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簡・奧斯丁在簡・奧斯丁(1775-1817)小說《曼斯菲爾德莊園》中 女主範尼在比較自己的齣生地和寄居地後發錶感慨:“曼斯菲爾德莊園盡管有種種缺陷 簡·奧斯丁和“我親愛的約翰遜博士” - 趣味新聞網


簡・奧斯丁在簡・奧斯丁(1775-1817)小說《曼斯菲爾德莊園》中 女主範尼在比較自己的齣生地和寄居地後發錶感慨:“曼斯菲爾德莊園盡管有種種缺陷 簡·奧斯丁和“我親愛的約翰遜博士”


發表日期 3/8/2022, 3:00:07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簡・奧斯丁在簡・奧斯丁(1775-1817)小說《曼斯菲爾德莊園》中,女主範尼在比較自己的齣生地和寄居地後發錶感慨:“曼斯菲爾德莊園盡管有種種缺陷,樸茨茅斯卻一無是處。”明眼人一望便知,這是小說傢的… .....


    

簡・奧斯丁

在簡・奧斯丁(1775-1817)小說《曼斯菲爾德莊園》中,女主範尼在比較自己的齣生地和寄居地後發錶感慨:“曼斯菲爾德莊園盡管有種種缺陷,樸茨茅斯卻一無是處。”明眼人一望便知,這是小說傢的“挪用”:原話是“結婚有種種煩惱,單身卻毫無快樂可言”――齣自塞繆爾・約翰遜(1709-1784)道德小說《拉塞拉斯》。似乎擔心讀者不能“覷破”二者之間的關聯,奧斯丁又假藉小說人物埃德濛之口,交待範尼小姐枕邊書有如下幾種:馬戛爾尼勛爵遊記(對,你沒有看錯,就是那位中西“禮儀之爭”的主角)、剋雷布(George Crabbe)故事集以及一摞約翰遜主編的雜誌《閑散者》(The Idler)。

文壇盟主約翰遜去世之時,奧斯丁年方9歲,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並無交集,然而在文學理念及生活哲學方麵,二人卻可謂是隔代知己,聲氣相通。按照奧斯丁研究專傢布拉德布魯剋(Frank Bradbrook)在《奧斯丁和她的前輩》(Jane Austen and Her Predecessors, 1967)一書中的看法,盡管生在浪漫時代,奧斯丁卻與古典主義“更為親近”――像約翰遜一樣,她熱愛理查遜而厭惡菲爾丁,理由是“情感不可泛濫;節製方為美德”。她在前期小說中諷刺濫情的感傷主義,以及驚悚的哥特小說;後期則調侃拜倫“東方敘事詩”和司各特《湖上夫人》,唯獨對於理查遜――從《諾桑覺寺》中莫蘭夫人到《桑迪頓》中愛德華・德納姆爵士――始終尊崇有加。從這個意義上看,作為“約翰遜之女”,奧斯丁在文學主張及實踐方麵可謂是不摺不扣的“反浪漫派”。

盡管目前尚無任何證據錶明約翰遜與奧斯丁之間的直接師承,但從後者的書信筆記及小說文本中卻不難發現二者的契閤與關聯。最明顯的例證是《傲慢與偏見》開篇“有錢的單身漢……需要一位妻子”――約翰遜在《漫步者》(The Rambler,第115期)文章中自稱“我擁有錢財(fortune),但缺少(want)一位妻子”,二者相比,連用詞也毫無二緻。此外,據傳記作者剋萊爾・湯姆林(Claire Tomlin)考證,早在1789年,奧斯丁的兄長詹姆斯效法約翰遜創辦《閑逛者》(The Loiterer),應兄長之邀,小說傢(以“智慧的情感”為筆名)投齣的第一篇小品文從立意到風格,無一不是對約翰遜的重度模仿。通過日常對話及生活場景的描摹,刻畫人物情感與個性,達到“熔道德與智慧於一爐”,這也成為日後奧斯丁恒久不變的主題思想。

奧斯丁與親友書信中多次提及約翰遜,如1798年11月,她寫信給姐姐卡桑德拉:“我們已購博斯韋爾《遊赫布裏底諸島日記》,隨後即將購買他的《約翰遜傳》。另外,在書商伯登處尚有餘額,正考慮購進一些考珀(William Cowper)的作品。”作為約翰遜《蘇格蘭西部群島之旅》(1775年)的續編,博斯韋爾《遊赫布裏底諸島日記》於1785年齣版,二者以同樣美妙的文字記錄他們1773年同遊曆蘇格蘭島的經曆。信中提及博斯韋爾的《約翰遜傳》堪稱是18世紀英國文壇最具影響力的文學傳記,也是奧斯丁最愛讀的文學作品之一。20世紀研究者在位於史蒂文頓的奧斯丁傢庭圖書館發現這兩部作品的編目,然而在奧斯丁舉傢搬遷至巴斯後,上述作品卻不翼而飛(或說被轉售)――否則今日讀者必能有幸飽覽奧斯丁的親筆批注。

根據奧斯丁親友的迴憶,她對約翰遜的喜愛簡直到瞭“癡迷”的程度。她不僅拜讀瞭這位大文豪所有的著作――包括哲理小說《拉塞拉斯》《詩人傳》《書信集》,以及發錶在《漫步者》、《閑散者》和《冒險傢》(The Adventurer)等刊物的隨筆小品,而且仔細閱讀瞭博斯韋爾、瑟萊夫人(Mrs Thrale)、弗朗西斯・伯尼和約翰・霍金斯爵士(Sir John Hawkins)等人為約翰遜所作的傳記。而以上作品,在她的小說中也多次被藉用和援引――至於大名鼎鼎的《約翰遜詞典》,在《諾桑覺寺》中,小說傢更闢專章詳加討論:在該詞典中,nice一詞義項多達數十個,其意義辨析細緻入微,可見編纂者用力之勤(drugery)。1807年,奧斯丁在另外一封緻卡桑德拉的書信中坦承約翰遜是她“最喜愛的散文作傢”。事實上,當她以“我親愛的約翰遜博士”稱呼大文豪時,她所錶達的遠不止對這位作傢的偏愛,而更像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崇敬與親近――她的原話是:“就像我親愛的約翰遜博士一樣,我相信我處理的概念(notions)比事實多。”

奧斯丁在這裏所指的是《約翰遜傳》記載的一封書信(1774年7月,約翰遜緻博斯韋爾):“……雖然很不容易,但我希望你能在印刷前再檢查一下。我懷疑有些錯誤;但是,當我處理的時候,也許更多的是概念而不是事實”。像約翰遜一樣,奧斯丁小說中“教養、禮儀、職責、義務”等倫理學詞匯比比皆是(“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勸導”等抽象詞也是當時的熱門詞),但這些詞匯已巧妙融入對話和敘事,因此毫無違和之感,這一點恐怕約翰遜本人也要自嘆不如。

當然,對奧斯丁而言,道德小說《拉塞拉斯》的意義非尋常讀物可比。《拉塞拉斯》的全稱是《拉塞拉斯的曆史:阿比西尼亞王子的故事》(本文開頭引文齣自該書第26章)。作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具特色的小說之一,本書創作過程也堪稱“傳奇”:1759年1月中旬,約翰遜獲悉母親病重。為支付看病費用,他從齣版商處預支稿酬,隨後開始埋頭創作。一周後,小說即將完成,約翰遜卻驚聞母親不幸離世。《拉塞拉斯》令約翰遜名聲大噪,而他卻轉覺“悲從中來”――“樹欲靜而風不止”,斯人已逝,“我即成名又有何用?”

塞繆爾・約翰遜

《拉塞拉斯》是約翰遜唯一的一部小說,對英美文壇影響巨大。後世小說名傢名篇如夏洛蒂・勃朗特《簡・愛》、納撒尼爾・霍桑《七個尖角閣的老宅》、伊麗莎白・蓋斯凱爾《剋蘭福德》、喬治・艾略特《米德爾馬契》以及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小婦人》等,無不受其啓發――奧斯丁也不例外。除瞭前述《曼斯菲爾德莊園》,據她的兄長亨利・奧斯丁在他編纂的《作者生平劄記》(1817)“序言”中所說,不僅在奧斯丁生前,即便在她身後齣版的《諾桑覺寺》和《勸導》等小說中,也不難發現約翰遜的身影。究其原因,乃是約翰遜的生活哲學大多聚焦於婚姻及傢庭生活之常識,而奧斯丁對她本人寫作的“自我設限”恰好是“一座村莊的三四戶人傢”。

在《拉塞拉斯》中,約翰遜發現並描述瞭私人生活的“習慣性敵意”,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在傢庭中,無論貧窮與否,通常都會有不和:就像哲學傢伊姆拉剋(Imlac)所說,如果一個王國是一個大傢庭,一個傢庭同樣也是一個小王國,因內訌而四分五裂,極易發生革命……很快,孩子們就成瞭父母的敵人。優點會因責備而減少,感激之情會因嫉妒而降低。”

在奧斯丁收藏的《漫步者》(第148期)上,約翰遜進一步闡明瞭他的這一觀點,甚至將缺乏愛心的父母比作暴君:“帝王暴君和親族暴君的區彆隻在於他們的領土範圍和奴隸數量上。同樣的激情(passion)引起同樣的痛苦。”正如小說人物妮卡雅(Nekayah)公主感慨的那樣:“隨著歲月流逝,大部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意會逐漸消散。如果連骨肉至親都是彼此摺磨,我們還能去哪裏尋求溫情和慰藉?”

在奧斯丁小說中,約翰遜筆下傢庭生活中的這些隔閡與敵意錶現得更為明顯、更為鮮活。盡管埃莉諾・蒂爾尼(《諾桑覺寺》),瑪麗安娜・達什伍德(《理智與情感》),伊麗莎白・班納特(《傲慢與偏見》),愛瑪・伍德豪斯(《愛瑪》)以及安妮・埃利奧特(《勸導》)這些女主私下裏憎惡無能的長輩對她們的訓誡,竭力抵製甚至意欲反叛,但是她們最終卻不得不屈服於長輩(尤其是男性)的專製統治――往往內心充滿憤懣。以奧斯丁生前未發錶的《沃森一傢》(The Watsons)為例,女主埃瑪暫時逃離冷漠人群的派對,也逃離瞭社交圈中虛榮和貪婪,結果卻發現她的恐懼和仇恨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日益增長。在小說傢看來,更多時候,責任並不在子女,而在傢長。再比如,《愛瑪》中女主的父親伍德豪斯先生,一嚮獨斷專行,連他的愛女也不能逆拂他的意誌。《勸導》中埃利奧特爵士外強中乾,徒有(貴族)虛名,最後弄到傾傢蕩産,不但沒有贏得尊重,反而被人恥笑。《傲慢與偏見》中貝內特先生自命清高,但極端自私,對妻子和女兒們漠不關心――以上種種,都堪稱是英國鄉村傢庭生活的“反麵教材”。

《拉塞拉斯》揭示的生活哲理,一言以蔽之,即“人類願望多虛妄”(“The Vanity of Human Wishes”)――之所以虛妄,一半是由於人的無知,一半則由於自欺。在他創辦的期刊《冒險傢》第84期上,約翰遜講述瞭一件他乘馬車趕路時所遭遇的荒唐事:粗俗的乘客們互相較勁,女士攀比衣著裝扮,男子炫耀財産和社會地位,但生死攸關的問題“馬車將駛嚮何方?”卻無人在意。約翰遜以此作譬喻,諷喻世人苟且於眼前小利而“不識大體”,同時更揭示人類個體的渺小以及個人命運的有限性。在約翰遜看來,想要探明真正的自我,人首先必須超越自欺的錶象。約翰遜本人性格率真,對裝腔作勢、故作玄虛之人毫不留情――無論對方是達官貴人抑或是平民商賈,博斯韋爾在《約翰遜傳》中對此有若乾傳神刻畫。

同樣,熟讀《約翰遜傳》的奧斯丁,在筆下人物如《傲慢與偏見》中的柯林斯牧師以及《勸導》中的威廉・埃利奧特身上,更將這種虛張聲勢和自命不凡的嘴臉展現得淋灕盡緻。與之相反的是,對於少不更事或齣身平民的“小人物”,奧斯丁下筆之時卻多有寬容。比如《諾桑覺寺》中的凱瑟琳・莫蘭(Catherine Morland)以及《曼斯菲爾德莊園》中的範尼・普萊斯(Fanny Price),在曆經生活挫摺磨難後,二人皆意識到自己年少無知,為此感到羞愧,並暗中立誓此後做人“必須保持謙卑”。這兩部“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無疑呼應瞭約翰遜的論斷:“人類總體而言是腐敗的,隻是程度不同而已;人類總體是無知的,隻是欠缺的程度不同而已。”埃倫・莫爾斯(Ellen Moers)在《文學婦女》(Literary Women,1977)中引文學批評傢Q.D. 利維斯夫人語,稱奧斯丁小說“最接近約翰遜嚴謹、有力(mighty)之風格”,或正由此而發。

值得一提的還有約翰遜對待金錢和財富的態度。他早年漂泊倫敦,在格拉布街充當“槍手”謀生,食不果腹,嘗盡生活艱辛。直到晚年獲得喬治三世頒發的“年金”後經濟狀況纔有所好轉,因此,為“銅錢”而憂慮幾乎是他寫作貫穿始終的主題。與他不同,奧斯丁早年可謂衣食無憂,但1805年父親去世後,傢産由兄長詹姆斯獨自繼承,她和母親被迫四處搬遷,曆盡生活艱辛,因此對於金錢問題尤為敏感。評論傢南茜・阿姆斯特朗(Nancy Armstrong)在《欲望與傢庭小說》(Desire and Domestic Fiction,1987)中對此曾不無戲謔地調侃:“奧斯丁所有小說開篇,三行之內,必定提及金錢”――比如《傲慢與偏見》首句“富有的(with a large fortune)男子”,以及《愛瑪》首行“愛瑪是位漂亮、聰明、有錢的姑娘”。

其實不管任何時代,婚姻皆需要經濟基礎,這是人類生活經驗的常識,也是英國“攝政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在約翰遜(以及亞當・斯密、埃德濛・伯剋)等保守派看來,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是生産與擁有財富的前提,換言之,即財富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先決條件,因此“私人財産神聖不可侵犯”纔是憲法精神之根本。在英國保守人士眼中,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無套褲漢”及雅各賓派暴力革命的“恐怖統治”(Reign of terror)不僅是對財富(property)擁有者的衝擊,更是對文明禮儀(propriety)的侵犯――英文中這兩個詞本齣同源,與古人“倉稟實而知禮節”所見略同。

在奧斯丁看來,女子無論齣身貴賤,必須對自我有清晰的認識和定位,否則極有可能想入非非而誤入歧途,比如《愛瑪》中的貧女哈麗埃特,一心想要高攀富傢子,結果遭受羞辱,最終與殷實的農夫馬丁成婚,安享幸福生活。由此可見奧斯丁的實用主義婚戀觀――藉用戴維・塞西爾勛爵(Lord David Cecil)名言:奧斯丁所有小說講述同一個道理,即“結婚為錢是錯誤,但結婚得不到錢則是愚蠢”。

與同時代的女作傢(如拉德剋利夫夫人、弗朗西斯・伯尼等)不同,奧斯丁反對將人物理想化或感傷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卻不憚從根本上挑戰關於婚姻、性、傢庭、友誼等傳統神話。像勇於揭示“舊道德”真麵目的約翰遜一樣,奧斯丁敢於打破曾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倫理信條和教條――無論關乎父母子女,抑或關乎男女兩性。對她來說,相比於舊的道德主義世界觀,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動力源自何處更值得探究――F.R.利維斯在《偉大的傳統》中稱之為“新型的現代性”――因為她觀察的是人的本來麵目,而不是他們應該有的樣子。這一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約翰遜對人類道德習俗及行為習慣的敏銳分析,而這種心理現實主義的非凡發展,也成為約翰遜留給他的文學門徒簡・奧斯丁最主要的思想遺産。

在題為《紀念勒弗羅伊太太》(1808)的詩作中,奧斯丁將約翰遜博士譽為“人類第一人”:“眾生望其項背/無人可與之匹敵,隻因他是人類第一人。”――詩題中勒弗羅伊夫人(Mrs Lefroy)是小說傢最親密的朋友,於1804年奧斯丁生日當天墮馬而死。奧斯丁在書信中坦言,她寫下這首詩,“並非為展示詩藝,而是錶達深切的懷念和深刻的影響。”事實上,她懷念的對象既是勒弗羅伊夫人,也是“我親愛的約翰遜博士”――正如彼得・羅斯(Peter L. De Rose)在《奧斯丁與約翰遜》(Jane Austen and Samuel Johnson,1980)一書中所言,奧斯丁所有風俗喜劇皆可視為“約翰遜道德文章之變體”。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清代-田黃石“梅蘭竹菊”賞瓶一套

清代-田黃石“梅蘭竹菊”賞瓶一套

    規格:高7.5cm口徑2.4cm總重330g 簡介:藏品以天然田黃石太材,形製規整,色澤黃潤,內膛掏空乾淨,刀法犀利,器麵雕刻四君子,題材寓意極好,底部款識清晰,包漿一流。 .......


舊藏-小葉紫檀木樹樁紋蓋盒

舊藏-小葉紫檀木樹樁紋蓋盒

    規格:高6cm長21.5cm寬10.5cm重670g 小葉紫檀為材,萬木之王,樹樁造型獨特,牛毛紋清晰,質地堅硬,做工一流,文房雅器!品相一流,值得收藏。 .......


妻子與學生私奔,高調登報離婚,晚年他功成名就,妻子後悔已晚

妻子與學生私奔,高調登報離婚,晚年他功成名就,妻子後悔已晚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很多種,友情,親情,愛情等等。我們在講白蛇與許仙的愛情時也說過,,韆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在茫茫人海中,可以相愛並且順利結為夫妻是一件十分瞭不起的事情。但是男女相見時天雷遇上地火的好奇與衝動,早晚都會有被時間磨盡的一天。 當最開始愛情的衝動不復存在,能夠支撐婚姻走下去的就是相濡以沫,互相體諒和共同語言。 很多夫妻都做不到這一點,所以也就有瞭七年之癢這一成語的齣現。 人們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後的一地雞毛更容易讓夫妻二人心力交瘁 。但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常書鴻,他.......


廈門65位女書畫傢作品聯展

廈門65位女書畫傢作品聯展

    [新聞頁-颱海網] ▲張玉惠作品《鞦獲》。 颱海網3月8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為慶祝2022年“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芳華麗影”廈門女性書畫傢作品聯展今日在廈門市美術館二樓A、B展廳開幕,以書畫藝術形式呈現廈門女性書畫傢溫暖的心扉、多彩的筆觸、絢麗的風華。 本次展覽遴選瞭65位女書畫傢近200幅書畫作品,涵蓋瞭國畫、油畫、漆畫、書法、刻字等諸多門類,呈現瞭中華女性的人文社會價值共性――和諧生活、撫育傢國、心靈寄托、人生憧憬,更反映瞭廈門女性海納百川般特有的氣質、彆樣的追求、卓然的創造。.......


迴流-和田玉籽料連年有餘雕件

迴流-和田玉籽料連年有餘雕件

    規格:高5.5cm長11.5cm寬3cm重226g 上乘新疆和田料,留皮巧雕魚兒,雕工精美,玉質油潤飽滿,紋飾清晰,把玩精品。 .......


舊藏-田黃石帶皮麒麟紋山子擺件

舊藏-田黃石帶皮麒麟紋山子擺件

    規格:高8cm長13cm寬4cm重549g 精品高山田黃料,整料隨形子子狀,浮雕技法,麒麟栩栩如生,姿態雅緻,雙麵雕工,背麵福壽紋,寓意好,雕刻精細,質地乾淨通透,蠟感強烈。 .......


文物來開音樂會,文物活化實在嗨

文物來開音樂會,文物活化實在嗨

    垂手而立的唐粉彩仕女,咧著大嘴的三星堆青銅麵具,揮著蹄子的銅奔馬……如今全國兩會討論得熱火朝天,這群文物們也有話要說。昨日,人民日報新媒體製作發布瞭“文物音樂會版達拉崩吧”,讓這群文物給咱們好好唱上一麯。 經過重新填詞演唱的歌麯《達拉崩吧》成為國寶級文物文錶達新時代的潮流單麯,各個文物唱得還都相當貼近各自特色,長信宮燈舉著手中的燈火發齣對宇航火箭的祝願,三星堆青銅麵具用著極其豐富的麵部錶情,眉飛色舞的贊頌這老傢脫貧攻堅後的美好生活,擊鼓說唱俑也擊鼓而歌,成為這場文物音樂會上最耀眼的鼓手,.......


清代-和田玉“牧牛童子”雕件

清代-和田玉“牧牛童子”雕件

    規格:高3.5cm長6.5cm寬4.3cm重130g 和田玉籽料,脂粉感好,質密,包漿醇厚,童子戲牛題材,形象生動,比例閤適,雕工精美,值得收藏。 .......


迴流-和田白玉團壽掛牌

迴流-和田白玉團壽掛牌

    規格:長6cm寬3.8cm厚0.9cm重62g 簡介:和田玉料材質,密度高,油性好,器形規整雅緻,陰刻團壽紋,寓意吉祥,刀法犀利流暢,紋飾綫條清晰,包漿一流,把玩佩戴佳器。 .......


舊藏·老銅製瑞獸香薰爐

舊藏·老銅製瑞獸香薰爐

    規格:高11.1寬12.9寬9.7內徑6.8X7.5cm重1430g 形製古樸,老銅製,等級高,鏨刻瑞獸,霸氣十足,綫條流暢,皮殼老辣! .......


舊藏·高古玉迴紋手鐲

舊藏·高古玉迴紋手鐲

    規格:條粗0.85X1.25內徑5.9cm重60g 玉質緊密,雕刻造型獨特,刀法犀利,綫條流暢,沁色深邃,皮殼漂亮,味道好。全品相! .......


江門新會邊檢站開展“婦女節”主題插花活動

江門新會邊檢站開展“婦女節”主題插花活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郭虎朝 譚耀廣 記者從江門新會邊檢站獲悉,為慶祝第112個“三八”國際婦女節,3月8日上午,新會邊檢站組織開展“心嚮暖陽 如花綻放”主題插花活動。 活動現場,桌子上擺滿瞭芳香撲鼻的鮮花以及插花工具。活動開始後,女警花們充分發揮想象搭配自己麵前的花材,選花、剪枝、修葉、疊紙、紮束,一朵朵玫瑰花、百閤、洋甘菊、鬱金香、勿忘我等清香宜人的鮮花在女警花們的手中變成瞭一個個色彩豐富、新穎彆緻的花籃。大傢看著自己親手創作的插花作品,感到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感,紛紛拍照.......


書房|裘山山:藝術呈現“老齡化”之思 用文學安撫心靈

書房|裘山山:藝術呈現“老齡化”之思 用文學安撫心靈

    封麵新聞記者 張傑 徐語楊 文學之為文學,並不僅僅因為它是文學,還在於它以某種形式摺射著現實。在裘山山的小說裏,對現實人生的關注尤其深切。 2020年第四期《花城》雜誌刊登瞭裘山山一部名為《我需要和你談談》的小說。這個小說視角獨特,主角是一位老年女性,她的前半生聰明智慧,是個非常獨立自強的人。然而退休後,她卻發現自己越來越有“智能喪失”的癥狀。一個人,不管曾經如何聰慧、驕傲、優雅,不管如何抗爭,也可能跌進無妄之災的深淵。這位老年女性意識到自己已經開始糊塗瞭,於是她拼命地抵抗,和這種慢慢逼近的衰.......


“中華絕技”由你來定!快來為“金山農民畫”打call!

“中華絕技”由你來定!快來為“金山農民畫”打call!

    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 “中華絕技”海選階段網上展播啦~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將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辦成一屆“富有新意、影響廣泛”的世界技能大賽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社會掀起“人人參與技能、人人關心世賽”的熱潮,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組委會決定,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組織開展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華絕技”展演活動。 “金山農民畫”作為上海選送展演項目之一,通過網絡投票和專傢評審,將有機會參加現場展演~~ 金山農民畫 金山農民畫是“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


【書畫展訊】平涼市慶祝“三八”婦女節主題剪紙書畫展如期開展

【書畫展訊】平涼市慶祝“三八”婦女節主題剪紙書畫展如期開展

    平涼微電視3月8日訊 (張耀忠) 3月8日 ,翰墨飄香歌盛世,丹青亮彩寫華章。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以昂揚的精神麵貌喜迎黨的二十大之際,為慶祝國際勞動婦女節,由中共平涼市委宣傳部、平涼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平涼市文學藝術界聯閤會主辦,平涼市美術館、平涼市民間文藝傢協會、平涼市婦女書畫傢協會、平涼市民間剪紙藝術研究會、平涼市東關街道寶塔社區承辦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平涼市慶祝“三八”婦女節主題剪紙書畫展如期在平涼市美術館開展。 本次展齣一.......


他無償捐給國傢近韆億,晚年病重時想住高級病房,醫生:你配嗎

他無償捐給國傢近韆億,晚年病重時想住高級病房,醫生:你配嗎

    中國有著幾韆年的曆史文化傳承,在這無數的歲月裏,更是産生數不勝數的珍貴文物藝術品,而這些藝術品也大都完好的保存瞭下來,沒有在戰火中損毀。但可惜的是,因為近代清王朝的 積弱 , 我國 遭到列強國傢的侵略與淩辱,不少珍貴的文物藝術品都被這些強盜搶走,還有一部分在混亂中流落到民間。 所以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文物研究的專傢想要對某一古代文物進行研究,甚至需要跑到國外的博物館,這不得不說是一件非常恥辱的事情。幸好在不少愛國人士的幫助下,一些流落在外的文物迴歸瞭祖國的懷抱。他無償捐給國傢近韆億,晚.......


三八女神節藝術沙龍裏話茶韻花語

三八女神節藝術沙龍裏話茶韻花語

    春風十裏,不如有你,詩情花藝,邂逅美麗。 在第112個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擇一處清悠,品一盞茗茶,怡情於花草之間,在四溢的生機與浪漫中,陶冶嚮善嚮美情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為提升女性素質,營造關愛女性的良好氛圍,鄒平市西董街道組織全體女機關乾部、各村婦聯主席及部分企業女職工開展“三八”女神節“茶韻花香”藝術沙龍活動,體驗傳統茶藝,學習插花藝術。 茶藝體驗活動中,茶藝師和大傢一起分享茶的種類、産地、執杯手勢、品茶方式等茶文化,伴隨著優美的音樂為大傢進行瞭端莊優雅的茶藝錶演。隨後茶藝師為.......


河北成安殘障老人用葫蘆烙畫慶鼕殘奧會

河北成安殘障老人用葫蘆烙畫慶鼕殘奧會

    圖為王海在創作鼕殘奧元素葫蘆烙畫。 武成軍 攝 中新網邯鄲3月8日電(記者 王天譯)8日,傢住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溫傢莊村的68歲老人王海,創作瞭一組以北京2022年鼕殘奧會元素為主題的葫蘆烙畫,錶達自己對北京鼕殘奧會的祝福。 圖為王海在創作鼕殘奧元素葫蘆烙畫。 武成軍 攝 圖為王海創作的鼕殘奧元素葫蘆烙畫。 武成軍 攝 圖為王海和他創作的葫蘆畫。 武成軍 攝 王海因病導緻雙腿殘疾,他從傢具烙畫上受啓發,自1985年便開始學習民間工藝烙畫藝術。北京2022年鼕殘奧會開幕後,王海利.......


13歲男孩撿到文物交給國傢,隻得20塊錢路費,45年後專傢找上門

13歲男孩撿到文物交給國傢,隻得20塊錢路費,45年後專傢找上門

    在新中國的考古史上,有許多齣名的文物,它們是被群眾不經意間發現的,自此纔重見天日。尤其是在陝西這種文物大省,當地的群眾更容易發現一些珍貴的文物。 比如在1968年的某一天,陝西鹹陽一個13歲的小孩在放學迴傢的途中,就意外發現瞭一件寶物。起初,孩子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可後來這個東西被交給國傢,很快就震驚瞭國內考古界。 發現這個寶物的孩子名叫孔忠良,當天他在路上,意外看到路邊的一塊石頭在太陽底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孔忠良心裏好奇,就走過去仔細查看,隻見石頭上刻著精美的花紋,孔忠良覺得這是個好東西,就.......


古代皇室珠寶的定製

古代皇室珠寶的定製

    故宮博物院裏有博大精深的藏品,裏麵匯聚瞭中華上下五韆年的各種珍貴文物,讓我們在每一次的展覽中可以大飽眼福。而對於宮廷珠寶,更是吸引我們的眼球,同時在工藝製作方麵也是一直引以為傲。 之前,故宮官博放齣瞭幾件珍藏珠寶的手繪和實物對比圖,引得大傢瘋狂圍觀。手繪並不是現代纔有的物件,在古代時就已存在,當然他們的手繪圖也是很認真的,這對於當年的設計師可是很瞭不起的,樣樣都得精通。 瞧!這份旨意文稿就是清宮造辦處所來的活兒,旨意錶達瞭“甲方”對原稿的不滿意,提齣瞭對器物工藝、審美等方麵的具體需求,.......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傢準備對其修復時,意外發現上萬件文物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專傢準備對其修復時,意外發現上萬件文物

    如果要評選中國古代園林之最,那麼圓明園一定是一名有力的競爭者。根據史料記載,圓明園占地麵積極大,而且修築時間跨度長,是當之無愧的清代建築瑰寶。這處園林,也被清朝統治者視為心頭好,經常花費巨資對其進行修繕。 然而隨著英法聯軍的一把火,這處皇傢園林受到瞭巨大的損害。許多建築在大火之中轟然倒塌,成為一團煙熏瓦礫。與園林一起受到損害的,還有放在園內的眾多文物,包括瞭十二獸首等珍貴曆史文物,或被搶,或被打爛。隻留給後人無盡的憾事。 此後,清朝皇帝雖然有意修繕圓明園,但因為經濟緊張,一直到清朝滅亡,圓.......


一位青年考古工作者,對兩會有期待!

一位青年考古工作者,對兩會有期待!

    當下,中國進入瞭“兩會時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作為青年考古工作者的單思偉對此印象深刻。 單思偉是武漢大學曆史學院考古係的一名青年教師,目前主要在湖北省襄陽市鳳凰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對於單思偉來說,選擇考古這個行業,就意味著要有一種甘坐冷闆凳的態度。 全國兩會正在召開,作為一名青年考古工作者,單思偉期待著國傢能夠在考古人纔隊伍建設和文化遺産保護方麵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推動考古工作更有效地發揮其文化等方麵的作用,也使得考古工作能更好.......


【剪紙展訊】平涼市慶祝“三八”婦女節主題剪紙書畫展如期開展

【剪紙展訊】平涼市慶祝“三八”婦女節主題剪紙書畫展如期開展

    平涼微電視3月8日訊 (張耀忠) 3月8日 ,翰墨飄香歌盛世,丹青亮彩寫華章。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以昂揚的精神麵貌喜迎黨的二十大之際,為慶祝國際勞動婦女節,由中共平涼市委宣傳部、平涼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平涼市文學藝術界聯閤會主辦,平涼市美術館、平涼市民間文藝傢協會、平涼市婦女書畫傢協會、平涼市民間剪紙藝術研究會、平涼市東關街道寶塔社區承辦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平涼市慶祝“三八”婦女節主題剪紙書畫展今天正式跟大傢見麵瞭。 本次展齣一百多幅.......


以花為媒促交流 浙江寜波舉辦台胞女性插花沙龍

以花為媒促交流 浙江寜波舉辦台胞女性插花沙龍

    和自己的插花作品閤影(圖片來源:寜波市颱辦) 中國颱灣網3月8日訊 “今天花卉的顔色種類豐富,我把我的作品取名為‘花團錦簇’,能在婦女節和大傢一起參與插花活動,讓這個節日變得意義非凡。”3月7日,在位於浙江省寜波市江北區的寜波國際婦女之傢內,颱胞林瑞玲如是介紹她的插花作品。 為豐富女性颱胞間的相互交流,寜波有關部門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舉行瞭“魅力女性・如花綻放”的插花沙龍活動。林瑞玲在寜波生活已經有10年的時間,“希望日後能繼續參加此類活動,不斷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活動現場.......


研討|哲貴《仙境》:在沉重日常生活中尋找精神齣口

研討|哲貴《仙境》:在沉重日常生活中尋找精神齣口

    2022年2月,作傢哲貴的小說集《仙境》由上海文藝齣版社齣版,書中,作者建構瞭一條名為“信河街”的地方,街上有唱戲的、做京劇盔頭的、做木雕的、打漁的、畫畫的、做酒的、行醫的、賣書的、當服裝設計師的……作者圍繞著“信河街”的人事來寫作,寫各種職業身份的人,與世界碰撞、衝突與和解,尤其描寫瞭他們在現實的大浪滔天麵前微妙現狀與內心堅守。書中包括《歸途》《仙境》《打漁人呂大力的緝凶生涯》《每條河流的方嚮與源頭在書之上》等故事。 最近,“地方傳統與當代敘事――哲貴《仙境》研討會”在北京十月文學院舉辦。 .......


王興林原創丨農民詩人(詩歌)

王興林原創丨農民詩人(詩歌)

    農民詩人 文/王興林(陝西安康) 背對著村莊 鄉野裏有我辛勞的影子 一個農民詩人 聽到一聲曠野的嘆息 孱弱的日子 竟被詩詞芬芳瞭犁鏵上的春天 鄉間路上 抖落的風塵滿地生長 把一彎明月種進粘香的黃土 就像種下一個夢想 綰一根歲月的長綫釣起懵懂的輕狂 用力一甩 甩碎成繁星滿天 讓鄉村燦爛成嫣紅的笑臉 . 掌心翕動著鋤頭 下陷的目光鎖定瞭簡單的詩行 一不小心 星月就被陰雲淹沒 點燃歲月的燭火 在微光裏整理突來的靈感 把孤獨和寂寞寫在紙上 . 這樣的夜晚 寫詩是一種安慰與痛苦 迴首往事 可憐的我寫.......


孩子傢長看瞭都說好!《中國》第二季創新“以影像著史”

孩子傢長看瞭都說好!《中國》第二季創新“以影像著史”

    近日,大型曆史文化紀錄片《中國》第二季迴歸湖南衛視、芒果TV。這部2020年的年度現象級紀錄片,製作延續瞭第一季的高水準,內容上以精巧敘事展現中國思想源變,用鮮活的鏡頭語言,迴溯群星璀璨的中國曆史,為全民彰顯中國審美,嚮世界確立中國氣派、大國風範,具有彆樣的通識教育意義。 中國文明,源遠流長。麵對浩如煙海的故紙堆,如何感受穿越韆年時光的煙火氣象?紀錄片《中國》第二季,給齣瞭最好的答案。 《中國》第二季,延續瞭第一季的敘事脈絡,從盛唐一直嚮前行駛,選擇瞭那些對後世中國帶來深遠影響、極富代錶性.......


摘草莓學插花親近自然 女性建設者們歡樂過節

摘草莓學插花親近自然 女性建設者們歡樂過節

    女性建設者參加摘草莓活動。中建土木西南公司供圖 人民網重慶3月8日電 今天,是第112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為展現女職工風采,激發巾幗新活力,鼓勵廣大女職工強化技能、勇於擔當,做新時代的健康女性、幸福女性、知識女性,重慶各項目工地的女性建設者們通過形式不一的活動歡樂過節。 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的中建土木西南公司組織開展瞭“巾幗築夢綻芳華 踔厲奮發建新功”主題活動,中建土木西南公司總部、紅岩村橋隧項目、尹朝社項目、榮昌項目所屬共22名女建設者們脫下工裝,身著便服,來到歌樂山草莓基地摘草莓。在.......


三月的廣東,給你點“顔色”看看!

三月的廣東,給你點“顔色”看看!

    三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大地萬物蘇醒,一片生機盎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繪畫瞭一幅色彩絢爛的優美畫捲。有人問你,三月的廣東是什麼顔色?紅橙黃綠青藍紫……走近南粵大地,寄情自然風光,一起來享受這場視覺盛宴! 來源:廣東發布 .......


三八婦女節書單|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成為的

三八婦女節書單|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成為的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成為的。”波伏瓦曾如是說。 深港書評帶來的這份三八婦女節書單,大部分是近兩年齣版的傳記,是一個個女性鮮活的生活經驗。“女人如果在另一個女人的故事中聽到自己的聲音,她就會變得勇敢,單薄的聲音就會變成閤唱。”希望藉由閱讀,我們能夠瞭解,女性到底是如何被“塑造”齣來的,而女性又該如何成為自己人生的“破局者”。 《成為波伏瓦》 (英)凱特・柯剋帕特裏剋 著 劉海平 譯 中信齣版社 2021年3月 《成為波伏瓦》是根據近幾年新曝光的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記等材料撰寫的波伏瓦全新.......


嚮新而生,讓非遺“活”起來!陽江漆藝新一代給齣這樣的答案

嚮新而生,讓非遺“活”起來!陽江漆藝新一代給齣這樣的答案

    靜女心如發,名師手有神 陽江硃漆好,留得嶺南春 陽江漆器髹飾技藝 是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陽江與“漆”的相遇 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 說到陽江漆藝 陳其積 是個繞不開的名字 作為國傢級非遺項目陽江漆藝的省級傳承人 現年84歲的陳老仍每天堅持創作 也緻力於培養陽江漆藝傳承人 漆墨苑工作室 是陳其積為瞭更好地推廣漆藝文化 培養漆藝人纔創立 每天都有一群年輕人在這裏學習和創作 陳其積的女兒陳宇紅 是這群年輕人的“大師姐” “從小就在我爸爸身邊看他畫漆畫,感覺特彆生動,漆畫每一天的變化都.......


中國絲綢博物館走過三十年,呈現中國的時尚麵貌

中國絲綢博物館走過三十年,呈現中國的時尚麵貌

    □悅迪 專題博物館往往是專業的、小眾的、冷門的,中國絲綢博物館卻實現瞭華麗轉型,客流量、活動量、美譽度、知名度等排名能與故宮博物院、敦煌博物院等綜閤博物館的“前輩大佬”一較高下,在專題博物館中更是穩居榜首。坐落於杭州西子湖畔玉皇山腳下的中國絲綢博物館,如今已走過30個年頭,它的成功,讓人們看到瞭專題博物館所擁有的無限潛力。 絲綢是中國審美的代錶 絲綢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把野生的桑蠶馴化成傢蠶,堪稱人類文明史上一個重大成就。除瞭養蠶,絲織提花技術也是中國的偉大發明。科學史學傢李約瑟曾列舉瞭26.......


一個美麗的江西女子傳奇故事(圖)

一個美麗的江西女子傳奇故事(圖)

    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女人,在常人的概念裏,這女子必定溫柔賢惠能乾,並且默默給予丈夫精神上的支持。就像看到中國現代著名畫傢彭友善和妻子吳惠生那張77年前泛黃的結婚照,大傢都會篤定這是一對中國最傳統的郎纔女貌夫妻。 但你可知,16歲的餘乾女孩吳惠生嫁給當時在全國畫壇已産生巨大影響的彭友善時,提齣的結婚條件竟是“讓我讀書完成夢想,我要成為一名科學傢”。後來,生完兩個孩子的吳惠生真的通過刻苦自學,以優異成績考進武漢大學赫赫有名的化學係。她87年充滿坎坷的人生,從誓要做中國的“居裏夫人”到用19.......


瞭不起的“她”,值得被看見

瞭不起的“她”,值得被看見

    人民網重慶3月8日電 什麼構成瞭“她”?有人說,是鮮花和口紅;有人說,是感性和溫柔。但“她”的力量,不可限量。她們是職場中攀爬的女將,是烈火中逆行的勇士,是絕境中救人的天使…… 山河闊遠,映佳人芳華;歲月悠長,展卓然風姿。值此“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之際,人民網重慶頻道推齣“瞭不起的‘她’,值得被看見”特彆策劃,透過每一份蓬勃生長的“她”力量,展示重慶這座城市各種工作領域的女性風采,緻敬瞭不起的“她”。(鬍虹、嚮詩佳) (按姓氏拼音排序) 築國計民生根基,她在工作裏實現人生價值。 .......


葉嘉瑩|如何品讀一首不讓須眉的學人之詞?

葉嘉瑩|如何品讀一首不讓須眉的學人之詞?

    葉嘉瑩先生作為傑齣的古典詩詞研究者,數十年來所講授的一嚮以男性之作品為主,甚少涉及同為女性的詞作傢及其作品。原因之一是,婦女之寫作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處於劣勢地位,從而對女性作品的評賞也受到瞭以男性作品為衡量標準的局限。而這種情況被打破,是因為葉先生到瞭晚年意識到一個問題,古代的女性作傢留下來的作品體量和現在研究的體量是極不相稱的。 葉先生本身是女性,再加上有瞭這樣一種學術反思,她意識到女性作品不能夠再用傳統的路子解讀,那樣可能永遠不能給齣一個公允的評判,所以葉先生纔開始從事女性詞的研究,開始關注.......


桃花開,燕歸來,國畫大師畫中好春光

桃花開,燕歸來,國畫大師畫中好春光

    金城《桃花狸貓》 款識:蜂蝶紛紛隔畫欄,���蚴�骨逗春寒;夭桃滿院花如海,付與狸奴仔細看。北樓金城。 趙少昂《桃花蜜蜂》 款識:春到梢頭萬點紅,忍教顔色嚮東風;雲橫庾嶺無消息,韆裏鄉心付夢中。丙寅初夏為勁予吾兄畫��(扇)。少昂。 趙少昂《春桃木蘭》 趙叔孺《桃花桑�》 款識:春風憐薄醉,輕暈上花梢。癸酉初春。趙叔孺。 趙叔孺《桃花雙鳥》 豐子愷《好春光》 款識:梁上燕,輕羅扇,好風又落桃花片。辛醜好春。子愷畫。 陳樹人《江南春色》 款識:江南春色。卅六年春。布.......


觀展|吉林省博物院、鎮江博物館藏仕女畫展在鎮江開展

觀展|吉林省博物院、鎮江博物館藏仕女畫展在鎮江開展

    3月8日,“暗香盈袖 海棠依舊――吉林省博物院、鎮江博物館藏仕女畫展”在鎮江博物館開展。展覽由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吉林省博物院和鎮江博物館承辦。 仕女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重要門類,主要描繪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聰敏女子,傳達的是一種具有人文色彩的特定的藝術趣味、審美觀念和精神追求。本次展覽遴選吉林省博物院和鎮江博物館藏仕女畫,主要集中在清代至近現代階段,既有任薰、改琦、張大韆、徐操、吳光宇等仕女畫名傢作品,也有王素、硃英、李鎬等難得一見的畫傢作品。展齣畫作構圖各異、人物形態多姿,包.......


三八來西子湖畔與“麗人”同行吧

三八來西子湖畔與“麗人”同行吧

    75幅古代女性題材畫作、80餘件與古代女性飾品相關的飾品、服飾、生活用品等實物,藉助現代科技二維圖像和三維畫作再現……今天,在第112個 “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日,一場專為女性策劃的“麗人行――中國古代女性圖像展”在西子湖畔拉開大幕,韆年文物+現代科技讓觀眾真切欣賞到古代女性的韆姿百態。 “麗人行――中國古代女性圖像展”分“閨闈風韻”“雲幕椒房”“庭院春深”三個單元。 “閨闈風韻”聚焦古代女性的外在形象。其中,“態濃意遠”闆塊探討在各種社會文化因素作用下,不同時代對於女性形象審美風尚的變化;.......


山東省文化館聚雅空間|“聽花·虹”——李艷繪畫藝術展

山東省文化館聚雅空間|“聽花·虹”——李艷繪畫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2/3/8――2022/3/23 展覽地點:山東省文化館三樓聚雅空間 主辦單位:山東省文化館 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 濟南時報 齊魯晚報書畫院 女人畫花 張麗華 第一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纔,第二個比作花的是庸纔,第三個是蠢纔。記不得也查不到這句話是誰說的瞭,有人說是魯迅,有人說是巴爾紮剋,有人說是王爾德,這個很重要,因為齣處的排序會決定天纔後麵兩個“纔”的歸屬。這種排序之後我再來說這句話,竟不知後麵怎樣定位瞭(我與這些名人之間,肯定有數不清的人擠進來,參與比喻過),.......


山東省文化館聚雅空間|孫豪油畫寫生作品展

山東省文化館聚雅空間|孫豪油畫寫生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2/3/8――2022/3/23 展覽地點:山東省文化館二樓聚雅空間 主辦單位:山東省文化館 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 濟南時報 齊魯晚報書畫院 依其“寫生”關照生命 劉青硯博士 這些年,孫豪在專職的電腦動畫教學之暇走齣室外,迷戀於自然風景的油畫寫生,並以其癡迷的狀態所成就的大量作品,詮釋瞭自己對於以“藝術錶達從感悟生命齣發,最終迴歸對生命的觀照”(孫豪語)的認識和體驗。的確,孫豪依自然的寫生來觀照自我是他在精神生活層麵上的跨越。――當他的現實物質生活的方方麵麵不再“.......





前一篇新聞
書房|裘山山式“純棉寫作”:用樸素的語言書寫普通人的生活
后一篇新聞
2022考研國傢綫有新消息,34所院校分數綫公布時間,考研黨需知曉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