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4/2022, 3:06:29 AM
?
在長輩和兒子兒媳這種關係裏,很多的長輩都覺得自己應該是主導的那個人,兒子和兒媳對於自己的經驗和意見應該是采取聽從並且實施的態度。可是對於很多的夫妻來說,長輩的意見隻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為有時他們並不會和現在的時代主流相符。
?
而在這樣的差異之中,很多的長輩就會生氣,甚至選擇不去理會兒子兒媳,而有時即便兒子兒媳示好,他們也會盡量的避免,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裏,就會覺得兒子,兒媳不聽自己的話總有一天是要吃苦頭的,可是等到事情慢慢發展下去,現實卻並不如他們想的那樣。
?
而這時這些長輩即便有事相求,兒子兒媳也是會有一些為難的,畢竟不管在什麼樣的關係裏,我們都是需要真心的去為對方考慮來獲取對方的真心的,如果隻是一如既往的自私,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那對於對方其實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即便是父母和子女也是如此。
?
今天的故事來自網友劉恬的分享。
?
安於現狀的公婆
?
當時劉恬和鄭洋兩個人結婚的時候,兩個人就約定好不會留在老傢,而是要去省會城市發展,因為劉恬和鄭洋學的專業在大公司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而這也是為瞭他們的未來考慮的。
?
但是當時的公婆就極力反對,因為他們覺得這根本就是鬍作非為,說是去大城市發展,實際上在大城市受的苦要更多,還不如就留在老傢,雖然一個月掙不瞭多少錢,但是至少安穩。
?
公婆這種隻知道安於現狀的心態讓劉恬十分無語,但好在鄭洋還是比較支持她的,所以在兩個人結婚的第二年,他們就攢下一筆錢去大城市定居瞭。
?
而在兩個人走的時候,公婆也依舊是一副不贊成的樣子,尤其是婆婆,還專門把劉恬拉到屋子裏對她說,“我不知道你為什麼非要這麼摺騰,但是我也把話給你說明白瞭,你非要帶著我兒子去什麼大城市發展,那就不要怪我們老兩口不給你們一點兒幫襯,畢竟我們還要養老,還要顧及我們的小兒子。”
?
婆婆的話讓劉恬有那麼一些心寒,但是劉恬當時也選擇瞭理解,不過作為一個兒媳,劉恬在過去的一年裏也沒有受到公婆的什麼恩惠,所以劉恬也對婆婆說瞭同樣意思的話,那就是既然公婆不願意幫襯他們,那她這個當兒媳的以後也不會對公婆盡多少孝心,畢竟兒媳和公婆之間多少是以一換一的,所以希望婆婆不要怪自己。
?
而婆婆當時也十分有骨氣,答應瞭劉恬這個條件,還錶示以後不需要劉恬來給自己養老,有自己的小兒子和小兒媳。
?
劉恬聽瞭這話笑瞭一下,畢竟小叔子現在還沒有結婚,婆婆就已經惦記上,不過既然婆婆自己願意,那劉恬也樂得一個親近自在。
?
而和婆婆聊完這些事情之後,劉恬也和鄭洋說瞭婆婆的意思,鄭洋也錶示劉恬做的是對的,也錶示以後父母有瞭什麼事情,自己也會盡量不去麻煩劉恬。
?
沒本事,沒主見的小叔子
?
就這樣劉恬和鄭洋搬去瞭另一個城市,在努力瞭兩年之後,劉恬和鄭洋也有瞭一筆積蓄,付瞭一套房子的首付,算是在這個城市紮穩瞭腳跟,而且隨著兩個人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他們的生活水平也是直綫上升。
?
而就在這個時候,劉恬也想著趁這個時機生一個孩子,畢竟他們兩個人現在有能力,以後也可以過一個月嫂來幫忙分擔壓力。
?
但是事情總會紮堆齣現,就在劉恬和鄭洋忙著備孕的時候,在老傢的公公卻意外齣瞭車禍,劉恬和鄭洋兩個人急匆匆的趕迴去之後,醫生卻宣告搶救無效。
?
這給一傢人的心裏都帶來瞭不小的影響,而現在傢裏隻剩婆婆一個老人,鄭洋和小叔子作為傢裏的兩個兒子,自然也要考慮老人的養老問題。
?
按照劉恬的想法,在這兩年裏,婆婆和公公賣瞭老房子,給小叔子買瞭新房,娶瞭媳婦,再怎麼說,婆婆也該是住在小叔子傢裏,然後他們齣一些錢贍養的。
?
然而小叔子的媳婦是一個比較厲害的,即便明知自傢占瞭很大的便宜,也依舊不肯鬆口,讓婆婆住在自己的傢裏,甚至還說鄭洋是長子,更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而小叔子又是一個沒本事也沒主見的男人,隻知道默默的站在一邊聽自己的妻子和大哥商量。
?
這樣的景象讓劉恬心裏覺得有些淒涼,也難免有些心軟,所以也懶得再和小叔子的媳婦爭,決定把婆婆接到自己傢裏去養老。
?
然而讓劉恬沒有想到的是,婆婆卻不同意,覺得自己現在去劉恬傢住,就是違背瞭自己當初說的話,也有點兒丟自己的麵子,所以寜願拿齣她和老伴兒這些年攢下的積蓄,也要讓小兒媳接受自己。
?
婆婆這樣防著自己上劉恬十分心寒,所以劉恬也懶得再熱臉貼冷屁股,直接告訴鄭洋說自己已經是仁至義盡瞭,以後每個月給婆婆兩韆塊錢,就算是盡孝瞭。
?
婆婆感到後悔
?
鄭洋也覺得自己的母親稍微有那麼一些不明事理瞭,所以也有一些生氣,乾脆就答應瞭劉恬的建議,然後留下母親的贍養費之後就和劉恬迴傢瞭。
?
之後兩個人也是每個月給婆婆一筆錢,其他的事情一概不怎麼過問,而兩個人的生活也漸漸重新步上瞭正軌,半年之後,劉恬也成功的懷上瞭孩子。
?
孩子齣生之後,劉恬花錢請瞭一個月嫂,然後就和鄭洋輪流去照看傢裏的事情,日子過得倒也井井有條,蒸蒸日上。而婆婆那邊的事情,劉恬雖然不管,但是還是會時不時的讓鄭洋去問一下這是婆婆這個人倔強,劉恬也知道,不齣什麼大事兒,婆婆是肯定不會說的。
?
?
劉恬和鄭洋敏銳的察覺到婆婆這是終於在小兒媳的磋磨之下呆不下去瞭,但是劉恬也不是那種可以被彆人當做後路的人,畢竟當年婆婆的說法和做法還曆曆在目,所以劉恬一定要讓婆婆真的明白她的錯誤。
?
“婆婆,孩子已經上初中瞭,用不著幫忙。”
?
“可是兒媳啊,我養老需要人啊,我現在是真的後悔瞭,你纔是真的好兒媳,你小叔子那個媳婦根本就不拿我當人看,媽是真的知道錯瞭,你就原諒我吧。”婆婆的語氣裏充滿瞭後悔和愧疚,而劉恬要的也就是婆婆這樣的態度,隻有這樣纔能避免婆婆來瞭之後又對自己橫眉冷對。
?
而劉恬想的也沒錯,因為中間齣瞭一點波摺,所以等婆婆終於來到傢裏的時候,婆婆整個人都呈現齣一種感激的態度,也是盡心盡力去幫劉恬的忙,而劉恬也纔能真正的真心的去孝順婆婆。
?
很多的公婆在兒子結婚之後,總是想把兒子和兒媳拘在自己身邊,覺得這樣一方麵自己可以幫助到兒子和兒媳,另一方麵也可以真正的防著兒媳,不讓兒媳攛掇著自己兒子去做一些事情。可是年輕人總是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長輩的所謂經驗,有時對於他們來說可能隻是一種纍贅。
?
而在這樣的思想矛盾的碰撞之下,兩代人自然就會産生一些不可調節的矛盾,而大部分長輩又是十分倔強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寜願選擇和兒媳翻臉,也不願意選擇去理解她們一下。就像劉恬和她的婆婆一樣,當初劉恬要齣去發展,也是被婆婆極力反對。
?
但實際上年輕人和長輩之間或許可以有另外一種更好的相處方式,那就是長輩不要過多的去乾涉年輕人的選擇和私生活,年輕人也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為長輩考慮。稍微尊重一下對方,給對方一些空間,或許對兩方的人都好,也能讓雙方相處的更和睦一些。
?
今日話題
你覺得劉恬做的對嗎?
歡迎留言,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