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2年1月20日上午,由民德谘詢公司、京師善財傳承實驗室聯閤主辦,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社會治理與公共傳播研究中心提供學術和平台支持的中國捐贈百傑榜(2021)綫上發布。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教授以《如何迎接韆億元捐贈時代的到來》從“弘揚慈善價值,助力共同富裕”方嚮進行探討。
以下為黃浩明主題發言整理稿
感謝曾晶教授,首先特彆高興來參加今年中國公益捐贈百傑榜的發布會,祝願我們發布會取得圓滿成功。剛纔聽瞭程芬助理院長的榜單發布,還有其他幾位嘉賓的演講,我也是受益匪淺。
今天我想給大傢做一個很簡單的分享,我想談一下公益發展,我們現在麵臨著曆史的轉摺,尤其是剛纔我們的嘉賓也提到,今年是百傑榜最好的一年,未來能不能堅持下去,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從發展的角度講,更重要的可能是我們要去考慮怎麼找到一個切入點,實現中央在十九屆六中全會提齣來的實現共同富裕這一主題。我一直在研究和關注中國貧富差距的問題,對中國過去38年的貧富問題一直在觀察和思考。眾所周知,中國過去的2021年是成立100周年的曆史時刻,中國過去一百年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人民在的堅強領導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又從富起來奔嚮強起來。這樣的目標實現之後?能不能持續下去?未來中國的發展將會遇到巨大的挑戰。大傢知道,慈善事業在中國過去六年的時間裏也發生瞭巨大的變化,湖北、江蘇、北京各地都頒布瞭慈善條例,截止到2022年1月8日,中國大陸的慈善組織已經達到瞭9979傢,占整個社會組織總量90.2萬個中的1%。根據中國慈善聯閤會發布的信息錶明,2020年中國大陸的慈善捐贈規模達到瞭2086億,今天我看瞭這個榜單,百傑榜差不多700多億,占據全國捐贈總量的三分之一,顯而易見,這充分彰顯瞭百傑榜捐贈人和捐贈企業的重要地位和在慈善事業中的作用。
現在跟企業相關的就是慈善信托,也是特彆的重要,截止到2022年1月8號,慈善信托達到722單,財産規模達到39.3億,每單平均509萬。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慈善信托也已經成為企業傢從事慈善事業的重要途徑之一。
從單個企業推動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騰訊就占有重要的一席。 以99公益日為例,騰訊的公益品牌創新值得關注和研究,2015年的時候僅205萬人次參加,閤計籌款1.3億;去年2021年有6875萬人次,3200萬人參加,實現籌資35.9億加上騰訊配捐6億,總共超過41億。99公益日已經成為公益慈善行業的嘉年華,人人公益已經成為現實。
我們在研究第三次分配的時候看到1992年厲以寜教授提齣來的《論共同富裕的經濟發展道路》,他提齣三個力量: 市場機製力量,政府調節力量,道德力量。道德力量就是我們講的第三次分配。
從這個視角,我在研究三次分配的發展的時候,發現初次分配市場根據要素貢獻更關注效率,再分配政府體現國傢意誌,用稅收等政策方式強製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第三次分配發生根本性變化,社會主體自主自願參與財富流動,體現社會成員更高的精神追求。我們看到百傑榜裏大部分上榜人員都是非常瞭不起的捐贈人,他們有自己的情懷,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研究第三次分配就離不開從事慈善事業的源動力。我認為有四個維度:第一,道德維度,第二,文化維度,第三,習慣維度,第四,誌願維度。剛剛發布的2021年中國慈善藍皮書裏誌願維度裏麵其2020年中國大陸誌願服務的價值已經突破1620億元,道德維度裏麵有2086億,加上彩票公益金約960億。如果中國社會從傢族文化和習慣角度分析和估算,還有差不多1.4萬億為民間互助的捐贈,而老百姓傢族成員之間捐贈和互助資金,是無法進入到國傢國民經濟統計體係之中。總體測算一下,中國老百姓第三次分配規模應該是1.87萬億,占整個2020年GDP100萬億的1.87%左右。
基尼係數是標誌一個國傢貧富差距的重要指標之一。從分析38年(1981年至2019年)貧富差距的變遷圖,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有四個關鍵節點:第一個節點是1981—1986年,屬於共同貧睏下的財富平均,這個時候貧睏人口占據絕對多數,中國大陸的基尼係數隻有0.277,這是低位狀態。第二個節點是1987—1993年,我們改革開放進入到新階段,我們變成小富和大富形成的財富不平均,先生提齣來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我們走嚮共同富裕,這時候平均基尼係數是0.348。第三個節點是1994年到2011年,中國大陸貧富差距突破國際警戒綫;從1994到2000年基尼係數為0426,處於國際警戒綫的低位狀態,非常遺憾的是,從2000—2011年中國大陸達到最高位,貧富差距達到0.481。第四個節點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央提齣瞭精準扶貧的戰略決策,集中力量解決貧富差距,其本質就是需要解決貧睏問題,所以中國大陸的基尼係數略有下降,但是依然處於較高位狀態為0.468。
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齣席記者會並迴答中外記者提問。總理指齣: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傢,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睏難,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怎麼樣保障那些睏難群眾和受疫情影響新的睏難群眾的基本民生,我們應該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我們采取的紓睏政策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用於保障基本民生的。
從社會組織或者慈善組織價值來看,馬慶鈺老師做瞭一個研究,到2016年全國社會組織增加值是2789億,占當年GDP0.37%。從這幾個數來看,我們的社會地位還不是很高。過去40年,基金會從1981年的4個基金會,到瞭2021年第三季度8843傢,今年有可能突破9000傢。基金會在過去10年(2012年—2021年)增加瞭6000多傢,是過去30年到10年增加量的3倍,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增長速度非常之快,快的原因是什麼呢?企業基金會。2003年我國的企業基金會隻有21傢,2018年達到瞭1283傢,增長瞭60倍。到去年為止,我們估計已經差不多有1500傢左右的企業基金會,剛纔程芬講的很多上榜的都是以企業基金會的形式齣現的,我的研究發現,中國慈善事業發展過程中,企業的貢獻依然是主體力量。
我在研究深圳國際公益學院的主要捐贈者比爾蓋茨先生的捐贈行為中發現,戰略慈善已經成為新一代企業傢和慈善傢的重要選擇,以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例,他也是起到新冠疫苗加速器的作用,也是采取戰略慈善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捐贈者和捐贈企業參與其中。我的研究發現,剛開始是由蓋茨基金會,惠康和萬事達卡公司共同發起的,他們投入1.25億美元作為種子基金,後來有著名歌手捐贈100萬美元,張一鳴捐贈1000萬美元,陳紮剋捐贈2500萬美元,戴爾捐贈2000萬美元,亞馬遜創始人捐贈1個億美元,Twitter捐贈10個億美元。 我們講的戰略慈善是成倍數地增長,也是我們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創始院長王振耀教授一直提倡的善經濟,希望人人有善念,期待人人參與慈善事業,實現人類的共同價值。 總之,戰略慈善在企業從事慈善事業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已經成為曆史的潮流。
習主席提齣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後,可持續發展作為人類發展的共同責任,這個地方最難的是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平衡。王院長提齣來社會利益要大於經濟利益,社會價值要大於經濟價值,社會層麵的人人平等可能要更多地考慮到戰略慈善,考慮到未來我們能不能實現共同富裕,人人平等可不是簡單的話術,而是需要協同努力,共同奮鬥,實現共同富裕。
對共同富裕的理解有四個關鍵詞: 物質生活要富裕富足,精神生活要自信自強,環境生活要宜居宜業,傢庭和睦社區和諧。 這就是我們講的公共服務要更加惠及老百姓,這樣纔能實現共同富裕。比如說全國的殘障人士有8000多萬,他們可能是共同富裕的最後一批人,怎麼幫助他們實現共同富裕?
慈善事業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我有三個觀點:第一個是公益人纔的價值觀,社會價值高於經濟價值,社會目標高於經濟目標,這是王院長提齣來的善經濟的觀點。第二個是創新思維的自立觀,提升受益人的核心能力,提升社會影響力,讓大傢共同做慈善,共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一部分人富裕而多數人處於貧睏狀態。最後一個是社會進步的平等觀,要給我們受益人能夠實現自力更生,實現博愛精神的傳遞,倡導我們的社會平等,實現共同富裕。這就是我的觀點。
我的結論是: 第一,共同富裕的背景就是解決貧富差距,貧富差距解決不瞭,共同富裕等於是一句空話。第二,第三次分配我認為要依靠四個導嚮:道德導嚮、文化導嚮、誌願導嚮和習慣導嚮,也就是王院長提齣來的善經濟導嚮。第三,企業參與慈善是助力共同富裕的共同目標。
謝謝大傢。
嘉賓
■ 黃浩明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