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4:46:23 AM
“五虎將”一詞,傢喻戶曉,最早是齣自
《三國誌評話》
。該書將劉備麾下的五名猛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稱為“五虎大將”。羅貫中著書《三國演義》之後,“五虎大將”更是流傳廣泛。
民國時期,也有“五虎上將”的說法,最初,蔣介石麾下有幾名得力的乾將:何應欽、劉峙、錢大鈎、顧祝同、蔣鼎文。後何應欽、錢大鈞因為蔣介石的猜忌,兩人位置逐漸被陳誠和杜聿明所替代。
因此,蔣介石麾下的五員上將是:劉峙、顧祝同、蔣鼎文、杜聿明、陳誠。
一、劉峙
劉峙,先是跟隨何應欽,後來跟隨蔣介石,並成為瞭蔣忠實可靠的心腹將領。
在“北伐戰爭”中,他獲得瞭“福將”的稱號;在中原大戰中,他獲得瞭“常勝將軍”的稱號;在抗日戰爭中,他獲得瞭“長腿將軍”的稱號;在解放戰爭中,他獲得瞭“敗將”的稱號。
1893年,劉峙的父親因為稻田放水問題,與鄰村的一個地主發生爭執,被人用鋤頭打死在一條小河的橋下。父親死後,劉峙被叔祖父劉進寬收養。
雖然父親早逝,但劉峙讀書尚且聰明。1914年6月,劉峙畢業於陸軍第一預備學校,隨後到瞭遼寜省的陸軍部隊進行為期半年的實習。
劉峙
同年12月,他又考入瞭河北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步兵科學習。劉峙學習較為認真,他在學習完學校規定課程之外,還利用課餘的時間大量閱讀國內外的政治書籍,並將
《步兵操典》
背得滾瓜爛熟。
平時接人待物,劉峙以
“打哈哈”
著稱,他常說,要做到“大智若愚”。
1924年,劉峙在黃埔軍校總教官何應欽的介紹之下,進入黃埔軍校擔任戰術教官。
期間,劉峙與顧祝同等人結成一團,深得何應欽信任,被人稱為“哼哈二將”。
1926年,蔣介石製造瞭“中山艦事件”,在此事件中,他非常忠誠地執行蔣介石的命令。
當蔣介石糾集衛戍部隊講話時,劉峙緊跟著宣讀瞭要逮捕的共産黨人名單,隨即率部扣押瞭第二師和海軍中的所有黨代錶及共産黨員。當晚,包惠僧對劉峙提齣質問時,他迴答說:
“我也不完全瞭解,我是以校長的意思為意思,校長命令我乾什麼,我就乾什麼。”
1929年,“親日漢奸”汪精衛鼓動河南的唐生智、安徽的是石友三發起反蔣戰爭。1930年,
中原大戰
爆發。劉峙率領蔣介石的精銳部隊與唐生智、石友三等人的部隊對戰,剛一碰觸,激戰2天,劉峙部隊就傷亡瞭上萬人。
唐生智
開戰不利,劉峙十分頭痛,連夜尋找蔣介石訴苦,並請蔣介石到前綫觀戰,如此纔得到瞭蔣的允許,將部隊後撤十裏防守。查明敵情後,劉峙反敗為勝。
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國民黨政府迅速成立瞭討伐張學良、楊虎城的“討逆軍”,
並任命何應欽為討逆總司令,此時,何應欽的在國民黨中的地位陡然上升,空前絕後。劉峙則跟隨何應欽,分兵六路,劍指西安。
與此同時,宋美齡與宋子文也在飛往西安的途中,並要求劉峙不要派飛機轟炸西安。但是劉峙卻置之不理,並說:
“我是聽國民政府的,你管不著。”
劉峙愚忠蔣介石及國民黨,卻愧對百姓。
劉峙的大太太
楊莊麗
,不識字,卻特彆愛財。從1928年起,劉峙先後在南京、上海、等地方購買瞭許多房産、鹽井、鹽田,這些財産價值五百萬元以上,都在其太太楊壯麗名下。
楊莊麗不能生育,於是她為劉峙找瞭一個廣東的丫鬟當姨太太,丫鬟為劉峙生育瞭六個子女。但他們不得稱呼丫鬟為“媽媽”,隻能稱呼“姨娘”,而楊莊麗纔是“媽媽”。
此外,劉峙還有第三房太太,名叫
黃佩芬
。黃佩芬是1941年劉峙在重慶期間娶的,與楊莊麗不同,黃佩芬是從北平師範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而且能歌善舞,使得劉峙為之傾倒。後來為瞭娶黃佩芬,“怕老婆”的劉峙硬著頭皮與楊壯麗鬧翻瞭。
楊莊麗
二、顧祝同
顧祝同,字墨三。
1917年初,顧祝同幾百名學生一起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就讀,成為第六期步科學員。
上學以前,顧祝同作為年輕人進行瞭半年的入伍訓練。嚴格、艱苦的軍事訓練淘汰瞭不少學員,然而顧祝同堅持瞭下來。
當時北洋軍的曹輥、吳佩孚部隊在學校大操場上與軍校學員一起齣操。
顧祝同迴憶說:“
他們齣操時,可以看到北洋部隊的旅、團長,神氣十足
”。顧祝同一想到自己畢業後也能一登龍門,謀個一官半職,所以再苦再纍也不在話下瞭。
經過兩年軍官教育,顧祝同在1919年12月順利畢業。畢業典禮上,他雙手接過瞭校長楊祖德為錶揚他成績優良而奬給的一條毛毯。到處,顧祝同從此結束瞭自己的軍校生涯,開始步入軍事領域,此時,他已近28歲瞭。
顧祝同
當時,孫中山正在組織第二次護法戰爭。顧祝同覺得這是一個大好的時機,與那些互相割據的舊時軍閥是無法相比的。他輾轉多次來到瞭桂林,開始參加孫中山領導的第二次護法運動。
到達桂林之後,顧祝同經過同學瀋應時的介紹,
拜訪瞭校友蔣介石
。蔣介石當時作為參謀長,正想尋找一批有勇有謀之士。江蘇籍的校友顧祝同引起瞭蔣介石的注意。
蔣介石一見到顧祝同,就錶示十分親切,就像傢人一般,這也使初入軍旅生涯的顧祝同印象十分深刻。顧祝同後來迴憶說:“
我第一次謁見蔣公,隻覺得蔣公比我年齡稍長,是一位青年軍官的氣概,與一般軍官顯然不同
。”
顧祝同是懷著欽佩的心情齣現在蔣介石的身邊的。蔣介石原本安排顧祝同去擔任軍部參謀,但是參謀的位置已經滿瞭。第二天,就改任為瞭軍部上尉副官,擔任軍士教導隊區隊長。從此以後,顧祝同便開始瞭一生追隨蔣介石的命運。
與蔣介石一樣,顧祝同有著濃厚的同鄉、同宗觀念。他對自己的“顧傢子輩”,如顧心衡、顧希平、顧祝君等,都是他培養齣來的。
凡是江蘇的同鄉,他待人都會很親切,但是,如果有人說他看重同鄉,則會生氣。
1924年,蔣介石受命創辦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並升任校長。
此時,蔣校長大權在握,自然忘不瞭他所信任和賞識的顧祝同。他邀請顧祝同齣任戰士教官。
顧祝同在講課時,由於態度從容,援引實例加以說明,深入淺齣。因此,黃埔學生當中,見瞭顧祝同均敬稱“
墨師
”(顧祝同,字墨三)。
顧祝同
顧祝同對蔣介石盡效犬馬之勞。1933年,顧祝同在撫州時,蔣傢“後院起火”,李濟深、陳銘鬆、蔣光鼐、蔡廷錯等人依靠19路軍,發動瞭反對蔣介石的
“福建事變”
。
顧祝同奉蔣的命令,率領第2路軍和第4路軍連夜趕往福建,鎮壓義軍。在南京方麵的高壓政策和軍事進攻下,這次反蔣運動曆時53天便失敗瞭。
抗日戰爭發生後,顧祝同抗戰不利,“反共”卻異常積極。顧祝同把他當時統領的第三戰區稱為“鐵的三戰區”,他常說:“
如果任何一方麵的敵人踏進瞭第三戰區一步,我便要將他殲滅!
”
顧祝同對敵人嚴苛,卻對己部鬆管。為瞭取得官兵對他的信任,他平時對部下管理寬鬆,部下嫖賭也不禁止,隻要戰場上能夠衝鋒陷陣就行。
對於軍官顧祝同會以“召集會議”的名義,請大傢吃一頓豐盛的飯菜。而且這些軍官每個月可以透支100元左右。如果連長們每月吃幾個空餉,他也是從來不追究的。
三、蔣鼎文
蔣鼎文,字銘三,浙江諸暨盤山人。
蔣鼎文年少入私塾啓濛,1904年投奔姑媽傢謀生,後來去瞭諸暨縣的翊忠學堂學習。讀書期間,他與當地的富商之子懿範等結為“金蘭之交”,此後到外地求學常得黃懿範父兄資助。
蔣鼎文先是參加瞭1911年的
辛亥革命
,之後在黃埔軍校發跡的。
1924年,黃埔軍校招錄教官訓練學生,蔣鼎文參加應試,並被錄用為瞭黃埔一期學生的中尉區隊長。
平時,蔣鼎文不睡懶覺,早起時常被蔣介石碰見,因此給其留下瞭好印象。
1925年,蔣鼎文參加瞭討伐陳炯明部隊的作戰。在戰鬥中,蔣鼎文奮勇進攻,身先士卒,然左胸中彈,受瞭重傷。所幸獲救及時,幸免於難。蔣介石在1925年4月23日撰寫的《第一期同學錄序》中指齣:
“蔣營長鼎文等十餘人尚在危病中,死生未可蔔”。
可見,當時蔣鼎文傷勢之危重,在醫院治療瞭4個月之後,其傷勢纔開始痊愈。經此一役,蔣鼎文獲得升遷團長,並開始發跡。
在1926年的
“中山艦事件”
中,蔣鼎文也參與瞭進來。他聽命於蔣介石,率領部下前往廣州沙河,將第四團的槍械裝備統統收繳,還負責監視蘇聯顧問及其傢眷。
1933年,蔣傢“後院起火”時,蔣鼎文也作為統帥,帶領部下15萬大軍去福建鎮壓19路軍。鎮壓起義軍取得勝利之後,蔣鼎文以勝利者的心態寫下瞭一首詩(《日光岩銘》),可見當時其“建功立業”的心境。
除瞭鎮壓19路軍,蔣鼎文一直在為“蔣傢王朝”鞍前馬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之後,蔣鼎文被張學良扣押。
在張學良看望中央各官員所時,蔣鼎文因為與張學良交誼較深,曾密談十數分鍾,達成和平解決事變共識。
12月18日,蔣鼎文乘飛機飛往南京,是西安事變發生後獲準齣走的第一人。而後,他往返於南京、西安,傳遞消息。陪同宋美齡、宋子文到西安談判。
蔣鼎文在積極營救蔣介石方麵立下瞭“汗馬功勞”,1938年,他被任命為陝西省省委主席。然而任職期間,他卻濫用職權,操縱陝西銀行,先後發行瞭兩次輔幣550萬元。
他還趁著濫發輔幣的時機,在重慶倒賣黃金,大發橫財。當時山西數一數二的富豪,其財産也不及蔣鼎文的零頭。
蔣鼎文還開辦瞭企業,主要有宏業磚瓦廠、輪船公司、振華公司。他曾聲言:“
今後打算積資百萬,在上海消磨二十年歲月,就可結束此生。
”
不僅如此,蔣鼎文的生活也有不少腐敗,雖然他有一妻兩妾,但是還強占瞭西安京劇名角粉牡丹。
四、杜聿明
在蔣介石的黃埔學生行列當中,前期發展最好的是鬍宗南,後期發展得最好的是杜聿明。與其他人不同,杜聿明不是蔣介石的同鄉或同黨。
1904年11月,杜聿明生於陝西米脂,祖輩是當地的地主,父親為舉人,傢境殷實。在當初報考黃埔軍校時,杜聿明的父親就反對杜聿明當兵。當時杜的老傢流行“好男不當兵”。
後來,杜聿明以去北京報考大學的名義,瞞著父親偷偷南下報考瞭黃埔軍校,最後杜聿明成為瞭黃埔軍校的一期生。
杜聿明
與其他人一開始就被蔣介石委以重任不同,杜聿明一開始官職很小,且並未受到蔣介石重用。1924年11月,杜聿明畢業,他先是充當軍需上士,然後纔升為瞭副排長,起點很低。此後幾年,杜聿明並沒有像其他黃埔軍校學生那樣,平穩地進入軍隊升遷的序列。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此時的杜聿明剛從軍閥孫傳芳的稽查隊手裏逃齣來,又被武漢方麵的軍隊關瞭監獄,而且打算對杜聿明予以槍決。
無奈,杜聿明隻好找瞭個機會,再度齣逃。好不容易摺迴瞭南京,見到瞭蔣介石校長,蔣介石雖然感到,但是還是沒有重用杜聿明。最後還是
張治中
收留瞭杜聿明,讓他當一名校閱委員會委員。
另一個對杜聿明前期發展有影響的是
徐庭瑤
,杜聿明跟隨徐庭瑤,操練第五軍,並成為該軍的軍長。杜聿明擅長操練軍隊,不久就彰顯瞭效果。
徐庭瑤
1933年,杜聿明在抗日戰爭中一戰成名。
同年2月,杜聿明與老同學關麟徵一起率領第25師參加北上的長城戰役。在雙方激戰中,關麟徵不幸負傷退齣,杜聿明奉命代為指揮。他指揮部隊與日軍激戰,最後殲滅瞭日軍第1軍第8師團與騎兵第3旅團兩韆多人,保全瞭陣地。
這一勝利,使得杜聿明有瞭
“能打戰”
的名聲,軍中也傳開瞭“杜聿明”的名字。
1938年,杜聿明率領的部隊被擴編為200師,杜聿明擔任師長。他發揮自己操練軍隊的特長,集中精力研究機械化部隊作戰指揮。他還提齣,“
操場就是戰場
”,“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全師上下也掀起熱火朝天的練兵高潮。
第二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開展軍事校閱。杜聿明旗下部隊的軍事訓練被列為“全國第一”,一時轟動瞭全軍。蔣介石也將這支部隊視若珍寶,不輕易投入戰場使用,同時,這也是蔣介石倚重的五大主力之一。
1949年,淮海戰役中,杜聿明率領的蔣介石嫡係部隊數十萬眾兵敗。杜聿明本人也河南永城陳官莊成為粟裕與華東野戰軍的俘虜,時年45歲。
杜聿明被俘虜之後,據當時的報紙登載,其夫人曹秀清曾大鬧總統府,當麵質問蔣介石:
“我的丈夫身體有病,還要他率部突圍,他走不動,突什麼圍呀?不明明是要他的命麼?!”
(1946年3月杜聿明的確生過重病,在瀋陽住院時被割掉左腎)。
五、陳誠
在蔣介石的黃埔教官行列當中,前期發展最好的是何應欽,後期發展得最好的是陳誠。與杜聿明不同,陳誠既是蔣介石的同鄉,也是蔣介石的“翁婿”。
陳誠的身高隻有一米六,算不上是威武超群。當年陳誠報考保定軍校的時候,因為個子矮,差一點被拒之門外。
還是因為個子矮,陳誠一度被國民黨軍界元老何應欽、白崇禧等人在背後稱“陳小鬼”。
陳誠
然而,陳誠舉手投足之間透露著威嚴和自信。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次陳誠在軍官訓練班進行演講。在演講的過程中,敵機突然轟炸,訓練班的所有人都四處逃竄,唯獨陳誠還泰然自若地站在講台上。
早年的陳誠,是一名小學教員,但是與杜聿明一樣,陳誠並不滿足於被安排的人生。21歲那年,陳誠背著自己的父親,放棄瞭自己的小學教員職業,偷偷報考瞭保定軍校。後來,他投奔廣東革命軍,齣生入死。短短十年,他少尉連長,升到瞭上將軍長。
1932年,陳誠與蔣介石的乾女兒
譚曼意
結尾夫妻,譚曼意為其生下瞭六個子女。從此,陳誠成為瞭蔣介石的“翁婿”,開啓瞭效力於蔣介石的一生。
1933年夏天,陳誠開始主持廬山訓練團。他就非常崇拜蔣介石,並且
要求全團戰士對蔣介石“絕對服從”、“絕對忠誠”
。而陳誠本人每次接到蔣介石的電話,就會立馬立正地恭敬聽候。平時說話走路,他也會模仿蔣介石,被人稱為“小委員長”。
抗戰前期,陳誠本職和兼職職務多達9個,哪裏有反蔣的動蕩局勢,哪裏就有陳誠。他成為瞭一名忙碌的“救火隊員”。有部下擔心他太勞纍,身體吃不消,其實陳誠那個時候就已經有胃病瞭。
但是陳誠說,“
我應該替蔣委員長分勞分怨,效忠領袖,是我份內的事。
”
1947年鞦天,東北局勢已然無法扭轉敗局。蔣介石原想找李宗仁替代原東北掌局者熊式輝,李宗仁不乾;繼而蔣再找瞭白崇禧,白崇禧也不願意接手。
蔣介石隻好又找到瞭陳誠。即使陳誠知道東北已經成為瞭一個“爛攤子”,但是陳誠二話不說,還是“義不容辭”地前往東北“走馬上任”瞭。
東北失勢的局麵已經無法扭轉,但是陳誠胃病吐血瞭,還在“硬撐”著。最後等到蔣介石派衛立煌接手瞭,他纔放手去上海治療。
陳誠一生追隨蔣介石40多年,曾經有老朋友勸他不要太執拗,多為自己留幾條後路,萬一蔣介石下台瞭呢。但是陳誠絲毫不在意,他說,“我決不再做他人的部下,不怕什麼。”
熊式輝
結語:
單論軍事纔能,黃埔軍校齣身的“五虎將”可謂遠超一般人水平。然而,“五虎將”卻沒有看清形勢、順應曆史潮流,他們走上瞭一條逆潮流、逆人民的道路,終將碰壁。在曆史潮流麵前,縱有纔能,逆流終究會被曆史所拋棄。
參考文獻
[1]化夷. 國民黨去台高官大結局[M]. 中國青年齣版社, 2013.
[2]瀋建樂. 紹興曆史名人.第2版[M]. 寜夏人民齣版社, 2010.
[3]汪新, 劉紅. 南京國民政府軍政要員錄[M]. 春鞦齣版社, 1988.
[4]王俯民. 民國軍人誌[J].1992.
[5]沉度, 應列. 國民黨高級將領傳略-第2版[M]. 華文齣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