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9:17:51 PM
“ 要緩解中國傢庭的 ‘ 教育焦慮 ’ ,關鍵在教育體製改革。我建議盡快推進九年製義務教育體製改革,縮短學製、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實行小學到高中的十年製基礎義務教育。”近日,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全國人大代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華田說。
今年全國“兩會”,甘華田計劃提交5份建議。其中,推進義務教育體製改革是他特彆關注的方嚮。他提到,從現實情況看,經前期調研發現,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普通高中升學率僅僅隻有50%左右。
人大代錶――甘華田
“我國從1986年開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至今已有30多年,盡管取得瞭很大成效,但隨著我國人口狀況的變化和社會經濟的巨大發展,九年製義務教育已經不適應我國現代科技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不符閤我國人口增長的基本規律。”因此,他認為,盡快推進義務教育體製改革,將教育體製改革上升到提高國傢綜閤競爭力和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係勢在必行。
建議縮短學製、取消中考、普及高中
把上小學年齡推遲到7歲
“走齣教育 ‘內捲 ’必須從教育製度 改革 上入手, 普及高中 是必由之路。”甘華田說,在具體的製度設計上,可通過調整課程設置與教材內容,把小學六年製改為五年製,保留初中三年製,普通高中三年製改為二年製。同時,把上小學的年齡推遲到7歲。在他看來,目前實施的6歲上小學太早,不利於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
他給記者算瞭一筆賬:“實行小學到高中的十年製基礎義務教育,比現行實施的九年製義務教育僅僅多瞭一年。“就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來說完全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實施十年製義務教育的知識儲備,對於絕大多數高校來說已經足夠瞭。”
他強調,除瞭縮短學製外,實施十年製義務基礎教育改革,必須體現和突齣基礎教育的“ 基礎性 ”,必須限製課程難度和考試難度,將目前的遴選型考試改為達標型考試, 取消“初升高”的遴選式考試,把學習和考試壓力推遲到高中階段,可以減輕初中階段學生升學考試壓力,讓初中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麵得到全麵發展 ,這將有利於我國青少年的整體身心健康發展,有利於提升中華民族未來的整體競爭力。
“普及高中,賦予所有初中學生完成普通高中學習的同等機會,不僅體現瞭基本人權,更體現瞭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他認為,把接受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選擇,從初中階段推遲到完成普高教育之後, 避免升學競爭和職業選擇的低齡化,等到他們的心智較為成熟時,再來做齣選擇 ,這樣更符閤青少年生長發育的自然規律,可以讓更多有潛力的孩子做齣適閤自己的選擇。隻有這樣,纔可以從製度上徹底解決中小學的內捲,緩解中國傢庭的“教育焦慮”。
建議取消或減少中等職業教育
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此外,聚焦改變現有的中等職業教育窘境,從我國的國情齣發,甘華田還建議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在他看來,伴隨著科技創新和産業升級,未來工廠企業需要開“數控機床”的“ 高級藍領 ”,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 技術工人 ”。初中畢業後就進入職業教育,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達不到未來智能製造業需要高級“藍領”的要求,不能滿足我國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因此,取消或減少中等職業教育,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打造國傢長遠競爭力的基本前提,十分必要和緊迫。
具體來看,一方麵,他建議可綜閤位置、環境因素,將現有部分有條件的職業高中轉化為普通高中,為普及高中創造條件。另一方麵,加大國傢對高等職業學院的投入,引進社會資本或和企業聯閤辦學,改變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需求脫節、教育水平質量不高的狀態。
相關閱讀
其實甘田華代錶並不是第一個提議“取消中考,普及高中”的人,之前,部分學者大咖曾分享過關於普職分流的觀點,京教君整理瞭部分內容和相關部門的最新迴應,供大傢參考。
1
北大教授姚洋:取消中考
北京大學國傢發展研究院教授、院長姚洋在接受采訪時就曾提議:“當前教改政策尚不完整,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考試社會的內捲,必須盡快對教育製度進行係統改革,普及高中,推進十年製義務教育(小學五年,初中高中加起來五年)。
他認為:中考分流,過早地給孩子貼瞭標簽,扼殺瞭孩子的創造性和適應性。中考分流不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過早的模式化把孩子給定型。
2
梁建章:提升幸福度,減輕養育成本
攜程集團聯閤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研究教授梁建章在某次論壇中錶示,“人口”、“教育”其實與今天論壇提到的“ 可持續發展 ”,都是關乎未來國傢競爭的關鍵因素。我們需要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同時也需要更多新生兒,保證國傢經濟創新活力長久不衰。
但是,中國大城市的房價過高,中國小孩的教育難題,壓力和成本都非常高;整個社會的教育、養育環境,還有很多短闆需要補齊。所以,在三胎政策之後,國傢緊接著落地瞭“教育減負”的政策,這確實是解決生育問題的關鍵之一。
但是,現在的“雙減”做法主要是在“供給側”做減法。中考、高考、“重點學校”依然存在,需求側實質上沒有發生改變,供給反倒是越來越“窄”。
我們要盡快實行“教育資源”的 均等化 ,避免過早教育分層,這纔是解決減負問題的根本。
梁建章指齣,目前高考製度改革,和大學教育普及還沒有形成共識。“或許我們可以先取消中考,來達到基礎教育資源均等化的目標。如果順利的話,這項舉措,可能會大幅度提高教育效率,減少教育不平等,也可以讓課外培訓産業走上健康的軌道。更重要的是,通過改革來提升傢長和學生的幸福度,減輕養育成本。”
3
教育部:普職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2月2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介紹2022年工作重點時指齣,今年將推動職業本科教育穩中有進,推進中職學校多樣化發展,使“職教高考”成為高職招生主渠道。讓職業教育“ 有學頭、有盼頭、有奔頭 ”,引導學生傢長理性選擇。
近期在地方“兩會”上有一些代錶和委員建議取消中考後的“ 普職分流 ”,引發瞭很多關注。在新聞發布會上,陳子季錶示,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既可以滿足不同稟賦和潛能學生的學習需要,又能夠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纔空間和通道。同時,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在擴大就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方麵作齣瞭積極貢獻,所以 堅持普職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
編輯|京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