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末路的羅曼諾夫王朝在大雪中落幕。
羅曼諾夫王朝曾齣過兩位“大帝”、從逼仄的東歐小國發展為疆域廣大的偉大帝國,但是在二十世紀革命運動的暴風中,腐朽的封建王朝必然被掃進曆史的塵埃。
現在,新的時代來臨瞭。
但沒有完全來臨。
1917年10月24日,在冰天雪地中趕往聖彼得堡的夜班火車上,列寜裹緊瞭大衣,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新時代為什麼沒有完全來臨?
新舊社會之間不是無縫銜接的。舊有的製度就像倒塌的舊房子,會留下很多殘塊和塵土。新建的房子就在這些殘塊上蓋成,殘塊影響著房子的根基,而且新房的造就也無法一夜完成。
難以立刻清除乾淨的舊殘餘,沒法馬上運行起來的新社會。
這中間需要一個過渡。
過渡階段往往是由過去封建時代中相對進步的階級主導,利用封建殘餘中不涉及社會本質的那些部分,在已經運行數百年的舊有製度的殘留骨架上搭建新社會的基本運行機製,讓革命中勝利的那部分人代替被打倒的人,再次填充社會運行的各個闆塊。
這樣的過渡普遍叫“臨時政府”。
而臨時政府普遍的缺點是竊取革命果實、無法實現革命實際追求的那個新社會;普遍的結局則是存在不久後被真正的革命階級再次推翻。
沒有完全來臨的新時代就會真正來臨。
懷抱著這樣的願望,列寜在最危險的時候迴到瞭聖彼得堡。
大傢好,我是新人阿婆主江湖棄子,金主爸爸扣Q上車。
【1】德國幫忙
列寜聽到羅曼諾夫王朝滅亡的消息時,人還在瑞士。
當時一戰已經白熱化。瑞士雖然是中立國,但是鄰國都已經陷入戰爭火海,相鄰的奧地利更是直接與俄國物理互緻問候瞭。
列寜卻說:“我必須迴傢,就現在。”
列寜知道,羅曼諾夫王朝的落幕留下的是一地封建殘餘,這些殘餘無法立刻清除,它們甚至要作為地基支撐新社會的快速重建。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有勢力上和舊社會關係較深、性質上脫離舊社會統治階級、立場上貌似傾嚮革命的過渡政府齣現。
這個過渡政府屬於資産階級。
列寜知道,資産階級隻是俄國這棟大房子的客人。可以進來喝喝茶、吃吃飯,互幫互助發展一下美好事業,但它不能做主人。
因為資産階級必然依賴資本,資本瘋狂運作必然導緻階級壓榨。而在俄國,被壓榨的又將是工農階級。
沙皇在的時候,我們被壓榨;沙皇倒瞭,我們還被壓榨。那我們不是白革命瞭嗎?
列寜察覺到,要齣大問題。必須趕迴國去。
幫助列寜迴傢的是德國人。
列寜無法通過鄰國直接迴國,德國說,那從我們這兒繞一下。我們給你開通一輛秘密列車,穿越德境,去瑞典改乘輪船,再換火車趕到彼得格勒。
列寜說,謝謝,雖然你們是為瞭自己。
德國主動給俄國幫忙,還是幫蘇維埃之父,聽起來有些割裂,但其中的邏輯非常簡單:德國打不動瞭。
一戰中,德國是多綫作戰。西綫和英法打,東綫和俄國打。東綫這邊雖然沒有歐洲戰場激烈,但仍然耗費德國不少力量。
德國想當歐洲大哥,一麵拼命扼製法國,不許法國擴張軍備。一麵使勁踹英國傢門,開始吞並大英的殖民地。英法顧不上互乳,一緻把技能往德國身上摔。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轉頭和俄國商量:“要不咱倆先停停?”
沒有德國的幫助,列寜很難及時趕迴國內。那時,德俄短暫地當瞭朋友。
列寜穿過德國邊境時,看著無邊無際的黑夜,也許會想:
“但隻能當這麼一會兒朋友。”
【2】四月提綱
迴國後,列寜再次提起“過渡”這個詞。
他對當時的俄國資産階級臨時政府說:我們要踩著你們渡過新舊社會交替的大河。
我們說過,在俄國這樣以工農階級為絕對多數的國傢,資産階級可以當客人,但不能當主人。
而且,既然是“臨時”,那就該很快結束。
不過,推翻一個政府談何容易,哪怕是臨時的。
這時,列寜發錶瞭著名的《四月提綱》,深刻闡述瞭新社會應有的本質和政府性質。
總結起來一句話:“為什麼不立個憲法呢?”
臨時政府對立憲會議總是一拖再拖。而憲法是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改變、象徵革命果實實現的重要標誌。
孫中山先生也曾如此質問北洋政府,維護憲法成為中國之後一係列革命運動的導火綫。
列寜要求,立憲法,舉行政府選舉,一切權力歸蘇維埃。
蘇維埃是俄語音譯,意思是“委員會”或“代錶會議”。代錶兩個字立刻彰顯瞭這個新型政府形式的性質。隨時選舉、公開投票、代錶議政,不僅中央政府可以采用這個形式,各個城市、鄉村的基本生産單位也都有蘇維埃。
蘇維埃由什麼組成?人民。人民選舉、人民構成、人民行政。
列寜的要求激烈而徹底。一開始,就連布爾什維剋內部也覺得太左傾(激進)。暴躁而偉大的列寜卻堅決不妥協,因為一旦和資産階級妥協,工農階級隻能一退再退,新社會永遠建立不起來。
革命需要徹底,領袖偶爾就需要一點小暴躁。
列寜的不妥協政策沒有給臨時政府留任何機會,布爾什維剋之外的組織也紛紛擁戴列寜為自己的盟友。急得臨時政府掌權的剋倫斯基猛扣屎盆子,“你是德國間諜,要把俄國再次搞亂吧?”
列寜淺淺微笑著說,我不是要把俄國搞亂,我是要讓俄國新生。
【3】七月流血
革命不能不流血。英雄的血會洗清陳腐的大地,會迎來如火的初日。
但流血也飽含著沉痛的犧牲,和無法抹卻的過往。
1917年7月,俄國臨時政府鎮壓瞭遊行支持布爾什維剋的工人和士兵,公然通緝列寜等革命領袖。
在政府權力歸屬上一步也不退讓的列寜,麵對群情激憤,準備大乾一仗的群眾卻說:“再等等,同誌們。”
在最危險的時候不退一步,在最激情的時候保持理智。
列寜知道,武裝奪取政權的時機還不成熟。人民武裝沒有有效建起,敵人的力量正當囂張。他潛伏進拉茲裏夫湖畔的小屋裏,一麵撰寫《國傢與革命》,一麵繼續指導革命鬥爭。
列寜寫道,“國傢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産物。”政府權力歸屬於哪個階級,根本上決定瞭這個國傢的形態。因為階級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所以我們就不要調和。同誌們,我們一步也不能退縮,但我們要等待成熟的機會。”
機會在兩個月之後來瞭。
1917年9月7日,俄軍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發動政變,想要推翻臨時政府。之所以是“政變”,而不是“革命”,這就像打皇帝為瞭當皇帝一樣,和列寜領導的革命全然不同。
臨時政府一看打不過,隻好嚮赤衛隊求援。而赤衛隊屬於布爾什維剋。
臨時政府說,雖然我們兩個月前纔乾過仗,但我們是好兄弟啊。幫兄弟一把。
布爾什維剋淺淺微笑,來瞭來瞭。
人民的戰鬥力空前強悍,政變很快被粉碎。事後,臨時政府對布爾什維剋說,那什麼,沒事你可以走啦。
此時,布爾什維剋的力量已壯大數倍,也更成體係。
他對臨時政府說:“是你可以走瞭。”
【4】十月革命
列寜分析過新的形勢,決意武裝奪取政權。
1917年10月24日深夜,列寜到達斯莫爾尼宮,親自指揮起義。
這座位於聖彼得堡中心的宮殿,主要是拜占庭藍白相間的風格,又結閤瞭華麗的巴洛剋風格,整體色彩和葉卡捷琳娜宮如齣一轍。
就和葉卡捷琳娜大帝一樣,這座宮殿是往昔輝煌的代錶。站在俄國曆史的厚重根基上,列寜振臂一揮,嚮人民們發齣疾呼:“新的俄國就在我們的槍裏!”
11月7日,改變人類曆史的十月革命打響。
擁護布爾什維剋的工人、士兵、水兵集結,於淩晨兩點發動猛烈攻勢,占領瞭臨時政府所在地鼕宮。為瞭掌握自己的命運,為瞭成為主人而非奴隸,列寜帶領他們闖入瞭舊社會的堡壘,轟開瞭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資産階級臨時政府芭比Q瞭。
列寜立即舉行立憲會議選舉,組建清一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府,“一切權力歸蘇維埃”。次日,列寜當選人民委員會主席,頒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其中,《和平法令》說:本政府認為,一切交戰國中被戰爭弄得筋疲力盡、睏頓不堪、痛苦萬狀的勞動階級所渴望的正義和平或民主和平,即俄國工農在推翻沙皇君主製以後用最明確最堅決的方法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實現的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
和平、和平。在一戰的戰火猛烈席捲的時候,列寜用他的靈魂嚮全世界發齣疾呼。
為什麼後來中國摸索藉鑒俄國的革命道路?不僅因為兩國國情的相似、藉鑒的可行性,更因為我們都有飽受壓迫、睏頓痛苦的人民,我們都渴望正義與和平。
蘇維埃政府組建後,列寜的革命戰友捷爾任斯基問他,列寜同誌,接下來你有什麼想法?
列寜說,“起來乾活。”
圍繞著這個宗旨,12月20日,列寜成立瞭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捷爾任斯基齣任主席。
這個委員會的名字體現瞭強烈的革命精神和物理消滅精神:與一切反革命鬥爭到底,同時,摸魚也不行。
現在,屬於人民的革命果實,終於被人民捧在瞭手中。
但此時,蘇俄還不是我們熟知的蘇聯。
蘇俄國是怎樣成為蘇聯,布爾什維剋是怎樣成為共産黨,列寜又如何將他的晚年投入到革命事業中去的呢?蘇聯係列下期見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