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料有奬
南都深圳報料 電話 :0755-82121212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非機動車的停放場地成為深圳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近日答復市人大代錶建議時錶示,已纍計施劃路側自行車停放區近3萬個,全市軌道站50m內自行車停放區覆蓋率達100%。未來深圳非機動車停放設施,計劃采取建築配建為主、路側停放為輔的實施策略,並在規劃審批層麵予以剛性約束。
龍華啓動共享單車定點停放,文明停放比例提升,市民點贊。
代錶建議
非機動車的停放場地迫切需要解決
近年來,共享單車已逐漸成為深圳市民齣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彆是在原特區外區域,由於公共交通服務未能完全覆蓋社區最後一公裏,電動自行車也是市民齣行的方式之一。除瞭設置非機動專用行車道解決非機動車的路權問題外,非機動車的停放場地也成為城市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除瞭旅遊區基本上按標準建設瞭非機動車停放場地外,大型醫院、地鐵站齣口等基本未配套建設專用的非機動車停放場地,導緻大量的非機動車在醫院門口和地鐵站齣口人行道就近停放,存在一係列問題。深圳市人大代錶蘇毅曾走訪調查瞭寶安區的九大公立醫院門口和地鐵11號綫沿綫齣口的非機動車停放現狀。除瞭部分醫院設置瞭專門的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場地外,大部分醫院僅在醫院門口人行道劃定瞭非機動停車區域,而且無人引導規範停放和管理,普遍存在亂停亂放情況。
而地鐵11號綫沿綫地鐵站均在人行道劃定瞭專門停放區域,新安、西鄉等城區區域的部分地鐵齣口設有義務工作人員引導規範停放,能基本實現有序停放;福永、沙井等片區的劃定區域無法滿足停放需求,地鐵站齣口處大量的共享單車與電動自行車亂停亂放,而且無人引導管理,已經嚴重影響市民齣行和城市形象。
為此,在去年深圳市兩會期間,市人大代錶蘇毅建議,參照沙井街道辦事處做法,在現有地鐵站沿綫齣口處、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公共設施周邊,配套建設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場地。在未來規劃建設醫院、軌道車站、旅遊區等人流量大的場所附近,應嚴格按照《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設置或預留停放非機動車輛的場所等。
部門迴應
原特區外區域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擠占人行空間問題尤為顯著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介紹,早期城市交通重點關注小汽車快速齣行,道路路權和停放空間的資源分配也側重於小汽車。自2016年底以來,隨著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行業,以及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興起,以共享單車和電動自行車為代錶的非機動車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
據初步統計,深圳目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備案數約40萬輛,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不低於350萬輛。 非機動車停放設施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愈加凸顯,以寶安、龍華、龍崗為代錶的原特區外區域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擠占人行空間問題尤為顯著,已成為廣大市民重點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
未來深圳非機動車停放設施計劃采取建築配建為主、路側停放為輔
未來深圳非機動車停放設施計劃采取建築配建為主、路側停放為輔
近年來,麵對切實的民生訴求,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重視補齊非機動車停放設施及管理短闆,科學閤理推動非機動車停放設施規劃、建設及管理。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介紹,正會同市規自局修訂《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目前已完成徵求意見稿,共同印發《深圳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係統規劃設計導則》,未來深圳非機動車停放設施,計劃采取建築配建為主,路側停放為輔的實施策略,並在規劃審批層麵予以剛性約束。
已施劃路側自行車停放區近3萬個,軌道站50m內覆蓋率100%
已施劃路側自行車停放區近3萬個,軌道站50m內覆蓋率100%
另外,編製齣台《深圳市自行車停放區(路側帶)設置指引(試行)》及《深圳市道路設施品質提升設計指引(試行版)》,規定瞭路側帶自行車停放區的設置要求、設置形式以及停放標準。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按照“應設盡設”的原則,以需求為導嚮,聯閤各部門圍繞軌道站點、常規公交站點、居住區、重點商圈、公園、廣場等公共區域,利用路側及綠化空間等施劃路側自行車停放區,已纍計施劃路側自行車停放區近3萬個,全市軌道站50m內自行車停放區覆蓋率達100%。
約40萬輛共享單車已安裝北鬥高精定位芯片,定點停放率達95%
約40萬輛共享單車已安裝北鬥高精定位芯片,定點停放率達95%
為規範共享單車停放秩序,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引導行業企業在全市推進定點停放工作。要求互聯網單車安裝北鬥高精定位設備,采用基於北鬥的高精定位技術對停放區位置進行精準采集,在綫上建立與綫下停放區相匹配的電子圍欄,通過入欄結算的方式,規範用戶停車行為。目前,全市約40萬輛共享單車已全部安裝北鬥高精定位芯片,共享單車定點停放率達95%。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錶示,正探索建立涵蓋交通、城管、交警以及各運營企業在內的共治、共管的非機動車管理模式,規範軌道站點周邊非機動車齣行和停放秩序。正會同市城市管理和綜閤執法局、市交警局,擬聯閤印發《加強深圳市軌道站點周邊風雨連廊下方步行通道管理工作的意見》,建立長效協作機製予以解決。
探索研究高品質立體自行車停車庫的可行性
探索研究高品質立體自行車停車庫的可行性
針對既有軌道站點周邊非機動車隨意停放、慢行條件不佳的問題,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開展軌道3、4號綫三網融閤效果評估及改善工作,以問題為導嚮,差異化製定改善措施,提升接駁環境。針對新建軌道綫路,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提前謀劃,結閤地鐵施工同步編製交通接駁設施規劃,在新開通的軌道三期及延長綫,共推進實施自行車停放區194處;在未開通的軌道四期及調整綫路中,共規劃自行車停放區650處。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錶示,擬藉軌道四期建設的契機,重點針對非機動車接駁流量大、空間受限的軌道站點、交通樞紐等場所,探索研究高品質立體自行車停車庫的可行性,多渠道增加共享單車停放設施供給。
擬規定學校、醫院、軌道站點、交通樞紐等建築物應強製配建自行車停車場
擬規定學校、醫院、軌道站點、交通樞紐等建築物應強製配建自行車停車場
此外,各區結閤日常工作,探索多途徑精準、閤理增加非機動車停放設施供給。例如,福田區組織業務部門、街道辦、社區、物業、設備商等進行停放區設置場地調研,已摸排1000餘個停放區需求點;羅湖區通過過收集各街道、單車企業對非機動車停放區的施劃需求,並結閤現場調研,在地鐵站沿綫齣入口、醫院等人流密集的公共設施以及主、次乾道等場所,全麵施劃自行車停放區457處等。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還聯閤市規自局對《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進行修編,目前已完成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學校、醫院、軌道站點、交通樞紐等建築物應強製配建自行車停車場。各區後續將嚴格按照規範標準督促建設單位設置或預留非機動車停放泊位。
規範共享單車、私人電動自行車有序停車
規範共享單車、私人電動自行車有序停車
針對共享單車,一方麵街道辦對城中村、商業街、軌道站點等區域非機動車輛停放秩序進行巡查督導;一方麵聯閤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加強路麵巡查力度和巡查頻率,強化轄區熱點區域的定點運維及車輛動態跟蹤管理。在此基礎上,各區結閤實際情況靈活處置、主動作為。
針對私人電動自行車,各區一方麵充分調動區城管局、交警支隊等市容巡查及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一方麵積極發揮社區能動性,組織工作人員、誌願者或義工在城中村、醫院、商業街、軌道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設施場所周邊進行宣傳引導,規範居民有序停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