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狼煙滿枯骨,最是無情帝王路。
那一年,曾經叱詫風雲劍指天下,開創大明江山的明太祖硃元璋轟然駕崩。
一代帝王的隕落,不僅意味著天下縞素的景象,同時也牽動著許多人的內心和命運。尤其是皇長孫硃允炆和燕王硃棣,硃元璋的死,無疑對他們兩人造成瞭不可逆轉的影響。
硃棣與硃允炆父子的恩怨
硃棣與硃允炆
皇儲之爭:燕王硃棣是硃元璋的第四子,在他齣生之前,對方就已經有瞭硃標、硃樉、硃棡三個兒子。
當然,這個時候硃元璋還不是皇帝,甚至還在陳友諒大軍的鋒芒之下如坐針氈,連孩子的名字都顧不上取。一直等到七年以後,明太祖硃元璋正式稱帝登基的前一年,纔給自己的兒子們取瞭一個像樣的名字。
就這樣又過瞭三年,完成韆鞦霸業的硃元璋終於騰齣手來,開始考慮冊封太子的問題。為瞭避免各位皇子因為爭太子而互相敵對,他決定采用嫡長製度,也就是封自己與正宮皇後娘娘所生的長子硃標為太子。這個人,也就是建文帝硃允炆的父親。
這種製度對於硃棣來說無疑非常不利,一來他不是皇後所生,二則他也排不上老大,所以太子之位無論怎麼輪都輪不到他。
不過,硃元璋的威勢擺在那裏,即使燕王硃棣和其他兄弟們心有不甘,但卻也沒有人敢違抗他們的父皇。因此,這場皇儲之爭得以暫時告一段落。
帝夢再次落空:雖然沒能成功坐上太子之位,但硃棣卻並沒有因此自暴自棄。他在做燕王的這些年裏,充分利用瞭自己皇子的身份,跟著許多大明朝的開國元勛學習文韜武略,尤其是軍事方麵的纔能,更是在所有藩王中首屈一指。
硃標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洪武25年的時候,太子硃標居然英年早逝,根本沒能等到登上皇位的那一天。這件事情對於當時的各路藩王來說,的確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因為太子硃標一死,就意味著儲君之位已經空瞭齣來,包括硃棣在內的這些藩王,那可都是硃元璋的親兒子,都是有資格競逐太子之位的人選。
但是明太祖硃元璋似乎鐵瞭心的不想看到,自己這些兒子為瞭儲君之位打的頭破血流的場麵。所以他把嫡長製度又往下推瞭一個輩分,直接把皇長孫硃允炆推瞭齣來,讓其代替自己的父親硃標,做皇位的繼承人。
此時此刻,燕王硃棣的皇帝之夢再次落空,但是由於硃元璋的強大震懾力,他和其他藩王一樣,不敢說齣半個不字。可是在他的內心裏,卻顯然已經對硃標和硃允炆這對父子,産生瞭深深的成見。
難道就因為對方比自己早生幾年,就剝奪瞭自己走上皇帝之位的所有資格嗎?硃標能夠當上太子也就罷瞭,可如今對方的兒子居然也能夠騎在他的頭上,牢牢占據著儲君之位,硃棣的心裏簡直鬱悶到瞭極點。
這時候的他就像是一隻即將發狂的獅子,但是卻由於硃元璋的存在,使他不敢對著硃允炆張開自己的血盆大口,隻能把所有憤怒都積壓起來,等待著在不久的將來徹底爆發。
失去瞭硃元璋庇護的硃允炆,逐漸成瞭硃棣眼中的獵物
或許對於當時的天下人來說,建文帝硃允炆是一個仁慈的皇帝。他於自己在位期間大力推行仁政,對硃元璋在位時製定的嚴苛律法做齣瞭大量修改,使許多官員都長長地鬆瞭一口氣。
但是對於那個時期的藩王們來說,硃允炆簡直就像一個惡魔。硃元璋當初之所以要分封藩王,就是為瞭能夠讓自己的這些兒子們有一個安身立命之處,使他們既能夠服務於皇權,但同時又不能威脅到皇帝。
可是年幼的硃允炆,顯然對他爺爺硃元璋的安排很不滿意,他認為自己這些叔叔們的存在,就是對自己皇權的最大威脅。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每當想起自己的這些叔叔們手中,既有地盤又有軍馬,硃允炆就覺得自己的皇位,仿佛有一種岌岌可危的感覺,好像頭上的皇冠隨時可能被他們摘去。
失去瞭硃元璋的庇護,硃允炆終於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保持著從容鎮定的模樣。於是,他做齣瞭一個徹底違反硃元璋意願的決策——削藩。
這一個決定,在很大程度上暴露瞭他內心中的恐懼感,他利用自己作為皇帝所享有的權利,開始逐一針對那些藩王。不過他並沒有一上來就啃最硬的骨頭,而是先挑著軟柿子去捏。
周王硃橚是燕王硃棣的同胞兄弟,也是第一個被硃允炆搞下台的藩王。這時候,他對燕王硃棣的針對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否則也不會拿周王硃橚第一個開刀。
硃元璋
接下來便是代王硃桂、湘王硃柏、齊王硃榑、以及岷王硃楩,短短一年的時間,五大藩王接連被廢。尤其是湘王硃柏,更是被逼自焚而死。如此一來,硃允炆的名聲,在大明皇室一族的眼中徹底臭瞭。除瞭硃元璋留給他的嫡係班底之外,剩餘的這些藩王還有誰願意跟他站在一條船上呢?
硃元璋留下這些藩王,原本是為瞭幫硃允炆去守江山的,但是沒想到硃允炆居然毫不掩飾的撕裂瞭兩者之間的關係。如此行徑,無疑使他成為瞭所有藩王眼中的公敵。
也就是說,在所有皇室成員的心目當中,皇帝硃允炆已然被孤立瞭起來,隻是礙於對方手中握有強大的實力,所以暫時沒人站齣來反抗。然而與此同時,燕王硃棣顯然也早已察覺到瞭這些端倪,他其實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張開自己的血盆大口,去吞下硃允炆的江山。
隻不過按照目前的情況,時機還尚未成熟。因為在硃元璋在位期間,硃棣從來不敢大肆發展勢力,生怕被他那精明的老爹給連鍋端掉,所以在硃允炆削藩的起初階段,他一時間難以集結起足以和對方對抗的力量。
況且硃棣也是一個擁有多年戰鬥和從政經驗的老手,他深知現在要想一口吞掉硃允炆這個龐大的獵物,首先要把自己的爪牙打磨鋒利。
接下來的日子裏,他暗中招兵買馬,收羅江湖術士,集結一切可以集結的力量,開始鋪就自己的帝王之路。
帝路無情
硃允炆
帝王的道路注定無情,無論是硃允炆還是硃棣都是這樣,在他們的道路上沒有情分可言。
硃允炆為瞭鞏固自己的皇權,在硃元璋屍骨未寒的情況下,對他的兒子們揮起瞭屠刀,導緻湘王硃柏全府上下自焚而死。隻是他卻不曾聽到,湘王硃柏在臨死前發齣的哀嘆:
“嗟乎!吾觀前世大臣,遇昏暴之朝,將詔獄下吏,便自引決身。親太祖皇帝子,南麵而王,太祖賓天,疾不及視,葬不及會,抱茲沉痛,有何樂於世!今又將辱於奴婢之人乎?苟求生活吾不能也!”
他更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同樣的命運也會降臨到他的身上。建文元年,也就是硃允炆登上皇帝寶座的第二年,燕王硃棣終於卸下瞭最後一層僞裝,直接割據北平,開啓瞭轟轟烈烈的靖難之役。
一場曆時四年的殘酷戰爭,是一場由無數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亂世悲歌,是當時所有人為硃棣與硃允炆二人的較量,而付齣的沉重代價。一將功成萬骨枯,帝王之路有何嘗不是如此?
公元1402年,這是硃允炆坐在皇帝寶座的最後一個年頭。這一年6月,硃棣從北平揮兵南下,長驅直入,一舉攻入南京。
就在大軍攻入南京城的當天,硃允炆的宮殿中燃起瞭熊熊大火,這位年輕的皇帝從此不知所蹤,甚至連是生是死都成瞭一個謎團。有人說他葬身於熊熊烈火之中,也有人說他趁亂齣逃,自此化身平民。
硃棣
而初登皇位的硃棣,則開始瞭一場冷酷無情的鐵腕肅清,但凡是硃允炆的死黨舊部一律被他鐵血鎮壓。雖然他最初對外公布的“奸黨”名單隻有二十九人,但實際上因此事受到牽連,被殺戮或迫害者根本難以統計。
通過一係列的鎮壓和鞏固,硃棣於坐穩瞭他的皇位,但是迴首這些往事,恐怕也隻有無情二字能夠形容,這又何嘗不是他為帝王之路付齣的代價?為瞭達到最終的目標,他必須讓自己變得冷血無情,無論是親情還是同情,都要一同被掩埋在內心深處。
高高在上的帝王之路,終究是一條孤獨的道路。這條路硃允炆走過,硃棣也走過,隻不過他們一個是失敗者,一個是成功者。而作為成功者的硃棣,顯然要比硃允炆更加無情。
結語
通過硃棣與硃允炆之間的鬥爭,我們看到瞭帝王之路上冷酷無情的一麵。但是在這份冷漠與殘忍的背後,其實也有另外一種風光。
因為不管是硃允炆還是硃棣,都隻是把冷酷無情的一麵,用在瞭鞏固和爭奪皇權的鬥爭之上。而在真正治理天下的時候,也的確都是一個閤格的皇帝。
這也是古代帝王們復雜內心的體現,對待身邊人和對待天下人完全是兩種態度。或許也正因如此,他們纔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帝王。
本文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