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9:46:16 PM
1945年1月至5月,蔣介石調集重兵和新四軍在天目山一帶進行瞭兩次戰役,欲拿下天目山的控製權,但最後卻都以新四軍的完勝而告終。粟裕率領新四軍拿下天目山後,不久,又丟掉瞭這個重要的大本營,那麼主席為什麼不但沒有責怪,反而稱贊粟裕:"打得妙!"呢?
1944年,戰爭形勢發生瞭巨大的變化,為瞭爭取反攻時的有利地位,中央成立蘇浙軍區,任命粟裕為司令員兼政委,對江南和浙東的部隊進行統一指揮,並指示粟裕率領新四軍執行南下的任務,爭取全麵控製蘇、浙、閩諸省。
粟裕對蘇、浙地區的敵我形勢做瞭進一步的分析,他認為:蘇、浙是日僞控製的核心地區,如果戰爭局勢發生變化,沿海還可能是英美聯軍登陸的地區。新四軍嚮蘇浙後方發展,就會使該地區齣現三股勢力交錯的復雜局勢。日僞和國民黨軍隊即是矛盾鬥爭,又是共同反共,還會公然勾結。他們既想攻擊對方,又想利用對方消滅新四軍。新四軍不僅要麵對日僞的進攻,還要警惕國民黨軍隊的陰謀,在鬥爭,如何利用這種矛盾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日僞占領著蘇浙地區的大部分重鎮,把控著這裏的經濟命脈,但由於局勢的變化,難以主動發起攻擊。而國民黨軍隊由於長期執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在敵後的西側擁有30萬兵力,並且和日僞狼狽為奸,提齣“寜可讓與日本,不可讓與匪軍”的策略。當日寇嚮浙贛地區進攻時,國民黨軍隊會嚮後撤退,但是在天目山卻留重兵把守,其作戰意圖非常明顯,就是想在天目山東南和新四軍進行決戰。
於是粟裕得齣瞭結論:新四軍嚮南挺進蘇、浙地區後,會在後方遇到國民黨軍隊的全麵抵抗,和他們一定會發生遭遇戰,但是為瞭避免正麵衝突,必然會選擇一個有利的地形。而杭州西北的天目山是浙西的戰略要地,新四軍要想在浙西發展,就必須要控製天目山,再加上這裏山勢陡峭,非常利於遊擊作戰,所以,這裏將會是兩軍爭奪最激烈的地區。
綜閤上述情況,粟裕提齣瞭自己的作戰方案:第1縱隊占領武康、德海以及餘杭地區,用最短的時間消滅該地區的匪患,然後派齣一部分軍隊深入杭嘉湖地區,打通與海北、浦東的聯係。再派齣一部分軍隊抵達富春江地區,和金支隊取得聯係。
1945年2月,顧祝同嚮陶廣部發齣命令,要其用5個團的兵力將廣德以南的新四軍第3縱隊7支隊全部消滅,從而切斷挺進天目山的新四軍的後路。
經過連續4天的猛烈攻擊,敵人始終無法前進一步,為瞭切斷7支隊的退路,敵62師開始嚮7支隊後方迂迴,卻沒想到遭遇到新四軍第8、9支隊的阻擊,原來粟裕早就料到敵人會這麼做,所以在這裏部署瞭一部分兵力。不久,敵人嚮孝豐和天目山的退路,被越過莫乾山的第1縱隊主力切斷,第5日後,敵軍徹底被我軍擊垮,孝豐縣城得以解放。此戰結束後,我軍控製瞭天目山以北的地區。
2月底,敵軍總指揮陶廣又調集第192師、第52師以及忠義救國軍共12個團,兵分四路,嚮孝豐縣城殺來,麵對這樣的局麵,粟裕提齣“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激戰,敵軍被徹底擊潰,各部紛紛嚮南逃去。這一戰,我軍後發製人,消滅敵軍1700多人,徹底控製瞭天目山。
5月中旬,日軍已成強弩之末,如果日軍戰敗,那麼浙西的戰略地位就凸顯齣來,這對蔣介石控製京滬杭非常重要,為瞭拿下眼前的肥肉,蔣介石電令第三戰區長官顧祝同、副司令上官雲相,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天目山。
有瞭兩次失敗的教訓,國民黨軍調整瞭指揮人員和作戰部署。上官雲相被任命為總指揮,李覺代替陶廣擔任前敵總指揮,而這次作戰采用步步為營、齊頭緩進的作戰方案,使新四軍無法分割包圍。粟裕經過認真思考,最後決定采取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原則。
5月28日,敵軍分三路攻占瞭新登地區,和日僞軍隊對新四軍陣地形成瞭閤擊之勢。為瞭給主力爭取集結時間,並改變被日僞和國民黨軍夾擊的態勢,29日夜,新四軍第1、7縱隊嚮新登地區的國民黨軍發動攻擊,並占領新登,此後,雙方形成瞭僵持的態勢。
此時天目山已成為我軍抵抗國民黨軍隊的大本營,其戰略地位也非常明顯,但是粟裕卻提齣瞭主動丟掉天目山的計劃。他認為,要想打破這種僵持態勢,就必須撤齣天目山,然後在運動中消滅敵人。這個計劃風險也非常大,一旦失敗,就會丟掉天目山根據地,但經過大傢認真的討論,認為這是消滅敵人最好的辦法。
為瞭誘惑敵人,新四軍讓齣瞭浙西的許多城鎮,並且在山徑上留下瞭大部隊遺棄的破軍帽、爛軍衣、和米袋子等物資,為瞭讓敵人更加相信,新四軍設在天目山的機關、報社、工廠、醫院等部門,紛紛公開嚮群眾告彆,敵軍的特務人員不斷嚮上級反應新四軍嚮孝豐北轉移的消息。
此舉成功的迷惑瞭敵人,19日,顧祝同電令李覺嚮新四軍發起全麵進攻。
此時,敵52師為搶頭功,已經孤軍深入,而李覺也被我軍的動作所迷惑,沒有阻攔52師,反而讓其快速前進。敵獨立33旅也想分一杯羹,便嚮上級報告已經進入孝豐城。52師得到這個消息,沒有進行甄彆,就派一個偵察排長來到孝豐,想及時和33旅取得聯絡。不料,這個排長被部署在城外的新四軍發現,逮捕後,52師的作戰部署也被繳獲。
6月19日夜,1縱、3縱和4縱一起包圍瞭52師,經過一晝夜的激戰,52師全部被殲滅。
李覺不知道52師已經被全部殲滅,急電右翼兵團快速挺進,此時失去52師的掩護,敵軍右翼完全暴露齣來。20日下午,粟裕在孝豐城部署瞭作戰計劃,隻留東麵敵人進城路綫,其餘三麵全部埋伏重兵,等待敵軍右翼79師和突擊總隊的進入。
21日,敵軍的突擊第一隊進入孝豐城,見勢不妙想要退齣,卻發現已經來不及瞭。此時,敵人遍布孝豐城東麵的狹長地帶,為防止我軍夜襲,晚上會將山下的部隊收攏到山頭,我軍無法將其切割開來。
粟裕看到滑頭的敵人,采取瞭反常規的作戰方式。麵對敵人晚上收攏部隊到山頭的作戰辦法,粟裕讓部隊率先占領附近山頭,使敵人無法占用。然後,在白天對敵人發動突然襲擊,使敵軍疲於應付。經過兩天的惡戰後,敵軍的79師、突擊總隊大部分被殲滅,其餘部隊嚮南逃去。
就這樣,國民黨軍隊的第三次進攻又遭遇瞭慘敗。此役,我軍共殲滅敵軍6800多人,繳獲大量物資。
毛主席在後方收到粟裕獲勝的消息,對粟裕果斷放棄天目山的做法非常欣賞,並且贊嘆道:“打得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