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6:01:50 PM
編者按:2017年1月12日,李佩先生離我們而去,至今整整五年。李佩先生是“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先生的夫人,先後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外語係任教。她為人師錶、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國傢培養瞭一大批優秀人纔。在李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際,本刊特此發布她的一名學生在五年前撰寫且從未麵世的紀念文字,以錶達我們的緬懷之情。
真切誨言銘肺腑
那是2017年1月12日。就是在這個日子,病魔奪走瞭為國為民操勞一世,我十分尊敬的李佩先生。李佩老師是我平生遇到的好老師,她的離世給我留下瞭永遠的悲痛。
李佩先生是女中豪傑,她在讀書時就曾任西南聯大學生會副主席,早在1945年就曾作為中國代錶,參加巴黎的第一次世界工聯大會和第一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國民黨黑暗統治時曾幫助把美國勞動協會的捐款送到延安解放區。直到90多歲高齡還在主持重要會議。她熱愛祖國熱愛人民。1956年新中國誕生不久,中國國內各方麵條件都很差,李先生和她的丈夫,當時已經是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有瞭很好的職位,世界聲望已很高的力學傢,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裕生活,帶著女兒,衝破層層阻礙迴國,投身到建設新中國的熱潮中;在文化大革命中雖受到瞭不公正待遇,但她一如既往地堅信黨,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優秀黨員;她勇敢堅強,近60歲時,一生摯愛的丈夫為國捐軀,80歲時唯一的女兒不幸病故。所有的睏難都摧殘不瞭她努力為國傢工作的決心。她是我們國傢的脊梁,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永遠的學習榜樣。
我第一次遇到李佩先生大約是50多年前,即1961年的鞦天,在玉泉路當年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個教室裏。她給我們上瞭一堂生動的英語課。我們非常幸運,從此李佩先生成瞭我們的英語老師。更幸運的是我還是英語課的課代錶。這使我有更多的機會近距離地接近這位傳奇式的人物。當然,那時我並不瞭解李佩先生的背景。係裏管教學的老師也根本沒給我們介紹李先生的背景,完全靠我們去感受,體會,去認識。她給我的印象是,人美,英語教得更美。她發音很漂亮,語法講得很清楚。她話不多,簡明扼要,語速不緊不慢,我毫不費力地就把一堂課聽完瞭。她的課生動活潑,越聽越想聽,更增加瞭我學好英語的信心和決心。她還自己編瞭很好的教材,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她的教學一方麵大大提升瞭我的英語能力,使我後來在沒有機會參加脫産學習的情況下還能應對到國外閤作研究所必要的英語基礎;另一方麵,她的教學方式方法成瞭我學習模仿的榜樣,對我後來走上教學崗位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她的教學對她的學生的成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她所影響的人有成韆上萬,遍布全世界,桃李滿天下。李先生不止是在課堂上的師錶,課後也是我們學生的朋友。
在1962年初,春節期間,她邀請瞭我們英語班的同學去她在中關村的傢,也就是她從迴國一直住的中關村北區的13樓。那天我們幾個學生擠在她們一傢人所住的小屋中。我們見瞭她的女兒,郭芹,李先生也引薦瞭她的丈夫,著名科學傢郭永懷先生。郭先生話也不多,問瞭我們一些情況後又繼續他的工作。以後我們在流體力學課中學到瞭流體力學發展史上著名的PLK方法,其中K就是這位大名鼎鼎的郭永懷先生。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郭先生又是我們的副所長。那時我是單身,沒傢務事,從早到晚在所裏。幾乎每個周末,我在宿捨和力學所間往返時,經常可以遇見郭先生從傢來所或從所裏迴傢。他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每次他都沿著幾個研究所的圍牆走,把鴨舌帽的帽簷拉得很低,個子也高,邁著大步急匆匆地嚮前走。後來我們纔知道,那時他正在為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辛勤地工作。1968年10月5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傢在齣差迴京時,飛機在西郊機場降落時失事,不幸以身殉職。就在這時,他考慮的仍舊是保護國傢機密。丈夫的離去對我們敬愛的李先生的打擊無疑是很大的。但得知噩耗的李先生極其鎮靜,幾乎沒說一句話。郭芹後來在力學所工作時,我們也有不少交往。她工作努力,待人誠懇,人很直爽。因為她媽媽是我老師,她又沒有一點作為大科學傢的孩子的那種架子,也自然成瞭我們的朋友。不幸的是上個世紀90年代,我們敬愛的李先生唯一的女兒郭芹也病逝瞭。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人們都可以想象得到的,但卻沒人看到當時年近八旬的李先生流過眼淚。幾天後,她像平常一樣,又去給學生上課瞭。這是一位多麼剛強,多麼瞭不起的偉大的女性!
一次在中關村的大馬路上遇到李先生,我們拉瞭一些傢常,臨分手時她說如果我有什麼問題,特彆是英語方麵,還可以找她。我知道她很忙,但在準備一篇送往維也納一個國際會議的英文稿的最後階段,還是鼓起勇氣去到她傢請她把把關。她瀏覽瞭一下文章的前言,說瞭不少鼓勵的話,也指齣瞭一些要注意的問題,特彆要注意我們與英語係統的人在錶達事物上的差彆。她詳盡的解釋,對我幫助很大。
1983年我應邀去瞭瑞典,那時我們與瑞典的差距還很大。走前,我的月工資是56元人民幣。而瑞典一個普通研究人員的相應工資大約是一萬七八瑞典剋朗(當時瑞典剋朗與人民幣元的比價大約是一比一)。學校把鋼琴和其他樂器都擺在走廊上,學生和工作人員可以隨便用。我所在的機械係有一位盲人在讀博士學位,學校還特意為他準備瞭一台發聲的計算機。生活水平自然比我們高瞭很多。瑞典國傢對她的公民實行免費醫療。特彆讓我感興趣的是,這個國傢農民也有退休金,而且和城裏人差不多。因為我國那時的體製中城市和農村,特彆是在退休問題上,還有很大差彆。瑞典的這種做法對我這個農村娃來說很有興趣。我與他們農民談過,他們說他們與城裏人的主要差彆在於農民很難有時間去旅遊,因為需要安排豬或牛,這就要找閤適的人來代替他們,而城裏人說走就可以走。那時,即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還比較落後。在他們的超市裏賣的中國貨,隻有5剋朗一個的榔頭或改錐,堆在一個角落隨便拿。在外麵與人聊天時,好些人都誤認為我們是日本人。可見與他們相比,我們落後瞭很多很多。有人當時估計我們至少得要50年纔能趕上他們的水平。1984年迴國後,我嚮李老師談瞭我看到的一些東西,當然也有我自己的一些感想。老師沒多話,隻是說我們要奮起直追。在那以後,我們和李先生幾乎每年都至少有一次聚會,在一起聆聽她的教誨,她也仔細傾聽我們的生活感受。李先生盡管退休瞭,但社會活動很多,很多的報告,很多會議要她主持。但我們每次的邀請她從不拒絕。
後來,1990年我又再次去瞭瑞典。每次迴國我都要去拜訪李老師,與她交談請教,甚至一起吃頓便飯。由於我們國傢的快速發展,我們與瑞典的差距越來越小。我的女兒說“一年不迴來,連迴傢的路都找不著瞭。可瑞典的變化就比較慢,頂多房子刷瞭刷油漆”。而且“中國造”也逐漸齣現在瑞典,逐漸占領瞭市場,甚至包括有一定技術含量的計算機。可是瑞典這個國傢還是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他們隻有不到一韆萬的人口,可在世界上按人口平均的跨國公司占世界第一位。大的公司,如阿特拉斯,山�暈�剋,諾貝爾公司,LKAB等在世界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此外,大傢熟知的諾貝爾奬也在這裏誕生。人口沒有北京市多,卻對人類有著重大的影響。李老師很贊同我的看法,她要我比較係統地瞭解一下瑞典這個國傢。後來在她的建議下,我在她主持的討論會上先後作瞭“我所瞭解的瑞典科技”,“瑞典教育”,當然也談到我所知道的瑞典社會。後來,我退休後,瑞典礦業界提齣瞭一個大膽的設想,即人不進入地下,就在地下完全實現礦石開采,冶煉,上到地麵的就是金屬。瑞典人送瞭一些資料給我,希望我繼續做點工作。我覺得這項工作很有意義。但鑒於我的身體狀況,傢人都反對我繼續工作,我謝絕瞭他們的邀請。一次與李老師閑聊,談到這件事,她又要我在她主持的論壇上作瞭題為“瑞典礦業的現狀及將來的發展設想”的報告。
圖1 2010年和李佩先生聚會情景:李佩先生坐在沙發上,我坐在李佩先生的左手邊
2015年10月,去李先生傢拜訪時,我難過地發現她體質遠沒以前那麼好瞭。以前去時,盡管我是她的學生,她依然從座位上站起來,以示歡迎。而這次,她隻是以手示意讓我坐下,看來體質比較虛弱瞭。但就是這樣,我發現她思路還是很清晰。我們聊瞭些傢常,當她知道我是9月剛從瑞典迴來的時,她要我談談最近的新鮮事。我談到挪威一個大學的考試(包括本科和研究生),他們認為光有任課老師評捲判分不夠。為瞭更公平公正,還須把捲子寄齣來,找一位外麵,甚至外國的專傢判。我就應邀做瞭校外評審。老師聽後很激動地說,“又學到瞭一招”。我這位老師就是這樣,活到老學到老,從不錯過任何機會去發現學習世界上的新東西,先進的東西。李老師是我永遠的榜樣!
聽到李先生生病住院的消息,我2016年6月8日一早就從迴龍觀趕到中關村醫院,李先生正在休息。我告訴照顧先生的阿姨,我是李先生的學生。阿姨告訴我,她每天還能正常吃飯,睡覺,這使我放心瞭很多。很快先生醒瞭,她已經好些瞭,見瞭我後她笑得還是那麼慈祥。我問她還能否認識我,她點點頭。房間裏就李先生、阿姨和我,我們就一起聊起瞭天。我告訴阿姨,當年李先生給我們班上課時,我是先生所任課的課代錶,我們接觸比較多。春節時還應邀去先生傢做過客,見到瞭享譽國內外的著名科學傢郭永懷先生。阿姨問李先生那時是不是很漂亮?我說那是當然。說到這裏,李先生把手一揮,笑瞭笑。我說,後來我又與李先生的女兒在一個單位工作,也是好朋友。李先生又問我最近忙些什麼。我從先生那裏知道,近來是她姨侄女在照顧她。我問先生,她姨侄女是住她自己傢,還是住先生的傢裏。先生腦子很清楚,說住她自己傢裏。我告訴她,我周六,即6月11號還去瑞典。先生問我要去多久,我沒敢說去三個月,而是說幾周。臨走時我請先生好好保重,我迴來後再去看她。她還揮手與我告彆,要我迴來後還要到她主持的討論會上介紹我瞭解到的最新的瑞典的情況。
可惡的病魔一天天摺磨我十分敬佩的老師,老師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從瑞典迴來後,她已經住到瞭中日友好醫院。她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為瞭減少感染的幾率,對先生的探視也不得不做齣限製。我在北京期間也未能等到探視的機會。然而,我們必須離開北京,去到海島照顧另一位需要照顧的老人。讀到她姨侄女的病情報告,讓人非常揪心。我的一些在國外的朋友也寫信詢問先生的病情。我們都祈求上蒼能有迴天之力,讓這樣一位我們十分敬佩的不平凡的老師重新迴到我們身邊。我們太需要她瞭,人民太需要她瞭,國傢太需要她瞭。先生不幸故去的消息傳來,盡管也有點思想準備,但真正知道失去我們敬愛的老師後,內心的悲痛還是無以言錶。
圖2李佩先生在力學所禮堂裏主持“中關村大講堂”
我多麼渴望能再看到先生在講台上亭亭玉立的身影,我多麼渴望能再次看到先生那美麗慈祥的笑容,我多麼渴望能再次聽到先生在不緊不慢的語速中給予我們的諄諄教誨。然而這一切今天已經成瞭奢望。我們十分尊敬的郭永懷先生走瞭,我們的好朋友郭芹走瞭,我們敬愛的李先生也走瞭。這是一個把一切都奉獻給我們的國傢,奉獻給我們民族的傢庭。這一傢在中華民族崛起的偉大事業中無私奉獻,做齣瞭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們國傢能有這些年的飛速發展,我們的國防力量能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強大,能使過去那種任人欺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我們國傢在世界上的地位能越來越重要,這一切都與我們老一輩科學傢的忘我工作息息相關。李先生一傢功不可沒,將永遠載入我們中華民族發展的史冊。我一定牢記先生的教誨,學習李先生的做人做事。李老師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是我永遠的楷模!
李佩老師永遠活在我心中!
力學科普
力學科普公眾號是中國力學學會旗下的科普公眾賬號,發布相關的科普新聞及競賽消息,推薦科技方麵最新動態和科普相關信息,緻力於讓公眾走進科學,瞭解力學,激發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