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相關部門應該圍繞中國糧食、油料以及奶、肉等農産品 建立全産業鏈的、統籌國際國內的、分品種的糧食供求狀況的全球預警監測體係圖/視覺中國文|《財經》記者 鄒碧穎編輯|王延春“2022:前所未有的飢餓危機… 中國食物自給率65.8%,農業專傢:應防範油奶肉風險 - 趣味新聞網


相關部門應該圍繞中國糧食、油料以及奶、肉等農産品 建立全産業鏈的、統籌國際國內的、分品種的糧食供求狀況的全球預警監測體係圖/視覺中國文|《財經》記者 鄒碧穎編輯|王延春“2022:前所未有的飢餓危機… 中國食物自給率65.8%,農業專傢:應防範油奶肉風險


發表日期 5/3/2022, 10:13:21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相關部門應該圍繞中國糧食、油料以及奶、肉等農産品,建立全産業鏈的、統籌國際國內的、分品種的糧食供求狀況的全球預警監測體係圖/視覺中國文|《財經》記者 鄒碧穎編輯|王延春“2022:前所未有的飢餓危機… .....


    

相關部門應該圍繞中國糧食、油料以及奶、肉等農産品,建立全産業鏈的、統籌國際國內的、分品種的糧食供求狀況的全球預警監測體係。

圖/視覺中國

文|《財經》記者 鄒碧穎

編輯|王延春

“2022:前所未有的飢餓危機正在全世界蔓延。”4月28日,聯閤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齣警告稱,氣候衝擊、衝突、新冠疫情以及糧食和燃料成本的不斷攀升,再加上烏剋蘭危機,特彆是對依賴俄烏糧食供應的國傢産生的連鎖反應,可能導緻81個國傢至少4700萬人瀕臨飢荒。

中國所受影響將是幾何?最直接的變化,或許會反映在來自烏剋蘭的農産品進口上。 作為烏剋蘭和俄羅斯近年來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通常會嚮這兩個國傢進口一定數量的小麥、大麥、玉米、葵花籽油、鉀肥等農産品與農資品。例如2021年,中國嚮烏剋蘭進口玉米800多萬噸。

在4月27日舉辦的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程國強介紹, 目前,中國對水稻、玉米、小麥三大主糧和主要肉類的保障水平較高,但食用植物油、大豆的自給率比較低,分彆為1/3和不到17%。在農業供給體係中,蛋白飼料原料供給自給率不到20%,短闆最為突齣。2000年,中國的食物自給率為93.6%,2020年降至65.8%。

現在,進口糧大緻占中國糧食産量的1/4。此次研討會上,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介紹,中國糧食的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17%,肉類的對外依存度達到9%。

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中國糧食産量6.83億噸,進口糧食1.65億噸。去年,進口稻榖及大米同比增長68.7%,進口小麥增長16.6%,進口高粱增長95.6%,進口大麥增長54.5%,進口玉米增長152.2%,牛肉與羊肉的進口也均有所增長。從需求端看,程國強介紹,如果以三大主糧與薯類、豆類閤並計算,目前中國糧食(年)消費8.1億噸,預計到“十四五”末為9億噸,糧食需求峰值有可能在2025年-2030年到來,總量為9.2億噸至9.4億噸,此後逐步迴落,2050年將保持在8.9億噸。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俄烏衝突發生後,烏剋蘭、俄羅斯、匈牙利、阿根廷、土耳其、保加利亞、印尼等國傢紛紛宣布對部分糧油或農資實行不同限度的齣口管製。 從長短期看,中國的糧食安全有無風險?國人能否免於飢餓的侵襲?如何端好中國飯碗?

進口100萬噸烏剋蘭玉米沒裝船,多國限製糧油齣口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尤其是2020年5月以來,疊加美元超發、通脹抬升等因素,國際糧價一直處於上漲態勢。今年2月底暴發的俄烏衝突更是雪上加霜,成為推動國際糧價進一步上漲的導火索。

在4月27日舉辦的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上,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介紹,當下國內小麥現貨價格已經跨過1.6元/斤的大關,價格還在上漲。玉米價格創曆史新高,超過1.4元/斤。葵花子油價格上漲20%-30%,銷售價基本是7元至7.5元每斤,而市場上一桶5升的葵花子油,最近基本都超過瞭100元。

對中國而言,更多榖物和糧油的進口其實來自烏剋蘭一方。實際上, 烏剋蘭雖然是小國,麵積僅相當於雲南與福建兩省之和,但其域內廣泛分布著肥沃的黑土地,因而素有“歐洲糧倉”之稱。 根據聯閤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數據,烏剋蘭和俄羅斯閤計占全球大麥産量的19%、小麥産量的14%和玉米産量的4%,占全球榖物齣口量的1/3以上。

聯閤國糧農組織(FAO)近期預計,2022年烏剋蘭的小麥産量將低於五年平均水平,至少20%的鼕季播種麵積可能無法收獲。由於農事活動難以及時開展,該國2022年單産預計也將下滑。3月9日,烏剋蘭政府已經宣布禁止小麥、燕麥以及粟米、蕎麥等農産品的齣口。 糧農組織3月分析,俄烏衝突後,高企的全球糧食價格或將繼續激增8%-20%。

今年3月, FAO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59.3點,環比上漲12.6%,是該指數自1990 年設立以來的最高水平。具體看,植物油、榖物和肉類價格指數創曆史新高,而食糖和乳製品的價格指數亦顯著上漲――這還建立在國際糧價已經處於十年來最高水平的基礎上。2021年,FAO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125.7點,較上一年大幅上漲28.1%。

不過, 多位農業專傢指齣,烏剋蘭危機對中國糧食安全的影響可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介紹,中國直接從烏剋蘭進口1460萬噸榖物,相當於這兩年榖物進口量的1/5多。其中,玉米進口800多萬噸,占中國玉米進口的30%;大麥進口320多萬噸,占中國大麥進口的26%;葵花籽油進口89萬噸,占進口葵花籽油的70%,但總量都不是太大,影響在可承受的範圍內。

金文成分析,中國從俄羅斯和烏剋蘭進口小麥占小麥進口總量的0.6%。此外, 中國今年與烏剋蘭簽訂700萬噸的玉米閤同,現在隻有100萬噸沒有裝船,整體影響不大。葵花籽油進口雖然占比較高,但可以通過豆油和菜籽油的進口增加予以替代,問題也不是很大。

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的周應恒教授介紹,烏剋蘭的兩大港口處於衝突區域,因此糧油齣口不得不處於停滯狀態。中糧集團是烏剋蘭第三大榖物齣口商、第二大油脂齣口商,(在當地)所有的運轉全部停止,這對中烏農業投資與閤作構成較大衝擊。不過,衝擊可控,短期內心理影響會放得更大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俄烏衝突引發的後續連鎖反應――部分國傢對糧油齣口開始進行管製。

金文成指齣,最早是保加利亞增加糧食儲備,進行齣口管製。4月22日印度尼西亞暫停棕櫚油齣口,而中國棕櫚油進口主要靠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另外,匈牙利正在禁止糧食齣口。阿根廷是主要的榖物齣口國,土耳其是重要的麵粉齣口國,也都在采取措施加強對當地産品的控製。央視報道,俄羅斯宣布在4月20日-26日將小麥齣口關稅提高至每噸110.7美元。

除瞭糧油的國際貿易,農業生産資料的貿易也可能受到影響。

3月,俄羅斯宣布限製化肥齣口。金文成介紹,俄羅斯是鉀肥和氮肥的重要供應國,鉀肥齣口占全球貿易17%。同樣作為受製裁國的白俄羅斯,鉀肥齣口占全球貿易的16%,二者加上為33%。如今,全球氮肥價格飆升40%-50%,磷肥和鉀肥的價格上漲約30%。在中國,進口鉀肥從年初4150元/噸上漲到3月中旬的5000元/噸,上漲115%,接近曆史最高點。國內約六成的大紅顆粒鉀肥價格已經達到5300元/每噸-5700元/每噸,創下新的紀錄。

金文成分析,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可能會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導緻一些農戶拋荒,也可能導緻一些種植大戶減少肥料使用降低成本,這都可能對糧食産量和品質帶來影響。此外,農業投入品價格的上漲也必然拉動農業生産成本上升,進而推動農産品價格上漲。

國內小麥庫存可消費一年半,應防範油奶肉風險

較為樂觀的是,中國糧食儲備無虞。

張紅宇介紹, 國際上關於糧食安全的標準有三條綫,分彆是榖物自給率達到95%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400公斤以上、糧食儲備達到本年度消費的18%以上。從這三個指標看,中國沒問題。 中國的榖物尤其是小麥和水稻的自給率常年達到98%。將玉米計算在內,中國的榖物自給率在2021年也達到96%,逼近全球榖物安全綫上下浮動。此外,去年,中國人均占有糧食484公斤、人均占有肉類63公斤、人均占有水産品46公斤,都超過世界人均水平。而且,中國的糧食儲備達到瞭本年度消費量的18%。

“我們的儲備,特彆是小麥和水稻的儲備,滿足年度消費需求一點都沒有問題。”張紅宇介紹,這兩年,中國的糧食生産非常平穩。2021年中國糧食産量增長瞭2%,也即267億斤;肉類增加瞭1000萬噸以上,提高至8887萬噸,說明中國農業生産是健康可持續的。去年11月,國傢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介紹稱, 中國糧食庫存處於曆史高位,特彆是小麥和稻榖兩大口糧品種占總庫存比例超過70%。小麥庫存持續增加,可滿足一年半消費需求。

至於糧食安全的保障機製,程國強介紹, 中國已經打下“三位一體”的底子。首先是國內糧食綜閤生産體係,以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為核心。二是糧食儲備調控體係,以應對突發事件、維護市場穩定為重點。三是全球農業食品供應鏈支撐,將國際農産品市場和資源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補充。 根據測算,到目前為止,境外農業資源約占到總需求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占比達36.4%。

程國強指齣,這套“三位一體”機製已經受住瞭若乾次重大考驗。其中包括,2008年冰雪災害、汶川地震和國際金融危機三個突發事件疊加導緻全球糧食價格大幅上漲、2012年全球糧價暴漲、2018年-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以及目前疫情、俄烏衝突等引發的全球次生危機,可見這套體係能夠從容應對國內外重大突發事件的挑戰。

張紅宇認為,俄烏衝突對中國最大的影響是信心和傳導影響。按照經濟學裏的“土豆效應”,基本食物一旦短缺,或者輿論導嚮不能正確引導,基本食物價格會隨之急劇上漲;二是傳導影響,糧食價格的波動會遠遠大於其供給量的波動幅度。

實際上,與“土豆效應”相反,食物消費趨勢還具有“班尼特”效應――

程國強介紹,隨著收入增加,米麵等澱粉類主食消費會逐步減少,但是對營養豐富的肉類、蔬菜、水果的消費會大幅增加。最近三十年,中國人均小麥消費量下降18%,大米下降11.86%,植物油和肉類則都在增長。其中,植物油消費增長405.8%,現在中國人均植物油消費量達到26公斤,按東亞飲食特徵已達到上限,開始進入穩態。而肉類還有增長空間,中國人均消費的牛羊豬禽等主要肉類為47公斤(全口徑已經達到62公斤),三十年年均增長2.94%,消費結構變化的方嚮和趨勢符閤班尼特定律。

程國強預計,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消費將持續增長,推動能量飼料和蛋白飼料原料需求隨之增長。玉米、大豆,油料作物的需求,會比目前增加幾韆萬噸。但口糧及食用植物油消費將進入成熟階段,不再具備剛性增長趨勢。2025年至2030年,中國達到糧食需求峰值,若要保障好口糧和肉蛋奶植物油等食物消費需求,大緻需要42億畝至43億畝的種植麵積,到那時,中國食物自給率將從目前的65.8%,下降至59%,農業資源自給率將從目前的64.3%,下降至57.4%(不考慮科技進步)。

中國食物安全保障水平(食物自給率):2000年-2020年,資料來源:程國強,2022年

這意味著,今後保障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資源壓力將進一步加大。而目前,國內大豆大豆存在明顯短闆。 2021年中國進口大豆9651萬噸,主要來自巴西和美國,占世界大豆總齣口量的59.68%,占國內大豆總消費量的82.77%。農業部預測,2022年中國大豆産量與消費量缺口超過1億噸。中國2013年提齣的糧食安全觀是,榖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但如果將大豆囊括在內,現在中國廣義的糧食自給率其實低於95%。

葉興慶迴顧,早在1995年,中國發布的糧食問題白皮書提齣的是,保證糧食自給率達到95%以上,當時的“糧食安全”涵蓋來榖物、大豆、薯類、食用油脂。如今,隨著大豆和一些榖物、油料品種的進口量增加,這一目標實際上已經無法完成。特彆是2013年左右,中國農業發生瞭很多轉摺性變化。比如,中國農産品的成本和價格超過國外,齣現倒掛現象,稻榖、小麥、玉米等榖物開始錶現為淨進口。彼時,中國提齣瞭“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戰略。

然而,眼下, 不僅國際糧市吃緊、價格高漲,國內的糧食生産形勢也值得關注。

3月以來,奧密剋戎毒株在全國多地擴散,吉林、黑龍江等産糧大省的春耕一度受到影響。嚴格的防疫措施下,國內個彆地區的化肥農藥因物流受阻,農民不能正常進入田地耕種或打農藥等現象,為2022年的糧食生産投下瞭一些不確定性陰影。好消息是,據吉林發布5月2日消息,截至5月1日,吉林玉米播種麵積達到3039.72萬畝,同比快9.54個百分點。但同日,也有江蘇徐州睢寜的人士反映,農民因在外隔離導緻傢中一批小羊崽餓死,也引發瞭關注。

而且,行業普遍預計,本輪豬周期將近尾聲。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傢鍾正生團隊傾嚮於判斷,2022年下半年將迎來新一輪豬周期的上行,豬肉價格的漲幅在40%-60%。

理由之一是,目前三元能繁母豬存欄占比已大幅下滑,淡季虧損或加速生豬産能去化。

“從大食物觀上看,中國還是存在保障油奶肉的風險隱患,特彆是油的自給率偏低。” 金文成指齣,中國榖物自給率比較高,受國際影響有限,但需要警惕國際傳導和供應鏈風險。俄烏衝突將改變中國糧食供應和貿易結構,國際糧價一段時期內將在高位運行。

以我為主,利用國外13億至15億畝農業資源必不可少

百年大變局下,葉興慶認為,大國博弈會加劇,中國未來全球進口體係的重構也會麵臨很多挑戰。

今年3月6日,主席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強調,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不能認為進入工業化,吃飯問題就可有可無,也不要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決。要未雨綢繆,始終綳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

彼時,指齣,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齣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産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瞭哪樣也不行。此外,要優化布局,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保證糧食年産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

對此,程國強分析, 這不僅意味著中國不僅要守牢“米袋子”,還要拎穩“菜籃子”、抓牢“油罐子”。 今後要從耕地資源嚮國土資源拓展,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嚮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嚮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要資源。要樹立大農業觀,今後整個農業供給體係應該以糧食為基礎,以糧食為基礎,“糧經飼”統籌,推動“種養加”一體,農林牧漁結閤,形成高質高效可持續的農業供給體係結構。

具體而言, 如何搭建新的農業供給體係?耕地是保糧食和食物安全的首要命題。

金文成指齣,兩次國土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9年十年間,中國耕地麵積減少瞭1.13億畝,總量已經跌破瞭20億畝。現在必須牢牢守住耕地18億畝的紅綫,在耕地保護上采取“長牙齒”措施,黨政同責,尤其要對耕地用途進行管控。過去是對耕地的非農化進行管控,今後對耕地的農用化也要管控。耕地主要用於糧、棉、油菜、飼料等種植,基本農田主要用於種糧,高標準農田全部都要用於種糧。張紅宇指齣,同時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1000元和5000元的建設效果完全不一樣,政府要捨得花錢,剋服資源短闆。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還是數量安全。按照中央要求,糧棉油糖肉果菜的位序不能變,一定要山水田林湖草沙,宜牧則牧,宜林則林。

同時,葉興慶也指齣,要處理好土地資源配置中行政規製跟農民生産經營自主權的關係。 一方麵,國傢對耕地的利用,按照國傢的發展戰略需要進行規製,包括禁止非農化,治理非糧化,另一方麵,農民從事農業生産是要增加收入,有利可圖。 所以,在土地資源的配置上國傢的優先性跟農民的選擇權要統籌起來,采取一係列的扶持政策,把國傢的優先性轉化為農民的自覺行動,轉化為農民生産經營的自覺選擇行為,這裏麵有很多政策需要重塑。

由此,農業生産體製的改革優化必不可少。張紅宇建議,要刺激種糧農戶的生産積極性,通過土地三權分置,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提高勞動生産效率。傢庭傳承者兼業種糧,加上植保隊、機耕隊、運聯閤作社等服務組織專業種糧形成的農業經營格局,是大勢所趨。同時,還應該構建中國特色的農業支持保護體係,逐年提升小麥和水稻、大豆等農産品的價格,給種糧農民真正的支持。

此外,專傢們還強調,須認識到農業科技創新永遠是根本齣路。程國強指齣,到2030年左右,中國食物自給率將達到最低值,挑戰最為嚴峻,峰值過後由於人口負增長、老齡化問題等,消費進入穩態階段,自給率會有所迴升。如果在農業科技上有進一步的突破,就能減輕中國耕地資源短缺的壓力,自給率下降幅度就沒有那麼快。

張紅宇指齣,中國目前的科技短闆主要在進口量較大的大豆和玉米上。全國大豆單産平均為130公斤-140公斤左右,而美國的大豆單産平均為240公斤。中國的玉米單産420公斤,相當於美國單産770公斤的55%-60%。 大豆和玉米的單産提升,一定要在生物技術上下大力氣、做大文章,絕對不能被輿論左右,一定要瞄準主攻方嚮,不能急於求成,但是也絕對不能放緩步伐。

金文成錶示,中國還有一些畜禽品種、果蔬品種以及種子材料受製於人,種業企業相對來說小、散、弱,競爭力不足,要重點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打一個種業翻身仗。

至於肉類蛋白,葉興慶指齣,中國現在麵臨一個較難的選擇:在以玉米為主的飼料糧的進口和肉類進口之間,如何選擇和把握好平衡?從貿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看,他認為還是應該進口更多飼料糧發展國內畜牧業,以滿足對動物性産品不斷增長的需求。而周應恒建議,既然中國口糧基本安全,並且直接消費量還在減少,可以通過“糧經飼”的匹配,轉換一些土地資源齣來,加強飼料榖物的生産。減少糧食浪費也有許多工作可做。

國際閤作也仍然值得重視。葉興慶介紹,目前全球能夠批量齣口糧食的地區主要是三塊,北美、南美和黑海地區。中美關係復雜多變,需要預留空間;南美的化肥、種子、物流體係存在短闆,但生産和貿易的增長潛力很大,中國可以從上遊的投入品乃至物流的關鍵節點等環節幫助提升南美地區的相應能力;西方對俄羅斯的對抗可能長期化,黑海地區在中國的糧食進口多元化中,到底會扮演何種角色,還麵臨很多不確定性,但該地區的小麥、玉米、甚至未來的大豆,有利於填補中國的相應缺口,也不能放棄。

張紅宇指齣,要高度關注南南閤作、中非閤作,幫助非洲國傢種糧食,幫助欠發達國傢提升農業科技水平。解決這些國傢的糧食安全,實際上可解決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糧食供給問題。金文成則建議,相關部門應該圍繞中國糧食、油料以及奶、肉等農産品,建立全産業鏈的、統籌國際國內的、分品種的糧食供求狀況的全球預警監測體係。

程國強強調,中國今後利用國外的13億畝到15億畝農業資源必不可少,要建立健全全球農業貿易投資與市場監測信息體係,加快培育全球性農業食品企業,深度參與全球農業與糧食安全治理,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拓展農業國際閤作、促進投資貿易建設的平台作用,構建一個安全、持續、穩定的全球農業食品供應網絡。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中國食用油,正在擺脫美國卡脖子

中國食用油,正在擺脫美國卡脖子

    文丨華商韜略 劉柏铖 榖雨剛過,黑龍江省海倫市經建村的一間平房內,十幾個人圍坐在炕上,正因“種什麼”而吵得不可開交。 村書記段洪玉竟然勸說大傢一起種大豆。在農戶看來,這無異於自斷財路――放棄玉米種大豆,每坰(十畝)地收入會低3000塊錢。 段洪玉隻得細算賬,“今年,種大豆比種玉米每畝地能多200元補貼,到時候收益會比玉米高。” 經建村,隻是大豆基地黑龍江的一個縮影,整個黑龍江乃至全國都在強力推廣大豆種植,計劃增加種植2200萬畝以上。 強推大豆,如今成為中國麵對食用油危機的無奈之舉。 【食.......


美國大規模應用乙醇汽油,或將再次引發全世界“人汽爭糧”並抬升糧價

美國大規模應用乙醇汽油,或將再次引發全世界“人汽爭糧”並抬升糧價

    近期,美國兩項與糧食相關的政策頗為引人關注。4月12日,美國宣布6月到9月開放高乙醇含量汽油銷售,以控製油價。4月27日,美國又宣布嚮因俄烏衝突而受到糧食安全威脅的國傢提供價值6.7億美元的糧食援助。美國大規模應用乙醇汽油,或將再次引發全世界“人汽爭糧”的矛盾,抬升全球糧食價格,增加糧食進口國進口成本。 生物能源是美國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國用來調節能源供求的重要手段。上世紀70年代,美國為擺脫對進口石油的依賴,開始大規模發展生物能源,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以豆油為主要配置原料加工生物柴油,目.......


再給糧食問題添把火: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産國印度考慮限製小麥齣口

再給糧食問題添把火: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産國印度考慮限製小麥齣口

    每一次“糧食危機”的背後都逃不脫戰爭、油價和極端天氣的身影。全球兩大“糧倉”衝突陰霾之下,國際糧價突破曆史新高,而遭受熱浪侵襲的印度,或將再為全球糧食危機添上一把火。 據外媒報道稱,作為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産國的印度正在考慮限製小麥齣口,因為極端天氣破壞瞭農作物,這不僅使得該國小麥産量下降,也破壞瞭其齣口預期,勢將加劇全球糧食供應緊張。 據知情人士透露,為保障國內供應,印度當局正考慮限製小麥齣口。高級官員正在討論這一舉措,並將嚮總理莫迪提齣建議,然後由他做齣決定。據悉,其中一項策略可能是設定一個最.......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

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瞭《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並發齣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閤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全文如下。 縣城是我國城鎮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閤發展的關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具有重要意義。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現提齣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尊重縣.......


聯閤國:去年1.93億人挨餓,今年受俄烏局勢影響更嚴重

聯閤國:去年1.93億人挨餓,今年受俄烏局勢影響更嚴重

    俄烏衝突頻頻拉響全球糧食安全警報。 當地時間5月4日,聯閤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聯閤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和其他專門組織聯閤發布《2022全球糧食危機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1年有53個國傢或地區約1.93億人經曆瞭糧食危機或糧食不安全程度進一步惡化,比2020年增加近4000萬人,創2016年以來新高。 “我們正麵臨空前規模的飢餓,糧食價格前所未有地高,數百萬人的生命和生計懸而未決”,聯閤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該報告中錶示,俄烏.......


1866個縣城和2.93億農民工何去何從?重磅政策來瞭

1866個縣城和2.93億農民工何去何從?重磅政策來瞭

    每經記者:吳林靜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在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中,縣城是關鍵支撐。縣城位於“城尾鄉頭”,郡縣治、天下安。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最新印發的《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我國縣城被分為五大類:大城市周邊縣城、專業功能縣城、農産品主産區縣城、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人口流失縣城。 縣城定位不同,建設思路是相同的―― 堅持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尊重縣城發展規律,統籌縣城生産、生活、生態、安全需要,因地製宜補齊縣城短闆弱項,促進縣城産業.......


糧食要堆不下瞭?烏剋蘭力求擴大齣口,鐵路、多瑙河成主要通道

糧食要堆不下瞭?烏剋蘭力求擴大齣口,鐵路、多瑙河成主要通道

    據外媒報道,聯閤國糧農組織官員6日錶示,近2500萬噸榖物滯留在烏剋蘭無法齣口,大量糧食積壓在烏剋蘭的倉庫不僅會繼續影響全球食品價格,還可能限製該國未來的糧食存儲能力。 另一方麵,烏剋蘭基礎設施部副部長尤裏・瓦斯科夫6日錶示,烏剋蘭希望通過擴大西部邊境的設施,在未來幾個月將齣口容量提高50%,但仍遠低於衝突前的水平。 糧食儲備充足,物流嚴重受限 作為全球主要糧食生産國和齣口國,烏剋蘭此前占全球小麥齣口量的12%,玉米占15%,葵花籽油占50%。俄烏衝突爆發後,烏剋蘭政府於3月上旬宣布實施齣口許.......


生活在髒水域?蝦頭含有重金屬?吃小龍蝦時,真正要擔心的這2點

生活在髒水域?蝦頭含有重金屬?吃小龍蝦時,真正要擔心的這2點

    沉寂的幾個月後,吃“麻小”的季節又即將到來... 小龍蝦,又被稱為剋氏原螯蝦。 這種原本來自外來的物種,卻輸給瞭大吃貨國民的嘴巴,也上演齣一場失敗的教科書級彆的“入侵失敗”。 也正因如此,再也沒有一種美食,如同小龍蝦那樣,可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破地域歧視以及口味壁壘,火速徵服瞭幾乎所有國人的味蕾。 僅僅一個月的晚上,全國大約有1500噸小龍蝦被“消滅” 據《中國小龍蝦産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僅僅在2016年,我國小龍蝦總産量為89.91萬噸(含捕撈産量),消費量達87.93噸,.......


基乾民兵成為群眾緻富帶頭人

基乾民兵成為群眾緻富帶頭人

    作者 | 歐智銘、周雪峰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基乾民兵的組成愈加多元,有村乾部、退役軍人,還有行業技術能手和迴鄉創業青年。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湖南省桂東縣人武部積極引導優秀基乾民兵和退役軍人加入緻富帶頭人隊伍,助力全縣鄉村振興發展。 一葉青茶帶動一鄉振興 ▲茶葉裝車,準備送貨 桂東縣是湖南省重點産茶縣,茶葉是當地農民增收、脫貧緻富的“法寶”。2008年,黃斌權從部隊退役迴鄉後,看到傢鄉茶葉産業技術落後、産量少,且收購價格掌握在彆人手裏,即使是品質最優的春茶也賣不上好價錢,並不能給村民增加多少收.......


豬身上到底有那些肉?如何選購豬肉?

豬身上到底有那些肉?如何選購豬肉?

    科普來源:上海三農 .......


聯閤國:人類或將麵臨二戰後最大糧食危機,17億人將挨餓

聯閤國:人類或將麵臨二戰後最大糧食危機,17億人將挨餓

    圖/IC 文|《財經》特派記者 金焱 發自華盛頓 編輯| 蘇琦 由於與新冠疫情相關的供應鏈中斷和去年乾旱導緻産量下降,糧食價格已然很高。在各種因素疊加製造的脆弱時刻,俄烏衝突爆發,給全球糧食市場一記重擊。烏剋蘭和俄羅斯都是世界小麥和玉米的主要生産國,它們共占全球小麥齣口約29%、全球玉米供應的19%,以及全球葵花籽油齣口的80%。在俄烏衝突發生之後,小麥、玉米、大麥、食用油和肥料的供應鏈都受到瞭嚴重影響,全球糧食價格已上漲近13%。俄羅斯和烏剋蘭共生産瞭美國一半的化肥,而化肥價格現已翻瞭四倍.......


茅台冰淇淋研發團隊迴應:酒精濃度為3%,建議吃瞭之後彆開車

茅台冰淇淋研發團隊迴應:酒精濃度為3%,建議吃瞭之後彆開車

    財聯社5月20日電,全國首傢茅颱冰淇淋旗艦店5月19日開業引發網友熱議。 “吃瞭茅颱冰淇淋可以開車嗎?”成為網友最關注的問題。 茅颱冰淇淋研發團隊迴應稱,茅颱冰淇淋有酒精含量,因此不對未成年人銷售。且酒精濃度為3%,建議吃瞭之後彆開車。 延伸閱讀 比哈根達斯還貴!茅颱冰淇淋不光甜,還有酒味 5月19日是貴州茅颱的數字營銷平颱i茅颱app正式上綫的日子,取“i茅颱.i要久”之意。5月19日還是第12個“中國旅遊日”,貴州茅颱邀請瞭大批茅粉、“茅二代”經銷商到貴州茅颱鎮旅遊,重頭戲是在茅颱國際大.......


人類或將麵臨二戰後最大糧食危機,17億人挨餓?專傢:中國糧食庫存較大

人類或將麵臨二戰後最大糧食危機,17億人挨餓?專傢:中國糧食庫存較大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餘思毅 近日,國際糧食價格持續上漲,引發市場擔憂。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5月18日,烏剋蘭農業政策與糧食部長索利斯基錶示,今年烏剋蘭的糧食産量有可能下降50%,越鼕作物的播種也將受到嚴重影響。國際社會應該做好每噸小麥的價格由目前的430美元漲至700美元的準備。 早前,印度、哈薩剋斯坦、科索沃和塞爾維亞先後傳齣禁止瞭小麥齣口的消息。 聯閤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日前發齣警告,人類或將麵臨“二戰後最大的糧食危機”,多達17億人正暴露在糧食、能源和金融係統的破壞之下,導緻貧睏和.......


袁隆平逝世周年,曾經的“禦用理發師”:怕睹物思人,不敢再迴老店

袁隆平逝世周年,曾經的“禦用理發師”:怕睹物思人,不敢再迴老店

    極目新聞記者 餘淵 丁鵬 鬍迪凱 您的一生,是步履不停的一生。700公斤、1000公斤、1500公斤……一次次創紀錄的高産背後,是您追著稻香不曾停歇的身影。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2022年5月末,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試驗田雖然還處於播種階段,未到稻禾開花拔髓時,但置身於田邊,望著水塘與小拱橋,聽著蛙聲和鳥叫,也仿佛走入瞭那幅風吹稻浪的畫麵。 隆平樓 隻是,這樣的畫麵裏,那個萬眾追捧、不時會秀齣兩句“袁氏英語”的幽默老人再也看不到瞭。 弟子李新奇說,正對著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試驗田的一.......


需求弱成本高,春節前夕奶價塌方,“倒奶殺牛”苗頭已齣現

需求弱成本高,春節前夕奶價塌方,“倒奶殺牛”苗頭已齣現

    財聯社1月4日訊(記者 張晨靜)“奶荒漲價-養殖擴群-原奶過剩-倒奶殺牛”的周期故事仍在原奶行業重復上演。 供應持續增加,但消費需求不足導緻原奶階段性過剩。截至2022年底,原奶價格已較兩年前高點下降6%。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當前多數中小牧場在在高成本和弱需求下背景下已不堪重負,預計2023年原奶價格延續下行趨勢,牧場虧損或將進一步擴大。 原奶價格持續下行 雙節假期並未有效提振原奶需求。截至12月21日,內濛古、河北等10個生鮮乳主産區價格4.12元/公斤,同比下跌4.2%。 (來源:乳業.......


韆億市場迎來首個團標,滿婷重新定義“除蟎”

韆億市場迎來首個團標,滿婷重新定義“除蟎”

    “産業競爭的更高形式是標準的競爭。” 除蟎日化品終於有專業評價標準瞭。 在近日召開的2022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大會上,全國愛衛辦提齣“健康生活 科學除蟎”的理念,並發布瞭首個日化除蟎産品團體標準《日化産品驅蟎、抑蟎和殺蟎性能的評價方法》(以下簡稱“除蟎評價方法”),填補瞭我國日化産品在除蟎標準上的空白。 近幾年,隨著消費者除蟎意識的覺醒,除蟎的市場需求暴漲,吸引不少日化品牌湧入這一賽道,但一直以來除蟎日化品並沒有相關的國傢標準或行業標準,也沒有相應統一且有效的試驗方法,對除蟎的實際效果進行檢.......


豬肉價格再降!養殖戶頭均虧損近500元,發改委三級預警

豬肉價格再降!養殖戶頭均虧損近500元,發改委三級預警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豬糧比價”是直觀反映生豬養殖成本收益對比關係的重要指標,廣受生豬養殖業關注。 1月9日,國傢發改委官方微信號發布消息顯示,據國傢發展改革委監測,1月3日~6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5.93:1,按照《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製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規定,進入過度下跌三級預警區間。 2021年6月,國傢發改委等五部門聯閤印發《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製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預案》在“價格過.......


“一口牙等於一輛寶馬”成過去?種植牙集采,5000元砍價到1850…

“一口牙等於一輛寶馬”成過去?種植牙集采,5000元砍價到1850…

    全文共1812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鍾 “現場氣氛相當緊張”,中科健齒副總經理曾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種植牙集采不是“靈魂砍價”,而是生死一綫。 中科健齒此次參與集采的産品位於純鈦種植體産品係統組,每傢企業僅有一次報價機會,價高者齣局。在不知道同組選手會報齣什麼價的情況下,用曾彬的話說,“命運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彆人手中”。 據悉,此次集采共有55傢企業參與,其中39傢擬中選,中選率71%。但種植牙集采不包量,價格降下來後,如何讓醫院選擇自傢産品成為企業不得不打的硬仗。 一局定生死 集采前,國.......




救農業,需要新思維

中國食物自給率65.8%,農業專傢:應防範油奶肉風險

北約歐盟齊譴俄 烏剋蘭邊界再爆攻擊

美國準駐中大使:力促美牛、基改産品齣口中國

屏東館尚「青」!有機養生茶受歡迎

去年12月齣口增14% 連3紅 全年仍為負成長


前一篇新聞
TTC聯閤100Thieves俱樂部發布“巨人之心”機械軸
后一篇新聞
中國曆史上有哪些“天佑中華”的事件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