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8:00:51 PM
新時代的婆媳雖已不像舊時代那般尊配有彆,但由於時代的不同,她們在成長背景、價值觀難免仍有落差。若期待婆媳開始就如母女般親密無間,恐怕會大失所望。新時代的婆婆,該如何找到和下一代和平相處的方法呢?
常言道媳婦難為,但為人公婆又何嘗容易?隨著時代進步,今日的婆婆麵對年輕媳婦,已不再秉持往日的權威心態。各自獨立、不打擾彼此,成瞭大多數人的共識。
然而,看似平等的關係,仍潛藏許多暗流。有人自認為已經夠開明,卻仍和年輕人處不來;有人想念孩子、孫子,卻又不敢開口,怕被指責。也有人不好意思拒絕子女幫忙照顧孫子的請求。生活作息太亂,自己也纍得精疲力盡。新時代婆婆,該如何自處?
1. 自認開明,還是跟年輕人處不來?認清兩代成長背景的落差
現在的中老年人,大多能理解時代已經不同,必須樹立要尊重年輕人的觀念。但有時,年輕人的言行仍在不經意間讓長輩感到被冒犯,反之亦然。
就好比如,在拒絕的問題上。在過去,當婆婆端齣一碗雞湯時,過去的媳婦就算沒胃口,也會顧及長輩顔麵先喝幾口,再婉轉地說:好像有點飽,等下再喝。但現在的年輕人,很可能會直白拒絕:不好喝、不想喝......
這樣的落差,和兩代成長背景的差異有關。老一代經曆過尊卑有彆、貧苦的時代,行事作風會相對拘謹、保守。然而,當代年輕人自小成長於開放的社會環境,勇於做自己。他們會覺得,何必那麼婉轉?不想就是不想,為什麼要說違心之論?
許多年輕人可能會覺得婆婆太過於苛刻,但她們不知道的是,她們的婆婆在上一代,麵臨著更為苛刻的要求。所以當代的婆婆難免有種落差感,特彆是自認為已足夠開放、寬容,卻仍被年輕人挑理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年輕時四處被約束。現在你們憑心意做事、生活,為什麼還是不滿意?”58歲的王婆婆這樣跟我說。
如何麵對這種情緒?我們要知道,時代始終是往前走的,社會氛圍也是一直在改變的,同樣是難以阻擋的趨勢。有婆婆坦白告訴年輕的孩子,自己不是“完美的長輩”,需要時間消化新時代給他們所帶來的衝擊。
倘若心裏還是過不去,不妨和同輩姐妹一起抒發情緒。和同時代的姐妹訴苦,通常會比和年輕人爭執來得有用。大傢有相似的背景、遭遇相同的難題,主觀上更容易被接受。但訴苦並不意味著長舌婦,在現實中,經常齣現長輩議論小輩的缺點,並傳得沸沸揚揚,最終導緻關係的隔閡、破裂。
2. 不想帶孫子怎麼辦?學會拒絕是新時代長輩們的課題
在生活中,我聽到不止一個婆婆訴苦,帶孫子太纍,身心感到疲憊。她們錶示,偶爾和孫女玩玩耍還好,但如果專職照顧孫兒,就是一個字:纍!當子女提齣需求後,自己已無力承擔責任時,該如何說不呢?
在過去,帶孫不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嗎?在新時代,婆媳關係要與時俱進,作為長輩而言,帶孫子隻是責任並非義務。不好意思開口拒絕,也是現在長輩的特質之一。麵對子女,多數父母仍會有必須做點什麼的使命感,希望自己是好爸媽、好公婆。然而,這種麵麵俱到的想法,有時反而會纍壞自己。
其實,拒絕子女照顧孫子的請求不必心懷愧疚,這個隻能量力而行,畢竟上瞭年紀,首先得照顧好自己。實際上,作為爺爺奶奶而言,去照顧調皮的孫兒,有時會力不從心,造成孫兒肆虐放縱的性格,反而得不償失。畢竟,當孩子成年時,父母的責任就已經結束瞭。孩子成傢後,父母願意幫忙是一項資源,但不願意也很閤理,也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至於如何拒絕,纔能不傷年輕人的心?當父母說不,孩子多少會覺得受傷。但,幻滅即是成長的開始。他終究是需要明白,成年後,有些事情沒人可以幫你時,我就要自己麵對瞭。長輩可以在情感上給予孩子支持,但鼓勵他們自行解決生活上遇到的挑戰。
3. 新手婆婆如何和媳婦相處?
婆媳問題,為何比親子衝突難解?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婆媳之間會有張力,不僅是齣於時代間的觀念落差。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媳婦是“外來戶”,或許這樣說有點不堪入耳,但實際上,婆媳關係易産生矛盾,關鍵也就在這裏。
結婚的時候,大傢和睦無比,長輩會親切地說,以後大傢就是一傢人瞭!但關係不會因為這一句話就會發生變化。人與人初相識時,勢必會經曆一段磨閤期,纔能熟悉彼此,最後纔會稱之為一傢人。
那在這種磨閤的時期中,我們怎麼避免矛盾呢?新手婆婆,又該如何和媳婦相處?我們可以將對方視作剛認識的新朋友。對媳婦釋齣善意,若對方給予的迴饋也不錯,就在良好的基礎上持續深化關係。如果真的性格不閤,那就保持距離,減少摩擦。
此外,若下一代在夫妻相處、育兒過程中遭遇不順,長輩可以當他們吐苦水的傾聽者,但不宜直接以行動介入。例如,夫妻吵架時,爸媽可以幫忙帶孫子、讓孩子迴傢住幾天平靜心情。如果你急著齣手乾預,他們原本的小吵架也可能變成反目成仇,愈弄愈糟。
4. 如何和孩子、媳婦關係好?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給子女帶來麻煩
身體就是本錢,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僅對自己好,對子女來說也好。我身邊有太多的例子,父母患上重病,子女為瞭救治父母,賣房賣車,想盡辦法籌錢治病,這還不說,上班維持生活都成瞭難題。當然,為父母治病,照顧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但如果因為身體問題給子女造成壓力和負擔,即使子女不抱怨,自己也會自責吧。所以,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對子女最大的幫助,關係沒有壓力纔更舒適。
其實,婆媳關係如此緊張,主要是進入中老年後,時間、精力便騰齣來瞭,當注意力放在傢庭中時,很容易産生摩擦。在我看來,中老年人不如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閑適的生活,我們可以自己培養點興趣愛好,修身養性,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瞭傢庭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