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10:03:56 AM
這是文章頭部
本文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到底是技工貿更長久,還是貿工技更閤適?
當互聯網浪潮到來,國內PC行業也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彼時的聯想也因為以中國品牌的身份走嚮世界從而被譽為“國貨之光”,尤其是在聯想相繼收購摩托羅拉和IBM個人電腦業務之後,聯想的聲勢達到瞭一個巔峰。
然而
聯想雖然是越做越大,多次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電腦商,但是相比於其他幾傢頂級電腦品牌,聯想的實力和地位卻似乎並不匹配。
比如根據聯想公司2019年財報顯示,
作為年營收3892.18億的巨頭企業,淨利潤卻僅為36.07億元,換算下來,淨利潤率甚至不到1%,隻有
0.92%。
為什麼淨利潤這麼低?
有分析人士錶示,這是因為大頭都被其他擁有核心技術的上遊企業賺走瞭,聯想隻是在台前賺個“辛苦錢”。
很顯然,
聯想雖然夠大,但是還不夠強。
不過接下來這兩年,國産電腦品牌逆襲的機會來瞭!
2年更換5000萬台國産電腦
根據彭博社消息,
國內相關機構和單位在接下來2年內要完成共計5000萬台的國産電腦替換。
這是什麼概念呢?
即便每台電腦的采購價按照2000塊來算,那也是足足1000個億的大單。
眾所周知,
聯想電腦在初期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很多程度上都是因為得到瞭機關單位的采購單。
那麼這次,5000萬台的大單,聯想有機會吃下嗎?
首先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的統計,2
021年國內PC市場銷量前五名分彆是聯想、戴爾、惠普、華碩、宏��,聯想是其中唯一一傢大陸品牌。
其次,
聯想本就與國內很多相關機構有著閤作,很多單位也都是聯想的長期閤作夥伴;
所以單
從這方麵來看,聯想是有極大可能獲得一大部分訂單的。
但是世事無絕對,尤其是這次替換的5000萬台電腦有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國産”。
華為有機會嗎?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裏的關鍵詞
“國産”很可能不僅僅是指國産品牌,而是指從硬件到軟件都要100%國産化的電腦。
而我們都知道的是,
聯想電腦齣廠預裝的都是美企微軟公司的Windows係統,核心處理器CPU基本上用的也是美企英特爾和AMD的,所以聯想未必能夠滿足這次要更換的“國産電腦”要求。
那麼除去聯想之外,還有什麼企業能夠滿足要求呢?
據悉,自從手機業務因缺芯問題大幅度下滑之後,華為公司便開始加碼PC領域。
首先在核心處理器方麵,華為被曝有兩款自研芯片。第一款是麒麟9006C,乃是通過麒麟9000半成品重新設計封測而成;第二款名為“盤古”,采用ARM架構,原計劃是2022年6月份發布,目前尚未有更多消息傳齣;
其次在操作係統方麵,華為有鴻濛、歐拉兩大操作係統,這兩大操作係統最終的目標是要實現全場景覆蓋,包括手機、電腦、傢電、各種可穿戴設備等等。
所以綜閤來講,華為電腦應當是有可能拿下一部分訂單的。
當然,華為芯片仍然是一個大問題,因此産量可能不會太多。
此外,
在國産操作係統領域,我們還擁有100%自主研發技術的“統信UOS”
,雖然相比於微軟的Windows係統還有所差距,但是如果僅僅隻是作為單位辦公也是足夠用瞭。
在
國産處理器方麵,我國龍芯也最新推齣瞭采用12nm工藝的3A/3C5000係列,在性能上可以與英特爾11代I5持平。
所以總的來說,5000萬台國産電腦替換的意義重大,不僅是國産電腦品牌逆襲的機會,更是國産操作係統、國産軟件後來居上的機會!
寫在最後
為什麼一定要用100%純國産電腦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
如果我們一直都用外國公司的芯片,外國公司的操作係統,要是他們突然斷供,我們該怎麼辦呢?
這也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說:
“我們國傢要強大,核心技術就不能受製於人!”
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