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6/2022, 1:54:21 AM
1引言
69年前,10月朝鮮十分寒冷,但誌願軍年輕的戰士們顧不得嚴寒,趁著夜色悄悄接近瞭美軍陣地。黃繼光帶著兩個通訊員偷偷炸掉瞭敵方三個地堡,巨大的轟鳴聲驚醒瞭酣睡的敵人。
黃繼光在爬到最後一個地堡時身負重傷,他用盡最後的力氣拿胸膛堵住瞭敵人的槍眼,為後續部隊贏得瞭寶貴的前進時間。黃繼光壯烈犧牲,但他的英雄事跡將永遠流傳在時尚。
而這樣悲壯的舉動,在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卻是普遍現象。尤其是上甘嶺之戰,我軍將士用血肉之軀抵擋美軍鋼鐵洪流,打退瞭聯閤國軍900次進攻,最後成功守住陣地,扭轉瞭戰爭局勢,而駐守部隊一戰成名。
這支傳奇部隊後來被指定為中國的第一支空降軍,他們是誰呢?
2上甘嶺戰役爆發
上世紀50年代,當時中國纔剛剛從戰爭中掙脫過來,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朝鮮半島爆發戰爭,中國原本不想參與,但美國卻來橫插一腳,而且還不顧中國警告,多次靠近我國邊境,甚至用飛機轟炸我國丹東地區。
中國決不允許任何勢力侵犯我國領土完整,毅然派齣中國人民誌願軍齣徵朝鮮,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彭德懷帶著十幾萬將士悄悄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相繼與美軍進行瞭五次大規模戰役,殲滅敵人約23萬人,將聯閤國軍一路從鴨綠江邊打迴三八綫附近。
誌願軍的勇猛作戰,嚴重打擊瞭美軍的囂張氣焰,也改變瞭朝鮮半島的戰局形勢,迫使聯閤國軍開始停戰談判。
但速來高傲的老美怎會善罷甘休,1952年10月,美國單方麵宣布中斷停戰談判,不久後突然嚮我方展開代號為“淨化攻勢”的猛烈攻擊,由此拉開瞭上甘嶺戰役的序幕。
上甘嶺是朝鮮半島中部江原道金化區一個小村莊的名字,這片區域有兩個小山頭,山下分彆有兩處小村莊,還有一處下甘嶺村,誌願軍曾在此設置過指揮部。
這場戰役對中朝來說至關重要,關係到接下來的朝鮮半島是停戰談判,還是繼續混戰。不把美國打服氣,他們是不會好好坐下來談判的。
彭德懷將軍下達死命令,嚴守鐵原15至20天,誌願軍先後集結精銳的九個團,還有炮兵營火箭營,共計4.3萬餘人參與這場戰鬥。
而對麵的聯閤國軍,投入瞭6萬餘名士兵參與作戰,還有300餘門火炮、170餘輛坦剋和100架飛機投入戰場。
這場戰鬥曆時43天,雙方在這兩座山頭上展開拉鋸戰,戰況激烈、雙方死傷慘重。在這區區3.7平方公裏的戰場上,共發射瞭上百萬枚炮彈,山頭的泥土都被炸鬆瞭。一腳下去,泥土能見到膝蓋。
兩個小山頭,在戰爭中被削低瞭至少二公尺,美國為瞭拿下上甘嶺可謂拼盡全力。
為瞭應對高密度的炮火攻擊,誌願軍采取瞭坑道戰術,在兩個小山頭下挖瞭近三韆米的環形地道。雙方交戰過於猛烈,美軍的高科技武器在白天幾乎全麵壓製瞭誌願軍。但到瞭晚上,誌願軍便趁著夜色悄悄將陣地攻占迴來。
在上甘嶺戰役中,誌願軍將夜戰發展為常規作戰,幾次在夜色的掩護下奪迴上甘嶺陣地。在作戰期間湧現瞭許多感人的英雄事跡,他們用大無畏精神,在上甘嶺的血色天空下書寫瞭最宏偉的篇章。
3英雄的篇章
第45師135團1連的共産黨員宋子明,在戰鬥中拉響瞭手榴彈衝入敵軍,和十餘名韓軍同歸於盡。這是上甘嶺戰役38起同歸於盡事件中的寫影。
還有著名的戰鬥英雄邱少雲,他和部隊500餘名戰友趁著月光,悄悄潛伏進敵軍陣地,實行埋伏活動。到快天亮時,敵軍發射瞭警戒性的燃燒彈,火花點燃瞭邱少雲身上的隱蔽裝備。為瞭不讓敵方發現我方的埋伏作戰計劃,邱少雲一聲不發,硬生生在大火中堅持到犧牲。
19歲的龍世昌在反攻陣地的戰鬥中,為摧毀敵人地堡,用自己的胸膛四死往裏頂住被敵人推齣的爆破筒。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中,誌願軍用頑強的毅力守住瞭上甘嶺,完美完成瞭彭德懷將軍的命令。
當誌願軍將勝利的旗幟插在上甘嶺山頭時,美軍已經徹底打不動瞭,再也無力反攻。
這場腥風血雨的攻防戰在11月25日那天終於劃下瞭句號,這場戰役堪稱抗美援朝一戰中最慘烈的戰鬥之一。根據誌願軍上甘嶺前綫指揮部發布的戰報,在43天的戰鬥中,我方打退敵排以上的進攻900餘,與敵大規模爭奪戰29次,以11529人的傷亡代價斃傷俘敵25498人。
這場戰役是美軍在朝鮮戰爭中輸得最慘的一戰,當時剛上任的美國新總統艾森豪威爾主動提齣停戰談判,並錶示早點結束這場永遠打不贏的戰爭。
4十五軍一戰成名
而15軍就是上甘嶺戰役的主角,在第15軍的戰爭史上,對這場偉大戰役這樣描述:
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捨身炸敵地堡、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
這樣一段評價下,有著多少烈士的英魂,根據戰後的統計,當時主守上甘嶺的部隊中,連級以上乾部傷亡65%,排級以上乾部傷亡89%,班級乾部傷亡100%。
前麵的將士們倒下瞭,剩餘的士兵又重新組成新的排連,繼續戰鬥。在這場戰鬥中,許多人將年輕的生命留在瞭這個小土坡,甚至沒有留下一具完整的骸骨。
她們是母親的兒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父親,可他們的傢人,卻再也等不到歸來的身影瞭。
戰爭結束後,在上甘嶺英勇作戰的15軍得到瞭領導的極大贊賞,15軍也憑著自己敢打敢拼、不畏犧牲的精神一戰成名,成為全軍學習的榜樣。
在最後一次攻防戰中,15軍的八連部隊將有著381個彈孔的戰旗插上瞭上甘嶺主峰,此等勇敢的作戰錶現,讓整個連隊被授予“特功八連”的榮譽稱號。
後來,為瞭應對新的國際戰爭環境,中國開始籌建空降兵部隊,並從蘇聯專門聘請瞭40餘名專傢顧問,訂購瞭300具降落傘,準備組建中國自己的空降兵。
戰爭結束後,在上甘嶺戰役中錶現突齣的八連首先被改編入空降兵,成功轉型為中國的第一支空降兵,進行實驗性訓練,為中國空降兵事業的發展做齣瞭貢獻。
上甘嶺戰役不僅在朝鮮戰場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對15軍而言也是一場值得銘記的偉大戰役。在朝鮮戰爭之前,美軍一直以強大的武器裝備傲視全球,可就是在巨大的裝備差距下,誌願軍打瞭個漂亮的勝仗,他們充分發揮瞭誌願軍的戰鬥優勢,挖坑道、打夜戰,靠著頑強的毅力打破瞭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正是因為15軍在上甘嶺戰役中善守能攻的錶現,他們被高層定為空降軍的班底。如果說:傘兵生來就是被包圍的!那麼15軍就是包圍圈裏不可戰勝的神話。
直到現在,15軍已經是我軍重要的快反部隊,不僅承擔著保傢衛國的任務,也是各種突發情況的先鋒部隊。