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佞臣 打貪官 水滸後傳中,徵方臘結束,為什麼阮小七會成為頭領?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3/14/2022, 3:30:49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反佞臣,打貪官,聚上梁山受招安。敗遼國,徵方臘,忠義好漢留佳話。一部大水滸,講述瞭一百單八將,從九紋龍史進拜師王進開始,到宋江被高俅等奸臣毒死結束。盡管好漢們立功報國,完成瞭救贖,一切都結束,但總是… .....
反佞臣,打貪官,聚上梁山受招安。敗遼國,徵方臘,忠義好漢留佳話。一部大水滸,講述瞭一百單八將,從九紋龍史進拜師王進開始,到宋江被高俅等奸臣毒死結束。盡管好漢們立功報國,完成瞭救贖,一切都結束,但總是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種感覺不是今人所有,早在清朝就齣現。為此,還有人專門寫瞭一部書,內容就是說徵方臘之後,昔日梁山好漢的故事,這便是陳忱的《水滸後傳》。
《水滸後傳》以阮小七為開篇,講述因為感念兄弟們死的死,散的散,所以阮小七到梁山給宋江等人祭奠。結果,阮小七為奸臣蔡京的狗腿子張乾辦所構陷,阮小七一怒殺之。在逃亡過程中,阮小七聚攏散在各地的幸存的梁山好漢,包括原來的好漢如顧大嫂、孫新,新加入的好漢如欒廷玉、扈成,以及好漢的後人如花逢春、呼延鈺等人。這個過程中,阮小七成為梁山新首領,他們再次反抗貪官,最終參與抗金,成為大宋功臣。
首先,阮小七有反抗精神
阮小七齣場時,就提到自己兄弟被梁山泊斷瞭生路,官府雖然來徵討過,但實際上根本不能與梁山真刀真槍乾,反而會到村裏搶東西。與其這樣受罪,不如也學梁山好漢一樣,對抗官府,活得自在。
晁蓋等人劫生辰綱之事敗露,上瞭梁山,何濤率兵攻打,阮小五唱“貪官酷吏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傢”,阮小七則唱“先斬何濤巡檢首,京師獻與趙王君!”
後來宋江招安,劉唐、李逵、武鬆、魯智深以及水軍頭領也是反對的。尤其是阮小七,他偷換禦酒,導緻招安沒有成功。此舉可以說是大逆不道,但主要是為瞭體現阮小七的反抗精神。包括阮小七穿方臘的龍袍,也隱隱然有這個意思。
這一點,與《水滸後傳》思想一緻。
後傳中,故事的脈絡大緻是這樣:阮小七遭陷害不得已反抗,聚攏好漢反抗奸臣,金兵南下好漢報國,最後雖然在海外立國但仍接受南宋敕封,以錶示忠心。
仔細看,這個套路其實和水滸一樣。好漢們前期反抗官府,後期忠心報國。眾多好漢中,阮小七是最具代錶性的一位,所以由他領頭再閤適不過。這也是為什麼故事由阮小七開始的原因,就像水滸開始寫林衝被逼上梁山一樣。
其次,阮小七身份最閤適
不看反抗精神,看看身份其實也能明白,隻有阮小七是最閤適人選。
阮小七在梁山排名第三十一,在天罡星中靠後。在後傳中,雖然宋江、盧俊義、吳用等人已死,排在阮小七之前的人還有幾位,如關勝、呼延灼、硃仝、武鬆、李俊等人,但他們身份不允許他們做領頭人。
阮小七已經被罷官,不再是統製,他隻是一個漁民。一個漁民被官府逼到不得不逃亡,不得不反抗,這最能說明“官府之貪惡狠毒”,所以由他起來反抗最閤適。作為底層人來說,反抗不是目的,他們也沒有造反之心,他的一切作為隻是為瞭活下去。
正因如此,所以他們抗擊金兵,輔國安民,即便在海外開國立業,依然歸順宋。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水滸好漢的啓示:少不經事的典型代錶,可笑的是一直不長進
少不經事,指年紀輕,沒經曆過什麼事情,經驗不多。 這個詞是很多年輕人犯錯後自己找的理由,也是很多年長的人替年輕人找的理由。 這個詞看似很閤理,可書生很鄙視自己說齣這個詞的人,那種人大多沒有擔當,犯錯就喜歡找理由,正而不足,邪而有餘。 更有甚至,年紀不輕瞭,還經常說自己少不經事,以此掩飾自己的過錯, 搞的自己長期生活在桃花島似得。 2019年,書生就遇到過這樣的兩個人,一點禮貌不懂,以為自己都對,彆人都錯,彆人都欠他們。 當時,有人勸書生,說他們少不經事,可以寬容他們,書生也就寬容瞭。 可2.......
《水滸傳》:高俅拿王進“開刀”,可不是報私仇那麼簡單
《水滸傳》第一章,提到瞭奸臣公報私仇一事。 先前東京幫閑的“圓社”高二,做瞭殿帥府太尉,上任當天,因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未到官司點卯而動怒。 王進擔心高俅對他繼續迫害,無奈之下帶著娘,到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 這件事,奸臣之壞被刻畫得淋灕盡緻,也為後來豹子頭林衝被迫害、青麵獸楊誌被棄用、及時雨宋江被毒殺等奸臣高俅做下的惡事埋下瞭伏筆。 高俅打瞭王進嗎? 沒打。 原著道: 眾多牙將都是和王進好的,隻得與軍正司同告道:“今日太尉上任,好日頭,權免此人這一次”。高太尉喝道:“你這賊配軍,且看眾將.......
水滸傳中的漏洞,這位好漢本應上梁山,結果卻突然消失瞭
文學的發展,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比如說四大名著裏麵,本身也存在太多當代人覺得可笑的漏洞。而在《水滸傳》裏麵,存在著這樣的一個漏洞:那就是一位好漢在故事的發展中突然消失瞭。 王定 這個好漢的名字叫做王定。當時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格局尚未産生,而梁山這天缺乏糧草,於是需要前往北京大名府(按:這裏是指宋朝的北京),準備攻打大名府,奪取城裏的糧食。大名府的守軍人少,抵不住梁山的軍隊,因此,大名府方麵決定一方麵堅守大名府,另一方麵則派人前往京城,嚮朝廷求援。 話說當時大名府的工作安排是這樣的:急先.......
水滸林衝一案:開封府尹何以敢駁高俅的麵子?難道開封府比太尉更大?
有人問我,水滸書中林衝一案中,開封府尹何以敢駁瞭高太尉的麵子,難道他的官位比高俅還大?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懂點北宋官職史,是根本沒辦法駕馭的。所以一些推薦點擊很高的答者,他們的迴答,其實純屬鬍謅(因為他們根本沒相關的知識儲備),居然會認為開封府尹的官職不如高俅。 這麼講吧!曆史上,北宋的開封府尹本身就比太尉的品級要高。 高俅被稱為高太尉,他的這“太尉”職務在北宋中前期是正一品或從一品,到瞭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時代,這個職務是正二品。 而開封府尹則最少是從一品,如果是北宋親王或儲君權擔任開.......
《水滸傳》108將是虛構的,那高俅在曆史上真的存在嗎?
看過 《水滸傳》的朋友,對一百零八條梁山好漢肯定非常熟悉,除此之外,反派人物高 俅 相信大傢也都有所印象,在《水滸傳》中, 高俅 的齣場便是個市井之徒。高俅以球技高超被 宋徽宗看中,從而得到瞭重用,而後高俅也就變成瞭一個十足的惡人。 一百單八將實則虛構,或者說大部分在曆史上不存在的,但高俅在曆史上卻是真正的存在過。 高俅,北宋末年權臣。根據相關史書記載:高俅原本是在蘇軾身邊的刀筆小吏,同時還精通一定的詩詞歌賦,有點小的造詣。除此之外,他還曾學過武術,能舞刀弄槍;蹴鞠也的確是他的一個強項。按.......
《水滸傳》施耐庵最看不上的一類好漢,明褒暗諷,與嫉妒無關
作傢筆下沒有自己反感的角色,他們反感的是某位角色所代錶的那類人。 《水滸傳》梁山水泊有一百單八頭領,他們都是主角,我們可以將他們看做一百單八個個體,也可以看做一個人的一百單八個麵,喜怒哀樂,正義邪惡等,都包含在內。 知道瞭這一點,也就能弄清楚像喪門神鮑旭那種殺人不眨眼的山賊頭子也能成為好漢的原因瞭,施耐庵不是宣揚負能量,也不是拿他們湊數,而是體現人心可能存在的邪惡的一麵。 一百單八人中有一類好漢,他們受很多人尊敬,其中一部分人也有過輝煌的過去,施耐庵也沒罵他們,但施耐庵給他們安排的結局不是.......
水滸中唯一善終的女將,曾連挑8位梁山好漢,兒子是嶽飛的大將!
在《水滸傳》的108位英雄中,隻有3位女性。盡管這樣一個奇女子不在一百零八個英雄之列,但她的武術和機智卻不是普通男人可比的,她曾經一個人連挑梁山八位武將,是梁山中唯一得到善終的女性。 在《水滸傳》這位女將軍的描述非常詳細。這個十六七歲的年輕女子一現身,就像雨天裏的彩虹,立即秒殺瞭全場,吸引瞭所有人的目光。這位女將軍是仇瓊英,她從小就擁有一個收入豐厚的傢庭。她的父親仇申是一個很能乾的人,但在參加葬禮途中被一群強盜殺死。 幼年喪父讓仇瓊英的生活發生瞭天翻地覆的變化,父親的管傢葉清夫婦救下瞭.......
水滸第一名將,斬殺13位梁山好漢,武力不輸林衝
在《水滸傳》中有這樣一個人,他曾經帶領著手下士兵殺死瞭13個梁山好漢,他的武力值不輸林衝,他就是石寶。 石寶 說到水滸傳,大傢肯定能說隨口說起裏麵的幾個好漢,同時也能說齣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橋段。不過估計很多人對於宋江接受朝廷招安還是很不認可的。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後,梁山好漢就成為瞭朝廷手中的一把刀。招安完成,立刻就讓他帶兵去徵討遼國和方臘。 在之前的多次徵討中梁山好漢都很順利,可是遇見方臘之後,梁山好漢就沒有瞭之前的戰無不勝。梁山好漢在之前的徵討中,根本就沒有花費多少力氣,來帶方臘處時,.......
水滸迷都怨宋江歸順朝廷之舉,但其實大傢忽略瞭不歸順朝廷的後果
施耐庵書寫的《水滸傳》尤為精彩,至今讀來仍令人心潮澎湃。這部作品選取108位梁山英雄好漢作為典型,描述瞭他們身上所經曆的不凡事跡。 這些好漢身上大都有不嚮黑暗勢力低頭的一身正氣,以及為民除惡的高尚風骨,這和當時汙濁的世風形成瞭鮮明對比。由於受到許多惡勢力和官府的壓迫,很多好漢在走投無路下紛紛在梁山聚集。圖片:好漢們在梁山聚集劇照 在梁山帶頭人宋江的領導下,梁山實力迅速壯大,可誰也沒能想到,本來一片大好的局麵,宋江竟然選擇帶領眾位好漢歸順朝廷。 其結果就是宋廷把梁山的勢力當做可利用資源,讓他.......
水滸傳中,很多好漢不同意招安,為啥又不想離開梁山
《水滸傳》,這是宋江去梁山後一直計劃的一件大事。因此,自從他成為領導人後,他加快瞭招安工作。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梁山100多名好漢都同意這種事情。宋江,盧俊義,關勝,呼延灼,柴進等。是真正同意宋江的。 這些人技術高超,野心勃勃,不想被人誣衊為強盜。這些人對皇帝仍然抱有很大的期望。也有一些人在落草前受瞭委屈。如果我們能在詔安,見到皇帝,我們不僅能消除冤屈,還能為我們的國傢服務,這比整天住在梁山好得多。當然,也有一些來自江湖的人,比如阮氏三兄弟、劉唐和李逵,他們並不太在乎當一名官員。 然而,.......
《嘉南傳》原型?
《嘉南傳》原型? 超級影視大鍋飯 發布時間:2022-03-1320:26 關注 《嘉南傳》這部電視劇的曆史原型應該參考唐朝時期,而李謙的原型很有可能是唐朝皇帝李淵或是李世民。 《嘉南傳》架空曆史,糅雜多個時期 第一,由鞠婧�t和曾舜��領銜主演的《嘉南傳》在騰訊衛視播齣之後,引發瞭很多關注,這部多角戀的言情劇,除瞭男俊女美之外,故事的情節主綫也有一些曆史的脈絡,他們的原型是可以從一些曆史參考信息中找到的。第二,《嘉南傳》中李謙一路披荊斬棘護國安民,其參考的曆史類似於唐朝初年。 《嘉南傳》.......
水滸傳中,宋江招安成功後,被賜死,為啥卻不後悔?原因很簡單
《水滸傳》中,宋江,作為梁山的領袖,一心追求招安,希望能在進入朝廷。在他眼裏,隻有這樣,他纔能實現他一生的願望,封妻蔭子,榮耀他的祖先。為瞭這個目標,他不惜一切代價,犧牲瞭許多梁山英雄,最後,如他所願,他成功地招安瞭。 然而,在那個時候,腐敗盛行於朝廷,奸臣掌權。宋江的巨大努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結果。最終,他被奸臣殺死瞭。那麼,宋江後悔過這個解決方案嗎?小編認為他應該無怨無悔。為什麼?原因很簡單。首先,宋江實現瞭他的人生夢想,實現瞭從小醜到國王的巔峰。他也接受瞭自己作為王敗寇的命運。現在,一群.......
石亭之戰中,陸遜為何否決瞭硃桓乘勝攻打壽春的建議?
公元228年,在孫權的精心策劃下,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魏國大司馬曹休,謊稱受到孫權責難,準備以郡歸降曹魏,請求派兵接應。急於立功的曹休未辨真僞,就率步、騎十萬人,直奔皖城接應周魴。 孫權見曹休中計,馬上進駐皖口,拜陸遜為大都督,同時任命硃桓、全琮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硃桓認為曹休名過確實,此戰必敗,敗後必從夾石、掛車這兩條險隘的道路逃生,隻要提前在此設伏,定能生擒曹休,於是就嚮孫權建在夾石、掛車設伏生擒曹休,然後乘勝追擊拿下攻取壽春,以達到割據淮南,威逼許都、洛陽的目的。.......
《水滸傳》中最聰明一位好漢,裝病離開梁山,最後在海外建國當王
引言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用宋江等人的事跡展開故事情節,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在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百單八將的落草為寇之舉,也看到瞭最後的悲慘結局,雖然大傢齣身不同,原因復雜,但終究是共同走進瞭“梁山泊”這個大傢庭,且譜寫瞭一段兄弟情深的佳話。 01 《水滸傳》中為兄弟兩肋插刀的片段數不勝數,讓讀者大為驚嘆,畢竟是為瞭兄弟上刀山下火海,非常人所能及。 這一百單八將也按照天上的星辰形成排列,奈何星辰也終將褪去光芒,最後隕落,落得一個非死即傷的下場,然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卻並非如此,.......
水滸好漢的啓示:做人做事看他,全都做到極緻,佩服
自古至今,投降派都得不到大傢的稱贊。 宋江挨罵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投降瞭。 《水滸傳》梁山泊一百單八人中,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風流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急先鋒索超、醜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聖水將單廷��、神火將魏定國、轟天雷淩振、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等都是朝廷降將。 這些以投降的方式入夥的好漢,也是被很多人鄙視的,雖然他們在投降的時候都錶現齣很不情願的樣子,施耐庵也常常用“天罡星閤當聚會”等類似的話以及他們與宋江義氣相投等話語來掩蓋他們投降的行為,但很多.......
水滸中首位齣場的好漢,為啥沒上梁山,其中有何寓意?
最典型的一個人物就是王進,王進是書中最先齣場的人物,他在朝廷中的官職也很大,也是受到很多人的推崇,王進本身也是很有本領的,而且他的傢庭也是非常美滿的,他和梁山泊中的林衝比較相似,他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個人就是高俅。 高俅這個人的上位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高俅得到帝王的寵愛後,很多朝廷官員們對他是非常不屑的,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沒有辦法,隻能夾著尾巴做人,以前和高俅有仇的王進也是知道自己肯定是會遭到狠狠報復的人,於是他使齣瞭一個計謀。 王進雖然生活的不如意,但是他最起碼把自.......
水滸中首位齣場的好漢,為什麼沒有上梁山?作者想說明什麼
王進是水滸中第一個齣場的好漢,無論是武功還是遭遇,都和林衝是一樣的,而且也不是鎮關西那種地痞流氓。按理來說,他符閤梁山好漢的標準,應該成為梁山好漢的一員啊。 但是這位好漢偏偏沒有占山為王,而是另謀齣路。 王進是之前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也曾經擔任過這個職務,根據時間段推測,或許兩人之間還見過麵,都是同事,而且二人的武藝不分上下,同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高俅。 隻要主子說你有問題,那你沒問題也得變成有問題的人。高俅剛當上太尉後,就拿王進開到,好在平時王進為人很好,和大傢都閤得來.......
水滸中隻有5人留下後人?金庸給他“加”瞭一位後人,成一位大俠
說到水滸傳,人人都知道水滸有108個英雄。然而,由於宋江接受瞭朝廷的招安,許多勇敢的人在遠徵方臘時犧牲瞭。書中沒有記載這些人留下瞭他們的後代,原文中記載的隻有五個勇士有他們的後代。而金庸先生為其中一位增加瞭一個傳人,名震江湖。 第一個是硃仝,硃仝是個非常好的人。他做官的時候,幫助過晁蓋,救過宋江,救過雷橫,但最後還是被這三個人逼到瞭梁山。當硃仝到達梁山時,他張開嘴問瞭三個人:如果你把我放在梁山,我的妻子孩兒怎麼辦?如果朝廷為難他們怎麼辦?宋江等人這時說,已經安排派硃仝的妻子孩兒去瞭梁山,硃.......
假如你是水滸中的扈三娘,你會聽從宋江的安排,嫁給醜男王英嗎?
文/時針 眾所周知,宋朝對於女性的束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這種背景之下,梁山上的那幾個女將就顯得尤為不易。 其中之一便是一丈青扈三娘,這位自小生活在扈傢莊,她是扈莊主的掌上寶,從小生的一副好樣貌。 但是她性格卻極其叛逆,愛好習武打仗,至於琴棋書畫這些東西,她根本不喜歡。 為何說她是一個叛逆少女,她除瞭不喜歡讀書與琴棋書畫之外,她還在自己身上紋瞭一條青龍,這條龍從她的後背一直盤到她的腳跟,“ 一丈青 ”的威名由此而來。 人生就是這樣,一不小心就會被煩惱找上傢門 時間過得飛快,扈三娘眼看就齣落.......
為什麼金聖嘆點評《水滸傳》隻到第七十迴?
關於明朝的滅亡,後人有很多的評論。而在明末清初,明朝的士大夫普遍認為對農民起義軍的招安是明朝覆亡的一大禍根。而對明末招安誤撫的反思及其輿論傾嚮直接影響到瞭《水滸傳》。 崇禎十五年(1642),左懋第上《謹題為再陳息盜要著事》,直接說義軍的反叛“始於《水滸傳》”,他認為以宋江等為梁山嘯聚之徒,其中以破城劫獄為能事,以殺人放火為豪舉,日日破城劫獄,殺人放火,而日日講招安,以為玩弄將吏之口實。不但邪說亂世,以作賊為無傷,而如何聚眾竪旗,如何破城劫獄,如何殺人放火,如何講招安,明明開載,且預為逆賊策算.......
為何水滸在開頭要先講王進,這3點作用很重要,也暗示瞭梁山好漢的結局
隻緣感君一迴顧,使我思君朝與暮。感謝關注,後續更精彩!!!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故事可謂是傢喻戶曉。由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組成的一百單八將,人物刻畫個個鮮明,不僅有著高超的武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綽號,讓人記憶猶新。而這些人中大多都是失意之人,或是官場不得誌,或是慘遭陷害,被逼無奈之下,上瞭水泊梁山。 朝廷黑暗,奸臣當道,滿心壯誌,報國無門,或是對朝廷失望,或是被奸臣陷害,原本是朝廷棟梁之纔,卻一個個被逼上梁山,成為替天行道大軍中的一員。比如我們熟悉的雙鞭呼延灼,豹子頭林.......
劉曄料事如神,為何曹操父子卻很少采納他的計策?
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他不僅料事如神,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而且具備敏銳的情報觸覺和極強的分析能力,總能在關鍵時刻發齣預警。同時,他還精於知人,曾準確地預測齣孟達、公孫淵必反。 劉曄雖然天賦異稟,但是,在關鍵時刻,曹操、曹丕卻很少采納他提齣的計策。對於原因,曹操並沒有加以說明,不過,曹丕倒是親口說齣瞭他不采納劉曄計策的原因。 帝乃鏇師。雲:"卿策之是也。當念為吾滅二賊,不可但知其情而已。"―《三國誌・劉曄傳》 黃初五年(224年),曹丕行幸廣陵,欲與孫權決戰。當時群臣大多認為孫.......
曾經雄霸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是如何衰落的?迷戀血統、固步自封
歐洲較為有名的血緣傢族,應該算是之前的哈布斯堡傢族。哈布斯堡傢族在中古時期比較典型的一個血緣傢族。該傢族的起傢並不是因為其雄厚的軍事實力或者是財富,而是憑藉著獨特的聯姻手段取得瞭當時歐洲各國的王位壟斷。 憑藉著獨特的聯姻手段當時的哈布斯堡傢族掌握歐洲王位長達八百多年,那麼曾經那麼強盛的一個傢族,為什麼最後會銷聲匿跡? 一、哈布斯堡傢族憑藉著聯姻手段,迅速的掌控瞭歐洲其他各國的王室 1、其傢族最主要的發展,其實也是鑽瞭當時歐洲王室的空子 哈布斯堡傢族的發展是在後續日耳曼人進攻到歐洲大陸之後,.......
還好意思說自己是水滸迷?根據綫索猜人物,8道題你能答對多少?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故事極為精彩,百讀不厭,但你真把《水滸》讀透瞭嗎?對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個性、經曆都瞭如指掌嗎?書中其他人物也能熟記嗎?看看這些根據綫索猜人物的題,8道題能答對6道,便可稱一聲“資深水滸迷”! 第一題: 綫索:綽號半神半鬼,性情爽快耿直,腮邊淡黃須,身上烏黑點;綫索:與親兄弟一起鬧事上梁山,形象卻比兄弟更齣彩,為金聖嘆口中“上上人物”;綫索:沒有不敢穿的衣服,沒有不敢喝的酒,沒有不敢得罪的人,笑稱就算蔡京來瞭也要吃他捅幾十個窟窿,請問此人是誰? 第二題: 綫索:七十二.......
進士墓中葬著4個女人,還有價值數億元的“金蟬玉葉”
“窮酸書生”的墓中葬著4個女人,還有一個價值高達8億元的“金蟬玉葉”。 這個書生並不是一般的書生,而是明代弘治年間的進士張安晚。有瞭進士齣身,總要謀個一官半職的。至於張安晚做瞭什麼官,我們並不知情,畢竟史書中也沒有關於他的記載。 張安晚生前寂寂無名,死後卻引起瞭不小的轟動。 1954年初,部隊要在吳縣,也就是今天的宿州市吳中區,一個叫博士塢的地方修建教練場。博士塢其實就是五峰山下的一塊榖地,這裏明清墓葬密集,石牌坊和墓碑林立。 修建過程注定會有“驚喜”。果不其然,一個不大不小的墓葬組齣現瞭.......
水滸好漢的啓示:藉刀殺人,刀藉到瞭,結果也“殺”瞭自己
藉刀殺人,這是門檻最低的謀略,誰都能用,誰也都會用,自己不齣麵,藉彆人的手去對付自己的對手。 《水滸傳》裏的智多星吳用,經常用這招,比如陷害玉麒麟盧俊義的時候,藉大名府梁中書的手害盧俊義,然後他再齣麵救盧俊義,讓自己的身份從盧俊義的仇人變成盧俊義的恩人。 這招不難用,所以《水滸傳》裏其他好漢也用過,比如本文要說的這位。 隻是呢,他藉到瞭刀,也用“藉刀殺人”達到瞭目的,可一不小心把自己也“殺”瞭。 一、強齣頭尋幫手 原著道:“李應道:二位壯士放心,小人書去,便當放人來……他和我三傢村裏結生死.......
《水滸》人物小傳之王定六自述:我也是堂堂梁山好漢
大傢好,我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叫王定六。因為我在傢排行老六,所以我老爹給我起名定六。在梁山裏我排名104位,被人們稱為最沒有存在感的梁山好漢之一。 王定六 我的綽號很奇怪,叫”活閃婆“。關於我的綽號,曆來有這麼幾種解釋:第一,因為我是南方人,"活閃"在江淮一帶又叫"霍閃",也就是閃電的意思。在神話傳說中,閃電之神為女性,所以叫"霍閃婆",即"電母"。第二,"閃婆"據說是指可以和鬼神進行交流的女子。我叫"活閃婆"是說我是個通靈之人,有半仙之體。對於這兩種說法我持保留意見,我一個大男人,怎麼和女.......
水滸好漢的啓示:他替先祖做瞭一場“夢”,醒來之後一無所有
亡國皇族的下場,幾乎都是悲慘的,新皇朝的建立者往往會對前朝的皇親國戚斬盡殺絕,以免他們糾結舊部或者打著前朝的旗號籠絡人心奪權復國。 可宋朝是個例外。 趙匡胤因屢立奇功,被後周世宗柴榮升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最高統帥。柴榮駕崩後,幼子柴宗訓登基。不久後“陳橋驛兵變”,趙匡胤被擁立為帝,逼迫恭帝禪位,同年登基為帝,改元建隆,國號“宋”。 對於柴氏皇族,趙匡胤有愧,不管是發自內心,還是拉攏人心,他都沒有殺柴氏皇族,還留下瞭遺訓,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
水滸中誰是隱藏最深的“渣男”?並非董平,此人錶麵仁厚實則冷血
《水滸傳》108將各有各的特色,雖然有些隻是打醬油,但一群好漢在梁山上風雲聚義的故事依然非常有吸引力,也讓《水滸傳》成為瞭傢喻戶曉雅俗共賞的絕世名著。其實如果換一種角度去讀《水滸》的話,可挖掘的內涵會更多。 比方說,如果問梁山好漢之間彼此有什麼不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齣身。的確,梁山上不少齣身朝廷的軍官,比如呼延灼、關勝還有索超、魏定國等這些本來被派去對付梁山的將領,最後都成瞭梁山一員,不能不說是諷刺,他們這些人,和什麼白勝、時遷甚至本就在山中落草的燕順這些人是缺少共同語言的。 那如.......
水滸好漢的啓示:拒絕過、掙紮過,可終究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不是所有的梁山好漢都甘心情願落草為寇。 “逼上梁山”這個詞,開始隻是用在豹子頭林衝身上,他被高俅追殺,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 後來,我們用這個詞比喻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的人。 被逼上梁山的好漢也分幾類,被自己逼,做瞭太多壞事或者錯事而走投無路上梁山,比如及時雨宋江,殺閻婆惜、題反詩等,都是因他做瞭錯事而走投無路上梁山,還有那些因殺人太多走投無路當山賊,後來投梁山大寨的江湖人等;被有心人逼上梁山,比如霹靂火秦明、玉麒麟盧俊義等,都是被宋江和吳用等陷害而走投無路上梁山;被貪官汙吏逼,林衝是典型代錶.......
《水滸傳》中,方臘隻有8員上將,為何讓梁山108位好漢損失過半?
引言 《孟子・公孫醜下》中有一篇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章通過對“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加以比較,總結齣治國作戰的取勝之本:“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倘若站在正義、仁義的角度為人處世,會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相反,若違背道義、言而無信,這必然會引來禍端,陷入孤立。古代戰爭多講究自然氣候、地理優勢與人心嚮背,《孫臏兵法》中記載:“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01 除此之外,軍隊的規模龐大與否也決定著戰爭的優劣之勢,曆史證明,“敵眾我寡”的局勢不容.......
水滸好漢的啓示:傢仇敵不過一美女,此好漢的無恥選擇令人震驚
絕大多數男人的成功,離不開女人,祖母、母親、賢內助、女貴人、女下屬等等,她們都能在不同的環境裏助力男人成功。 同樣,很多男人的失敗,也離不開女人,比如紅顔這一群體,往往引發禍水。 史上助男人成功的女人被提及以及被大傢所熟知的並不多,可史上並不隻有大傢所熟知的那十幾位女人對男人的成功起到瞭關鍵作用。 可是,史上讓男人失敗的女人卻一再的被提及,大傢對她們也非常的熟悉,曆朝曆代少瞭什麼都有可能,唯獨少不瞭這貽誤國傢的“禍水”,比如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吳有西施、漢有飛燕、晉有南風、唐有玉.......
1938年韓復榘棄守山東,老蔣下令槍決,為何當時沒人替他說話?
韓復榘是抗戰時期在武漢被處決的最高級彆將領,關於槍決韓復榘的命令,是蔣介石下的,在此之前,蔣介石對韓復榘十分信任,多為倚重,為何兩人的關係最後又是勢同水火呢? 韓復榘本來不是蔣介石的人,他的直接上司是西北軍軍閥馮玉祥,在馮玉祥的隊伍裏,韓復榘作戰勇敢,深得馮玉祥的賞識,他與石友三等人並稱為馮玉祥麾下“十三太保” 對於馮玉祥的背叛,是在1930年,當時馮玉祥聯閤閻锡山等人與蔣介石掀起瞭中原大戰,韓復榘作為馮玉祥倚重的部將,此時不僅不幫馮玉祥齣兵打仗,反而還拉石友三等人擁蔣反馮。 此事讓馮玉祥.......
水滸傳中,蔡京收到的10萬貫生辰綱,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少錢?
《水滸傳》當中,蔡京是一個大貪官,他的女婿梁中書為瞭討好他,在他的生日的時候給他準備瞭十萬生辰綱,然後派青麵獸楊誌前去護送。不料這事卻被公孫勝、劉唐等人知道,劉唐說到: “小弟想此一套是不義之財,取之何礙難?便可商議個道理,去半路上取瞭。天理知之,也不為罪” 總而言之劉唐和其他人的意見就是,這貪官收的是不義之財,咱們大傢可以把他拿過來,即使是上天知道瞭也不會怪罪我們的。不過這隻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10萬貫生辰綱的財産,實在是讓劉唐、晁蓋等人忍受不住誘惑。那麼10萬貫生辰綱,放在現在究.......
權力場上,到處都是潛伏
硃元璋是特愛使用潛伏的。 老硃打江山那時節派遣潛伏者打入敵人內部,誰也無話可說。 等得瞭天下,老硃仍然延續戰爭思維,運用潛伏比戰爭時節更厲害,以此來管控大臣。 清朝更愛用潛伏。 大傢都知道一個典故。 有個讀書的,關著門在那裏一心讀著聖賢書,忽然,一陣風不期而至,把他那書頁吹得嘩嘩響,這讀書人靈感突來, 吐瞭半邊詩: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五絕也有四句啊,這人剛作瞭兩句,就被潛伏的人給抓瞭! 清朝搞潛伏最厲害的雍正,跟硃元璋一樣,他把潛伏發揮到瞭極緻。 那年春節放假,狀元郎王雲錦閑著沒事,傢.......
揭示黨史重大事件背後的曆史真相|《檔案》旗幟鮮明 粉碎涉黨史十大謠言
2021年7月15日,“2021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大會發布“正本清源,明理增信”涉黨史闢謠榜。這份榜單由中央網信辦會同中央黨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社科院、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等單位,針對一段時期網上流傳的歪麯抹黑黨史謠言信息,進行梳理、盤點、選齣,10個長期充斥在網絡世界的涉黨史謠言被粉碎。 紅軍長徵二萬五,鐵鎖飛奪濾定橋,耳熟能詳的故事何以被謠言中傷?共産黨人的不朽抗戰功績、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壯舉,又是在何種險惡用心之下,被惡意歪麯?正本清源,明理增信。且看十大涉黨.......
水滸好漢的啓示:受人尊敬的名人之後,竟死在這件事上,太可惜
名人之後,自古至今受到絕大多數人的尊敬。 名人之後有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名人之後都做齣一番成績,倚仗“名人之後”的名頭混吃混喝、作奸犯科等的大有人在,我們常說他們辱瞭自己祖宗。 除去那些無恥的名人之後外,大多數名人之後的壓力都很大,他們要顧及祖上的名聲,要對得起彆人的尊敬,就要比其他人更加努力,有些名人之後甚至為其所纍,導緻犯錯,一生碌碌無為。 《水滸傳》裏有好幾位名人之後,後周皇族後裔小鏇風柴進、三國關羽之後大刀關勝、北宋名將呼延贊之後雙鞭呼延灼、五侯楊令公之後青麵獸楊誌等。 其他好漢另外.......
他是水滸第一高手,梁山好漢都不是他的對手,最終以落水而死收場
宋江此人會做事又懂得搞人際關係,所以宋江在108好漢齊聚梁山之時,有著強大的號召力,最後聽從招安政策,加入北宋朝廷,將兄弟全部送瞭命。所以宋江此人有些坑害兄弟,就拿盧俊義來說,他是河北鼎鼎有名的富商,可以一招打敗李逵、魯智深等人,武功非常強,江湖人稱河北玉麒麟!最終卻被宋江給害死。 盧俊義被逼上梁山,是因為宋江為瞭籠絡盧俊義,派遣吳用和李逵兩人,設計將盧俊義逼上反賊之路,利用詩中詞義將他成為反朝廷之人。盧俊義在逃亡過程中,嚮梁山發起挑戰,雖然盧俊義武功高深,梁山好漢都不是他的對手,但是在車.......
《水滸傳》中,晁蓋等人智取的10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我們都知道,在《水滸傳》的第十六迴“智取生辰綱”中,青麵獸楊誌奉北京大名府梁中書之命,押送10萬貫生辰綱,前往東京給蔡京祝賀。但楊誌一行人在路過黃泥崗時,卻被晁蓋、吳用等人劫下。 過去我們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都認為梁中書是個奸臣,為瞭討好蔡京,竟然收颳瞭10萬貫的民脂民膏,不過最後好在晁蓋等人劫下瞭這筆不義之財,簡直是大快人心。 但實際上,當你迴過頭來仔細看這個故事的話,會發現 ,其實“智取生辰綱”是不義之舉,梁中書等人固然可恨,但晁蓋等人也不值得頌揚。 為何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
1人歸隱,2人進府,3人入宮,水滸這6人沒打方臘,反而得善終
" 不讀水滸,不知天下之奇。 "這是金聖嘆先生曾經說過的話。看過《水滸傳》的讀者都會感慨,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本應英雄豪傑嘯聚山林,卻最終在老大宋江的帶領下,接受朝廷招安,最後走嚮意料之外卻也其實意料之中的土崩瓦解。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奸佞當道,公理不明,非親不用、非錢不舉,正義難申,緻使一位位英雄豪傑嘯聚山林,聚成梁山水泊一百零八位好漢。 這些好漢, 大多都是走投無路,被迫為寇 。他們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終成一股浩浩蕩蕩的起義洪流,卻不曾料到,最後由著宋公明帶領,"浩浩蕩蕩"地走上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