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4/2022, 1:09:11 PM
1997年7月1日,香港迴到瞭祖國的懷抱。人們看著英國的國旗從高處滑落,也親眼見證瞭中國的國旗飄揚在上空。這一刻兩岸的人民激動不已,他們離開祖國155年,離傢的孩子終於重新迴到瞭母親的身邊。
香港能夠順利迴到中國,中間經曆瞭很多的事情,撒切爾夫人對香港問題態度強硬,甚至要引發戰爭。而則直言,中國不怕打仗。中英雙方討論香港歸屬問題的過程,到底是怎樣的呢?
一、中英談判,代錶見麵
鴉片戰爭的爆發,清朝被侵略者打開瞭國門,英國更是利用這一契機強製性和清政府簽訂瞭許多條約。麵對著如此強勢的英國,清政府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隻能和英國簽下瞭割讓香港島的《南京條約》。
英國覬覦香港這塊寶地許久,在他們的治理之下,香港從原來的寸土不生變為瞭繁華之地。隻是英國的強盜行為沒有結束,他們接著在1956年又次拿著《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也給要瞭去。
麵對著一次一次的帶有侮辱性質的條約,清政府隻能認命。在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一紙條約又將九龍以北的新界區包括235個島嶼租給瞭英國,期限是99年。雖然這樣看來像是租藉,但是英國人可不這麼認為。
隻要有一日香港還歸於英國,曆史的罪孽和侮辱就存在一日。這是中國人民都不想看到的。清政府沒做到的,後輩來做。期間原本國民黨也是有機會可以收迴香港的,但是因為內戰的原因擱置瞭。
內戰結束新中國成立,香港的問題也因為其貿易關係又被擱置下來。實際上,迴歸的事情不隻是中國的領導人著急,香港方麵也十分的著急。
這件事情就這樣一直延續,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有瞭眉目。那時的中國剛剛將規劃引到正確的路綫上,而且還和美國建立瞭友好的關係,中國也開始在世界上有瞭話語權,也是時候該仔細談談香港迴歸的問題。
那個時候的早就有所計劃,一國兩製方針的製定也是為瞭應對香港迴歸的問題。結閤著99年租期將近的契機,中英雙方纔能夠坐在一起商討香港的事情。
帶著談判的任務,“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站在瞭中國的土地上。這一刻她作為英國的首相,代錶著英國來和商討該如何解決香港問題。隻是剛下飛機的撒切爾夫人並沒有直接去見,而是先去見瞭一位闊彆多年的好友――鄧穎超。
她與鄧穎超兩個人的友誼,還是在1977年她來中國時候建立的,那個時候的她還隻是一個反對黨的領袖,她和鄧穎超一見如故,很快就說到瞭一起,時隔4年之後再見,感情依舊沒變。
等到處理完自己的私事,撒切爾纔前往福建廳與見麵。和撒切爾兩人見麵都十分的和氣,但是這隻是錶麵,當他們一踏入大門的時候,氣氛立刻變得緊張起來。因為從這一刻開始他們代錶的是國傢,而不是個人。
二、態度堅決,絕不讓步
此次前來,撒切爾準備得十分的充分,她直接把當初和清政府簽訂的三個條約細節拿齣來,並且錶示這些條約一直到現在都是有效應的。
撒切爾更是錶示,前兩份條約中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是白紙黑字割地給英國,是永久性的,而第三份條約是租齣去,有期限的。所以前麵兩個問題她沒打算和談,隻談第三個問題。
不過,可沒打算跟撒切爾討價還價,因為我們這次談判就一個目標,那就是要把屬於中國的主權收迴來,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迴鏇的餘地,不隻是新界,還有香港和九龍半島。
看著強硬的態度,撒切爾有些被震懾住瞭。接著又說現在的中國不是過去的清政府,如果在1997年收不迴香港,那現在的中國和過去的清政府沒什麼兩樣,也沒法跟中國的所有人民交代。
這一瞬間,火光四射,兩位談判人員絲毫不退步。撒切爾根本沒有想到的態度如此堅決,她早先準備的東西根本沒有機會拿齣來,原本離開英國時候撒切爾還是十分自信的,可是此刻的她有些擔心瞭。
既然無法說通,那就隻能有一方讓步,撒切爾夫人也非完全咬住不肯鬆口,他們還有退而求其次的計劃,那就是主權可以還給中國,但是管轄權必須還在英國的手上。
對香港的管理方麵,撒切爾夫人十分的自信,因為百年來英國在香港的所作所為世人皆知,現在的繁榮也都是在英國管理之下,如果沒有英國管理香港的話,之後香港可能會有毀滅性的結果。
不過,英國未免太自信瞭一些。完全不害怕撒切爾口中說的什麼災難,他早先想到的一國兩製就是為瞭應對這樣的情況,相信中國在和英國閤作的基礎上,完全可以保證香港的穩定。
現在距離迴歸時間越來越近,中國沒有多少可以等待的時間瞭,如果英國再不做齣什麼迴應的話,中國就要嚮世界宣布香港的歸屬在哪,而且到時候收迴的方式也不會像現在一樣坐著談瞭。
撒切爾自然也明白話裏的意思,於是直接迴應,這樣的話英國的軍隊便會朝著香港而去,以此來保證他們對於香港的統治。
打仗?根本不怕,中國的人民也不會怕,中國人最不怕的就是打仗戰死!中國沉寂瞭這麼多年,憑藉著中國人民頑強不屈的奮戰精神,纔有現在輝煌的中國,為瞭中國的領土完整,哪怕是再戰,也必須捍衛。
三、英國放棄,主權迴歸
“這一天,毛主席早就想到瞭。”
毛主席早就知道英國不會輕易地放開香港,所以很早就在香港做起基礎建設工作。在1963年,香港用水問題爆發的時候,香港人民無法承擔用水所要花費的錢的時候,大陸挺身而齣,在香港修水渠引水,以此解決瞭香港淡水所需的問題。
從一開始,中國就沒有放棄過香港,不管那個時候的香港是屬於誰的,香港人民是中國的同胞,流的都是一樣的血液,就如同親人一樣,這不是歸屬的問題就可以割斷的血脈之情。
英國隻關心歸屬,而未曾擔心過香港人民的生活與安全問題,跟中國根本沒辦法相提並論。
與撒切爾的商談瞭2個多小時之後,福建廳的大門打開瞭,撒切爾雖然麵上沒有難色,但是內心早就被的氣勢給壓住。談論這麼久,中英雙方沒有一個完完整整的結論,而撒切爾錶示需要迴去與英國議會商討。
迴到英國之後,中英雙方依然就香港問題進行瞭多次的協商,但是英國方態度強硬,談論一度到瞭進行不下去的地步,這讓所有人的心都懸起來。
“主權換治權”這是英國想要的結果,但卻不是中國想要的,麵對著英國長時間的拖延以及不作為,更是直接強調,兩年之期一到,中國立刻宣布解決香港問題的辦法。
終於,英國鬆口瞭,他們也明白瞭中國的態度是多麼的堅決,沒有絲毫可以協調的辦法,如果一直僵持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隨著英國的鬆口事情發展也順利瞭很多,英國外交大使傑弗裏在1984年的4月到瞭中國,與見瞭麵,並親自去瞭香港宣布最後的結果,並且錶示英國對香港的主權與管轄權會在1997年之後結束。
就這樣,中英雙方達成瞭共識,與1984年9月份,雙方在北京草簽瞭關於香港問題的聯閤聲明,英國也宣布瞭,香港主權的移交時間是1997年的7月1日,而中國也承諾會在同一時間實行一國兩製的政策,以此來保證香港內部的穩定。
期間英國還打算在駐軍問題上提議,但是完全不允許其他人觸碰中國的一絲一毫主權,英國也隻能把想法咽到肚子裏。
撒切爾和再見麵的時候已經是1984年的12月瞭,撒切爾沒有瞭之前的強勢和嚴肅,反而多瞭幾分平和,與簽署瞭聯閤聲明。事情已經有瞭結果,撒切爾自然也不帶著談判傢的架子和說話,之後的中英兩國隻會更加和平,而非是對立的。
四、總結
就香港問題,中英雙方談論瞭22次。這22次,每一次中國都堅定瞭立場,不做一絲的退縮,也終於把香港接瞭迴來,而英國在香港155年的統治也終於結束。的堅決是所有人民的態度,香港的迴歸是人民的期盼,不管撒切爾有多強硬,最後的結果隻會是失敗。
而香港從古就是中國的,以後也不會變。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的強大,想來英國也應該明白,一直和中國作對是沒有好結果的,於國傢而言,沒有永恒的敵人,隻有永恒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