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近日 新冠陽性感染者的寵物犬該如何處置引發關注。那麼寵物犬到底是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隔離人員的寵物犬有傳染風險嗎?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4/7/2022, 7:49:52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近日,新冠陽性感染者的寵物犬該如何處置引發關注。那麼寵物犬到底是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新冠病毒是否在人與寵物間傳播?應該怎樣對待隔離人員的“毛孩子”?4月7日,科技日報記者… .....
◎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近日,新冠陽性感染者的寵物犬該如何處置引發關注。那麼寵物犬到底是不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新冠病毒是否在人與寵物間傳播?應該怎樣對待隔離人員的“毛孩子”?4月7日,科技日報記者就此采訪瞭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所長步誌高研究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還在疫情初期,步誌高團隊就曾圍繞新冠病毒是否感染寵物、哪種寵物更易感做過嚴謹的科學研究,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4月8日在《科學》雜誌上在綫發錶。當時的研究發現,貓和雪貂對新冠病毒高度易感,犬、豬、雞和鴨對新冠病毒不易感。
“我們當時也專門做瞭狗的感染試驗,從目前試驗數據和實際發生情況看,
狗是可以被暴露感染的,但是狗的易感性相對比較低,不是那麼容易感染。
尤其狗感染的水平與貓和雪貂等在自然界已經發生感染的動物相比,感染水平較低。”步誌高進一步科普說,“根據實際情況看,到現在為止,已經發現有寵物狗被感染,比如香港發生過狗被感染的例子,但是
狗再迴傳給人這樣的現象目前還沒有發生。這個情況和實驗室試驗結果是一緻的。
”
“我們在試驗中通過監測狗的排毒情況,從抗體轉陽率和抗體水平都提示狗的易感性是比較低的,其病毒載量也很低。從這個角度推測,
狗作為中間宿主、作為人的傳播宿主風險還是很低的。
事實上在自然界,截至目前還沒有發現這樣的報道,所以感染的狗迴傳人類,整體來說風險很低,但狗本身感染的風險還是存在的。”步誌高錶示。
那麼,人一旦檢測齣陽性感染,其寵物犬該如何處置?
“我強調一下,如何處理首先一定要尊重各地區的防疫政策,尊重各個地方的防疫領導小組以及防疫專傢建議,還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來綜閤研判采取相應措施。”步誌高強調,“我個人建議對於陽性感染者密切接觸的寵物犬,如果有條件應該對其隔離一段時間,並加強環境消毒,同時采集口鼻及糞便拭子,進行多頻次的病毒核酸或抗原動態檢測。目前用於人的檢測方法,不論是核酸檢測還是抗原檢測,對狗都適用。這是比較科學理性的做法,這樣風險也是可控的。”
步誌高介紹,從試驗和實際情況看,狗即使感染瞭,其癥狀也不是很明顯。盡管人工感染試驗的犬隻數量有限,但一般的健康狗感染後癥狀都不明顯,病毒載量從實驗室結果看也不高;當然,不排除老年狗或有基礎疾病情況,也有可能錶現齣癥狀,“按當前的研究數據看,狗即使暴露感染核酸或抗原檢測陽性,隔離一周兩周後,一般也會轉為陰性,當然這個必須根據可靠的檢測判定。”
“客觀地說,我們目前的研究數據還都是根據早期毒株做的試驗,現在病毒已經發生多次變異,那麼
變異的病毒對狗的感染性和緻病性是否增加,這個也需要跟蹤研究和監測。
我們希望能有機會進一步開展嚴格的科學研究,那樣得到的試驗數據纔更有參考價值。”步誌高說。
當前,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陪伴的寵物是不是會感染。目前看關於寵物狗的感染報道非常有限,相對貓的感染報道比較多,貓和狗的易感性和病毒載量不是一個數量級,貓的易感性更強。
那麼,如果沒有條件對寵物進行隔離監測怎麼辦?據媒體報道,深圳近日建立全國首個“寵物方艙”,可免費托管隔離人員的寵物,提供觀察護理健康檢測和醫療保障服務。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爽
審核:嶽靚
終審:王鬱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磁單極子失蹤之謎
在《生活大爆炸》裏,謝耳朵為瞭他的弦理論研究,曾和他的三位小夥伴一同前往磁北極尋找磁單極子。謝耳朵還一度以為已經證明瞭磁單極子的存在,相信自己會因此拿到諾貝爾奬。 圖片來源:《生活大爆炸》劇照 雖然謝耳朵的磁單極子最後被證明是烏龍,但在科學界,確實有無數科學傢正在追尋這種神奇的假想粒子。 不少物理理論都預言瞭這種獨特的粒子的存在,但它至今仍然沒有現身。 磁單極子 磁鐵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無論是在你的冰箱上,還是你的智能手機裏,或是你的信用卡中,所有磁鐵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一定有一個.......
“上新”!建甌發現一個新物種
[新聞頁-颱海網] 颱海網4月7日訊 據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報道 近日,福建省建甌市林業局傳來好消息,科研人員在位於鷲峰山脈的建甌市水源鄉橫路村開展林木種質資源普查過程中,發現瞭大戟科大戟屬植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修大戟”。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權威期刊《Systematic Botany》上發錶。 2017年5月,省級科技特派員、建甌市林業局高級工程師陳國興進行野外種質資源植物調查時,在建甌市水源鄉橫路村山榖、溪邊等區域首次發現一種大戟科大戟屬植物。之後,陳國興又和福建.......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有個“大管傢”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45期】 北京時間2022年4月7日07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身材高大、氣宇軒昂的王作兵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係統責任總師,他在測發大廳裏目睹該火箭發射全過程後,輕輕地舒瞭一口氣。稍後,他與同事又急忙趕往發射塔架,查看塔架設施設備的受損情況。 多年來,王作兵已形成一套固定的工作模式:發射前15分鍾,塔架上的最後一組迴轉平颱被打開,他再次確認所有設.......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海峰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研究方嚮: 哺乳動物閤成生物學是生命科技研究的新興領域,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發明及應用對其起到關鍵性的促進作用。利用CRISPR技術,我們可以在不同層麵對生物體的遺傳調控進行設計改造,包括基因編輯,基因調控,錶觀遺傳調控,核內結構重構等。本實驗室依托清華生命科學學院和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閤中心,將在哺乳動物細胞及模式生物中,開發利用CRISPR技術研究細胞發育生物學和疾病相關機理,並應用於精準醫學診斷治療。 具體研究方嚮包括: (1)開發CRISPR閤成生物學工.......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火山同時爆發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火山同時爆發會發生什麼? 地球陸地上大約有1500座活火山,水下的數量不詳。然而,對於一位科學傢來說,如果一座火山在過去1萬年內噴發過,並且在有記錄的曆史中隻噴發過550次以內,那麼它也算是活火山,所以從科學傢的角度來說,陸地上活火山的數量不止1500座。 事實上,在任何時候,地球各地都會有10到20座火山噴發,如果所有火山同時噴發會發生什麼呢?這需要對火山的威力分一下類。我們使用火山爆發指數(VEI)來進行分類,VEI為1時,會導緻至少1萬立方米的火山物質被噴到空氣中,指.......
世界衛生日|中國空間站航天員清潔指南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45期】 今天是第73個世界衛生日 主題是“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健康” 跳離地球之外 咱們來聊聊航天員們如何在太空 實現個人清潔衛生自由 01 洗澡 航天員在空間站 雖然不能享受 和地球上一樣的淋浴和泡澡 但每個人都能夠在“包裹式淋浴間”裏 手持噴槍把自己擦拭乾淨 雖然和地麵上洗澡相比 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但是從個人衛生的角度來說 還是可以保障衛生和健康的 02 洗頭 其實 空間站不用水洗頭 “神器”是一頂免衝洗頭罩 “宇宙梗王”翟誌剛 親自示範洗頭步驟 總.......
科學菌:帶沒帶槍:神舟十三號航天員包裏裝瞭什麼?前蘇聯教訓不能忘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去太空竟然帶瞭樂器,還為我們彈奏瞭一麯《茉莉花》。 此前我們就知道航天員去太空會帶很多東西,不過最讓大傢好奇的還是,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有沒有帶槍?答案是肯定的,從神舟五號開始,我國航天員就有瞭佩戴槍支去太空的傳統。 航天員有帶槍的傳統 航天員為什麼需要帶槍去太空呢?為什麼說是因為前蘇聯的教訓不能忘?除瞭槍,神舟十三號宇航員的包裏還會裝什麼?今天我們就來瞭解一下航天員需要帶槍的原因。 前蘇聯的教訓 要說探索宇宙,美國和前蘇聯在上世紀就開始太空競賽瞭,相繼把航天員送到.......
鬍景耀:我們自己改造的望遠鏡,看到瞭我國第一顆河外超新星
鬍景耀2021年6月在國傢天文颱接受《賽先生》采訪,攝影:辛玲 【編者按】 曾有人將鬍景耀譽為中國光學天文的開拓者:第一位在《自然》雜誌發錶文章的中國本土天文學傢,改造60厘米望遠鏡並發現瞭我國第一顆河外超新星……而於他自己而言,卻更喜歡“天文老頑童”,說話、行事的風格其實就可見一斑。2021年6月,鬍景耀先生在中國科學院國傢天文颱接受瞭賽先生天文的采訪,我們將鬍先生口述的人生經曆及對未來中國光學天文觀測的看法整理、編輯成文,以饗讀者。 口述 | 鬍景耀 采訪、整理 | 辛玲 責編 | 韓.......
望京韓國服裝店關聯疫情已感染22人!奧密剋戎常溫下存活時間更長嗎?
撰文/記者 賴天瑩 新媒體編輯/賴天瑩 采訪專傢: 王培玉(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係主任、教授) 4月4日以來,北京市朝陽區望京一傢經營國外服裝的商店齣現聚集性疫情。4月7日,北京市第302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截至目前,望京韓國服裝店(小金閣閣服裝店)相關聚集性疫情已造成22人感染。 ▲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圖片來自:北京發布) 此前,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在4月5日下午舉行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瞭北.......
頂風臭十裏的氨能源,你會喜歡嗎?
氨,分子式為NH3,0.771 kg/m ,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氣體,易揮發,可燃,其極具辨識度的強烈刺激性氣味,哪怕不知其名的人也多少少有所體驗――說到這裏恐怕許多讀者鼻腔中已經泛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幻臭”。 氨對人類社會的運作至關重要,是世界上産量最高的無機化閤物之一。2021年的閤成氨年産量大約在1.8億噸左右[1],其中約80%應用於化肥生産,其它則主要用於工業製冷劑以及生産多種工業原料[2]。 雖說可燃,長期以來氨並沒有被廣泛視作一種可能的能源形式,與能源最大的關係也主要是作為氫能的載體。.......
膠東民間故事:萊州曆史上一位“捕狼高手”的傳說
在老輩,很多地方都能見到狼,膠東半島也不例外。 受限於古代的科技條件(裝備落後)和官府政策(一般不允許私自持有武器),大多數人在麵對這些野狼時,並沒有太好的方法。當然瞭,那些天賦異稟的高手們除外。 而在清代的掖縣(現萊州市),就曾湧現齣一位“捕狼高手”。他的名字叫作楊宿麟,事跡在《續掖縣誌》中有記載。 楊宿麟,字雲集,大約生活在清代中後期。其具體齣身,縣誌並未提及,但從“有字”這一點來推測,多半也是來自讀書人傢。不過,他的主要精力並沒有用在應試上,而是鑽研起瞭機械。 當時,西洋鍾錶已經傳入.......
太陽係邊緣有“圍牆”嗎?
太陽係邊緣有“圍牆”嗎? 是的,它被稱為“日球層頂”,被認為是太陽風的終點,太陽係與星際空間的邊界,在日球層頂之外就是星際空間。2018年,航海者2號進入這個邊界時,它記錄到的溫度高達49427℃。科學傢認為,那個高溫區域是由太陽嚮外吹齣的太陽風形成並維持的一個稀薄的等離子體層,它就像一個巨大的泡泡一樣包裹著太陽係。 由於太陽風到達日球層頂處時減弱,那裏也聚集著大量嚮太陽係內擠的星際物質。日球層頂在朝嚮星際風的方嚮,到太陽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120倍,而在相反方嚮它與太陽的距離是日地距離的3.......
一旦發生戰爭,第一時間應該要帶這六樣東西,有白糖卻沒黃金
世界和平是絕大多數人心中美好的願景,可是以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想要和平可真是不容易。 迫於國際緊張的形勢,很多人都想,一旦發生戰爭,第一時間應該要帶什麼樣的東西,保管什麼樣的東西呢? 第一反應是不是就是錢、黃金珠寶?其實真到瞭這樣的情況,已經是保命要緊瞭,往往物資能源會比錢,黃金珠寶,更有用,所以真正寶貴的是這六樣東西,其中就有白糖,那麼到底是哪六種呢? 1、糧食 人以食為天,真的到戰爭時,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糧食,這個時候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就算是有錢也沒用瞭,不如把糧食握在手中更.......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三號03星 高分三號係列衛星實現組網運行
2022年4月7日7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於獲取可靠、穩定的高分辨率SAR圖像,高分三號03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高分三號係列衛星發射任務圓滿完成,三星攜手在太空中織就一張“天眼網”,可滿足海洋防災減災、海洋動力環境監測以及減災、國土、環保、水利、農業和氣象等領域應用需求。 高分三號03星研製團隊介紹,高分三號01星在軌道設計時,就已重點關注我國陸地和管轄海域重訪和覆蓋需求。.......
亞馬遜簽署商業航天史上最大規模火箭協議,以建設互聯網衛星星座
近日,亞馬遜與三傢航天公司簽署瞭多達 83 次火箭發射任務,以構建其柯伊伯計劃(Project Kuiper)互聯網衛星星座,這是目前商業航天工業曆史上最大的火箭交易。 (來源:Amazon) 三傢公司分彆為聯閤發射聯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ULA)、阿麗亞娜空間公司(Arianespace)和藍色起源(Blue Origin)。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和藍色起源雖都由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創立,但兩傢公司各自獨立。 據瞭解,ULA 是一傢由美國波音(B.......
韓占文院士澳科大談“我們所處的宇宙”
由澳�T科技大�W主�k的科技大���v座「我��所��的宇宙」於2022年4月6日下午通�^ZOOM平颱於��上成功�e�k。本�鮒v座邀��到中��科�W院院士、著名天文�W傢�n占文院士主�v。澳科大李行�バiL緻�o,�s休校�L�S敖敖齣席�v座,共同�g迎�K感�x�n占文院士��澳科大��生作�n}演�v。 ▲�n占文院士於��上主�v截屏 �v座伊始,�n占文院士提齣宇宙在《淮南子》中的定�x:「往古�斫裰^之宙,四方上下�^之宇」,�K通�^�贏�展示瞭西方的星座,中��.......
著名彗星的氧氣之謎,有瞭唯一的解釋
2015年,歐洲空間局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在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67P)彗星上獲得瞭一項驚人的發現。這顆彗星迸發齣瞭格外豐富的分子氧,這種現象前所未見。 科學傢必須為此找到一種閤理的解釋,而這意味著需要重新思考我們目前已知的關於早期太陽係化學的一切知識。 羅塞塔號與67P彗星的藝術傢暢想圖。| 圖片來源:ESA/Rosetta/NAVCAM 但是,一項新的分析卻錶明,羅塞塔號的發現可能並沒有科學傢最初想象的那般奇怪。相反,新研究認為,這顆彗星看上去比實際擁有更多氧。這是因為,彗星上應該存.......
飲用塑料瓶裝水每年或攝入近10萬個微塑料
科學界一直在不斷地發現微塑料造成的影響。近日,據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學者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的數據,如果全年喝塑料瓶裝水,每人每年會攝入近10萬個微塑料和納米塑料(MNP)顆粒。 這些結果是基於對自然環境中發現的各種類型的MNP以及它們如何進入人類係統的研究。 大多數MNP的結構隻有用專門的儀器纔能被發現。雖然這些顆粒很小,但它們的類型多種多樣。 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解釋說,微塑料的尺寸為0.001―5毫米,在某種程度上仍然肉眼可見。然而,納米塑料要小得多,尺寸約為0.001毫米。 根據該.......
曆史上的今天 1976年4月5日 商業巨頭和著名飛行員霍華德休斯去世
霍華德・羅巴德・休斯 (Howard Robard Hughes ) 是20世紀美國西部最富有的人之一,在從阿卡普爾科飛往休斯敦時去世。休斯於1905年齣生於德剋薩斯州休斯敦,1923年父親去世後,他繼承瞭將近一百萬美元的遺産。 休斯的父親還留給瞭他創造這筆財富的企業,即休斯工具公司,該公司控製著需求量大的新型石油鑽探技術。年輕的休斯很快開始將他的商業帝國擴展到新的領域。 1926年,他移居好萊塢,涉足迅速發展的電影業。他製作瞭幾部熱門電影,包括《地獄天使》、《刀疤臉》和《亡命之徒》。休斯.......
中國醫生在南極種菜,俄羅斯人被“饞哭”,種菜真是種族天賦?
南極 你敢相信嗎?中國科研人員竟在南極成功種植蔬菜,此消息被俄羅斯科考隊員知道後,立馬跑來蹭飯,畢竟他們吃瞭幾個月的大魚大肉,好不容易能吃上蔬菜,能不跑來蹭飯嗎。我們都知道,南極有著特殊的地理環境,有著世界最寒冷的稱號,即使季節在夏天時,那裏的氣溫也不高於0度。在這種環境下,可以想象到,想吃上新鮮的蔬菜幾乎難以登天。所以當時也是能被迫頓頓吃肉,其實當時也能吃上蔬菜,不過都是脫瞭水的蔬菜,味道相當的差,就連雞蛋在那裏放久瞭,也會縮水,可想而知,這樣做齣來的雞蛋炒番茄味道自然也很古怪。 圖片來源網.......
給太空教師寫封信
來源:解放軍報微博・中國軍號 湖南省汨羅市榮傢路小學六(2)班李依然同學給“太空教師”的信。信中說:“當我看見你們在太空中的生活時,我的內心也萌生瞭想成為一名航天員的想法,登上太空,為國爭光。”一起來看! (解放軍報微博・中國軍號齣品) .......
抵抗寨卡、抑製新冠,天然抗病毒化閤物25HC搖身一變成為抗衰新星
編者按 本文由【時光派研究院】編譯自Lifespan對Simon Melov的采訪。 Simon Melov博士是巴剋衰老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他帶領的實驗室專攻細胞層麵的衰老和標誌物的識彆。最近,Melov研究團隊發現瞭一種全新的抗衰分子25HC,該分子能夠通過識彆靶標蛋白精準定位並清除衰老細胞,達到延壽目的。他的研究還開創性地應用瞭單細胞基因組學等前沿技術,對未來的抗衰科研起到引領作用。 在本次采訪中,Melov博士迴答瞭什麼是單細胞基因技術,25HC分子的作用和前景,以及靶標蛋白和衰老.......
升級版“基因魔剪”可讓植物不長花瓣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科學傢在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誌上發錶論文稱,他們對現有的CRISPR/Cas分子“剪刀”進行瞭優化,開發齣針對植物的CRISPR-Kill技術。藉助該技術,他們可剪除植物特定的細胞類型――如花瓣或次生根等,從而阻止植物在發育過程中形成這些器官。這項研究可應用於醫學和農業領域,也能幫助科學傢們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的發育機製。 CRISPR/Cas是一種分子剪刀,可特異性地識彆和切割DNA序列。藉助該技術,科學傢們可以修改植物的遺傳信息,使植物能更好地應對害蟲、疾病.......
他以身許國,三次錯過諾貝爾奬,為國隱姓埋名17載
“我願以身許國。” 短短6個字,便是王淦昌的一生。 苦難的童年 王淦昌,六歲就被送去私塾學堂讀書,九歲時,轉到太倉縣沙溪鎮小學。 可在十三歲的時候,他的媽媽因積勞成疾而得瞭肺部疾病,沒多久就去世瞭,全傢人都靠哥哥王舜昌的行醫和做小生意養傢糊口。 母親的過世,讓他年幼的內心遭到重創,從此以後,小淦昌沒有瞭笑顔,沒有夢想,經常一聲不響便是大半天。 可他在學習方麵絕不會鬆懈,反倒更為嚴肅認真。那一年鞦天,在姥姥和哥哥的共同支持下,他離開傢鄉,跟著堂哥崔雁冰來到上海浦東初級中學。 在他心裏,他明白.......
人體不為人知的細節,如果破解,人類將會擁有匪夷所思的力量
當下的人類文明“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人是迄今為止已知宇宙中最偉大,最稀奇的存在,對於我們這副陪伴我們一生的肉體,你對於它有多少瞭解,對於它隱藏的能力又知多少?盡管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在數百年內飛躍進步,但對於人體奧秘的探索還是隻有半點皮毛。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就是一個宇宙。基因究竟隱藏瞭多少秘密,如果破解瞭這些秘密,人類將會擁有匪夷所思的力量嗎,人有精神,有意識,但是意識究竟在哪裏?人體中隱藏的第三隻眼?當你聽到第三隻眼這個概念的時候,你有沒有覺得在內心當中你的注意力會不自覺地往你的眉心處.......
中國這三位科學巨匠,沒有他們,今天的美國就不會忌憚中國
新中國在成立不久的時候,處在內憂外患的嚴峻境地,麵對著美國與蘇聯兩大世界陣營的冷戰,又遭遇瞭帝國主義對我國的各種封鎖和核訛詐,在最艱難時期,又缺少瞭蘇聯的幫助,這個新成立的國傢猶如新生的嬰兒般羸弱不堪。 但是我們中國人民最不缺少的就是勇氣,最不缺少的就是英雄,他們自強不息,能夠剋服萬般險阻,最後取得勝利。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便是在科學界上的三位英雄,是他們的無私奉獻保護瞭我們的國傢。 錢學森作為導彈之父,還名不經傳的他在美國學習,先後在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進行深造,在他與妻子迴國要為國傢去奉.......
大上海曾經飽受天花的肆虐,但解放後用瞭2年時間迅速消滅瞭
最近上海的新冠病毒爆發得很嚴重,單日確診量都破萬瞭, 香港目前日確診量下降到瞭三四韆左右,算是控製住瞭,沒想上海疫情變得如此嚴重。 這讓我想起民國時期,上海曾經飽受天花病毒的肆虐,死傷無數。 如今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建得也是相當漂亮,各種風格的建築,寬闊的馬路。 尤其是夜景下的上海,燈光璀璨,流光溢彩,建築風格各異。 如今,很多香港人都在上海定居,也有不少颱灣人,上海也是外國人最多的城市。 雖然上海如今這麼美麗,貿易、金融都走在前列,醫療水平也很發達, 但在解放前,上海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裏.......
疫情期間,人類二氧化碳排放真的降低瞭嗎?
史上首次:研究人員探測到全球大氣中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的短期區域波動。 圖片來源:NASA 結閤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衛星和大氣模型,科學傢首次對人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變化進行瞭檢測。這項新研究使用來自NASA軌道碳觀測衛星2號(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OCO-2)的數據,從太空中對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下降進行測量。如今,日度和月度的數據産品已對公眾開放,這為近乎實時地跟蹤人類活動對二氧化碳濃度的總體影響開闢瞭新的可能性。 此.......
痛彆!又一巨星隕落 今年已有9位院士逝世
2022年4月6日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傢 天津大學教授餘國琮 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 享年100歲 他是首批留美歸來學者之一 為“兩彈一星”突破作齣重要貢獻 餘國琮1922年生於廣東廣州市 是現代工業精餾技術的先行者 在精餾技術基礎研究 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領域 作齣瞭係統性、開創性貢獻 1947年 餘國琮獲匹茲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應邀留在該校化工係任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他突破重重阻力,毅然返迴祖國 是首批留美歸國的學者之一 1952年起 餘國琮在天津大學化工係工作 1991.......
成功“預言”瞭美國911,印尼海嘯,黑人總統的巴巴萬加是真是假
巴巴萬加,1911年齣生在保加利亞,是世界上著名的盲人預言傢,草藥學傢和神秘學傢。 巴巴萬加的眼睛也是因為這起事故纔造成的失明。也許這就是上帝為她關上瞭一扇門,必定會為她打開一扇窗的結果,此後她莫名其妙的就擁有瞭預言的能力。他的這種預言能力經過專傢的研究發現,她的預言命中率高達85%,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真的有這種神秘能力,還是說這一切都隻是巧閤。 她在臨死之前,還對未來的3000年做齣瞭自己的預言,隻是這些預言能不能命中,如今我們還不得而知。她的預言至今已經有100多條命中,下麵我們來.......
4月7日世界衛生日|肺部深處發現微塑料,|需警惕人類的餐桌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劉曉旭 “目前公眾對塑料給人類和環境的危害已有瞭解,但對於微塑料的威脅卻有些後知後覺。”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固體廢物汙染控製與資源化教研所所長劉建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其實最容易對人體造成影響的,是聚集在動物體內無法被降解的微塑料。”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為“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健康”。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今年的宣傳文案,“汙染物和塑料齣現在最深的海底和最高的山上,並已進入我們的食物鏈。”世衛組織對塑料對人類和地球健康造成的影響提齣重點關注。 劉建國介紹,微塑.......
飲用塑料瓶裝水每年或攝入近10萬個微塑料
科學界一直在不斷地發現微塑料造成的影響。近日,據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學者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的數據,如果全年喝塑料瓶裝水,每人每年會攝入近10萬個微塑料和納米塑料(MNP)顆粒。 這些結果是基於對自然環境中發現的各種類型的MNP以及它們如何進入人類係統的研究。 大多數MNP的結構隻有用專門的儀器纔能被發現。雖然這些顆粒很小,但它們的類型多種多樣。 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解釋說,微塑料的尺寸為0.001―5毫米,在某種程度上仍然肉眼可見。然而,納米塑料要小得多,尺寸約為0.001毫米。 根據該大學的報.......
中國量子領先世界,卻有人說是假的,問題齣在哪裏?|科技袁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對於任何想瞭解這個最重要的新科技革命的人來說,《量子信息簡話》是最好的入門書。 視頻鏈接: 西瓜視頻: https://www.ixigua.com/7080068232073347619 本期視頻來自《南風窗》就《量子信息簡話》對袁嵐峰做的獨傢專訪(你個學霸,當啥網紅 | 南風窗),觀看量已達2.3萬 精彩呈現: 南風窗:科普“量子力學”是齣於什麼考慮? 袁嵐峰:您是說它有什麼社會意義嗎?我想一個最基本的,首先,現在全社會所有人應該都知道量子這個詞是整.......
發射場的“大管傢”——記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係統責任總師王作兵
北京時間2022年4月7日07時4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三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王作兵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係統責任總師,他在測發大廳裏目睹火箭發射全過程後,又與同事急忙趕往發射塔架,查看塔架設施設備的情況。 多年來,王作兵已形成一套固定的工作模式:發射前15分鍾,塔架上的最後一組迴轉平颱打開,他確認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良好後,纔和塔架上的同事撤離發射區;發射後,他和同事立即再次返迴塔架,精心對設備進行全麵檢查。 王作.......
全球25大荒漠之一,地錶最高溫度破80°C,盧特荒漠為什麼這麼熱?
盧特沙漠位於伊朗剋爾曼西南處,它屬於全球25大荒漠之一,麵積大約為4萬平方公裏,長度為320公裏,荒漠錶麵的最高溫度在70.7攝氏度左右。它同樣也屬於全球錶麵最乾燥的地方,是伊朗境內的第二個自然遺産,那麼盧特荒漠為什麼這麼熱? 盧特荒漠的地形和高溫 伊朗的地形非常復雜,其臨海邊界被山脈所包圍,山脈阻擋瞭水汽,形成瞭大量的山地荒漠,以及極端乾旱缺水的自然環境。西部狹長的紮格羅斯山脈占據瞭伊朗很大一部分麵積,在東部區域則是卡維爾、盧特荒漠。 盧特荒漠屬於亞熱帶氣候,地貌非常豐富,在東部覆蓋著一.......
數據顯示,地球每年吞噬30億噸海水,這些水最後去往何方瞭?
原標題:數據顯示,地球每年吞噬30億噸海水,這些水最後去往何方瞭? 美國科學傢發現每年有高達三十億噸的海水被地殼吸進去瞭。這個聽起來很詭異的事情,卻真的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每一年海洋闆塊的互相碰撞,就會使得海底産生裂縫,海水因此流入新製造的裂縫中,進入地函。像是馬裏亞納海溝底部的水化岩石麵積在海底下近二十公裏處就有大量的水鎖在裏麵。那麼,水去裂縫中之後呢?水其實還是有齣來的,像是熱泉、火山爆發時的水蒸氣都會再將水帶齣。此外,地球上實際上所擁有的水也比現在看到的多瞭三倍以上,所以吸入的水和外.......
神舟十三號即將返迴,返迴時長縮短至4~6小時,將經曆四個階段
神舟13號飛船返迴在即,一個關於“神舟飛船”的話題漸漸上瞭熱榜,人們紛紛議論:神舟12號飛船與中國空間站分離後,用瞭1天零4個小時纔迴到地麵,這麼長時間肯定是一種煎熬,神舟13號飛船返迴能否縮短時間? 現在得到一條新消息,神舟13號飛船采用快速返迴技術,返迴時長縮短至4~6個小時,這樣一來,3名航天員就舒服得多瞭,當然瞭,具體需要幾個時間,現在還無法確定,咱們到時候拭目以待吧。 過去6個月,神舟13號飛船一直停泊在中國空間站碼頭上,距離地麵約400公裏,現在,神舟13號就返迴瞭,它返迴過程.......
大腦裏被稱作“膠水”的細胞,關鍵時刻會“豁齣命”救你!
膠質細胞如此 我們人類也是如此 在浩瀚的宇宙裏 大多數人隻是極其渺小的存在 每天重復地生活 做著機械的工作 也不像想象中那樣閃閃發光 但渺小絕不意味著沒有意義 在需要的時候 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英雄 就好像疫情期和河南暴雨期間 正是無數平凡的中國人守望相助 我們纔能共渡難關 正是因為努力生活的我們 世界纔一點點變得更美好 所以 今天也要感謝你又散發瞭一點微光~ 特約作者:董傲 |.......
王亞平太空迴信北京中學生
近日,北京四中初一3班的學生們收到瞭一封來自太空的迴信。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王亞平從跨越400公裏的中國空間站與學生們分享浩瀚太空的壯美,暢談航天夢。她鼓勵學生們: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 來源:北京市教委 .......
為什麼戴上口罩會變好看?心理學傢:多半是這4個原因
命是口罩給的,也是口罩毀的! 這該死的病毒,害得我們烈日當空還要戴口罩。 齣門1分鍾,口罩裏的濕度就突破1000%,汗水逆流成河…… 但有的人再熱也會戴口罩,倒不一定是為瞭防病毒,主要竟是因為……好看! 沒錯,口罩成瞭最流行的美顔神器。 (來源:自己做的) 可一旦摘下口罩,瞬間被打迴原形…… (來源:自己做的) 戴上口罩就變得好看瞭,誤解還是事實? 心理學傢早就看穿瞭一切! 2019年,咱們還不用戴口罩的時候,就有人做過一個實驗,結果發現: 遮蓋50%臉部的人群,吸引力提升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