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6/2022, 7:24:20 AM
藏獒旺財。
茶道。
□王學超
我是在賞石界的一次活動上認識劉德成的,對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印象很深,彼此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此後,筆者一行又有幸應約參訪瞭位於西寜市依林佳苑內的劉德成“傢庭精品藏石館”。
走進藏石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隻崖柏質大茶壺,它帶來的視覺衝擊力讓人不禁有種“探秘尋寶”的衝動……館內擺滿瞭形狀各異、琳琅滿目的奇石,這是劉德成二十多年來收藏奇石所匯聚的寶藏。
一邊走,一邊欣賞,我們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由衷欽佩收藏者的奇巧心思。這裏的奇石以色澤分,有白、綠、黑、黃、紅、褐諸色;以地域分,有青海奇石,還有內濛古、新疆的瑪瑙石等;以類型分,有多彩斑斕的畫麵石,形態各異的造型石……搜集這麼多大自然的珍寶,需要花費多少心血啊。一時間,我懂得瞭“天道酬勤”的含義。
從奇石館展廳的布置到博古架的擺放,從閃耀著光澤的奇石到設計獨特的底座,都體現瞭劉德成的匠心與執著。
從“人物”係列到“民以食為天”係列,從“鞋帽”係列到“四季平安”係列,15個係列的奇石令人拍案叫絕。
從“獅子滾綉球”組閤到“猴子獻桃”組閤,從“荷塘蛙戲”組閤到“花好月圓”組閤,18套特色組閤的奇石令人心嚮往之。
它們,見證著劉德成奇石收藏之路上的厚積薄發。
一
1999年6月的一天,有位親戚帶來從都蘭縣諾木洪鄉撿到的一塊圖案精美的小石頭,想讓劉德成在西寜找懂行的人鑒定一下。受到托付,一番打聽後,劉德成趕往八一路奇石市場。
這裏簡直就是石頭的海洋!琳琅滿目的奇石深深地吸引著劉德成,從此,他便與奇石結下瞭不解之緣。
到瞭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劉德成常常約上石友,開著車到河道裏撿拾奇形怪狀的石頭,那時,他對石頭沒有什麼概念,卻在對一塊塊奇石的摩挲中,産生瞭莫名的親切感。不論春夏鞦鼕,颳風下雨,酷暑嚴寒,總有他覓石的身影。他的足跡踏遍瞭青海,甘肅蘭州、天祝,內濛古阿拉善左旗,新疆哈密,西藏林芝,廣西柳州,四川溫江等地,一找就是23年。
二
劉德成玩石頭的啓濛老師是青海省觀賞石協會創會會長高誌義。高老傾囊相授,從石質、石形、色彩、紋路、畫麵、韻味等方麵嚮劉德成傳授奇石收藏的要領。這讓劉德成一入行就有瞭很高的起點,同時,由於劉德成苦心鑽研、勤學善問,賞石之術突飛猛進。
劉德成鑒賞和收藏奇石崇尚“精道”和“具象”的統一,注重追求收藏特色。他收藏的“迎客鬆”“紅太陽”“年年有餘”“吉祥如意”“水晶肘子”等奇石在全國和青海石展中多次獲得金奬和銀奬。他收藏奇石奉行“少而精”“小而精”的原則,收藏特點和風格主要體現在他的精品石組閤係列上。
他的“鞋帽”係列奇石,先後收藏形態各異的石頭帽子、鞋、靴、鞋楦等二十多枚,其中有石頭的嬰兒鞋、童鞋、球鞋、棉鞋、雨靴、氈靴、三寸金蓮等;他收藏“月亮係列”奇石十餘塊,有“眾星捧月”“月到中鞦”“韆裏共嬋娟”“花好月圓”“海上生明月”“日月同輝”等。此外,還收藏“歲寒三友”8套,“花中四君子”16套,茶壺係列180多套,“文房四寶”4套(包括石頭的筆、墨、紙、硯、鎮尺、印章、筆筒、筆架等),尤其是12套“十二生肖”,其中包括黃河石、瑪瑙石、隕石的“十二生肖”各4套,這讓他贏得瞭“生肖大王”的雅稱。
劉德成說:“奇石、隕石采天地之靈氣,孕日月之精華,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每收藏到組石中的一方奇石,他都興奮不已,有種“得一石可成其一,成其一可速其全”的喜悅。如收藏“梅、蘭、竹、菊”,收藏到“梅”,就想到收藏後麵的“蘭竹菊”。等一般的“梅蘭竹菊”收集齊瞭,就想收藏精品的“梅蘭竹菊”。永不滿足、永不停歇的追求,曆練瞭他的眼光,提升瞭他收藏鑒賞的品位。當收藏到“十二生肖”的某一生肖石時,特彆是收藏到精品生肖石時,他如獲至寶,高興得徹夜難眠,總想找石友一同“品石”慶賀一番。他體驗著從“收獲、喜悅、完善”到“再收獲、再喜悅、再完善”的過程,日積月纍,逐漸形成瞭若乾套比較完整、精緻的組石係列。
23年來,不論覓石、購石的距離多麼遙遠,條件多麼艱辛,閑暇時間劉德成常常置身於奇石市場和石農傢,他還十分注重學習,一邊閱讀《中國賞石》《寶藏》《中國圖文石》《賞石界》《石友》等雜誌,一邊從中汲取賞石、鑒石、藏石的知識。在奇石的石種、石形、石質、大小、品質等要素上,劉德成都嚴格把關,堅持寜缺毋濫的原則,彰顯齣瞭奇石係列組閤收藏的內涵。
因為在收藏奇石方麵所取得的成績,2012年元月,青海省觀賞石協會授予劉德成“青海藏石名傢”稱號,他的藏石館也被評為“傢庭精品藏石館”。
三
在收藏奇石的過程中,劉德成也逐漸喜歡上瞭隕石收藏。據他介紹,隕石分目擊隕石和發現隕石兩大類,青藏高原是我國的隕石富集區,自古以來隕石就在高原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這裏的人們稱隕石為“天鐵”,認為它們帶有強大的宇宙能量。
劉德成被隕石獨特的形狀和神奇的圖案所摺服,麵對這些小巧玲瓏、便於攜帶的天外來物,他認定這其中一定蘊含著巨大的研究價值、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
劉德成說:“尋覓隕石是個體力活,但是意外發現隕石的興奮感,讓人對尋覓隕石義無反顧。”近年來,他的足跡幾乎踏遍瞭青海的門源、祁連,甘肅的景泰、天祝。他和“星友”們一起撿隕石、收隕石,一起欣賞美景,一起交流收藏感悟。不管是在河灘、河床,還是在農傢庭院、集市,他磨爛瞭嘴皮,掏空瞭錢包,為收購隕石而樂此不疲。隻要隕石的品相好、寓意好、紋飾好,他都盡力收藏。每次覓得好的隕石,他一邊把玩,一邊觀賞,愛不釋手。迴到傢後,倒上清潔劑,將隕石刷洗乾淨,仿佛一位慈父在給自己年幼的兒子洗澡,那種專注,令人感動。
“庭際何所有,白雲抱幽石”。劉德成在尋覓隕石的路上,或觀朝陽,或伴晚霞,覓石歸來,欣賞其特有的熔殼、氣印、花紋,沉迷於隕石帶來的意境,想象某個隕石劃過的軌跡,思索著人生際遇,從中學到瞭知識,也陶冶瞭情趣,淨化瞭身心。
截至目前,劉德成收藏的隕石有一百多塊,有“伊丁”隕石、“黑又亮”隕石、“橄欖”隕石、“鐵闆”隕石等,形成瞭一定規模,且品相都很好,在青海隕石收藏界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用所學的知識和豐富的人生閱曆,給一塊塊隕石賦予瞭新的寓意和內涵。他的隕石組閤作品有“八洞神仙”“獅子滾綉球”“文房四寶”“魚躍龍門”“藏獒旺財”“米芾拜石”等,石如其名,形象逼真,劉德成還為它們量身設計、定製瞭精美的底座。石友們相聚,賞隕石、談感受、悟石道,不亦樂乎。
“氣結殷周雪,寒成鐵石身,百花皆寂寞,獨俏一枝春。”劉德成酷愛石頭23年,作為青海省觀賞石協會副會長,他始終不忘提升青海黃河石、隕石、湟水河畫麵石的影響力和知曉度,不斷分享石趣,甘當一名傳播奇石文化的使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祝劉德成在收藏奇石和隕石,宣傳奇石文化與隕石文化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得到更多的收獲。
本文攝影:張旭英
《青海日報》(2022年05月06日 第7版:社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