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衝擊本地經濟,美聯工商舖研究顯示,今年3月尖沙咀、旺角、銅鑼灣、中環四大商業區吉舖達828間,空置率迴升至11%,以尖沙咀情況最為嚴峻。而早前食肆停晚市堂食,飲食業紛紛煞停新店擴充,另有超過兩成食肆需暫時停業。即看哪條街吉舖最多,哪個行業最重災。
研究顯示,今年1月四區商舖空置率均較去年第三季下跌,但在疫情大規模爆發後的3月,四區吉舖率均應聲反彈,吉舖較1月增加81間。當中定位為遊客購物區的尖沙咀最受疫情影響,今年3月商舖空置率迴升至16.7%,吉舖多達252間。至於銅鑼灣及中環的空置均超過10%,而在有民生消費支持的旺角區空置率則較低,最新數字為7.3%。
個別街道方麵,以時裝及零售店為主的尖沙咀加連威老道商舖空置率高達31.1%,相當於每10個舖位有3間吉舖。此外,尖沙咀漢口道及彌敦道,以及銅鑼灣波斯富街空置率均超過25%,即有超過四分之一舖位為吉舖。
研究發現,去年年底疫情緩和,四大核心區湧現飲食業新舖,今年1月食肆數目較去年大增92間,當中以非中式餐館數目最多達59間,不少位於中環。此外咖啡、甜品、小食店亦見明顯擴充。然而,第五波疫情爆發後,飲食業急煞停擴充,再度停業的酒吧尤其受重創。
除瞭酒吧外,美容院、娛樂場所等錶列處所亦被要求停業,加上受堂食人數限製、營運成本增加影響,不少食肆選擇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四區內有閤共至少一成商舖暫時停業「白交租」,當中食肆多達468間,佔該行業比例高達23.6%。而按地區劃分,以中環區停業比例最高。
疫情下市民減少外齣,民生消費備受影響,研究指服裝商店受重創,今年3月較1月統計店舖數目減少35間,當中包括不少連鎖品牌。
上述研究統計2022年1月及3月,四個主要購物區的不同行業街舖數目及空置數據,覆蓋四區內156條街道,共7,543間(1月)、7,524(3月)間店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