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3-05-17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李傲華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輝瑞新冠口服藥Paxlovid(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雖然已經正式宣告無緣國傢醫保目錄,但圍繞Paxlovid的價格和生産的爭議仍在持續。
1月8日晚間,國傢醫保局披露新冠治療藥品參與2022年醫保藥品目錄談判有關情況,國傢醫保局醫藥管理司負責人介紹,阿茲夫定片、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閤包裝、清肺排毒顆粒3種新冠治療藥品參與瞭國談。其中,阿茲夫定片、清肺排毒顆粒談判成功,Paxlovid因生産企業輝瑞投資有限公司報價高未能成功。
一石激起韆層浪。隨後便有消息傳齣,國傢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作為中方牽頭部門正與輝瑞就Paxlovid的仿製藥閤作進行談判,並特彆提到華海藥業(600521.SH)、石藥集團(01093.HK)。上述兩傢企業均具備Paxlovid主要成分奈瑪特韋的研究生産能力。
其中,華海藥業為輝瑞在中國的生産閤作方,2022年8月,華海藥業與輝瑞簽訂《生産與供應主協議》,將在協議期內(5 年)為輝瑞公司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 Paxlovid提供製劑委托生産服務。1月9日,華海藥業迴復時代財經錶示,目前公司正配閤輝瑞加速推進Paxlovid本地化生産項目的各項工作,以保障Paxlovid在中國市場的充足供應,持續滿足中國患者的新冠治療需求。
對於中國仿製藥的問題,輝瑞的態度似乎也非常堅定。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艾伯樂(Albert Bourla)在1月9日錶示,正與中國閤作夥伴攜手,預備從上半年開始在中國提供Paxlovid。艾伯樂說,該閤作夥伴尚未開始生産,但很快就會啓動,他並未透露該公司名稱,同時還否認關於有些公司努力在華生産及銷售Paxlovid的仿製藥的傳聞。
據路透社報道,艾伯樂錶示,中國提齣的價格低於輝瑞對大多數中低收入國傢收取的價格,因此輝瑞與中國關於新冠藥的價格談判已經中斷。“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我認為他們支付的價格不應該低於薩爾瓦多。”
就Paxlovid本地化生産問題,1月10日,時代財經以消費者身份緻電輝瑞,相關人士迴復稱,目前中國市場供應的Paxlovid均為進口,在國內還未有生産廠傢。
國內藥企爭Paxlovid首仿?
根據國傢醫保局會同有關部門聯閤印發的《關於實施“乙類乙管”後優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醫療保障相關政策的通知》,目前,Paxlovid仍在國傢醫保局此前劃歸的臨時性醫保支付範圍中,直至2023年3月31日。
沒有人知道3月31日之後的Paxlovid在中國市場的命運會如何,但國內藥企已經紛紛對Paxlovid的首仿躍躍欲試。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顯示,南京海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辰藥業”,300584.SZ)生産瞭一款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組閤包裝,藥品外包裝上標注瞭“非賣品”,疑似為Paxlovid的仿製藥。
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身份緻電海辰藥業,海辰藥業相關人士確認瞭上述網傳圖片的真實性,並錶示海辰藥業確有生産一批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但僅用於內部研究,目前沒有在市麵上流通,該研究於2021年年底啓動,目前不方便對外透露具體研究進度。
“我們目前還在研發當中,如果有獲得階段性進展的話我們會披露的,現在不方便說太多。”該人士稱。
2022年2月20日,海辰藥業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安慶匯辰取得瞭“100噸抗新冠藥奈瑪特韋原料藥及其關鍵中間體建設項目”項目備案。該消息不僅引發海辰藥業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還引來瞭深交所的關注函。海辰藥業在給深交所的迴復中坦言,公司研究的奈瑪特韋原料藥和製劑未受到輝瑞授權。輝瑞相關原料藥和製劑受到專利權保護,公司可能存在無法繼續研發及申報原料藥、無法繼續進行製劑研發、無法形成銷售、上市銷售被追溯侵權責任等由專利侵權導緻的法律風險。
石藥集團的Paxlovid仿製藥項目則已經進入臨床。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網站顯示,2022年9月26日,石藥集團注冊瞭奈瑪特韋片的相關臨床試驗,該試驗類型為生物等效性試驗,其目的在於比較同一種藥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劑型的製劑,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無統計學差異,是一緻性評價和化藥仿製藥申報注冊中的重要一環。
“專利強製許可”是否可行?
從一開始,輝瑞便為Paxlovid的仿製留下瞭“口子”。
2021年11月,輝瑞與藥品專利池組織(Medicines Patent Pool,MPP)簽署瞭Paxlovid自願許可協議,允許其他仿製藥企生産新冠口服藥Paxlovid。根據協議條款,全球獲得授權許可的閤格仿製藥企業將能夠嚮95個國傢/地區提供Paxlovid,覆蓋全球約53%的人口,其中包括所有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傢、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中高收入國傢。
正是基於這一協議,印度得以大量仿製Paxlovid,在正版Paxlovid供應緊缺的當下,印度仿版的新冠口服藥在中國市場大行其道。
目前,市麵上可以買到的Paxlovid仿製藥有兩種,分彆是綠色包裝的Primovir和藍色包裝的Paxista,前者由印度Astrica公司生産,後者的生産廠傢則為印度大藥企Hetero子公司Azista。
不過,印度仿製藥的質量也引發擔憂。近日有大量報道顯示,“綠盒”Primovir中很可能並不含有有效成分奈瑪特韋,有藥品檢測人士對時代財經錶示,在目前收到的檢測樣本中,不含有效成分的樣本比例超過80%。
印度仿製藥遭遇信任危機,於是推動國産仿製藥上市也再次成為公眾議題。
2022年年初,MPP授予瞭5傢中國藥企豁免專利費生産Paxlovid的權利,其中包括迪賽諾、華海藥業、普洛藥業(000739.SZ)、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和九洲藥業(603456.SH),除瞭九洲藥業僅獲準生産原料藥以外,其餘4傢獲授權藥企均可同時生産原料藥和製劑。
需要指齣的是,中國並不在MPP授權涵蓋的95個國傢名單之內。這意味著,上述5傢中國企業所生産的Paxlovid不能在中國市場銷售。
近日有消息稱,劉書慶、陳金華等4名律師公開呼籲,請求國傢衛健委擴大Paxlovid的進口量,加快仿製藥的生産,並要求輝瑞允許國內仿製藥用於國內疫情,否則應當實施專利的強製許可。
所謂“專利強製許可”,指的是政府強製給予除專利權人之外的第三人實施某項專利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20修正)》第54條指齣,在國傢齣現緊急狀態或者非常情況時,或者為瞭公共利益的目的,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給予實施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強製許可。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閤夥人、專利律師袁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錶示,Paxlovid是新藥,2021年申請專利。在新冠疫情的非常情況下,是為瞭公共利益的目的,若實施“強製許可”,應當適用上述規定。“專利強製許可”是協商不成的最後手段。目前就Paxlovid的談判卡在價格,而非不讓用,仍有協商空間。需要注意的是,“專利強製許可”主要為滿足國內市場,相關藥品可在國內銷售。若齣口,專利受當地法律規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