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5/2022, 6:26:48 PM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齣。”阿房宮的建立是在秦朝,天下統一之後,由秦始皇發起的修建項目。
秦始皇還修建瞭長城,驪山皇陵,以及秦直道,每一項工程都可以說是浩浩蕩蕩,舉世聞名的。
但是這其中有一項其實是個爛尾工程,已經被荒廢瞭2000年,你知道是哪一項工程嗎?
沒錯,這項工程就是被杜牧為其作賦的阿房宮,阿房宮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僅憑藉半成品之勢,就聞名於世呢?
阿房宮的由來
阿房宮的地址由始皇的原則選定,因為在之前周文王的都城在豐,周武王的都城在鎬,始皇帝認為這兩處風水不錯,又不想建在舊址上於是選在瞭這兩地之間。
不過,當時百廢待興,又有其他更重要的工程在前,阿房宮這個建設項目一直沒有啓動,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鹹陽的人漸漸多瞭起來。
並且又因為在鹹陽附近有兩條大河阻擋,鹹陽的地形愈發小瞭,而人口依然在增多,鹹陽似乎人滿為患。
因此,在9年後,這個計劃還是進行瞭,並且秦始皇希望此處能成為一個中心,從而能夠彰顯國力。
因此阿房宮的建立也頗費心血,朝著華麗,宏大的方嚮建設,這個朝宮還未建好,始皇帝其實也還沒為這座宮殿命名。
不過為什麼他叫阿房宮其實也是有說法的,如此浩大的工程,人們議論的時候總要稱呼一下的,因為阿的意思是與鹹陽相近,房是旁的意思。
阿房宮的設計富麗堂皇,在修建的過程中其實也耗費瞭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那阿房宮到底是有多麼的奢華呢?為什麼被如此重視的阿房宮成瞭一個爛尾工程還荒廢瞭2000多年呢?
“華麗的爛尾工程” 阿房宮
阿房宮最終還是沒有竣工,僅僅隻是修建好瞭前殿,在沒有人維護的情況下,也隻剩下瞭一些宮殿的痕跡,留下的僅僅是斷壁殘垣罷瞭。
雖然阿房宮僅僅隻修好瞭一個前殿,不過這個前殿在秦始皇的重視下,它的修建者們也十分盡力,阿房宮的前殿,僅僅一個前殿就相當於大半個故宮的總麵積。
如果說到這裏大傢還不能知道那有多大的話,這裏還有一個其他的說法,就是這個前殿可以容納一萬人。
後世還經常在此處屯兵,但當時人們並不叫它阿房宮,而是叫阿城,據證實阿城就是阿房宮前殿,然而如此浩浩蕩蕩的工程卻被迫中斷,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如此龐大的建設本就需要強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撐,在秦始皇的重視下,當時徵集瞭十幾萬人前來修建阿房宮。
但是前幾年修建長城,與此同時又修建驪山皇陵和阿房宮,沉重的賦稅和徭役壓垮瞭百姓。
百姓苦不堪言,但是長期的壓迫,他們還沒有力量反抗,不過後來秦始皇在外齣途中突然駕崩。
因此,由秦始皇發起阿房宮的建設也就沒有意外地停下瞭,因為秦始皇的駕崩,驪山皇陵的建設也就顯得尤為急迫。
秦二世,就將一些建設阿房宮的人調去建設皇陵,馬不停蹄地建設下皇陵建設完成,然而殘暴的秦二世為瞭保守皇陵的秘密,下令將所有建設皇陵的人殺死。
在這之後,秦二世完全沒有收斂,他又馬不停蹄希望建設完阿房宮,完成秦始皇生前的願望。
然而建設的人被殺,現在建設阿房宮的人數就不夠瞭,怎麼辦呢?秦二世大手一揮,決定再徵集一些壯士來修建朝宮。
當時一些大臣如李斯勸誡秦二世,但是毫不理解人間疾苦的秦二世完全不聽,固執己見,還下令處死這些大臣。
而這道命令之後,使得秦朝覆滅,阿房宮的建設也推入的無限延期的地步。
當時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趙高也趁機殺死瞭秦二世,秦朝也走嚮瞭滅亡,阿房宮的修建竟然是壓倒秦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之而來的就是戰亂,亂世之中,阿房宮這樣宏大的工程也就漸漸退卻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後來楚人的一把大火又將其拉入瞭人們的視野,這把大火燒瞭三個月,使其成為瞭焦土。
世界奇跡
雖然阿房宮在後世逐漸不被人提及, 有關阿房宮的信息人們也不再關注,不過阿房宮在秦朝一直都是標誌性的一個建築物,對於後世來說也具有其獨特的曆史意義。
首先是阿房宮的建立彰顯瞭秦朝的強大力量,雖然未竣工,但是在當時技術落後的情況下,如此巨大的前殿能夠修建完成已經體現瞭秦朝的強大。
彰顯瞭秦朝的傳奇,其次也是一個標誌,就像杜牧的《阿房宮賦》有警醒後世的作用。
可以說阿房宮雖未建成,但它見證瞭一段曆史,承載瞭優秀的華夏文明,體現瞭勞動人民的智慧。
因此,在90年代,聯閤國前來考察,為如此巨大的前殿遺址驚嘆不已,並稱阿房宮為“天下第一宮”。
阿房宮遺址麵積巨大,且保存完好,阿房宮在古建築中被列在首位,被稱為世界奇跡之一。
就阿房宮來說,其實也算是當之無愧。
總結
當然對於阿房宮其實有一些還是有待考證的,比如被項羽燒瞭3個月這種說法應該是不靠譜的。
因為人們去考察的時候並未發現阿房宮遺址有被焚燒的痕跡,阿房宮保存比較完好,那麼項羽燒的是哪個朝宮呢?
比較靠譜的是他燒瞭鹹陽的那個宮殿,畢竟鹹陽對於秦朝的意義還是比一個未建好的宮殿更有分量一點。
其次是阿房宮的名字也撲朔迷離,至今沒有定論,畢竟沒有史書記載,無從考證。
這座宮殿曆經風霜,雖不完整,也在時間的長河中慢慢蛻變,失去瞭最初的顔色。
不過阿房宮所承載的那段過往卻永遠不會褪色,它所代錶的人民群眾的創造力與智慧也一直在世人麵前體現著。
它所代錶的秦朝的敗落也給予後世無限的思考,以史為鑒這種說法永遠不過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符閤廣大人民的纔能走得更加長遠。
可以說阿房宮當之無愧是世界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