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5/2022, 6:32:58 AM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迴小說,是曆史演義小說之中的開山之作。同時,它還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由此可見,這本著作在當今的社會之中的地位之高。這部小說其實大緻是可以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以及最後的三國歸晉五大部分,體現瞭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曆史風雲。
話說,三國時期,各地英雄好漢聚集於此,紛紛為一方霸主盡心盡力。在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當中,有一個現象卻非常的奇怪,呂布作為三國第一人卻非常忌憚張飛。
這讓人十分的不解,也會有讀者對於其中的原因産生相關的疑問,其實細細想來,無非就是三個原因,一個搞笑、一個無奈,最後一個現實。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呂布何許人也
說到呂布,就不得不提一提呂布的相關生平,呂布是並州五原郡九原縣人,東漢末年群雄之一。當年,呂布因為自身對於弓馬十分的嫻熟,驍勇尚武,之後便是在並州直接任職瞭。
自此之後,呂布便正式踏入官場的硝煙爭鬥之中。到瞭中平六年(189年),當時的董卓入京掌握瞭朝中大權,便誘導呂布前去誅殺丁原,進而隨即便吞並瞭丁原的軍隊。
隨後,董卓就立即任命呂布為騎都尉,這也是呂布第一次的升職。值得一提的是,董卓對於呂布倒是十分的信任,並且與當時的呂布進行結拜父子。
不久之後,呂布又被當時的董卓提拔為瞭中郎將,封為瞭都亭侯。當然,呂布的實力不僅如此,在《三國演義》之中,呂布的定位一直都是位列第一的存在。
後世人存在這樣的一番話術,群毆彆人,你非好漢,但若群毆呂布,卻是光榮。雖然這句話略帶調侃的意味,但也從側麵展示瞭“這便是呂布真正的實力”。
不過,問題又來瞭,如此實力強悍的呂布,為何會忌憚當時名不經傳的張飛小嘍嘍呢?每次見麵,張飛都敢嘲笑呂布,甚至於張飛還有一次將呂布給“搞跑瞭”。
一個搞笑的原因是
其實,這主要還是因為張飛的性格問題瞭。眾所周知,張飛這個人是典型的大老粗形象,凡是他認為是正確的事情,便不會在乎什麼功名利祿、地位權貴,一切隨著心走就是。
也是因為這樣的性格,所以纔爆發瞭張飛與呂布的第一場戰爭。話說,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呂布揍的他們畏畏縮縮,張飛見此場景,一下被激怒瞭。
當時,呂布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存在,反觀張飛就是劉備的一個手下,根本就沒有人認識,很多人甚至聽都沒有聽說過。可是,張飛卻是毫不顧忌,隨即便衝上去和呂布作戰。
似乎會有人說,張飛十分的魯莽,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呂布對於這位突然齣現在眼簾的將士,錶示十分的驚訝,似乎在認為“他是在送菜”。
意外的是,張飛那不怕死的勁頭讓呂布招架不住,可以說就算是呂布再厲害,遇見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也還是會忌憚一二的,這便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平心而論,張飛與呂布的第一戰還是有些許的搞笑風味在其中的,畢竟誰也不會想到,呂布忌憚張飛的第一個原因居然是張飛的不怕死的作戰風格,想想確實也是令人發笑啊。
一個無奈的理由
呂布忌憚張飛的第二個原因,便是在張飛與呂布的第二次交際之中體現齣來的。張飛和呂布的第二次交手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劉備帶著關羽前去揍袁術,徐州沒有人員守衛。
於是,劉備這纔將張飛留下,進行看守徐州。卻不想,那晚的張飛喝得酩酊大醉,居然將呂布的老丈人暴揍瞭一頓。呂布得知之後,怒火中燒,立即下令趁機將徐州奪走。
話說,這邊的張飛早已經是喝得爛醉如泥,對上呂布根本就打不過,最後隻能是逃瞭。問題在此時也就齣現瞭,這個時候的呂布居然不前去追繳張飛,有人說當時的呂布還沒有“從與張飛第一次作戰的陰影中”走齣來。
換而言之,就是張飛的第一戰,已經給呂布造成一定的心理陰影瞭,這就導緻在第二次交際過程當中,呂布沒有前去追繳。可話又說迴來瞭,呂布的本事真的會因為那一次作戰,産生一定的心理問題嗎?
細細想來,呂布應當是考慮到劉備以及關羽的存在罷瞭。要知道,張飛、關羽以及劉備這三個人是很早之前便已經結拜為三兄弟的,這三個人基本上都是形影不離。
一旦呂布將張飛追繳成功,之後劉備與關羽勢必是與呂布進行徵討的,這個時候的呂布還不太想讓自己陷入到兩難的境地,所以最後的辦法就是讓張飛逃脫瞭。
一方麵是給瞭自己老丈人討要的說法,至於另一方麵也是為瞭順利地保全瞭自己,這一次呂布對於張飛的一種忌憚更多的像是一種無奈瞭。而無奈到瞭最後,竟然也成為瞭一種不聲張的妥協。
最後是現實的原因
至於這最後一點,恐怕是要歸於現實瞭,在呂布第二次與張飛交鋒的時候,呂布便不費吹灰之力將當時張飛看守的徐州掠奪瞭過來,害的之後的劉備更是安身在瞭小沛之中。
正因為如此,這也導緻瞭張飛與呂布最經典的一場徵戰(第三戰),或許是因為仇恨吧,所以張飛在這一戰鬥之中錶現得很英勇,在影視劇可以看齣,當時的呂布的作戰能力已經是力不從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飛與呂布第一次交戰的時候,呂布當時還是在為董卓做事,基本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呂布親自處理,他隻要打好每一場戰鬥就行瞭。
可是,第三戰的時候,呂布早已經自己獨乾當老闆瞭,自己的作戰實力也在逐步地削弱,自然開始力不從心瞭。反觀當時的張飛,他是一直都是跟隨在劉備的身後的,也一直是劉備的先鋒主力,地位、角色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
也是因為這樣,張飛的作戰實力在一次次的戰鬥中,是一直都在遞增的。因此,這一次的忌憚,呂布自然是敗給瞭現實,敗給瞭他的退步與張飛的進步。
當然,呂布本身就比張飛大瞭十多歲,到瞭這個年齡,還可以與張飛大戰一百多個迴閤,這也是實力的一種驗證,不虧是三國時期的第一人。
此戰過後,雖說呂布最後敗給瞭現實,但也是敗瞭,他開始對張飛更是十分忌憚,一身的傲骨也逐漸被磨平,死時蓬頭垢麵,早已不復當年的英勇。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