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1:48:22 PM
對於“做事從不設邊界”的張一鳴來說,戰投部是他不斷將投資觸角伸嚮新的領域的利器。
從叫闆騰訊到加大電商業務對壘阿裏、京東,推齣智能搜索與互聯網汽車直接硬碰硬於百度,再到進軍本地生活業務,可以說字節正加速攻入各互聯網巨頭的腹地。
近日,據 Tech 星球報道,字節旗下首款音樂App“汽水音樂”,已於近期完成瞭軟件著作權的登記。市場觀點認為,這是字節跳動正式嚮音樂市場發起宣戰的“標誌”。
事實上,這並不是字節跳動第一次嚮音樂市場伸手。
・ 2019年10月,有消息傳齣字節跳動推齣産品“音樂幫”;
・ 2020年3月,字節跳動在印度和印尼發布音樂流媒體Resso;
・ 2021年1月,Tech星球爆齣消息,字節跳動正在測試一款名為“飛樂”的産品。
在目前國內音樂市場仍處於群雄鼎立格局的當下,字節跳動此次會是有備而來嗎?又能否對現有格局帶來衝擊?
汽水音樂:布局已久,伺機而動
繼國傢市場監管總局責令騰訊解除獨傢音樂版權後,我國在綫音樂平台的版權戰終於降溫熄火。騰訊版權壁壘破裂,網易雲高歌未來將至,字節跳動顯然覓到瞭一個絕佳時機。
從國內市場來看,目前騰訊音樂、網易雲、酷狗等頭部在綫音樂平台走在行業前列。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新玩傢湧入該賽道。另一短視頻巨頭快手2021年5月21日上綫在綫音樂APP“小森唱”;Z世代聚集地B站也在同年9月宣布上綫“原創擴音計劃”。
雖說字節想做音樂,已經人盡皆知,但隨著其他互聯網巨頭的相繼入場,字節顯得頗為焦慮。如字節和快手早已在多個領域內形成的對峙局麵,雖然二者目前都處於短視頻行業老一、老二的位置,但若能搶先對方一步培養齣自己的“新子”,勢必存在戰略布局上的優勢,這也側麵反映瞭字節在其商業版圖上的野心。
據企查查數據研究院整理發布的“字節跳動商業版圖”顯示,目前字節已經在資訊、長短視頻、遊戲、教育、社交等賽道布局。
音樂並非字節的核心業務,但在與國內各大互聯網巨頭無止境的角逐中,音樂卻是字節布局大文娛的一絲曙光。
2020年3月,字節在印度和印尼市場推齣的流媒體音樂應用Resso。據Sensor Tower數據,Resso測試版在印度和印尼的蘋果應用商店和榖歌商店的下載量估計高達100萬次。上綫後半年,Resso獲得1520萬次下載。在2020年12月,Resso也入選瞭Google Play Store發布的印尼市場最佳應用榜。
這也說明瞭,字節加碼音樂賽道具備受市場歡迎的潛力,其旗下産品抖音不僅走在短視頻領域的前列,也正在成為影響市場聽什麼歌麯的隱性“決策”平台之一,再加上音樂對於視頻內容的補充能力,以及音樂對於年輕人市場的社交娛樂語言屬性,這些都是字節決心下場的原因。
不過,字節跳動旗下今日頭條、抖音兩大頭部産品雖擁有超高流水,但現在也逐漸走嚮增長瓶頸。據36氪2021年11月18日消息,字節收入增長全綫放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短視頻用戶增長已經到瞭瓶頸。
對外拓展新業務不僅是緩解自身增長焦慮的好方法,也是加寬護城河的重要舉措。一旦字節能夠在在綫音樂市場上找到新的突破口,這將有利於其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完善自己的生態版圖。
綜上來看,不難看齣字節加入音樂賽道已是必然,於“汽水音樂”而言,這又會是一條怎樣的道路?
短視頻音樂的難言之隱:流量難齣新價值
於字節而言,在擁有龐大用戶流量的基礎上,或許入局音樂賽道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前有老玩傢騰訊、網易雲,後有新玩傢快手、B站,相比之下字節入局較晚是它要麵對的事實。
在2021年阿裏旗下的蝦米音樂停止運營後,在綫音樂市場的第一梯隊隻剩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與網易雲音樂兩名玩傢,但是無論是從版權數量還是從用戶規模而言,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仍然穩居第一的位置,與其他平台相比,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仍舊是遙遙領先的頭部梯隊。
除此之外,新玩傢的加入也加劇瞭在綫音樂市場的競爭。
作為一個圍繞二次元文化的青年社區B站也將音樂業務嵌入平台中形成流量閉環,音樂由UP主與用戶進行互動,雙嚮引流,形成一種音視頻結閤和年輕群體的社區社交新模式。
短視頻平台快手雖還在試水音樂賽道,但現如今也推齣“小森唱”、“迴森”等音樂APP,在音樂創作和用戶K歌上都有涉及。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市場的高速發展,頭部企業優勢仍會不斷增強,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對於字節這個後來者而言,即使是手握7億日活用戶流量,但要想搶奪頭部平台上早已建立好的優勢來說並不容易。
其次,字節作為一個在綫音樂平台麵臨的難處在於,歌麯在抖音再火,這部分流量也很難創造齣價值。一方麵,沒有版權無法對音樂的使用收費;另一方麵,在短視頻平台不存在用戶對音樂進行付費的邏輯,對於C端用戶而言,抖音不過是一個免費的內容社區平台。
國內音樂市場進入瞭後版權時代,字節早已加緊瞭在版權上的搶奪,但未來,音樂平台之間的競爭將不再僅限於版權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趨嚮差異化內容生態的競爭。當然,對於“汽水音樂“來說,這或許也是一個機遇。
泛音樂流媒體的新模式,新增長or新競爭?
當音樂版權戰火逐漸平熄,字節選擇在這個時機進入,想要彌補在版權上的不足,就要在産品體驗上彆齣心裁。
字節此次推齣的“汽水音樂”在綫音樂APP一反國內傳統音樂流媒體的産品邏輯,采用滑動式單麯推薦形式,音樂用戶無法自主選擇,但是可以像刷短視頻一樣接收推薦。同網易雲私人FM有些相似,不少網友戲稱其為“抖音版音樂APP”。
這個理念與字節此前在海外試水的泛音樂流媒體産品Resso有些相似,主打“單麯定製”模式,據報道稱後續正式版還將加入播客功能。
音樂版權是字節的短闆,所以字節繞其道而避之,利用自身算法中台進行大數據分析,通過用戶開始選擇的喜愛音樂人、音樂類型,以及用戶使用行為,不斷利用算法給用戶推薦可能會喜歡的音樂,用戶打開應用後可以直接聽到歌麯,上下滑動即切歌。盡管保留瞭搜索的功能,但在産品中主動找歌已經不再是重點。
在這一層麵做齣改變的背後,是字節對於自身算法的自信,以及找到與其他在綫音樂平台的用戶群體――泛音樂用戶。
根據iResearch發布的報告,2017年中國在綫音樂泛娛樂市場規模約為330億人民幣,2023年預計可突破兩韆億,這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
這類用戶隨著娛樂形態的增多,娛樂內容的增長,以及算法能力的迭代,在聽歌決策上不再需要主動尋找自己喜愛的歌麯,他們更傾嚮於被推薦地隨意聽聽。
但目前無論是海外的Spotify、Apple Music,還是國內的數字音樂平台,這些産品都有歌麯個性化推薦功能來滿足這一批用戶,但在産品模式上仍然稍遜於“汽水音樂”。
正如艾媒谘詢分析師所言:“音樂是一種剛需産品或形式,可作為衍生齣各種娛樂生態的基礎。鑒於用戶需求的多樣性,在自身業務發展良好時,泛娛樂生態的構建反而可加固音樂端業務的穩定性。”
不求把音樂做深,但嘗試把“音樂+”的內容做到極緻,或許是字節“汽水音樂”的破局點。倘若字節能在汽水音樂上走齣一條既能吸引流量又能兼顧商業變現的差異化途徑,這不失為字節本身乃至行業的新增長途徑,但前提是,字節跳動需先寫好說這個故事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