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9/2022, 11:43:20 PM
眾所周知,華為以研發實力見長,但在高管中,既能“武”,也能“文”的並不多,鄭寶用算得上一個。
有一次,華為有重要領導要蒞臨指導,秘書準備瞭幾天的演講稿總拿捏不到重點,被任正非打瞭迴去,後來還是鄭寶用僅用半天時間做齣的演講稿應瞭急。事後任正非嗔怒地對秘書說:“寶寶一個人,頂你一萬個。”
鄭寶用雖然不像何庭波的一夜成名,也不像餘承東的“張牙舞爪”,更不像孫亞芳的沉穩老練,但若論起華為崛起那一代的元老功臣,鄭寶用絕對算一個。因為他和任正非一樣:從不做曆史的見證人,而是要創造曆史。
一、任正非“遇見”瞭鄭寶用
1987年,任正非剛集資瞭2萬元在深圳創立瞭華為。當時的華為剛從賣消防設施轉型到做交換機的代理商。得益於此時國內固定電話的快速普及,任正非賺到瞭創業以來的第一桶金。然而打開市場的任正非卻發現,廣袤天地下還有更強大的競爭對手在等著他。
“7國8製”為代錶的外資跨國電信巨頭各個身懷絕技,無論從技術、資源、人脈各個方麵,都不是華為能夠匹敵的。更為關鍵的是,華為的交換機是代理彆人的,跨國巨頭們的交換機是自主研發的。
半個科班齣身的任正非自知“掌握核心科技”,纔是企業強大的源動力。那要如何打造核心科技呢?
1989年,比任正非小20歲的鄭寶用剛拿到瞭華東理工大學激光學碩士,正準備攻讀清華博士學位,在好友兼校友、也是如今的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的引薦下,任正非結識瞭這位未來對華為起到“定海神針”作用的技術天纔。
聽完華為的發展藍圖和任正非的展望後,鄭寶用毅然放棄瞭繼續攻讀清華博士的機會,決定加入華為。隨著鄭寶用的加入,華為也自此開啓瞭人纔、天纔、鬼纔“風雲際會”的時代。
從1989年開始,鄭寶用一直從事通訊産品的研究、開發,擔任多項程控交換設計的總體設計師。HjD48、jk1000空分程控交換機、C&C08 2000門機、EAST8000,都是鄭寶用憑藉過人的專業能力,帶領著華為工程師團隊夜以繼日完成的。
之後隨著李一男、何庭波、徐直軍等技術“大拿”們的加盟,以“華為總工程師”鄭寶用帶隊的華為技術部門,為産業用戶打造瞭多款行業標杆産品,同時也為華為創造數幾百億的産值。
從此也奠定瞭華為在國內市場不可捍衛的商業地位,創造瞭開拓海外市場的可能。
二、 從農村走齣瞭“清華博士”
美國“石油大王”洛剋菲勒曾說:對於每個人,機會不會是平等的,但結果可以是平等的。
1964年,鄭寶用齣生在福建長樂一戶普通的農戶傢庭,和那個時候很多傢庭一樣,鄭寶用也有很多兄弟姐妹,但撐起傢庭重擔的,隻有當炊事員的父親一個人。艱苦的生活條件沒有阻礙鄭寶用學習的腳步,反而讓他更加堅定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
1978年,步入高中的鄭寶用開啓瞭2年的寄宿生活。每隔兩周,鄭寶用都要從學校步行迴傢,來迴8個小時的路程隻為拿上之後半個月的的口糧。為瞭不磨損鞋子,鄭寶用赤腳走過瞭往返的道路,走過瞭2年的春夏鞦鼕。
如今事業有成的鄭寶用仍對這段年少時分的經曆有著深刻的記憶,對他來說或許最清晰的腳印永遠留在最泥濘的道路上。追不上朝陽,永遠不是因為赤裸的雙腳,而是不思進取的懶惰。往後的人生,鄭寶用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瞭,人的齣生不能改變,但未來是可以改變的。
考上清華、入職華為,都是鄭寶用曆經風雨、拼盡全力後,來自生命的饋贈。
三、不慕繁華而來,不在低榖離開
鄭寶用自進入華為後,研發的第一代交換機HJD48便給華為帶來瞭巨大的收益。因為鄭寶用在華為的工號是“0002”,僅次於任正非的“0001”,因此也被稱為華為的“二號人物”。而隨著華為規模的日益壯大和發展的多元化,鄭寶用逐漸從高強度工作的研發一綫撤瞭下來,轉到二綫。但就在此時,華為迎來瞭它的“世紀考驗”。
2000年,“華為太子”李一男帶領核心研發團隊自立門戶,給任正非帶來瞭“斷臂之痛”。與此同時,剛進入美國市場的華為也遭遇瞭美國本土巨頭思科的訴訟威脅。危難時刻,鄭寶用再度走上前台,和時任華為董事長孫亞芳一起,扭轉瞭被動局麵。最終李一男的港灣網絡被華為以17億元收購,思科主動與華為和談撤訴。
這兩場“世紀之戰”幫助華為完成青春期的洗禮,引導華為邁入更加穩健、更有韌性的成熟期。
2002年,鄭寶用在繁重的工作下收到癌癥的信號,突然暈倒在瞭工作崗位上。在任正非的安排下,幾經輾轉國內外最好的醫院進行治療。直到2013年,鄭寶用纔最終戰勝病魔,重迴華為。
四、結語
如今年近60的鄭寶用已經為華為奉獻瞭33年。
鄭寶用傾其纔華,不遺餘力地奉獻給華為,不止幫助華為走齣瞭國內市場,站上瞭國際通信市場的舞台。同時也讓自己走齣瞭高中時代泥濘的鄉間小道,站上瞭視野遼闊的夢想之巔,更憑藉自己的影響力,為自己的傢鄉福建長樂做宣傳,鼓勵青少年堅持學習並且齣資設立瞭教育基金會。
有人說,韶華不為少年留,而在鄭寶用這裏,則是曆盡韆帆,歸來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