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5:40:05 PM
說起高考相信大傢想到的都是高分奪冠,有誰能想到有人會因為一張“白捲”蟾宮摺桂?這又是什麼道理?他就是這樣一位在高考中交齣瞭“白捲”,卻名聲大噪,人人稱贊的青年人――張鐵生。
記錄時代印記,迴憶經典瞬間,品鑒百味人生。本期子牙童趣數風流人物,讓我們將目光移到這位 “白捲英雄”張鐵生 的身上,瞭解發生在他背後的故事。
從小便生活在遼寜省興城縣的“白捲英雄”張鐵生,齣生於1950年,父母皆是工人,兄弟姐妹也有幾個。自他順利在興城縣初中畢業後,這個沒吃過太多苦的青年受當時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的號召,與傢中的兄弟姐妹們相約去到瞭最基層。
張鐵生插隊的地方就在本縣的白塔公社棗山大隊。不到20歲的年輕人做事積極主動,頭腦靈活;大隊裏有什麼事他總是搶著第一個做,活做得又快又漂亮。此外他待人熱情真誠,大隊裏的每個人都很喜歡這個從城裏來的小夥子。
由於接受過學校的教育,辦起事情來也有方法不用蠻力。很快就得到瞭大隊裏其他成員的認可,大傢一緻推舉他成為生産隊的小隊長。成為生産隊小隊長後張鐵生辦事更可謂是盡職盡責,兢兢業業瞭。
1973年,這一年的高考徹底改變瞭張鐵生的人生。當時的高考製度與形式和現如今不同,參加高考招證考試的人選多是由公社成員一緻投票選齣來的。
張鐵生由於平常在公社裏錶現優異,做事情也踏實勤勉。大傢都認為這樣一個受過教育身上又沒有浮躁之氣的青年人,不應該永遠在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裏打轉,他應該發揮自己的纔華去看更廣闊的世界,走齣農村,走齣這個小縣城。於是張鐵生在這一年承載著大傢的期盼參加瞭考試。
考試是參加瞭,但張鐵生卻沒有什麼底氣。由於公社的勞動已經占據瞭一天中的多數時間,他很難有空閑下來的時間去復習文化功課。雖然有縣初中的文化底子,但是高考畢竟不同於一般的學校考試,張鐵生沒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做後盾,心中也是惴惴不安。
懷揣著這樣的心情他走進瞭考場。在最後一場物理化的考試中,他發現整張試捲中他隻會寫三道題目,這讓他不知所措。最後他在試捲後寫瞭一封信。
信上主要錶達瞭由於公社的生産勞動,就占據瞭一天中的15個小時,而他又不願意偷懶躲到小黑屋裏去學習,也不願意在試捲上瞎寫浪費審判員的時間與精力,因此隻能交齣這份“白捲”。成績齣來後張鐵生的語文有38分,數學61分,而物理化卻隻有6分。雖然分數不好看,但並不是我們所說的交瞭白捲。
張鐵生的這一封信促使瞭他之後所有的光芒黯淡。這封信被當時的一位領導發錶在瞭 《遼寜日報》 上。報紙上指齣張鐵生雖然在物理化的考試答捲上並不令人滿意,但是他對於高考招生卻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正是由於這封信的發錶,張鐵生被人們認為是“瞭不起的英雄”,他敢勇於反抗潮流,他的答捲反映瞭當時眾多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的現狀。此後他自己也順利進入鐵嶺農學院,成為瞭一名大學生。
在農學院的幾年學習時間裏他不僅學到瞭專業知識,還認識瞭他之後的妻子董禮平。張鐵生從學校畢業後轉戰進入官場,官場的沉浮讓他名聲大噪,可惜好景不長。撥亂反正的聲音一響起,曾經被尊崇“零分無罪,白捲萬歲”的代錶人物張鐵生,被蓋上瞭投機的帽子。
用“成也白捲,敗也白捲”來形容張鐵生最為貼切不過。1976年張鐵生丟瞭職務,同時被關押起來。誰能想到僅僅在進入官場一年以後他就被投入監獄。
1983年錦州市人民法院判處他有期徒刑15年。他如火如荼的官場事業戛然而止,曾經被眾口稱贊的人物一朝隕落,這其中的心酸痛苦也隻有他本人纔能感觸萬韆。
15年的監獄生活已經讓張鐵生從一個年輕鮮活的青年,變成瞭一個41歲的中年男人。監獄裏的生活讓他變得消沉、萎靡。即將走齣監獄的他內心開始産生瞭對外界環境的恐懼。
他不知道現在外麵發展得如何?也不知道外麵還有沒有自己認識的人,他不想見生人,也不願意見熟悉的人。當他真正走齣瞭監獄的大門,他發現事實與他想到分毫不差。外麵發展得太快瞭,他完全不適應外麵的生活。但他卻在極其不適應的生活中抓住瞭生活的一點光亮。這就是張鐵生在大學時期結識的同學 董禮平 ,也是後來陪伴他一生的妻子。
董禮平和張鐵生一樣都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後返校的知青,在他名聲大噪後第一次進入鐵嶺農學院學習時,就是董禮平接待的他。兩人由於同樣是知識青年齣身,又在同一個學校學習。逐漸兩人的關係變得親密起來,也萌生瞭對愛情的嚮往。
但大學畢業後董禮平留校。張鐵生卻在進入官場後一年鋃鐺入獄,最讓人尷尬的事情發生瞭,張鐵生在入獄後迴校進行批鬥隻有董禮平一人前去送他。
如今15年過去瞭,隻有董禮平一人前來接他迴到新生活。她隻說:“走吧!我們迴傢。”這位堅強又極具韌性的女性,給瞭張鐵生在睏窘中唯一的光亮和希望。很快他們步入婚姻殿堂。選擇相親相愛,互相扶持,手拉著手一起往前走。
齣獄後的張鐵生沒有工作,由於不想見生人和熟人,隻一心想著當地政府能給他安排一個工作,但遲遲沒有得到迴應。妻子董禮平也很理解他的想法,就幫他嚮自己之前的學生金衛東尋求幫助。
金衛東當時是做畜牧飼料銷售的,這和張鐵生在大學時所學的專業十分對口。但張鐵生瞭解到金衛東給他安排的是外國人公司的職位後,他錶示堅決不去,說是不能做外國人的“買辦”。無奈之下通過金衛東的介紹張鐵生在鞍山市的一傢飼料公司,做瞭一名小職員。
年輕時的插隊經驗以及多年的監獄生活,將張鐵生鍛煉成踏實肯乾的性子,由最開始的不適應到後來的逐漸放開,他被老闆發現十分能乾,任命到瀋陽新成立的辦事處工作。在瀋陽他一邊自學銷售知識一邊將知識運用到實際銷售過程中,這樣下來他的業績也從零銷售變成瞭幾十萬噸的銷量。
1993年,張鐵生和朋友閤夥開瞭一傢飼料公司,到現如今他已經是一傢上市公司的老闆瞭。誰有能想到他之後的生活會如此的令人瞠目結舌。
早年因“白捲英雄”名聲大噪,15年牢獄之災,妻子多年等待,到現如今成為上市公司老闆。張鐵生的一生讓我們看到時勢造就人也摧毀人。但我們不能任憑時勢打倒我們,隻要我們自己堅持,永不放棄,敢於打破桎梏大步嚮前,終將會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你是怎樣看待張鐵生跌宕起伏的傳奇經曆呢?歡迎大傢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為我點贊並轉發,你們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做齣更好文章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