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9:48:10 AM
你不會真的以為小區沒有物業,然後日子會越過越好吧?
早些年那些取消物業的小區到現在仍然能夠正常運營,且不需要物業的,好像也沒有幾傢。
如果真的認為隻要小區取消物業,那麼小區人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我先來給你講一個故事。
一個我朋友經曆的故事,然後我們再來談一下小區究竟應不應該取消物業小區。
如果沒有物業的話,那麼這個小區是否會癱瘓。
第1點,我朋友親身經曆的事情。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的大學室友就經常給我們吐槽他們小區的物業不作為。
比如小區物業給每一戶安裝瞭一個門禁卡,如果你不刷門禁卡的話,你就上不瞭電梯你就迴不瞭傢,美名其曰安裝瞭門禁卡之後是為瞭防止壞人的。
可是不知為什麼那些送外賣的跑快遞的好像有每一個樓層的門禁卡,可唯獨直接業主們有瞭門禁卡之後,上下行動極不方便。
有的時候需要走親訪友或者自己的親戚迴來住兩天,再或者自己忘瞭帶門禁卡,還需要爬樓梯,動輒就要爬10層甚至15層以上的樓梯。
再加上平日裏小區物業幾乎沒有任何作為,唯獨到瞭收水電費的時候,小區供暖的時候變得特彆積極。
又是給小區的業主們送糖吃,又是送茶葉雞蛋,簡而言之你們得把錢交到物業手裏麵,如果交給瞭物業第2天人傢就不搭理你瞭。
可如果不交給物業,物業就會隔三差五地找你的麻煩,為什麼不交物業費?
如果不交物業費,甚至連你的門禁卡都用不瞭,斷水斷電那更是小事。
當然現在的物業很少齣現這種情況瞭,畢竟如果真的敢這麼做,媒體一曝光那這個物業也活不長久。
可是那個時候物業的確會動用自己的一些權利,目的就是為瞭讓小區業主們多交錢。
最起碼把各種各樣的物業管理費用以及維修基金費用,再加上各種供暖費用水電費用全都交齊。
而最開始的時候,物業這種蠻橫不講理的姿態也的確是讓小區內的人有點反感,再之後反感的聲音越來越大,物業和小區居民走到瞭對立麵。
但凡走到瞭這種情況,物業也知道自己做不長久瞭,因為在小區裏麵根本就不得民心。
大傢都不交物業費,甚至小區供暖也都跟自己反著來,物業就算是有180張嘴也說不過小區居民。
所以物業想瞭半天,想齣一個比較好的法子來,那就是盡自己最大可能維護小區。
物業離開瞭這個小區,前提是他們把下一個月的物業管理費都收起來。
之後緊隨其後,又有一個新的物業入住瞭這個小區,可是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個小區居民之前的時候就被物業傷害過,所以決定不再要任何的物業管理瞭。
這就屬於典型的一朝被蛇咬10年怕井繩,其實但凡遇到這種情況,多找幾個通情達理的相關負責人,然後去找一些靠譜的物業再來一個選拔基本就差不多瞭。
隻要能夠給物業費管理到位,讓他們更改之前一些不閤理的規矩,那麼物業還是服務於小區的,這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事情。
但是問題詭異就詭異在這裏瞭,小區的居民都認為之前的物業不靠譜,所以所有的物業都不靠譜。
既然物業都不靠譜瞭,那就讓小區內部人員自治吧,也就是大傢自己管理,壓根就不需要物業瞭,有什麼事情大傢都憑著一滿腔熱血去做就可以瞭。
然後原本是一個你好我好大傢好的局麵,結果卻發生瞭什麼問題呢?
小區內部原本團結一緻的小區狀態,突然之間土崩瓦解。
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小區的利益,甚至為瞭把小區的利益轉變為個人利益,變得老死不相往來。
原因很簡單,因為小區當中雖然沒有物業瞭,但終究需要有幾個人。
但不限於環衛工人打掃衛生的品牌閤作方需要往電梯安裝廣告牌子的。
而這一部分品牌閤作也好,還有各種利潤也好,甚至包括物業管理費水電費用以及供暖費用各種費用的繳納都是有利可圖的。
那這一部分利潤給誰齣瞭問題瞭,一些人肯定希望能夠找到這份工作,尤其是短期失業的人,就瞅上瞭物業管理或者其他崗位希望能夠從中産生的賺一筆錢。
這一種行為自然而然地引起瞭大傢的警惕,還有一部分人趁著小區裏麵沒有物業,就想著在小區裏麵開個小吃部。
一個人這樣做瞭就會有數不清的人這樣做。
幾乎所有的小區裏麵的停車位全都改裝成瞭各種各樣的,賣零食的,賣饅頭的甚至賣餡餅的,賣各種各樣的小零食,小玩具等整個小區內部變得擁堵不堪。
原本小區內部的道路變得更窄瞭,再加上之前有個地下停車位大傢也想著沒有物業瞭,就不需要繳納地下停車位的費用瞭,車子隨便停。
地下停車位找不到停車位瞭,那就在地上停地,上麵根本人都走不動路,有的地方三輛車5輛車堵在一塊一輛車。
如果想要開齣去,需要打最起碼10個電話,20個電話纔能夠讓後麵的車陸陸續續地騰開一條小路,就這樣把車開齣去瞭。
有的時候各個地方齣現瞭問題,需要維修瞭也找不到物業,想湊錢,那難度更大。
第2點,物業的存在必然有它的道理。
我們會發現現階段一些小區對於物業的口碑實在是不敢恭維。
甚至還有一些人說物業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為瞭欺負我們這些業主是這樣嗎?
是這樣也不是這樣準確地說大部分物業做得還是非常不錯的,他們拿人錢替人辦事。
對於小區內的業主也能夠做到盡可能的尊重,但是還有一部分極端的物業的確做得不到位,對於這一部分物業我們必然要提齣批評。
但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一點是物業這個行業是有利可圖的,一旦有利可圖就很容易發生衝突。
我們不說物業與業主之間的利潤衝突,我們說的是小區業主之間的利潤衝突,什麼意思呢?
舉個簡單例子,這個小區內部可能有100個業主,200個業主,有幾韆個業主。
甚至有幾萬個業主,不管是大的小區也好,還是小的小區也罷,總而言之有一點是無法避免的。
那就是有各種各樣的利潤問題,而對於這一部分利潤問題,很難處理好,一個小區如果沒有物業的話,那就會滋生各種各樣的利益或者關係鏈條。
而這一部分利益在短期之內顯然磨閤難度很大。
一旦短期之內無法磨閤,那就意味著可能有一部分人占瞭便宜,也可能有一部分人吃瞭虧。
無論是占便宜的人還是吃虧的人,最終似乎隻能麵臨一部分抉擇,那就是雙方之間老死不相往來。
同樣的道理,小區物業沒有瞭,肯定需要小區管理人員,管理人員一個月的工資3000也好,2000也罷,這筆錢誰都想要。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瞭小區業主之間的矛盾和摩擦,讓這一部分利潤集中化,錢會受到全體小區業主的監督和監管,這纔是小區物業存在的本質。
在同樣的道理,小區物業在麵對一些重大問題的時候,很容易不擔責任或者不敢擔責任。
遇到這一部分物業,要麼理性看待,要麼就走極端化,直接把物業管理的相關人員撤掉,換新一傢的物業。
畢竟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新一傢物業最起碼在最開始那幾個月的時間裏麵還是很難轉正的,隻不過之後的錶現如何,那就不得而知瞭。
簡而言之如果小區沒有物業的話,我們很難相信這個小區能夠以一種相對健全或者完善的方式發展下去。
當然如果這個小區裏麵的人都是明事理的人,或者小區內部沒有太過明顯的利潤衝突,屬於高檔小區的話還是有可能的。
如果是中低檔或者消費群體本身就沒有那麼高漲的情況之下,物業這個崗位一旦沒有瞭就會齣現另一種新型的有利可圖的崗位。
而這一部分崗位因為沒有市場之間的監督,所以很難規劃。
你或許覺得我說得有點極端,或許覺得我在為物業說話再仔細想一想,我說的這種情況是否有可能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