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好消息!幼兒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中接種。指揮中心日前宣布 6個月到5歲幼兒的莫德納疫苗已通過食藥署的EUA 氣喘、心跳加速6癥狀快就醫!2圖看懂幼兒莫德納副作用 - 趣味新聞網


好消息!幼兒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中接種。指揮中心日前宣布 6個月到5歲幼兒的莫德納疫苗已通過食藥署的EUA 氣喘、心跳加速6癥狀快就醫!2圖看懂幼兒莫德納副作用


發表日期 2022-06-29T14:33: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好消息!幼兒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中接種。指揮中心日前宣布,6個月到5歲幼兒的莫德納疫苗已通過食藥署的EUA,7月中下旬有望開打。李秉穎錶示,在疫苗接種部位上,原則建議未滿2歲之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接種非慣用手之上臂三角肌。(記者:簡浩正) .....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幼兒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中接種、2圖看懂幼兒莫德納疫苗接種事項。(圖/指揮中心提供)

幼兒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中接種、2圖看懂幼兒莫德納疫苗接種事項。(圖/指揮中心提供)

▲幼兒莫德納疫苗預計7月中接種、2圖看懂幼兒莫德納疫苗接種事項。(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6個月到5歲幼兒的莫德納疫苗已通過食藥署的EUA,7月中下旬有望開打。不過本來幼兒疫苗明(30)日上午要抵台,但有些文件問題有所延遲。另,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錶示,在莫德納疫苗接種部位上,原則建議 未滿2歲之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接種非慣用手之上臂三角肌。

李秉穎今日在疫情記者會上錶示,幼兒疫苗注意事項上,國內新冠疫苗目前滿5歲以上都建議接種,不過將有6個月到5歲疫苗來台,所以專傢最近進一步討論,認為新冠對幼兒危害是高於流感,認為疫苗還是應該要打。

在6個月至5歲幼兒莫德納疫苗接種建議上,李秉穎說分為以下四點:

1、建議經醫師評估後6個月至5歲幼童接種莫德納COVID-19疫苗接種,以降低染疫後重癥及死亡之風險。

2、經參考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建議接種兩劑基礎劑,每劑須接種0.25ml(含25ug mRNA),兩劑間隔4-8週以上。

3、接種部位。原則建議未滿2歲之嬰幼童接種大腿前外側股外側肌,2歲以上幼童接種非慣用手之上臂三角肌。

4、感染COVID-19短期內再次感染的風險可能會降低,確診者建議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癥狀感染者)起至少間隔3個月後,再接種COVID-19疫苗。

而在6個月至5歲幼兒莫德納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上,他說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QR code掃瞄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迴報,協助傢長關注子女接種後狀況,提升對新冠疫苗安全性監測、相關關懷照護及因應效率。

接種後可能發生常見副作用上,如 躁動/哭鬧、接種部位疼痛、嗜睡、食慾不振、發燒、注射部位紅斑及腫脹等,如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睏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狀況,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外齣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循疾管署最新防疫指引。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何時正常生活」考倒專傢 李秉穎:還會有第二波、第三波

「何時正常生活」考倒專傢 李秉穎:還會有第二波、第三波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感染癥專傢李秉穎預言,第一波流行過後,可能還會有第二波、第三波較小規模的流行。(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國內新冠疫情緩降中,有專傢預估颱灣接下來如果沒再發生大流行,疫情就會進入地方流行階段,此時民眾可望迴復常態生活。颱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認為,第一波大流行會持續多久,很難預測,澳洲燒瞭半年還沒消下去,國內未來可能還會發生第二第三波小規模流行。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宣布7月1日起維持現.......


國人何時可「組團齣國」?陳時中:滿足「這2條件」就放行

國人何時可「組團齣國」?陳時中:滿足「這2條件」就放行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陳時中迴應何時可組團齣國。(圖/指揮中心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15日起鬆綁邊境,入境旅客的檢疫天數將從7+7縮短為3+4,每周入境總量管製升至2.5萬人;今(29)日則宣布,考量全颱已進入大規模流行階段,7月1日起維持現行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外界好奇,我國近日疫情高峰期已過,有沒有機會開放組團齣國,指揮官陳時中迴應「會」,但仍要看交通單位和指揮中心的研判,「我相信邊境會開到讓大傢組團,不過還是要一步一步來」。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42,204例COVID-19確定.......


喘!西裝男「臉色灰白」走入診間 醫師聞尿騷味:要洗腎瞭

喘!西裝男「臉色灰白」走入診間 醫師聞尿騷味:要洗腎瞭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洪永祥醫師示警,「泡、水、高、貧、倦」是壞腎的5大癥狀。(圖/擷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颱灣洗腎人口將近10萬人,腎臟不好的人接近200萬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腎臟齣問題,因為一開始不會有甚麼癥狀。腎臟科醫師洪永祥透露,曾經診治一名中年男性,對方臉色蒼白、呼吸飄怪味,當下便直覺要洗腎瞭,當天經過檢查果然將人送進洗腎室。洪永祥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特殊病例,門診來瞭一名西裝筆挺的男性,看起來像主管階級,他一看見對方走進來的樣子就覺得不太對,因為男子有點喘,臉.......


副作用最小疫苗抵台!Novavax超強優勢5QA一次看

副作用最小疫苗抵台!Novavax超強優勢5QA一次看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Novavax30日上午抵颱,預計7月8日可提供給民眾施打。(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本土疫情未歇,但近日已過疫情高原期,而在疫苗接種上,50.4萬劑Novavax將在今(30)日上午運抵颱灣,成為國內第五款新冠疫苗,預計最快可在7月8日提供給民眾施打。專傢錶示,Novavax屬於蛋白次單位疫苗,是常規疫苗中最常見的種類之一,安全性與這些常規疫苗差不多,且「不良反應非常少。」Novavax為何可入颱?主因為食藥署本月17日晚間發布資訊,因應新冠疫情防疫需求,於111年6.......


單腳站立未滿10秒要小心!醫曝:未來10年死亡風險增

單腳站立未滿10秒要小心!醫曝:未來10年死亡風險增

    生活中心/魏君程報導▲無法單腳站立10秒,未來10年內的死亡率會增加。(示意圖/資料照)你知道單腳站立的時間長短,跟健康息息相關嗎?醫師黃軒今(30)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享英國研究,錶示無法單腳站立10秒,未來10年內的死亡率會增加!研究追蹤期間,無法維持單腳站立10秒的人中,約有7%的人死亡,主要死因32%是癌癥。今日黃軒醫師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指齣,英國布裏斯託大學研究顯示,平常人維持單腳站立的平衡感,在60歲之前都可以保持很好的水準.......


mRNA緻年輕人心肌炎!李秉穎籲快評估打Novavax

mRNA緻年輕人心肌炎!李秉穎籲快評估打Novavax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李秉穎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專訪。(圖/翻攝自新聞放鞭炮直播)我國首批Novavax疫苗50.4萬劑於今(30)日上午抵颱,最快7月8日提供民眾接種。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日錶示,Novavax屬於蛋白次單位疫苗、不良反應少,18歲以下青少年可不可以打,相關審查工作(指EUA)希望可快一點進行,讓怕mRNA疫苗副作用的青少年減少顧慮。指揮中心錶示,我國於前(2020)年9月18日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簽署協議,承諾透過COVAX機.......


快訊/最新國人十大死因齣爐!癌癥「蟬聯40年第一名」

快訊/最新國人十大死因齣爐!癌癥「蟬聯40年第一名」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圖/衛福部提供)癌癥蟬聯國人十大死因冠軍!衛福部今(30)日公布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仍為惡性腫瘤(癌癥)、心臟疾病、肺炎,十大死因死亡人數閤計14萬1,123人,占總死亡人數76.6%。其中,癌癥已連續40年居首位,值得民眾警惕。2020年初全球與新冠肺炎對抗,國人戴起口罩、勤做消毒,更注重自身健康,衛生福利部今發布「202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統計指齣以下4點:一、受人口老化影響,2021年死亡人數較2020年增1萬1,105人,65歲以.......


快訊/又孤「鈞」奮戰?莫德納幼兒疫苗何時到?14時說明

快訊/又孤「鈞」奮戰?莫德納幼兒疫苗何時到?14時說明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羅一鈞下午主持疫情記者會。(圖/指揮中心提供)又孤「鈞」奮戰?因應新冠疫情,原定今日抵颱的6個月至5歲的莫德納幼兒疫苗,指揮官陳時中昨錶示,因文件問題而延遲到貨。今日是否有進一步到貨的確切時間、數量,指揮中心宣布下午2時舉行疫情記者會,但「阿中部長」又消失外,發言人莊人祥似也有事未齣席,再度由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主持。對於幼兒疫苗規劃,陳時中昨錶示開打時間未定,但已請地方政府規畫幼兒疫苗接種站,以醫療院所為主,考量傢長上班時間,彈性於夜間或假日開設。另,我透過COVAX.......


怕爆疫情!在傢戴雙層口罩 焦慮翁喘不過氣確診「恐慌癥」

怕爆疫情!在傢戴雙層口罩 焦慮翁喘不過氣確診「恐慌癥」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新冠疫情持續,有人日夜擔心病毒纏身,還沒染疫就先罹患恐慌癥。(示意圖/門諾醫院提供)國內新冠疫情緩步下樓梯,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仍數以萬計,許多民眾不免持續憂心,甚至有人因為身邊親友相繼染疫,加上相關訊息疲勞轟炸,導緻過度焦慮,演變成恐慌癥。門諾醫院錶示,70歲張先生因傢人和朋友相繼確診,加上新聞及社群天天討論,不僅造成他神經緊繃,甚至齣現狂冒冷汗、心跳加速、失眠等癥狀。張先生在傢人陪同下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本就容易焦慮的他,對疫情太過擔憂,引發恐慌癥,所幸張先生後來遵照醫囑.......


疫情「下樓梯」死亡仍3位數!118病歿 本土38846

疫情「下樓梯」死亡仍3位數!118病歿 本土38846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國內今(30)日新增38,94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8,846例本土個案及9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8例死亡。今天新增的38,846例本土病例,為18,066例男性、20,763例女性、1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臺中市(5,639例)、新北市(5,339例)、高雄市(4,924例)、桃園市(3,723例)、臺南市(3,363例)、臺北市(3,082例)、彰化縣(2,631例)、屏東縣(1,571例)、雲林縣(1,114例.......


「倍拉維+瑞德西韋」救不迴 20多歲男確診3天後病逝

「倍拉維+瑞德西韋」救不迴 20多歲男確診3天後病逝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 今(30)日國內新增38846個本土病例、96例境外移入、118人去世。年輕死亡病例為一名20多歲男性,長期因慢性疾病臥床,確診3天後不治,治療期間使用過輝瑞口服藥和瑞德西韋。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新聞稿,今天118例死亡個案為62例男性、56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5例具慢性病史、75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29日至6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4日至6月27日。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


沒確診也中MIS-C!「7月男嬰年紀最小」 今暴增8例

沒確診也中MIS-C!「7月男嬰年紀最小」 今暴增8例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今日死亡中重癥個案。(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降溫,今日個案數又降到4萬例以下,本土來到38846例、死亡118例;另,中重癥291例中,有8例兒童重癥都是MIS-C個案,其中一例最小個案為7個月大男嬰,CT值33.1,研判非急性感染期。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38,94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8,846例本土個案及9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8例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錶示,今日中重癥個案為291例,中癥186、重癥105.......


週末狂健身2天!30歲男尿液變紅 醫驚:差點洗腎一輩子

週末狂健身2天!30歲男尿液變紅 醫驚:差點洗腎一輩子

    生活中心/丁雅芳報導▲週末狂健身2天,30多歲男子尿液變紅,差點造成超嚴重後果。(示意圖/記者楊晴雯攝)有些人平日不運動,一運動就想把之前沒做的份補迴來,拚命狂做。但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位30多歲的上班族男性就是如此,沒想到運動完發現尿液愈來愈紅,就醫纔發現產生瞭超嚴重後果。▲陳榮堅醫師分享,一位男子尿液變紅就診,竟是「橫紋肌溶解癥」。(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陳榮堅醫師在綜藝節目《醫師好辣》分享遇過的病患的經歷,這名男子平時就會看他的減重門診,有天突然跑到門診說「全身疲纍」、「肌.......


青少年可打Novavax?羅一鈞:已通知廠商給審查資料

青少年可打Novavax?羅一鈞:已通知廠商給審查資料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Novavax今上午抵颱,羅一鈞迴應相關問題。(圖/桃機公司物業開發處、食藥署提供)我國首批Novavax疫苗50.4萬劑於今(30)日上午抵颱,最快7月8日提供民眾接種。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日錶示,Novavax屬於蛋白次單位疫苗、不良反應少,18歲以下青少年可否打,相關審查工作(指EUA)希望可快一點進行,讓怕mRNA疫苗副作用的青少年減少顧慮。對此,指揮中心迴應,已通知Novavax提供資料給食藥署做審查。指揮中心今(30)日公.......


明起清冠1號「公費對象大限縮」?羅一鈞否認:還未定案

明起清冠1號「公費對象大限縮」?羅一鈞否認:還未定案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清冠一號方,羅一鈞說公費對象限縮尚未定案。(圖/記者簡浩正攝影)清冠一號公費部分民眾將移除?我國新冠疫情未歇,外傳清冠一號公費使用對象明日起將移除13歲至64歲確診民眾。不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30)日否認,錶示中醫藥司仍在評估,目前政策「尚未定案。」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38,94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8,846例本土個案及9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18例死亡。我國今年4、5月時疫情大爆發,不少人把清冠一號視為保命藥方,.......


社區已有BA.5?羅一鈞「不敢說沒有」:8、9月恐流行

社區已有BA.5?羅一鈞「不敢說沒有」:8、9月恐流行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Omicron變異株示意圖、羅一鈞認為BA.4、BA.5國內大流行最快也是8至9月時。(圖/翻攝自Pixabay、記者簡浩正攝影)我國今年4月起新冠本土疫情大爆發,迄今已逾350萬例個案外,近期更在邊境攔截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目前已纍計約百例境外移入個案。但國內有醫師認為,這兩種變異株可能已有本土個案、隻是還沒查覺。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30)日坦言「不敢說一定沒有,但不會在現階段產生大規模流行,就算要大規模流行,也是.......


BA.4、BA.5侵110國確診暴增 譚德塞:還沒結束

BA.4、BA.5侵110國確診暴增 譚德塞:還沒結束

    國際中心/綜閤報導▲新冠肺炎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已入侵全球110國,造成疫情升溫,包括越南也遭BA.5入侵。(圖/中央社)世界衛生組織(WHO)29日錶示,新冠肺炎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傳染力驚人,全球約有110國染疫,且有逐漸升溫趨勢,造成病例總數增加20%,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29日錶示,「這場大流行正在發生變化,但還沒結束」。▲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錶示,疫情尚.......


幼兒無所不吞!照X光驚見危險異物險死 醫曝不速之客冠軍

幼兒無所不吞!照X光驚見危險異物險死 醫曝不速之客冠軍

    記者李鴻典/颱北報導▲幼童誤食硬幣腸胃道影像。(圖/萬芳醫院提供)年僅2歲的陳小妹妹,在傢突然持續作嘔,傢人將其帶至附近急診,照瞭X光後發現一又圓又亮的異物。急診醫師判斷,應該是誤吞硬幣卡在食道裡。因需可以執行兒童胃鏡的醫師及設備,輾轉送往萬芳醫院急診室,經由醫療團隊緊急拿齣「不速之客」後,小妹妹現已返傢休養。萬芳醫院兒童急診醫學暨兒童胃腸科劉喆瑩醫師錶示,嬰孩童吞入異物在兒童急診屢見不鮮,常發生在6個月至6歲前的嬰幼童。這個年齡的嬰幼童,常常在大人不注意之下,自己玩著玩著就把隨手可得的小物品.......


懶人包/小心皮膚、指甲病瞭 醫曝寫實照解答:和疫情有關

懶人包/小心皮膚、指甲病瞭 醫曝寫實照解答:和疫情有關

    記者張雅築/綜閤報導▲疫情下大傢常常使用酒精消毒手部,但長期下來,不少人也齣現皮膚問題。(示意圖/資料照)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生活快3年之久,陸續也有不少民眾發現皮膚狀況大不如從前,常常冒齣疹子、痘痘等。對此,知名皮膚科醫師、真心皮膚科診所院長周宛儀就錶示,因大傢都戴著口罩,加上勤洗手和頻繁使用酒精消毒,所以引起許多相關皮膚疾病,最近門診相當常見。不僅如此,還有許多確診患者,身體也會齣現一些特別的皮膚病竈,周宛儀除瞭分享實例照,更整理齣相關疾病,希望藉此提醒大傢怎麼預防和改善,但若真的非常不適.......


真的GG瞭!男大生染疫後竟不舉!病毒會猛攻「這3部位」

真的GG瞭!男大生染疫後竟不舉!病毒會猛攻「這3部位」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一名男大生染疫後,竟齣現勃起功能障礙。示意圖非當事人。(圖/資料照片)好「疫」外,男大生染疫後竟然不舉,真的是GG瞭!林姓男大生日前染疫,雖經治療,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癥狀完全緩解,但某天起床卻發現「陳伯不來」、晨間勃起消失,和女友「床笫之間」交歡時也產生睏難、勃起硬度持續不佳,勃起功能障礙嚇得他趕緊就醫,經一係列檢查加上口服藥治療後纔重振雄風。醫師說,適度運動搭配均衡飲食、規律作息,染疫後恢復速度會更快。颱北市立聯閤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許哲維錶示,許多國外報導指齣.......


上腹痛就醫、手術竟取齣近2000顆膽結石 連醫師都看傻

上腹痛就醫、手術竟取齣近2000顆膽結石 連醫師都看傻

    記者李鴻典/颱北報導▲馮啟彥主任錶示,郭先生膽結石數量驚人,應是他目前治療過的病人中最多的一位。(圖/大韆綜閤醫院提供)苗栗一位60歲的郭先生因突然上腹痛到急診就醫,由於他臉色明顯變黃,懷疑有黃疸問題,抽血檢查指數果然超過6(正常值為1),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除瞭膽囊塞滿結石而引發急性膽囊炎之外,還有膽結石掉進總膽管,造成黃疸併發膽管炎及肝炎。在經過兩階段手術治療後,醫師從其膽囊裡取齣近2000顆的膽結石,讓郭先生驚訝不已。大韆綜閤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郭先生的膽結石同.......


高雄+4915!陳其邁洩隱憂 接觸猴痘男3醫護現況曝光

高雄+4915!陳其邁洩隱憂 接觸猴痘男3醫護現況曝光

    記者林昱孜/高雄報導▲高雄市新增4915本土個案。(圖/高市府提供)高雄市30日新增4915例本土個案,連續三週疫情逐漸下降,高雄市長陳其邁錶示,倘若BA4、BA5近來,屆時又將會有新一波流行,提醒大傢持續配閤各方麵防疫工作,市府也緻力於提醒民眾接種完整疫苗;而颱灣首例猴痘男曾至高雄就醫,曾與其接觸的3名醫護人員,目前健康狀況無虞。▲高雄市確診個案數據顯示,個年齡層感染風險平均。(圖/高市府提供)高雄市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錶示,高雄整體盛行率15.59% ,確診年齡層分佈,仍以50歲至64歲的.......


「開電視睡覺」會短命!恐患肥胖癥 美研究:環境光是關鍵

「開電視睡覺」會短命!恐患肥胖癥 美研究:環境光是關鍵

    文/CTWANT▲即使是在最微量的環境光線下入睡也會影響睡眠,提高罹患糖尿病、肥胖癥和高血壓的風險。(示意圖/CTWANT提供)為瞭排解夜晚孤單一人的寂寞,開著電視入睡可能是很多現代人的習慣,但美國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最新研究錶明,這種作法不但無法助眠,還容易影響睡眠品質,提高罹患糖尿病、肥胖癥和高血壓的風險,反而更容易早死,而且不隻電視、電腦和手機的光線,窗外或小夜燈太亮也會乾擾睡眠。根據美國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


快訊/「想齣國更難」!全球「這44國」提升猴痘二級警示

快訊/「想齣國更難」!全球「這44國」提升猴痘二級警示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猴痘。(圖/翻攝自美國CDC官網)民眾想齣國更難瞭!繼2020年3月我國將全球新冠疫情列第三級:警告(Warning)後,近來猴痘疫情也蠢蠢欲動!我國本月24日也齣現全颱首例猴痘本土個案。對此,疾病管製署今(30)日傍晚宣佈,提升全球44國猴痘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將嚴密監控國際間疫情變化,視疫情狀況隨時調整旅遊建議範圍。疾管署錶示,自今年5月全球爆發猴痘疫情以來,病例數持續快速增加且受影響國傢日益增多,基於受影響國當地可能具暴露風險,疾管署宣布即日起將.......


鶼鰈情深、上天眷顧!勇妻捐左腎救迴醫師丈夫

鶼鰈情深、上天眷顧!勇妻捐左腎救迴醫師丈夫

    記者李鴻典/颱北報導▲妻子吳宜玲捐左腎,救迴醫師丈夫鄭吟豪,夫妻倆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圖/翻攝自花蓮慈濟醫院臉書)今年41歲的鄭吟豪是花蓮南區十分重要的婦產科醫師,雖然20多歲時曾齣現尿蛋白略高的問題,長年下來也經常睡眠品質不佳、容易感到疲纍,但由於還年輕,他並沒有太放在心上,認為應該是自己工作太忙瞭。直到9年前在一次和傢人齣門遊玩時突然劇烈頭痛,到瞭當地醫院急診就醫,抽血檢查纔發現腎臟已經嚴重受損,腎功能僅剩常人的三分之一,自那時起,鄭吟豪在花蓮慈院腎臟內科王智賢醫師的陪伴下,嚴格控管飲食並.......


比爾蓋茲的警告世界嚇到 未來傳染病更多 做4件事成贏傢

比爾蓋茲的警告世界嚇到 未來傳染病更多 做4件事成贏傢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比爾蓋茲警告未來傳染病隻會更多,做到4件事成為新世界大贏傢。(圖/翻攝自比爾蓋茲ig) COVID-19全球已經超過5億4韆多萬人確診,超過6百30萬人往生。比爾蓋茲在最新齣版的著作《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中強調,新冠疫情改變瞭全世界,未來隻會麵對更多傳染病頻繁發生未來,如何保護自己?必須做到4件事,要有創新的防疫工具、即時監測疾病係統、完善的衛生體係以及加大數位轉型。▲ 比爾蓋茲警告未來傳染病隻會更多,COVID-19已造成超過6百30萬人往生。(圖/翻攝自《美國約.......


經痛好難受!婦科醫推「6種水果」:助排汙血、緩解疼痛

經痛好難受!婦科醫推「6種水果」:助排汙血、緩解疼痛

    生活中心/文俐心報導▲婦產科醫師張瑜芹推薦6種可於生理期多吃的水果。(圖/翻攝自婦產科醫師張瑜芹臉書)有的女生每個月都需要忍受痛苦的生理期,除瞭吃止痛藥緩解經痛以外,婦產科醫師張瑜芹也推薦6種於經期時可以多吃的水果,同樣能夠緩解生理期帶來的不適感。張瑜芹指齣「蘋果、百香果、香蕉、番茄、酪梨、葡萄」這6樣水果都能夠幫助女生們緩解經痛,不僅比止痛藥健康,也能夠吃進天然又豐富的營養;但張瑜芹也建議,水果要直接吃,不要打成果汁,因為打成果汁會破壞營養素。第1、蘋果:有豐富的有機酸和纖維,可以加速腸胃蠕.......


「猴痘」傳染途徑、癥狀、預防方式 感染科醫師一次解析

「猴痘」傳染途徑、癥狀、預防方式 感染科醫師一次解析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今年全球截至6月29日纍計逾5000人確診猴痘。(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國內新冠疫情尚未「走下樓梯」,猴痘境外移入病例已經現蹤,引發民眾擔憂。根據疾管署的統計,全球今年5月在非猴痘疫區爆發疫情以來,截至6月29日纍計55國報告至少5022人確診。亞東醫院感染科蔡茂鬆醫師錶示,猴痘並非新病毒,疫情主要集中在親密接觸者、同性間性行為者,與新冠肺炎的傳播方式不同,目前並無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必要。猴痘起因為何?猴痘病毒在1958年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人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病例.......


恐怖!癌癥最愛找的7種人格特質曝光 抗癌名醫過來人分析

恐怖!癌癥最愛找的7種人格特質曝光 抗癌名醫過來人分析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抗肺腺癌成功院長-蔡鬆彥醫師警告癌癥愛找的7種人。(圖/節目提供)衛福部公佈2021年國人10大死因,癌死亡率蟬聯40年第一名。而死亡率第一名的癌癥是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南基醫院主治醫師蔡鬆彥抗肺腺癌成功,走過抗癌路,也同步接觸自然療法,分析齣癌癥最愛找有這7種人格特質的人。這錶示,除瞭空汙、食安、菸酒之外,癌癥也有7種人格特質,其中「太取悅別人」,真的令人想不到。 ▲蔡鬆彥醫師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圖/翻攝自pixabay)衛福部6月30日公佈 死亡率最高的國人10.......


內臟會求救!肝不好「左臉」易長痘 長在這些地方也要注意

內臟會求救!肝不好「左臉」易長痘 長在這些地方也要注意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下巴經常冒痘,可能代錶內分泌失調或泌尿係統齣問題。(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西醫認為,青春痘是一種和免疫功能相關的發炎性皮膚病,賀爾濛、壓力等因子都可能導緻病竈。在中醫看來,痘痘分布的位置多少能反映內臟的健康情形。專傢提醒,長在額頭恐代錶心火過盛,鼻子狂冒痘小心消化係統齣毛病,痘痘老是長在左臉,可能是肝功能異常。中年人還在不停長痘痘,小心不是青春的象徵,而是內臟齣瞭狀況。扶原中醫診所總院長郭大維錶示,臉上各個部位長痘痘,對應的是不同臟腑的問題,額頭經常冒痘痘,可能是心.......


BMW選美小姐胖成大嬸 靠「2招」瘦成正妹 鄰居認不齣

BMW選美小姐胖成大嬸 靠「2招」瘦成正妹 鄰居認不齣

    文/CTWANT▲這名女網友分享減重歷程,曝光超驚人的前後對比照。(圖/翻攝《吃飽纔有力氣瘦》臉書粉專)減肥是許多男男女女的共業,尤其對歷經懷孕、產後育兒壓力的婦女來說,瘦不下來應該是很多媽咪們的夢靨。一名女網友透過臉書分享她的減重前後對比照。他提到自己是透過減醣,搭配168斷食和211餐盤這兩絕招,光是透過「吃」,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從XL號瘦成S號,至於運動,等瘦下來、體態變輕盈之後,纔開始持之以恆運動。一名女網友透過臉書社團《減醣好好》及《吃飽纔有力氣瘦》臉書粉專,分享自己的減重方式。她透.......


妹妹臭6年被退婚!25歲女崩潰求助 醫秒懂:那邊太長瞭

妹妹臭6年被退婚!25歲女崩潰求助 醫秒懂:那邊太長瞭

    生活中心/藍詩孟報導▲年輕女老師私密處飄齣怪味,慘被男友退婚。(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夏天到瞭,許多女生會齣現私密處搔癢發臭的情形,高雄一名25歲的女老師就被私密處問題睏擾瞭5-6年的時間,甚至因為味道太重,還被男友懷疑有性病,因此被退婚。對此,外科醫師蕭慕琦就錶示,其實該名病患有陰唇過長的問題,反覆發炎搔癢齣現傷口又一直抓,妹妹纔會好不瞭,甚至發齣惡臭。據《東森新媒體ETtoday》報導,外科醫師蕭慕琦分享自己碰過的病患案例,她說有一名25歲的年輕女患者,私密處經常發炎、容易搔癢,她.......


快訊/121病歿!個案再降溫 本土35699境外101

快訊/121病歿!個案再降溫 本土35699境外101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35,80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5,699例本土個案及101例境外移入(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未歇,不過近日確診個案數持續降溫,仍在3萬多例,僅35,699例本土個案,死亡與中重癥個案也未創新高,分別為121、221例。而死亡個案中最年輕者為18歲女性,本身有神經係統疾病、長期臥床,未打過疫苗,因肺炎呼吸衰竭而過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35,80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5.......


沒打過疫苗!18歲女染疫「發燒入院」 鏖戰病魔2週不治

沒打過疫苗!18歲女染疫「發燒入院」 鏖戰病魔2週不治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國內今(1)日新增35699個本土病例、101例境外移入、121人病歿。年輕死亡個案為18歲女性,有慢性病,沒打過疫苗,6月13日發病後入院,撐瞭2週仍迴天乏術。今日新增1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63例男性、58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6例具慢性病史,83例未接種3劑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5月18日至6月28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6月28日。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年輕死亡個案,一名18歲女性.......


幼兒莫德納疫苗何時到?莊人祥:班機安排跟對方視訊確認中

幼兒莫德納疫苗何時到?莊人祥:班機安排跟對方視訊確認中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莊人祥錶示,莫德納疫苗仍在確認班機時間中。(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未歇,指揮中心原定幼兒莫德納疫苗6月30日抵颱,還公告相關接種時間,但指揮官陳時中前天說「因有些文件上的問題,但因文件問題補充,可能就會延遲」。至於是否可先透露幼兒莫德納疫苗預計何時開打?陳時中說沒辦法,就是把文件補上去,確定疫苗上機時間纔會跟大傢講。外界好奇,幼兒莫德納疫苗,重新安排班機與施打期程是否已定?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迴應,「有關莫德納疫苗班機,的確都還在確.......


超額死亡仍「負」數且兜不攏?指揮中心:國內外算法不同

超額死亡仍「負」數且兜不攏?指揮中心:國內外算法不同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莊人祥說明超額死亡的採用是為與國際比較基礎一緻。(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疫情降溫,國內昨新增3萬多例本土個案,死亡人數新增118例,中重癥個案也新增291例。但昨日衛福部公布2021年十大死因,去年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萬多人,創歷年新高,而衛福部統計處將「超額死亡」歸因是人口老化、低溫等2因素,「新冠肺炎並非主因」,並引述《經濟學人》數據指齣颱灣超額死亡為負數。對此,指揮中心今(1)日錶示,颱灣的超額死亡數世界第二低,統計處亦有計算超額死亡數為負2925(-2925).......


桃園8歲女童打第2劑BNT三天亡 指揮中心:7/4解剖

桃園8歲女童打第2劑BNT三天亡 指揮中心:7/4解剖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莊人祥,根據瞭解,該名女童遺體7月4日早上會進行解剖。(圖/指揮中心提供)桃園一名8歲女童6月24日接種BNT第二劑,之後就在傢休息,沒想到6月27日突然在傢昏倒,送醫後還裝上葉剋膜搶救,但在6月29日仍宣告不治。今下午檢警將進行相驗,死因有待釐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錶示,下週一將進行解剖。媒體詢問,桃園女童施打第二劑BNT後去世,是否有釐清原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錶示,該名女童遺體7月4日早上會進行解剖,要等法醫研究所確認之後,纔能知道確切狀況。據悉,該.......


省韆元!7月底前齣國打流腦疫苗「免收藥品費」

省韆元!7月底前齣國打流腦疫苗「免收藥品費」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高風險地區。(圖/翻攝自疾管署官網)省下近1400元!因受新冠COVID-19國際疫情影響,近兩年齣國旅客減少,四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流腦疫苗)使用量低,為使國內儲備疫苗能充份發揮效益,減少日後國人境外罹病之防疫風險與醫療資源負擔,疾管署宣布,釋齣效期至今(2022)年7月31日流腦疫苗,並自7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民眾至國內32傢旅遊醫學閤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接種,免收疫苗藥品費。疾管署錶示,該效期疫苗目前尚有5400劑。疾管署提醒,如有接種該項.......


比爾蓋茲警告成真 料中解藥更是關鍵 美國防疫隊長2篩陽

比爾蓋茲警告成真 料中解藥更是關鍵 美國防疫隊長2篩陽

    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 比爾蓋茲警告成真,未來傳染病更多、病毒一直突變恐產生藥物逃脫現象。(圖/翻攝自美國防疫隊長佛奇IG)比爾蓋茲超前警告成真,早在最新寫的書《如何避免下一場大流行病》中強調,疫苗誠可貴,但要終結疫情,真正的解藥纔更關鍵。也就是說確診過的、打過疫苗、服過的藥的,都有可能會「二度確診」。而颱灣6月30日晚間傳齣美國防疫隊長佛奇確診,服用Paxlovid後,本已快篩陰,萬萬沒想到發生「Paxlovid反彈」又篩陽,因此正在接受Paxlovid第二次療程。▲ 比爾蓋茲警告成真,未來.......


台灣輸澳芒果「確診」?營養師力挺芒果有「7益處」應吃爆

台灣輸澳芒果「確診」?營養師力挺芒果有「7益處」應吃爆

    記者簡浩正/綜閤報導▲夏天是芒果盛產季,芒果冰也受民眾歡迎。(圖/資料照片、西拉雅國傢風景區管理處提供)繼中國指在颱灣白帶魚、竹筴魚外包裝驗齣新冠病毒陽性後,中國管轄的特別行政區澳門,日前宣稱在颱灣輸往澳門的芒果樣本檢測齣新冠病毒,此爭議引發軒然大波,農委會、食藥署也都呼籲應提齣科學證據。不過夏天也是芒果盛產的黃金期,無論單吃或搭配冰品都讓人身心舒暢外,對健康也很有益處;有營養師就力挺颱灣果農,錶示芒果對健康上有調節血壓等7大益處,不過她也提醒,水果要多樣化吃,民眾食用時仍要控製每日攝取量。知.......




拒給兒子打疫苗 美媽媽恐坐牢

小煜妻「三招自救一歲確診兒」 有三癥狀別等立即送急診

首批2韆劑兒童BNT檢測實驗疫苗抵台 110萬劑莫德納下午到貨 - 生活 -


前一篇新聞
剖析北市選戰 瀋富雄:黃珊珊不藍瞭,蔣萬安就不要太藍!
后一篇新聞
愛台惠台 內政部:高級專業人纔歸化我國再添6名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