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8:04:22 AM
全文長 19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 分鍾
對於教育教學,學校管理者可以稱得上為優秀的“專業人士”,但對於管理來說,很多人恐怕還不能很自信地認為自己就是“專業人士”,尤其是一些“教而優則仕”的年輕管理者,缺乏經驗,也很少經曆過相關的係統培訓。因此,重提一些看起來是“常識”的好習慣,很有必要。
1
具備一個新思維:係統思維
係統思維是一種邏輯抽象能力,也可以稱為整體觀、全局觀。學校工作是多方麵相互聯係、發展變化的有機整體,雖然容易“屁股決定腦袋”,還得從全局齣發,否則會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
係統思維的核心是整體性原則,這一原則要求人們無論乾什麼事都要立足整體,從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來認識和把握整體。
一方麵,你的部門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部分,你布置大量工作,彆的部門就難以再插足瞭,否則就會造成教職工的負擔,這叫整體觀;另一方麵,學校總會有中心工作,部門工作需要圍繞中心工作展開,這叫大局觀。
那些隻顧自己小圈子的管理人員,部門工作再優秀,也不能稱之為優秀的管理者。
2
養成一個好習慣:提前謀劃的習慣
我們有“周安排、月重點、期(學期)計劃”,然後是“日推進”。這些都是“提前謀劃”的好習慣。就拿剛剛過去的的寒假來說,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會把寒假變成一個工作復盤、反思、學習、思考的一個過程。
我有一個習慣,隨時記錄平時工作中的思考,一個學期以來,就有上百條,再進行“提前謀劃”的時候就有瞭實踐的依據。
但這還是不夠的,提前謀劃還得徵求多方意見,如傢長的、學生的、員工的。
開學初,我就製作瞭一張錶格“給校長的一封信”,裏麵設計瞭幾個問題,請相應對象迴答,傢長的設問是這樣八個問題:
1.依我所見,新學期我校的目標是什麼?
2.學校在哪些方麵做得較好?
3.學校在哪些方麵還可以做得更好?
4.傢長在學校發展上,可以提供哪些幫助?
5.我校的“校風”應該有哪些關鍵詞?
6.我校的“教風”應該有哪些關鍵詞?
7.我校的“學風”應該有哪些關鍵詞?
8.其他。
當然,要想“提前謀劃”更為科學、有價值,得需要我們去閱讀,那裏麵纔是“大有文章”,相信,一位優秀的管理者一定是位優秀的閱讀者,不是說,校長的書架裏藏著學校的未來嗎?
3
練就一個關鍵能力:
基於問題的解決能力
管理工作不僅是製定計劃,收集材料,月(期)末考評等,更要緊的工作是實施過程中的問題發現與解決。
很多學校每天都安排瞭行政值日,甚至還要填寫“日誌”,有的管理者各欄目隻寫“正常”,有的也會寫上幾條問題,有的還會寫上發現的一係列問題。“正常”是真的“正常”嗎?是熟視無睹,還是“眼中無物”,還是“有所顧忌”?“寫上幾條”,是無關痛癢的幾條,還是“正確的廢話”。“一係列”是一地雞毛嗎?
所謂“發現問題”,是偶發性問題還是普遍性問題;是結構性問題,還是習慣性問題;是主觀性問題,還是客觀性問題……都需要進行基本的判斷。有價值的問題就需要“寫上”,更重要的要思考如何去解決,有些問題現場解決,有些問題則需要進行一番調研,提齣解決方案。相信,這樣的例子各位都能舉齣很多很多。
從某種意義上看,考察一位乾部是否優秀,就要看他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掌握一個小技巧:要事第一
有人曾經對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進行瞭排序,重要且緊急,立即辦;重要但不緊急,稍後辦;緊急但不重要,交給下屬辦;不重要、不緊急,不辦或最後辦。
以上這個道理很多人也很清楚,但在操作中往往被“緊急”的事情牽著走瞭,也不管是否重要。還有人,喜歡在細枝末節上用力過猛,少瞭格局,少瞭雷厲風行。
對於管理者,首先要區分哪些是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其次,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懂得分權、賦權他人,即使是自己處理,也要當機立斷,絕不拖泥帶水,甚至婆婆媽媽。
有些人在布置工作,或者接受工作的時候,喜歡“反復強調”,話說完瞭,幾分鍾,甚至十幾分鍾過去瞭,十分費時。還有人,在布置工作,或者接受工作的時候習慣性的“旁逸斜齣”,明明一句話的事情,卻在事情周邊走瞭無數個來迴,讓人不知所雲。
5
提升一個人格指數:自我品牌
一位優秀的管理者,之所以“優秀”,你看到的是“外顯”的管理能力與風格,這是冰山的上的20%部分,支撐他優秀的是你看不見的冰山下的那80%部分,他的學識,他的人本思想,他的意誌力等,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個人魅力”,也有人叫“人格指數”。
《論語・子路篇》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做管理者之路,是修行之路,目中有人、心中有事、手上有活兒,“目中有人”纔是基礎,為此,管理者要咽得下怨氣;忍得住脾氣;多一點書生氣;修煉齣纔氣,纔能讓你的管理得心應手。
我們要養成的習慣還有很多,以上是我們一學期以來夥伴們需要保持和加油的地方。在學校這一“知識工作者”的地方,管理將有更專業的要求,經驗是過去的真理,我們一起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