日軍,為接下來的戰鬥做準備。
也就是說,從那時候開始,日軍就已經料到,國民政府接下來會挑起新的戰爭,他們希望打著幫助國軍的旗號,保留一部分軍隊,為自己的捲土重來做準備。
由此不難看齣,日軍當時盡管已經無奈投降,可他們的狼子野心並沒有消失,依舊對中國虎視眈眈,恨不得隨時撲迴來咬我們一口。
蔣介石也知道,這些日軍擁有極強的戰鬥力,他對岡村寜次的提議非常動心,但是最後並沒有答應。
因為日本人曾長期在中國境內肆意妄為,他作為國民政府的最高領袖,掌管著國傢的核心權力,如果答應這樣的條件,會迅速失去民心,被所有百姓唾罵。
蔣介石雖然沒有答應,但是盤踞在山西地區的閻锡山,卻偷偷留下瞭一支日軍部隊。
在這支日軍殘兵中,有不少日軍的高層將領,其中有一個人名叫元泉馨,他曾是日軍獨立步兵第十四旅團的一名團長。
他們這些人投靠到閻锡山手下後,雖然沒有再像之前那樣肆意欺壓中國百姓,但他們仍擺齣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在山西地區肆意橫行。
在這些日軍的保護下,那些滯留在山西境內的日本僑民,也都特彆囂張,不僅公開組建團體,進行社會活動,而且還開辦學校和企業,把山西的部分區域,打造成瞭極具日係風格的地方。
當地百姓對此特彆痛恨,閻锡山手下的部分將領,也對那些耀武揚威的日本人非常厭惡。
在一次公開演習中,這些已經淪為戰敗者的日本兵,甚至還公開舉齣瞭日本國旗。
群眾看到這麵旗幟時,氣得火冒三丈,場上的一名軍官,也對此恨得咬牙切齒,他直接派人收繳瞭這些日軍的國旗,還對他們狠狠地訓斥瞭一頓,周邊百姓都對此非常滿意,連連鼓掌對他錶示稱贊。
可是閻锡山得知此事後,非但沒有奬賞他,反而還撤銷瞭他的職務,逼得他不得不逃到瞭另一個省份。
正因如此,那些日軍在山西地區變得越來越囂張狂妄,不僅公開祭拜那些已經遭到處決的日本戰犯,甚至還貼齣瞭很多對中國不友好的標語。
從本質上來說,閻锡山之所以對這些日軍如此寬容,並不是真的認可他們,而是想要利用他們跟解放軍戰鬥。
徐嚮前元帥攻打山西時,手下的士兵,經驗相對匱乏,武器也嚴重不足,而他要麵對的閻锡山軍閥,則是在山西地區已經盤踞瞭幾十年,把整個山西經營的像鐵桶一樣,雙方的差距極其明顯。
因此,徐嚮前元帥奉命齣擊之前,有不少將領擔憂地對他說,閻锡山這樣的老軍閥不好對付,去瞭之後一定要小心。
徐嚮前元帥錶示,閻锡山確實不好對付,但是我有辦法拿下他。就這樣,他懷著極大的信心,去瞭山西地區。
他沒有直接跟閻锡山死磕,而是帶著手下士兵,與閻锡山的精銳打運動戰,避開其鋒芒,攻打其薄弱之處。
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徐嚮前元帥的攻勢,一直都很猛烈,他手下的士兵,也在實戰中,積纍到瞭越來越多的經驗。
隨著時間的推移,徐嚮前元帥的部隊,在戰場上接連勝利,陸續解放運城和臨汾等地,極大地削弱瞭閻锡山的實力。
在不斷戰鬥的過程中,閻锡山變得越來越焦躁,為瞭扭轉戰局,他決定派兵固守晉中地區,把解放軍攔在太原城外。
從地理位置來看,晉中是太原城的一個重要屏障,如果這個地方失守的話,閻锡山所在的太原城,很容易就會遭到針對性的進攻,所以他特彆重視這個地方。
為瞭以防萬一,閻锡山除瞭派遣自己手下的精銳部隊去鎮守晉中之外,還把那些日軍也派瞭過去。
這些日軍組成的第十教導總隊,戰鬥力確實很強,他們的領導元泉馨,在晉中戰役爆發之前,完全沒有把解放軍當迴事。
他甚至以為,解放軍仍像之前那樣弱小,輕易就能打敗,還沒有打起來,他就寫瞭一段所謂的“俳句”為自己慶功。
結果到瞭戰場之後,這些日軍絕望地發現,解放軍早就已經脫胎換骨,有瞭極強的軍事實力。
在跟日軍組成的第十教導總隊對戰之前,我們的解放軍已經繳獲瞭100多門火炮。正式對戰時,戰士們利用這100門火炮,對前方的日寇狂轟亂炸,給他們造成瞭巨大的人員傷亡。
不過,我軍並沒有單純地依靠槍炮,而是在占據火力優勢的情況下,對敵方陣地發起衝鋒,以白刃戰的形式,與對方短兵相接。
在雙方士兵混戰的情況下,如果繼續動用火炮狂轟濫炸的話,很有可能會誤傷友軍,所以後方的炮火逐漸停息。前綫的戰士,則是更加勇猛地衝到陣地上,與敵人進行白刃戰。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刺刀,給我軍造成瞭很大的傷害,他們對白刃戰一直很有信心,結果這次戰鬥爆發時,他們纔知道,他們引以為傲的刺刀技術,早就已經被中國解放軍研究透徹。
戰士們在前綫戰鬥時,輕易就能找到日軍的破綻,對他們進行有效反擊。最後,這支殘留的日軍,被徐嚮前元帥的部隊,用刺刀捅死瞭一大半。
這次輝煌的勝利,極大地打擊瞭日軍的囂張氣焰,也讓閻锡山部隊,失去瞭繼續負隅頑抗的信心,為太原地區的解放,打下瞭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