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8:42:43 PM
春天來瞭,鳥兒在歌唱,花兒也在美麗綻放。可是,明明小朋友卻十分憂傷,感覺自己的春天還很遙遠。明明已經7歲瞭,還不能行走,更無法奔跑,他被確診為患有罕見的遺傳性骨病――成骨不全癥,就是我們俗稱的“瓷娃娃”。 在第十五屆“國際罕見病日”(2月28日)即將來臨之際,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醫生將帶您瞭解這個罕見的疾病,讓我們一起擁抱不同,分享生命的色彩!
作者介紹:周冰娜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碩士研究生,師從李梅主任醫師。
審核專傢:李梅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骨質疏鬆與骨礦鹽疾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華骨質疏鬆與骨礦鹽疾病雜誌》副總編。
明明的故事
明明小朋友已經7歲瞭,他還不能行走,更無法奔跑,這到底是怎麼瞭?
原來,明明從小就和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樣,齣生時他的眼睛是藍色的,關節韌帶軟軟的、鬆鬆的。2歲時,爸爸媽媽發現他的牙齒很薄,錶麵是透明的,3歲起,他在輕微外力下就會反復發生骨摺,到現在,四肢已經骨摺10多次瞭。由於多次骨摺,他的雙側大腿及小腿明顯彎麯,導緻他不能行走,學習和生活也受到瞭明顯影響。
明明到底得瞭什麼病,爸爸媽媽一直很著急,也不知道該如何治療,後來,爸爸媽媽帶他來到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醫生詳細詢問瞭病情,進行瞭細緻的體格檢查,明明完成瞭相應的血液檢查、骨骼X綫片、骨密度檢查、緻病基因突變的檢測。最後醫生告訴他,他患上瞭的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骨病――成骨不全癥,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瓷娃娃”。
成骨不全癥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疾病呢?
成骨不全癥又叫脆骨病,是一種單基因遺傳性疾病 ,85%~90%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10%~15%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約有1/(15000~20000)的新生兒會罹患成骨不全癥。成骨不全癥的小朋友往往從小發病,常常在輕微外力或是沒有明顯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反復發生骨摺,導緻不同程度的骨骼彎麯畸形和活動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成骨不全癥還可以齣現藍鞏膜、牙本質發育不全、關節韌帶鬆弛、聽力受損、心髒瓣膜病變等骨骼外錶現。
成骨不全癥是怎樣危害強壯的骨骼的?
正常骨骼的結構如同結實、排列有序的樓房,骨骼中的膠原縴維就像是支撐起建築物的鋼筋,而沉積在膠原縴維周圍的礦物質,主要包括鈣和磷,就像建築物中包繞和支持鋼筋的水泥。 膠原縴維主要保持骨骼的韌性和結構的完整性,礦物質主要保證骨骼的硬度。
當人體編碼I型膠原縴維的基因或參與膠原蛋白修飾、運輸、組裝等過程的基因發生突變,就會引起膠原縴維含量不足或結構異常,導緻骨量明顯減少,骨骼微結構損傷,骨脆性增加,進而導緻患者反復齣現骨摺,引發成骨不全癥。
患有成骨不全癥,該如何進行治療呢?
目前尚無針對基因突變導緻成骨不全癥的根治性辦法,但 有藥物可以減輕疾病癥狀,減少骨摺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首先建議明明的父母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勇敢麵對疾病。
建議明明進行規律運動鍛煉,增強肌肉力量,改善活動能力;注意避免跌倒,防止誘發骨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飲食營養均衡,保持適宜體重,防止體型肥胖,避免骨骼承受過多的負荷。更重要的是,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適量的鈣劑及維生素D,同時聯閤使用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包括骨吸收抑製劑和骨形成促進劑。
骨頭裏有兩種重要的細胞,一種是成骨細胞,一種是破骨細胞,顧名思義,成骨細胞是幫助形成新的骨頭,而破骨細胞則是促進舊的骨骼吸收。如果藥物可以促進新骨的形成或者減少舊骨的吸收,就可能增加骨量、減少骨摺的風險。
相關藥物和研究成果
目前研究顯示,雙膦酸鹽類藥物有助於抑製破骨細胞活性,減少對骨骼的吸收,增加骨頭強度。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研究錶明,口服阿侖膦酸鈉片或靜脈輸注唑來膦酸,有助於增加成骨不全癥患者腰椎和髖部的骨密度,使兒童壓縮的椎體再塑形,降低骨摺發生率,減少骨骼畸形的風險。
近年來,針對破骨細胞的靶嚮治療藥物――地舒單抗,也能夠特異性抑製破骨細胞活性,減少患者骨量丟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摺風險。
還有促進骨骼生長的藥物――特立帕肽,可能讓成骨不全癥患者骨量增加,但特立帕肽應用於兒童尚無安全性資料,因此目前尚不能使用;對於成年成骨不全癥患者,特立帕肽可能有一定的療效,但需要大樣本的臨床研究進一步明確其療效和安全性。
另外,新型促進骨形成的藥物――硬骨抑素單剋隆抗體,未來也可能在成骨不全癥的治療中發揮一定的作用,但需要開展臨床研究證實。
在患者接受上述藥物的治療過程中,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 觀察血清骨轉換生化指標及肝腎功能,測量骨密度,拍攝骨骼X綫片,記錄身高增長速度 ,以瞭解藥物的療效及安全性,並根據結果調整藥物治療方案和療程。
若成骨不全癥患者發生不穩定骨摺、骨摺延遲愈閤或不愈閤、嚴重骨骼畸形等情況,引起患者活動受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時,可以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接受骨科手術治療,以減輕骨骼畸形,提高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明明治療後續……
後來,明明在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醫生的幫助下,接受瞭妥善治療――每年靜脈輸注一次唑來膦酸。3年後,明明的骨密度明顯增加,也很少發生骨摺瞭。之後,在協和骨科醫生的幫助下,明明還接受瞭下肢矯形手術,手術順利完成,明明的小腿終於變直瞭。又經過瞭一年的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後,明明終於能夠站立和行走瞭。
假如我們不幸與成骨不全癥相遇瞭,彆怕,讓我們勇敢、堅強地麵對,要相信醫學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目前已經有不少有效的治療藥物,能夠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摺風險。讓我們鼓起勇氣,與醫生一起尋找生命中的光亮,不斷努力,堅定前行。
未來總會充滿希望,嚴鼕過後,我們必將迎來春暖花開!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成骨不全癥臨床診療指南.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2019,12(1):11-23.
[2] ForlinoA, Marini J C.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Lancet, 2016, 387: 1657-1671.
[3]呂芳,李梅.成骨不全癥治療新藥研究進展.國際藥學研究雜誌,2017,44(02):173-177.
[4]Lv F, Liu Y, Xu X,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alendronate treatment on a large sample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Endocr Pract, 2016, 22(12): 1369-1376.
圖片/內分泌科提供
編輯/洪成偉
主編/陳明雁
監製/吳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