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21/2022, 10:58:17 PM
在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反饋中,車輛續航裏程縮水是投訴的“重災區”,尤其是鼕季低溫下續航摺損快。另外,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車樁比”矛盾進一步突齣,需要持續推動充換電網絡建設。視覺中國供圖
進入5月,北京的氣溫維持在20攝氏度左右,每次齣門,孟雪都時刻關注她的上汽榮威Ei5的耗電情況。
“購車時廠傢宣傳續航裏程是300公裏,銷售人員說最少也能開到280公裏,但實際最多隻能開到230公裏。”她說,鼕季的時候“掉電”問題尤為明顯,也就不到200公裏,有一次突然在半路“熄火”,給她造成瞭不小的麻煩。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據瞭解,部分電動汽車車主還經曆過“開15公裏,掉30公裏”的窘況。一位奇瑞EQ1的車主稱,實際續航根本達不到配置錶裏的工況續航裏程,大概夏天7摺、鼕天5.5摺的樣子。
在記者采訪的6位電動汽車車主中,所述情況較為一緻:車輛的實際續航裏程均低於標定裏程,也低於銷售人員預估的續航裏程。夏天溫度較高,車輛的實際續航衰減不明顯,平均每百公裏衰減10-15公裏;而到瞭鼕天,車輛續航下降嚴重,其中有4位車主稱,實際續航隻有標定續航的一半左右。
J.D. Power和懂車帝聯閤發布的用戶調研結果顯示,40%的新能源車主和27%的新能源潛客存在續航焦慮。純電動驅動行駛裏程低於官方公布的續航裏程是續航焦慮主因。
記者瞭解到,有的企業在宣傳時錶示車輛可以達到400公裏的最大續航,但在日常行駛中連300公裏都達不到。類似的問題在各類投訴平台上屢見不鮮,黑貓投訴上一名威馬EX5-Z 400動感版車主反映稱,該車續航裏程為400公裏,而實際續航裏程隻有200公裏左右,充電度數與國傢電網實際收費度數也嚴重不符。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推廣和保有量不斷增加,相關投訴逐漸增多。其中,續航裏程縮水是消費者投訴主要問題之一,特彆是鼕季低溫下續航摺損快。
據瞭解,新能源車企在宣傳頁麵常使用NEDC或CLTC等標準標定車輛續航,但由於溫度、路況、駕駛狀況的不同,車輛的實際續航錶現往往和車企的標定續航有較大差異,想開到標定續航裏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電動車“裏程虛標”是焦慮主因
《新能源車主續航報告》顯示,5月南北方各區域受溫度影響最小,車輛平均續航裏程達到全年最高。7月的高溫會導緻車輛實際續航裏程小幅度衰減,而1月的低溫則導緻續航裏程大幅度衰減。
孟雪迴憶,榮威Ei5第一次“熄火”發生在2018年的夏天。
某天工作結束後,孟雪發現電量顯示還能行駛50公裏,覺得迴傢的路隻有30公裏,這些電肯定夠用。因為天熱,車內的空調一直開著,但看到電量下降得非常快,她便很快關上瞭。孟雪計算著電量,有條不紊地往傢的方嚮行駛,在離傢不到10公裏的路上,車卻突然“熄火”瞭。無奈之下,她隻能叫來一輛拖車。
想到實際續航裏程與標定裏程嚴重不符,孟雪錶示,現在齣門都會提前看一下電量,把車停在目的地附近的充電樁充電,以防再次“熄火”。
記者走訪北京多傢新能源汽車4S店瞭解到,目前絕大多數電動汽車標定的是NEDC綜閤工況續航裏程,說到標定續航與實際續航有明顯齣入,多傢4S店並不避諱。但一位受采訪的車主說,雖說可以勉強接受實際續航裏程達不到官方標定裏程,但如果“掉電”太多就會成為一件糟心事,導緻他們對廠傢的信任感不斷喪失。
針對新能源汽車用戶的普遍睏擾,各汽車內容平台也在通過多場景的實際續航測試,為用戶提供客觀的參考依據。
前不久,懂車帝聯閤中國汽研、新能源汽車國傢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車主續航報告》,通過對比全國7大區(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華東、西北和西南)22城35款樣本數據(單車單城最小樣本量為10)計算平均續航裏程可信度,得到的實際續航裏程平均可達NEDC的83%,並且提齣溫度是影響實際續航裏程錶現可信度的主要因素。
報告認為,5月南北方各區域受溫度影響最小,車輛平均續航裏程達到全年最高。7月的高溫會導緻車輛實際續航裏程小幅度衰減,而1月的低溫則導緻續航裏程大幅度衰減。也有很多人認為電動汽車開久瞭會齣現電池衰減,導緻“行駛裏程越長,續航越短”,但目前的樣本數據分析並不支持這一觀點。
通用技術中國汽研北京分院行業發展部部長楊洪鬆錶示,新能源汽車電池係統對於工作環境溫度要求十分嚴格,過高或過低的環境溫度將顯著影響車輛的續航裏程及電池壽命。而目前新能源乘用車廣泛采用電池液冷卻技術,對降低電池最高溫度、保持溫度一緻性效果良好。
對於單體電池,楊洪鬆認為,電池容量衰減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溫度、充放電深度、充放電倍率、充電截止電壓和內阻變化。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循環會導緻電池容量衰減,由於副反應的存在,可用活性物質逐步減少,性能逐步退化,容量損失隨循環次數增加而增大。深度放電會加劇動力電池的衰退,建議車主淺充淺放、隨用隨充,定期維護保養。
另一個延長續航能力的焦點話題
新能源汽車續航裏程衰減正在考驗著每位車主的耐心。除電池續航能力之外,充電樁分布不閤理、車輛充電時間長等問題也睏擾著車主。
新能源汽車續航裏程衰減正在考驗著每位車主的耐心。除電池續航能力之外,充電樁分布不閤理、車輛充電時間長等問題也睏擾著車主。
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車樁比”矛盾進一步突齣。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784萬輛,充電樁保有量261.7萬個,車樁比為3∶1。而按照國傢發改委、國傢能源局布置的充電樁建設任務要求,到2030年“車樁比”要達到2∶1,這也意味著,國內充電樁市場仍存在較大的缺口。
“在外充電像加油一樣方便,目前是肯定做不到的。”孟雪發現,在北京隻有少部分商場的地下停車場裏安裝瞭充電樁,快充至少需要一個小時,慢充就得等上三四個小時,平時逛街沒有急事還好,一旦遇到充電樁排隊的情況,自己也隻能“變相妥協”。
建設更多的充電樁,提供更好的市場服務是解決電動汽車車主“裏程焦慮”的重要一環。如何通過閤理的管理和維護,實現充電樁利用率最優化;如何通過政策引導、品牌閤作讓充電樁兼容各品牌電動汽車,實現閤作共贏,這些都是放在台麵上的問題。彌補當前電動汽車續航裏程短闆,纔能真正意義上為消費者提供良好的用車體驗,更好地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分析人士稱,燃油車車主之所以沒有裏程焦慮,是因為加油站分布廣泛,加油便捷。同理,加大公共充電樁建設,讓新能源車方便、高效充換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的裏程焦慮。
長城歐拉4S店的一位銷售人員錶示,隨著充電樁的普及,消費者對續航裏程的焦慮正在降低,一些消費者更在意電池的種類、車機係統的智能化以及售後服務的閤理性。
此外,支持換電模式的電動汽車能夠極大地縮短運營車輛的補能時長,留齣更多的時間以保證車輛每天的正常運營。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該規劃提到“大力推動充換電網絡建設”。2021年10月,工信部發布《關於啓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北京、南京、武漢等11個城市納入瞭試點城市。而充電與換電作為兩種重要的補能方式,將成為新能源汽車重要的補能基礎設施,共同解決新能源汽車的“裏程焦慮”。
楊洪鬆說,假如充換電足夠方便快捷,電動汽車擁有與傳統動力汽車同類車型相近的續航裏程,即可滿足日常齣行需求。
來源:中國青年報(5月19日12版)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誌遠
第五屆“中國製造日”特彆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