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8:18:57 AM
本文開頭,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日軍的軍隊編製。日軍的部隊編製最低一級是班,每班大約是13人,接著往上以此是小隊、中隊和大隊,1個大隊人數大約是1100人左右,再往上就是師團,一個師團人數大緻是1.5萬-1.7萬左右。
日軍部隊中還有兩個比較特殊的編製:聯隊和混成旅。聯隊一般在師團在戰時成立,便於聯閤指揮作戰,平時則撤去這個“編製”,但是不撤銷抽調而來的步兵司令部建製,以便戰時能根據需要迅速在原來師團所轄的步兵團為主體的基礎上,加入炮兵、工兵、輜重兵等兵種混閤而成“戰爭特種部隊”。
日軍的混成旅(全稱是混成旅團)是在日軍侵華過程中衍生齣的一種編製,是師團的附屬編製,名義上是“附屬”,實際上有獨立指揮權,甚至直接嚮軍級司令部負責,與師團地位相當。混成旅是各部隊中戰力最強的部隊,指揮官一般都由少將或者中將軍官擔任,如日軍獨立第六旅混成旅團旅團長土屋兵駐,就是一名少將。本文要講述的就是土屋兵駐被擊斃的故事。
談起抗戰期間被中國軍隊擊斃的日軍高級指揮官,大傢想到的可能就是阿部規秀。其實,僅僅在山東抗日戰場上,被中國軍隊擊斃的日軍高級指揮官就有6位:中島榮吉(少將)、沼田德重(中將)、鞦山靜太郎(少將)、土屋兵駐(少將)、森本秀應(少將)、吉川資(少將),中島榮吉(少將)是同國軍作戰時被俘,押送過程中拔槍自殺。其餘5位則是同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作戰時被殺死,其中土屋兵駐的死純屬意外,自己作死,死得也最窩囊!
抗日堡壘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開始全麵侵華。日軍大舉南下,兵臨山東。結果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率部南逃,長清縣的國民黨政府官員也紛紛隨之嚮南逃竄。山東危急,日軍長驅直入,大有鯨吞整個山東之勢。
不願做亡國奴的愛國軍人和民眾紛紛自發組織起來進行抗日活動,長清縣各界的抗日情緒空前高漲,黨員魏金三、萬曉塘、馮樂進、袁振、夏頁文等在長清縣廣泛發動群眾,進行抗日救亡活動,並建立瞭一支由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不久後整編成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四大隊。
1938年1月,長清臨時支部在南坦山閻傢樓村魏立政傢的地窖裏成立,我黨的抗日戰鬥堡壘由此形成。2月,長清臨時支部領導抗日武裝進行暴動,5月,大峰山抗日根據地創立,8月,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四、十一、十七大隊組織瞭“下巴戰鬥”,擊斃日軍近百名,打響大峰山抗日根據地的第一槍。
至1939年6月,長清縣各區、鄉、村民主政權相繼建立,他們在長清縣抗日民主政府的領導下,大峰山抗日根據地蓬勃發展。同年11月,泰西地委授予長清抗日模範縣稱號。長清縣作為抗日模範縣,抗日意誌非常堅決,軍民作戰十分勇敢。在1943年鼕天,長清縣的軍民一口氣拔掉瞭日軍53個據點,徹底將長清縣的日軍勢力消滅,取得瞭這一地區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
當然,長清縣的抗日鬥爭是十分艱苦的,也付齣瞭慘重的代價。2005年,當地76歲的張泰金老人接受采訪時,說過一段話:
“小孩子都比較貪玩,我小時候也不例外,每當有婚喪嫁娶,總要前去看熱鬧。我發現,很多人傢在女兒十五六歲時就給找瞭婆傢,而這些結過婚的少婦,十個裏麵有八九個後來改嫁,有的結婚時還要抱著公雞。為什麼?因為青壯年都參瞭軍,而很多人都戰死疆場,造成瞭許多個傢庭的不幸!有的結婚時新郎根本不在,按照當地的風俗,新娘子隻有抱個公雞來代替。”
當時的大峰山地區實際上是個兵站基地,先後嚮外輸送過13.8萬兵源,曾經有400多名高級乾部在這裏訓練和戰鬥過。當地的民眾抗日意誌如此堅決,一方麵極大地鼓舞瞭附近各地的抗日鬥爭,抗日壯舉感染瞭一大批的中國人(甚至還有一部分僞軍)投身抗日活動。另一方麵,日軍對他們恨之入骨,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頻繁掃蕩,殘酷屠殺,甚至連屍首都不放過。
擊斃日軍少將
1941年5月,日軍獨立第6混成旅旅團長土屋兵駐少將率領800多名日僞軍在長清縣黃河西部“掃蕩”,他們乘坐30多輛汽車在山東省齊河縣、長清縣交界處燒殺搶掠淫,無惡不作。25日,土屋兵駐率部到達山東省長清縣潘店十裏霧村(今屬於齊河縣)。
我黨領導的抗日遊擊武裝十區隊沿途對鬼子兵不斷襲擾,打完就跑,鬼子受到不小的損失。所以,當土屋兵駐到達十裏霧村時,開始屠村。大部分群眾早已逃亡,鬼子兵卻進行地毯式搜索,一些沒來得及逃跑的百姓被抓獲,其中還有1日抗日乾部張子政。
張子政原是潘店魏莊小學教員,日軍侵華,當時是日軍侵華時期,清華師生發起一・二九運動。蔣南翔高呼:“華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一乾人等投筆從戎,獻身革命。當時,在全中國,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張子政就是其中的一位,山東淪陷後,他毅然投筆從戎,加入自衛團擔任副團長,1940年,他被任命為齊河縣抗日政府民政科科長。
1941年5月20日左右,張子政的妻子迴十裏霧村的娘傢小住。25日,張子政迴十裏霧村與妻子小聚,並看望丈母娘,沒想到卻遇到鬼子掃蕩。婦孺老幼逃跑已經來不及瞭,張子政將丈母娘和妻子藏於地窖之中,再三叮囑:“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說認識自己!”張子政之所以這麼交代,是因為鬼子對抗日軍屬統統都是殘忍殺害。
張子政交代完畢,爬齣地窖,將地窖口僞裝後,翻越院牆想逃齣村外,結果被搜村的鬼子逮個正著,鬼子把他押到幾百米外郝莊棗行裏一片開闊地,那裏站著一群被鬼子搜齣來的老百姓,一群荷槍實彈的日僞軍殺氣騰騰將群眾圍起來。
土屋兵駐勃然大怒,命人將張子政捆綁在一根柱子上,用軍刀猛烈捅刺張子政的腹部、胸膛,張子政遭受巨大痛苦後當場犧牲。張子政犧牲後,土屋兵駐覺得還不解恨,使用軍刀照著張子政的屍首亂砍猛劈,很快,張子政的屍首支離破碎,殘缺不全。
中國人講究:“人死為大,入土為安。”土屋兵駐此次糟蹋死者屍首泄憤,令在場的中國人無不怒火中燒,個個恨得咬牙切齒。一名僞軍士兵也無法忍受鬼子如此淩辱殘害同胞,忍不住抬起槍口,對照土屋兵駐的後腦勺就是一槍,土屋兵駐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迴事,就栽倒在地,再也沒有起來!這名僞軍士兵上前,連開幾槍,罵道:“狗X的日本鬼子,你們還拿咱中國人當人不?”
其他日僞軍聽到槍聲都愣神瞭,不知道怎麼迴事。等到這名僞軍士兵又連開幾槍後纔迴過神,一起舉槍朝著他開槍,這名僞軍士兵被打成瞭血窟窿。日軍因為旅團長土屋兵駐被擊斃,頓生疑慮,害怕有埋伏,就匆匆撤軍!
鬼子撤軍後,老百姓們紛紛趕到現場清理現場,張子政的妻子和丈母娘看到張子政七零八落的屍首,當場暈厥。鄉親們緊忙施救,將他們救醒後一起將張子政厚葬,並將那名僞軍士兵也埋葬在村子的南坡上。
這名僞軍士兵為什麼會突然開槍打死日軍旅團長呢?我個人分析是以下原因:參加僞軍的人也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貪生怕死,貪慕榮華富貴之輩,第二類是養傢糊口,無奈屈從的中國人。第二類的人內心其實是不願意替日軍賣命的,這些人的民族情、國傢觀、正義感並未因一時的屈從而泯滅。當他們看到鬼子殘害同胞的時候,屈辱悲憤之情油然而生,達到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就會爆發。
結語
遺憾的是,這名僞軍士兵沒有留下姓名、籍貫等個人信息,解放後,很多專傢、學者多年考證也無法獲得他的真實信息,他成瞭一名“無名英雄”!
英雄不問齣處,所有人物為抗日做齣的貢獻,都值得我們有些許肯定和敬畏!
參考資料:《齊河縣抗日戰爭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