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1:47:41 AM
作者:子非魚
01
不賣關子,標題說的三個城市,分彆是河南省會鄭州、福建省會福州、廣西首府南寜。3月份,鄭州發布瞭全麵救市方案,開啓瞭浩浩蕩蕩地救市,並掀起瞭全國中心城市托底樓市浪潮。
在那次發布的方案中,鄭州創造瞭很多“首個”。
比如,首個發布係統性救市方案的城市,首個取消“認房又認貸”的城市,首個重啓“大力推動棚改”的城市。
具體來看,鄭州當時采取的力度較大的措施包括:
1、放鬆限購。提齣,鄭州子女、近親屬在鄭工作、生活的,鼓勵老年人來鄭投親養老,允許其投靠傢庭新購一套住房。
2、取消“認房又認貸”。《通知》提齣,對擁有一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傢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3、降低利率。
4、開啓貨幣棚改。實施安置房建設工作三年行動,結閤房地産市場形勢,堅持以貨幣化安置為主。對未開工建設的安置房,鼓勵拆遷群眾選擇貨幣化安置。
這四條針對性強的舉措,對鄭州房地産市場的需求,理論上有特彆大的提振作用,尤其是貨幣棚改,會直接增加一波需求,幫助去庫存。
另一個省會福州,也在3月份齣招救市。
福州的救市動作雖然沒有那麼係統,但力度一點也不比鄭州弱,因為福州直接放開瞭限購。提齣:
非戶籍人口在原來限購的福州五城區,購房不再受社保限製。並且長樂戶籍被認作福州戶籍,也即長樂人可以在五城區購買兩套房。
南寜方麵,3月份前前後後也發布瞭多條救市措施,比如給購房補貼、降首付、提升公積金額度、降利率等等。
02
鄭州、福州、南寜這些救市動作,力度不可謂不大,尤其是鄭州和福州,操作均具有標誌性意義。
然而,救市一個月後的當下,並沒有齣現報復性反彈的局麵,相反三座城市的房地産市場反響平平,房價依舊下跌,成交量依舊躺平。
鄭州方麵,國傢統計局最新公布的3月份數據顯示,鄭州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7%,同比下跌0.6%。二手環比下跌0.2%,同比下跌0.8%。房價繼續下跌。
成交量方麵,鄭州3月份新房環比上漲瞭,但同比仍是大跌。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3月鄭州新房成交3852套,環比上漲47.47%,同比下降52.21%。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為3627套,較2月上漲55.53%,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1.62%。
新房與二手房成交量仍在低位。
鄭州新房月度成交量走勢
整個一季度,鄭州新房成交9752套,環比下跌37.87%,同比下跌37.17%。
福州方麵,國傢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新房環比下跌0.6%,同比上漲1.6%。二手房環比下跌0.3%,同比下跌0.2%。房價依舊在下跌。
此外,3月份福州的新房與二手房成交平平,開盤去化平平,土地市場更是平平。
3月份,福州五城區商品住宅成交量依舊處在曆史低位。
新房開盤去化方麵,也仍在低位。土地市場方麵,高流拍依舊。3月份,福州完成瞭今年首輪集中供地,推齣的18宗地,3宗撤牌3宗流拍,流拍率高達33%,和去年第三輪供地流拍率持平,依舊處在曆史高位。
南寜方麵,國傢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新房環比下跌0.1%,同比上漲0.2%。二手房環比下跌0.7%,同比下跌3.2%。房價依舊在下跌。
成交量方麵,3月份環比有所上漲,但同比仍是大跌,且成交規模依舊處在低位。
最後的總結來看,三個依舊發布救市措施的省會與首府城市,顯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當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又何止這三個城市。
在本號之前的分析文章中,已經說過,整個一季度發布救市措施的70個左右的城市,幾乎都沒有托起來。
為什麼?原因並不單一,是多方麵因素綜閤影響的結果。
03
具體來看,有如下三個原因:
第一,房子太多,賣不動。
房子多,庫存高企,消化周期高企,是包括鄭州、福州、南寜在內的大多數城市救市的根本原因。
鄭州方麵,由於供應不斷增加,卻賣不動,在救市之下,庫存不降反增。3月份鄭州商品房去化周期高達21.74個月,遠超住建部劃定的12個月安全警戒綫。
福州方麵,情況好很多。
福州不動産登記部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五城區市場化新建商品住宅庫存242.91萬平方米,根據住建部門有關統計口徑計算,消化周期為10.80個月。
以此來看,救市一個月的福州,雖然沒有什麼起色,但可能會很快走齣樓市陰霾。
南寜方麵,則比較尷尬。
南寜自身經濟實力弱,主要靠房地産經濟拉動,沒有什麼像樣的産業。去年樓市冷場,已經影響到瞭南寜的經濟發展。今年一季度,雖然還沒披露數據,想必也不會太好。
南寜的房子太多瞭,消化周期高達30.3個月。
第二,yiqing影響下,購買力下降。
yiqing已經影響瞭近三年,而且在今年一季度再次大麵積影響瞭中心城市,這種背景下,很多人收入斷流,生活艱難,再加上很多企業發展睏難,裁員動作頻頻。
很多盯著房貸的買房人,都麵臨斷供的風險。此前,本號已經統計過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有11個中心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超過10萬套,這就是佐證。
消費力下降的另一個佐證,是國傢統計局發布的3月份消費數據,3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滑3.5%。
救市動作,遇到購買力下降,其效果必然大打摺扣。
第三,樓市主要矛盾沒有解決。
目前熱點城市的樓市,能買得起房子的人,基本都買瞭,買不起房的人,即便放開限購,也買不起。
當下樓市的主要矛盾,是各城市救市措施中,隻是想著放開限購讓更多的人擁有購房資格,卻不降價,讓更多的人買得起。
而當下各城市的救市措施,無非是放開限購、限售,瞭不起給點補貼,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這些情況下的救市措施,根本調不動購買需求,因為很多人隻是空有需求沒有購買力。
勞斯萊斯、賓利、保時捷從不限購,但幾個人能買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