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2/2022, 4:51:33 AM
1948年6月17日為解放廣袤的中原地區,華野、中野等部毅然發起瞭豫東戰役,時至7月6日殲敵9萬餘人戰役取得圓滿勝利,而時任華東野戰軍第1縱隊1師師長的
廖政國
將軍同樣在這場戰役當中鑄就瞭輝煌的一頁。
從豫東戰役第一階段的解放開封,到第二階段的圍殲區壽年兵團、黃百韜兵團等部,廖政國將軍親率第1師四處轉戰,成為瞭戰場上的一把尖刀。
然而在豫東戰役第二階段的常郭屯作戰當中,素來作戰有勇有謀、敢拼敢闖的廖政國將軍一部卻遭到瞭非常嚴重的損失。
因而廖政國師長難得地嚮上級求援增兵,然而當司令員一說齣援兵番號,師長立即說:堅決不要!
豫東戰役之常郭屯作戰――力剋睏難取得勝利
“古往今來中國有幾個獨臂獨腿的將軍?舊時代沒有,唯有我們紅軍部隊纔能培養齣這樣的特殊人纔!”
毛主席曾引以為傲得如此直言,而一如偉人所述在我軍部隊當中存在著多位“特殊將軍”,而被稱為“廖獨膀子”的廖政國將軍便是其一。
6月26日,由於邱清泉兵團被我軍故意嚮南調動,而區壽年兵團則在雎縣、杞縣附近猶豫不決,因而原本緊密相連的兩兵團之間齣現瞭一道四十公裏的縫隙。
戰場之中時機稍縱即逝,這道縫隙的齣現無疑是一大良機,隻要我軍部隊穿插其中不僅能夠切斷兩敵兵團之間的聯係,更能將區壽年兵團圍而殲之。
我軍高層迅速注意到這一狀況並下達瞭穿插命令,而接到這一作戰任務的便是廖政國將軍及其第一師。
接到命令之後的廖政國將軍當即在所部召開會議,部署作戰任務並進行戰前動員工作,其間他強調
“穿插分割敵人是一場硬仗,各級指戰員一定要發揮齣敢打、敢拼、不怕睏難的作風。”
同時他則形象地將本次作戰任務比喻做
“像孫悟空一樣,鑽進敵人肚子裏,挖心剖腹”。
27日經過廖政國將軍嚴密的部署之後,第二團前衛營、師騎兵偵察連組成先鋒隊伍,開始嚮前邊衝鋒陷陣邊觀察敵人動嚮,而後續部隊亦隨之快速挺進。
屆時整個第一師形同滿弓射齣的一柄利箭,直直插進瞭敵人不經意間暴露齣的漏洞之中。
戰至28日,第一師完美地穿插到瞭第七十五師、七十二師的夾縫之中,並於此後曆經一夜激戰,陸續奪取瞭三空橋、小武莊等16個村莊,並將常郭屯團團包圍,極大程度的擴張瞭原有的縫隙。
然而眾所周知穿插作戰意味著將置身於敵人的左右夾擊當中,其間所要承受的壓力亦是難以言喻的。
正因如此葉飛司令員亦始終注意著第一師的狀況,更在電話中坦言道“插入敵人的夾縫裏,你們的日子可不好過瞭!”
這一狀況早在決定執行穿插作戰之初,便已經被被納入瞭廖政國將軍的考慮範疇之內,因而針對敵人的左右夾擊,他早已做齣瞭嚴密的部署。
屆時在他的親自指揮下,第1師下轄1團、2團背靠背分彆應對左右兩方嚮的敵人,構建起瞭一道銅牆鐵壁,在一晝夜的時間裏抵禦敵人將近20次的反撲。
而在抵禦敵人左右夾擊的同時,如何攻剋被第1師包圍的常郭屯亦成為瞭擺在廖政國將軍眼前的一道難題。
常郭屯雖是一座僅有三十戶人傢的小村子,然而敵75師第6旅旅部率第18團將近三韆人左右盤踞於此,其間不僅構築著堅固的防禦工事,更有美式山炮、迫擊炮等加以側應。
明眼可見,在此疲於左右作戰的狀況之下,抽調兵力攻剋常郭屯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然而作為橫亙在穿插綫上的阻礙,這塊硬骨頭也是必須要將之摧毀的。
因而6月29日廖政國將軍嚮作為尖刀的第2團突擊營下達瞭作戰命令,要求該部趁著天黑以夜幕掩護,穿過高粱地隱蔽貼近,嚮敵人發起突然襲擊,以期撕開一個口子。
值得一提的是,正當廖政國將軍嚮突擊營部署作戰計劃之時,常郭屯的敵人陸續打齣幾排炮彈在附近爆炸,廖政國將軍當即怒罵“狗崽子,看你能神氣到什麼時候,老子馬上扒你的皮!”
當天夜裏10點30分左右,突擊營悄然潛伏至常郭屯附近隨即打響瞭戰鬥,隨著爆破手不斷以炸藥包發起爆破,突擊營迅速突破瞭敵人位於常郭屯東南方嚮的前沿陣地。
正可謂兵貴神速,從發起戰鬥到撕開口子,突擊營僅僅曆時五分鍾左右,而後戰士們蜂擁而入嚮前衝擊。
二、迫不得已的求援
“五分鍾突破”這一戰鬥成果無疑是格外璀璨的,然而其間必然是戰士們用生命換來的,這一輝煌成績的背後,二團副團長譚忠、參謀長鬍雲標……皆以身殉國。
實質上同時嚮常郭屯發動攻擊的亦有1團的兩個營,然而分彆從東北、西北兩方嚮進攻的兩部皆因地形狀況而始終未能攻進常郭屯。
而唯一形同楔子般戳進常郭屯的2團突擊營,卻因敵人的嚴防死守而難以繼續嚮前挺進,如此一時之間戰場陷入瞭兩軍膠著的狀況。
統攬全局的廖政國將軍深深明白,值此之際唯有調遣兵力支援2團突擊營增強其力量,方纔是眼下破局之關鍵,然而兵從哪裏來?
既要隨時應對左右夾擊,同時又以三股兵力分頭夾擊常郭屯,這樣一番狀況之下兵力早已捉襟見肘,廖政國將軍麵臨著無兵可調的睏境。
值此之際電話突然響起,來電者正是葉飛司令員“廖政國,眼下局勢如何?”
常郭屯的戰鬥極大程度影響著戰場全局,因而葉飛司令員時刻關注著此處的一應動嚮。
“說好也好,說不好……”廖政國將軍簡明扼要地嚮葉飛司令員迴到瞭戰場狀況,而在這番話的末尾處廖政國將軍幾番欲言又止還是說齣瞭口,“能不能派一個團支援一下?”
廖政國將軍的作戰風格與能力,葉飛司令員皆是非常熟悉的,因而他開口尋求支援,必然意味著戰場的實際狀況一定程度已經不容客觀。
正因如此葉飛司令員充分予以重視,然而值此之際各部都在執行作戰任務,想要迅速調兵支援實屬難事,但常郭屯的戰鬥亦不容有失。
因而一番深思熟慮過後,葉飛司令員開口道“一個團的兵力估計調不過去,就讓縱隊的警衛營去支援你吧!”
聞此一言廖政國將軍當即斷然拒絕,縱隊警衛營是用來拱衛首長們安全的,一旦調至戰場支援作戰,那麼縱隊司令部的安全由誰負責?一旦齣瞭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即便廖政國將軍斷然迴絕,葉飛司令員也堅持這一決定,並立即嚮縱隊警衛營下達瞭作戰命令。
隨後廖政國將軍將預備隊1團2營、師特務連、炮兵連、勤雜人員組成的1個連以及其縱隊警衛營等共計三個營左右的兵力,悉數投入到瞭2團突擊營打開的突破口之中。
由此突擊營的有生力量得到加強,迅速瓦解瞭此前僵持不下的局麵,分方嚮嚮常郭屯內繼續突擊而去,與此同時於西北方嚮進攻的1團3營亦突破防綫,直撲敵人旅部。
戰鬥於30日下午3點左右結束,常郭屯作戰最終以第1師生擒敵旅長以下近1500人落幕,而此次作戰的勝利亦打開瞭整體戰場全麵圍殲區兵團的大好局麵。
三、豫東戰役過後――收拾舊山河再齣發
1948年7月6日豫東戰役結束之後,廖政國將軍於次日即奉命率部嚮北跨越隴海鐵路,並於10日復又摺返隴海鐵路南下,如此甩掉尾隨緊咬不放的敵人之後,於13日抵達淮陽縣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修整。
曆經此前的
豫東戰役
之後,第1師無可避免地遭到一定程度的損失,因而無論是在補充兵力方麵又或者調整軍心狀態方麵都需要下功夫,因而即便休整過程當中作為師長的廖政國將軍依舊難得歇息。
其間兵力方麵的補充,主要以收編國軍俘虜為主,屆時在解放戰場上俘虜被收編後,迅速換上新的服裝投入戰鬥是常有的例子。
正因如此,廖政國將軍主要將精力集中在瞭政治工作方麵,為此他在全軍上下施行瞭諸多舉措,其間包括:召開營以上乾部的戰役總結、召開政治工作交流會議、總結政治工作經驗、召開第1師首屆英模大會等等。
不僅於此,廖政國將軍在完成全局的政治工作部署之後,更是深入到部隊的各個基層當中視察,從檢查各個連隊的訓練與作業狀況,到聽戰士們講述此前作戰的經過與事跡,其間不僅戰士們得到瞭激勵,而廖政國將軍亦對此前的戰鬥有瞭一番更深入的瞭解。
在此過程當中,一旦廖政國將軍聽到一些卓越的個人事跡之時,亦會充分予以重視,並要求將之整理成材料麵嚮全師進行匯報。
總而言之通過各式各樣的方法,深知政治思想教育重要性的廖政國將軍調整著第1師上上下下的軍心狀態,同時亦是為接下來的戰鬥壘下夯實穩固的基礎。
而迴到廖政國將軍個人身上,從戰場之中英勇無畏、運籌帷幄的指揮作戰,到戰場下有條不紊、環環相扣的政治思想工作,廖政國將軍緊緊把握著作戰能力、政治思想兩大方嚮,由此方纔鑄就瞭第1師在戰場之中的卓越錶現。
透過其中廖政國將軍作戰、政治兩手抓的輪廓已然呼之欲齣,這是他卓越軍事能力的最好闡述,亦是其成為一位將軍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